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感悟8篇

上传人:镜花****ul 文档编号:91636882 上传时间:2019-06-3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9.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阳节感悟8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重阳节感悟8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重阳节感悟8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重阳节感悟8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重阳节感悟8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阳节感悟8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阳节感悟8篇(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阳节感悟8篇【篇一】“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伴随着旖旎秋景、飒飒秋风,重阳节如约而至。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一个洋溢孝敬之风的时刻,一个充满浓浓亲情的日子。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又称“重九节”、“晒秋节”、“女儿节”或“踏秋”。重阳节的起源,与道家有关。据易经载:“以阳爻为九。”古人以一、三、五、七、九代表阳数,以二、四、六、八、十代表阴数,九月九日,双九重叠,日月相并为阳,故成“重阳”,也称“重九”。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季秋纪中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九月农

2、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春秋战国时,重阳深受宫廷重视,屈原的远游诗中就有“集重阳入帝宫兮”之句,当时的祭庆活动均在皇宫中举行,主要是祈求长寿。到了汉代,重阳登高望远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每年重阳之时,人们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健康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古往今来,重阳节祭庆活动因与各地民俗相融而日渐丰富,形成了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习俗,这些习俗均与祈求健康长寿有关。九月九日,二九相逢,“九”“久

3、”同音,为长寿之象征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1989年,我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对不少老人来说,重阳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团聚时刻,可以尽享天伦之乐;对很多子女而言,重阳是一个知感恩、尽孝道的美好时节,可以表达款款心意;对更多忙碌的人来说,重阳是一个休憩的片刻,出游赏秋、登高远眺、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重阳节,正在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描绘着新时代的文化图腾。正所谓“诗书立业,孝悌做人。”中国人向来以“百善孝为先”,重阳节蕴含的敬老、惜老之情对我们每个人而

4、言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在祖国各地“敬老月”展演活动,满足老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福寿绵长庆重阳”等主题展览,反映着人们对“福、禄、寿”最具象、最真切的诉求;社区组织“爱老敬老、情暖重阳”道德讲堂活动,感恩父母立下道德承诺发生在神州大地上的一幕幕暖心之举,传递的是人们的孝爱之道,秉承的是几千年薪火相继的传统美德。在这个意义上来说,重阳已经从一个节日、一个节点,上升成一种纪念、一种文化,滋润人们的道德土壤,涵养我们的精神家园。其实,登高也好,敬老也罢,重阳说到底都是寄托人们美好愿望的写照。无论从时间上来看,还是从空间上来看,重阳节都得益于传统文化的氤氲,倒映着大好河山的壮丽。没有文化的沁润,重阳节就难

5、有寓意;没有家国的情怀,重阳节就难以生长。人有志,家有孝,国有史。可以说,于己,重阳是感恩养育的一次回归;于家,重阳是尊老敬老的一个契机;于国,重阳是“家国两相依”的一种情怀。既寓意吉祥如意,又彪炳生生不息,既彰显韶华易逝,又铭刻岁月不居,这正是重阳至今仍在中华大地上广为流传的文化基因、民族血脉。【篇二】“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重阳节到来之际,不由得想起了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古时重阳节就有家人、亲朋好友相聚、登高出游的习俗,是人们相互交流,进行社交活动的日子;也有在重阳节之时围猎、骑射、迎女等习俗。现在的重阳节,已定为老人节,是国家尊重老人的体现,

6、倡导全社会都尊重老人。小时候,每到重阳节这天,无论家里的活多忙,每家每户都要“打糍粑”,孩子们口里念叨着民谣:“重阳不打粑,老虎要咬妈;重阳不舂碓,老虎要咬妹。”所以,想吃糍粑我们就盼着重阳节的到来。仔细想来,其实就是提醒大家节日时要记得尊老爱幼:妈妈代表长辈,妹妹代表小孩,圆圆的糍粑代表着团圆,当然,也代表着家人、亲戚朋友的团聚。如今,沐浴着改革开放40年的春风,家家户户的生活条件都好了:想吃糍粑到处都可以买到,天天都可以吃到。但是,我们的传统节日氛围依旧浓厚:出嫁的女儿总想着回家看望父母,单位职工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学生们到敬老院打扫卫生,为老人们锤锤肩、捏捏背,小学生的家庭作业是回家给父母

7、做一件事:梳头、打洗脸水、提拖鞋等等,通过活动的开展,也是教育学生从小就要学会孝敬父母、尊敬老人,学会感恩。孝老爱亲首先得爱自己的父母,父母都不爱的人何谈爱他人?其实,孝敬父母的方式很多:我们可以为老人洗洗脚、陪父母做一顿饭、。当然,作为在外工作的人们,可能不常在老人身边,每到节日,老人嘴上虽然不说,但是在心里总是盼呀盼:也许站在村头远眺儿女回来的方向;也许整天坐在电话机旁,就为了等你的一个电话,生怕一走开而错过接电话的机会。所以,老人们最需要的不是给他多少钱,你给他们买了多少新衣,他们最需要的是陪伴,我们虽然回不到老人的身边,但是我们可以利用电话陪父母聊聊天,利用视频与父母亲人见见面,提醒父

8、母天冷了要多穿件衣服、。2016年5月29日,习总书记在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把弘扬孝亲敬老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因此,每年的重阳节活动,全社会都在参与孝老爱亲活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中华民族长期的传统博爱思想。在习总书记的带领下,农村老人每月领到了养老保,孤寡老人有了归宿,老人们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嘴里总是念叨着:好!国家政策好!又到一年重阳时,让孝老爱亲的博爱一直传承下去。【篇三】“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谐音“久久”,有

