原子吸收题库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637622 上传时间:2019-06-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子吸收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原子吸收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原子吸收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原子吸收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原子吸收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子吸收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子吸收题库(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原子吸收光谱题库一、 填空题1. 原子吸收光谱工作原理:根据被测元素基态原子对共振辐射的吸收程度,来确定试样中被测元素的浓度。2.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是基于原子外层电子的跃迁。3. 基态原子吸收一定能量之后跃迁到较高的能量状态,这种状态称为激发态。4. 原子吸收常用定量方法有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5. 原子吸收光谱仪的五个组成部分:光源、原子化器、单色器、检测器、数据处理输出系统。我们现有原子吸收光谱仪有火焰和石墨炉两种原子化器。6. 目前主要使用的锐线光源为空心阴极灯(HCL)和无极放电灯(EDL)。7. 用火焰原子化法进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时,为了防止“回火”,火焰的点燃和熄灭时开启有关气体

2、的顺序:点燃时 先开助燃气,后开燃气,熄灭时先关燃气,后关助燃气。8.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特征灵敏度是指得到1吸收时水溶液中元素的浓度.9. 原子吸收分析中主要的干扰类型有:物理干扰、化学干扰、光谱干扰、电离干扰。10. 原子吸收分析常用的火焰原子化器是由雾化器、雾化室和燃烧头组成的。燃烧头是由耐腐蚀性的钛元素制成。11. 空气-乙炔火焰能够达到的最高温度约为2300,氮氧化物-乙炔火焰能达到的最高温度为2900。12. 与火焰法相比,石墨炉原子化法的优点: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用样量少,试样直接注入原子化器,从而减少溶液一些物理性质差异带来的干扰。13. 使用石墨炉法的升温程序有干燥、灰化、

3、原子化和除残四个步骤。14.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能发射锐线光谱的光源有空心阴极灯、蒸气放电灯和无极放电灯等。15.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火焰原子化器的构成部件是雾化器和燃烧器,而最常用的燃气和助燃气分别为乙炔和空气。 16. 原子化系统的作用是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变成原子蒸气 ;而使试样原子化的方法有无火焰原子化法 和 火焰原子化。 17.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中,对光源最主要选择的参数是灯电流。 18. 空心阴极灯的阳极是钨棒,而阴极材料是金属或合金,管内充有低压惰性气体(Ar或Ne),它的操作参数是灯电流。 19. 原子吸收光度计废液出口管要做一个水封,并将出口端浸泡废液缸中,其目的

4、是液封或防止乙炔泄露。 20.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为了消除基体效应的干扰,宜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21. 通常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用空心阴极灯作光源,一般火焰有3种状态,分别是富燃、贫燃和化学计量火焰。 22. 澳大利亚物理学家瓦尔什提出用 峰值吸收来代替积分 吸收,从而解决了测量吸收的困难二、选择题 1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若组分较复杂且被测组分含量较低时,为了简便准确地进行分析,最好选择何种方法进行分析 ? ( C )A. 工作曲线法 B. 内标法 C. 标准加入法 D. 间接测定法2. 原子吸收测定时,调节燃烧器高度的目的是 ( D )A.控制燃烧速度 B. 增加燃气和助燃气预混时间C

5、.提高试样雾化效率 D. 选择合适的吸收区域3.用有机溶剂萃取一元素,并直接进行原子吸收测定时,操作中应注意( C )A. 回火现象 B. 熄火问题C. 适当减少燃气量 D. 加大助燃比中燃气量4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 A )A.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B.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激发态原子C.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中性分子D.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离子5.空心阴极灯的主要操作参数是 ( A )A. 灯电流 B. 灯电压C. 阴极温度 D. 内充气体的压力6.在原子吸收分析法中, 被测定元素的灵敏度、准确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C )A. 空心阴极灯 B. 火焰C. 原子化系统

6、D. 分光系统7. 若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为标准加入法时, 消除了下列哪种干扰?( D ) A. 分子吸收 B. 背景吸收C. 光散射 D. 基体效应 8.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如怀疑存在化学干扰, 例如采取下列一些补救措施,指出哪种措施是不适当的( D ) A.加入释放剂 B.加入保护剂C.提高火焰温度 D.改变光谱通带9.原子吸收光谱是( D ) A.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跃迁时对光的选择吸收产生的B.基态原子吸收了特征辐射跃迁到激发态后又回到基态时所产生的C.分子的电子吸收特征辐射后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D.基态原子吸收特征辐射后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10 .原子吸收法测定钙时, 加入EDTA是为