9、长久之意,人们常在此日祭祖推行敬老活动。常言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教导人孝敬每一个老人都像孝顺自己的父母一般,关爱每一个孩子都如同关心自己的子女一般,有同理心,世间最美好的情感唯有感同身受才能回应真切,尊敬长辈,尊重他们的付出,敬重他们的辛劳,用行动传达孝意,以感恩表示谢意。弟子规中第一句话就是“圣人训,首孝悌”,可见,孝悌是多么重要,作为中国文化的基础,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会处事做人恭谨厚道不失根本,这才是首孝悌和守孝悌的真正意义所在。无论时代如何更迭变迁,“百善孝为先”始终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如今的重阳佳节更不单单只是出游赏景、登

10、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这些活动,更是需要通过这些活动了解节日背后的实际意义,关爱老人,将他们带入到节日的氛围中来,老年人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在经历了一生的辛劳后身形消瘦,日渐衰弱,作为子女,关心他们物质生活,精神状态各个方面,从外至内,让老人们感受到生活幸福感与满足感,是应尽之责,也是应有之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时间不等人,及时尽孝,将孝道落实在日常生活中,落到实处,常回家看看,勤问候,促膝长谈,多担家务,带长辈出门游玩通过日常的点滴让宽慰父母、让孝文化得到弘扬与传承,让美德延续,让爱挥洒人间。“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将孝顺放在首位,将孝悌落实

11、在行动中,才能对的起“十月胎恩重”的付出,才能对的起“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无声大爱,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师,亦是子女们需要呵护的“孩童”,正如同耳熟能详的歌曲常回家看看中的歌词“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 ,带上笑容带上祝福,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这才是最好的孝悌方式,以孝为先,以孝为本,让老人们在余生中得到尊敬爱护,内安于心,安度晚年。【篇四】九九重阳,今又重阳。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人们常常会登高望远,遍插茱萸,赏菊喝酒,话长理短,悠闲自在,好不快活。重阳节在农历九月九日,在古代,阳即为最高,而在所有数字中“九”是最大,所以人们把九月九日这一天称为重阳节。同时“九九

12、”又谐音“久久”,寓意长长久久、天长地久;而“重阳”又意味着大吉大利,寓意着长寿,表达了人们尊老敬老、孝老爱亲的美德。当前,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我们要全力让老人们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终、安享晚年。小时候,他们陪伴我们成长,陪伴我们玩耍奔跑,长大后,他们陪伴我们的孩子,陪伴下一代的成长,而现在,却有好多孤独老人,他们的儿女不在身边,留下他们孤独地凝望,他们的眼神让人心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为了更好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让孝道文化深入人心,尊老敬老、孝老爱亲理应成为我们人伦亲情的永恒主题。尊老敬老、孝老

13、爱亲是年轻人应有的时代担当。对年轻人而言,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阻断尊老敬老、孝老爱亲这一人伦亲情的理由。希望重阳节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反思,父母将一生最美好的时光都奉献在我们成长的岁月里,不是非要等到老年节才去探望父母长辈,尽心方能安心,尽孝出于本性,因为迟早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与他们一样的老人。作为年轻党员干部,我们更应该用实际行动让尊老敬老、孝老爱亲形成完备社会体系,始终保持亘古不变的“恒温”。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说到底,关心关注关爱老人要如同父母照顾子女一般尽心竭力,这是需要我们用毕生去实践的大事,趁父母尚且健在,多尽一份孝心,是我们为人子女的福气。很多时候,我们不是缺少时间和假期,而是

14、缺乏那份尊老敬老、孝老爱亲的孝心和情感。尊老敬老、孝老爱亲是全社会共同的社会责任。老人们都是曾经的国家建设者、历史的见证者。他们为我们祖国的强大、人民的幸福付出了青春和汗水,对他们的尊重,不仅体现我们年轻一代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也展现出我们民族传统中闪光的一面,更是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尊老敬老、孝老爱亲,既是年轻一代对曾经年轻的老人们的一种传统美德,也是对年幼一代的最有说服力的言传身教。每个家庭都有老人,每个人也都会变老。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对老人礼遇有加、尊重敬爱,才能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春风化雨般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对下一代产生良性的耳濡目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15、伦理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自豪。尊老敬老、孝老爱亲永远在路上。尊老敬老、孝老爱亲不是一人之事、一家之事、一时之风,而是全社会共同的美德,是天长地久的美德,是需要人人参与、久久为功、绵绵用力的美德。今天是重阳节,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关爱老人、孝敬老人,共同谱写新时代尊老敬老、孝老爱亲的新篇章。【篇五】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重阳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有赏菊登高之习俗,九九重阳更是寓意长久长寿,赋予了敬老和孝心的内涵。随着时代变迁,我国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老人节”,旨在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重阳自古以来所承载

16、和推崇的敬老活动是节日中心,孝老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历来都讲究感恩敬老。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加剧,以及年轻人越来越忙于工作,子女们平常陪伴家中老人的时间越来越少。即便有养老中心这样的服务机构,依然有很多老人处于独居空巢状态。九月初九又重阳,虽说孝心不应成为“应景之谈”,但尊老、敬老的传统不应悖离。所以,无论我们有多忙,请记得常回家看看。还记得,小时候观看过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那就是世上只有妈妈好,电影里清楚的记得一个名叫小强的男孩,当时让我泪如雨下的画面,就是小强不愿意离开妈妈,和妈妈不愿意离开小强的那种情景,他们无数次忍受着分离的痛苦,后来小强长大了,在精神病医院,找到了得失心疯的妈妈,结局还算圆满,至少他们团聚了,可现在想想我们为什么会流下感动的泪水?为人子女离开父母毕竟会嚎啕大哭,而父母呢?等他们老了,行动不便了,他们该怎么面对我们的离去?“亲尚在,不远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