7、了消除下述哪种物质的干扰? ( B ) A.盐酸 B.磷酸 C.钠 D.镁11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试样中的钾元素含量,通常需加入适量的钠盐, 这里钠盐被称为 ( C ) A. 释放剂 B. 缓冲剂 C. 消电离剂 D. 保护剂12. 在石墨炉原子化器中, 应采用下列哪种气体作为保护气?( D ) A. 乙炔 B. 氧化亚氮 C. 氢 D. 氩13.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 火焰原子化器与石墨炉原子化器相比较,应该是( C ) A. 灵敏度要高, 检出限却低 B. 灵敏度要高, 检出限也低 C. 灵敏度要低, 检出限却高D. 灵敏度要低, 检出限也低14.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测定下述哪种元素需采用

8、乙炔-氧化亚氮火焰( B ) A.钠 B.钽 C.钾 D.镁15.原吸吸收光谱分析过程中,被测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愈小,温度愈高,则谱线的热变宽将是( A )A.愈严重 B.愈不严重 C.基本不变 D.不变16.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一般来说, 电热原子化法与火焰原子化法的检测极限( D ) A.两者相同 B.不一定哪种方法低或高 C.电热原子化法低 D.电热原子化法高17. 若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为标准加入法时消除了下列哪种干扰?( D ) A.分子吸收 B.背景吸收 C.光散射 D.基体效应18. 由原子无规则的热运动所产生的谱线变宽称为:( D ) A.自然变度 B.斯塔克变宽C.劳伦茨变宽

9、D.多普勒变宽19.原子的核外电子受到外界能量激发,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所产生的谱线称为( B )。 A.共振发射线 B.共振吸收线 C.离子谱线 20.原子吸收光谱法是通过火焰中基态原子蒸气对来自光源的( A )的吸收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的。 A.共振发射线 B.共振吸收线 C.离子谱线 21.当待测元素与共存元素形成难挥发的化合物时,往往会导致参与原子吸收的基态原子数目减少而使测量产生误差,这种干扰因素称为()。 A.光谱干扰 B.化学干扰 C.物理干扰 22.为实现峰值吸收的测量,除要求ae外,还必须要使(B)。 A. 0a 0e 23.当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电离电位6eV的元素时,通

10、常会因为部分基态原子的电离而使吸光度测量产生误差,这种干扰因素称为( B )。 A.光谱干扰 B.化学干扰 C.物理干扰 24.处于激发态的电子很不稳定,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从激发态跃迁回基态,并将所吸收的能量以光波的形式辐射出来,由此所产生的谱线称为( A )。 A.共振发射线 B.共振吸收线 C.离子谱线 25.消除因基体效应发生所引入的吸光度测量误差的方法是( A )。 A.标准加入法 B.加入离子强度调节剂 C.归一化法 2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的标准加入法可以消除的干扰是( A )。 A高浓度盐类对雾化效率的影响 B背景吸收 C电离效应 D高浓度盐类产生的化学反应27.在原子吸收分光光

11、度计中,通常所用的检测器是( C )。 A硒光电池 B光敏电阻 C光电倍增管 D光电管 28.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测定某矿石中铝含量,宜采用的原子化方式是( D )。 A贫燃性火焰 B化学计量火焰 C冷原子吸收法 D石墨炉原子化法 29.原子吸收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 C )。 A.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的能量; B.产生紫外光; C.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 D.产生有足够强度的散射光 30.火焰原子吸收分析法测定Al、Si、Ti、Zr等元素所采用的火焰是( B )。 A乙炔-氧气 B乙炔-氧化亚氮 C丙烷-空气 D氢气-氧气31.测量峰值吸收来代替积分吸收的方法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B ) 和

12、( D )。 A.发射线轮廓小于吸收线轮廓 B. 发射线的半宽度小于吸收线的半宽度C.发射线轮廓大于吸收线轮廓 D.发射线的中心频率与吸收线中心频率重合32.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加入消电离剂可抑制电离干扰,因此,消电离剂的电离电位( B )。 A.比待测元素高 B.比待测元素低 C.与待测元素相近 D.与待测元素相同 33.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对于氧化物熔点较高的元素,可选用 ( A )。 A富燃火焰 B.化学计量火焰 C.贫燃火焰 3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常在试液中加入KCl,是作为 ( D )。 A释放剂 B缓冲剂 C保护剂 D消电离剂三、判断题1.光栅的面积愈大,分辨率愈大;() 2.对于同一级光谱,光栅的分辨率随波长而变。()3. 调节狭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