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0篇1

上传人:镜花****ul 文档编号:91635909 上传时间:2019-06-30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0篇1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优秀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0篇1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优秀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0篇1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优秀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0篇1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优秀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0篇1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秀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0篇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0篇1(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0篇【篇一】清真村是位于四川东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小村庄,因为居住的村民基本上是回民,饮食清真,故名曰清真村,我奶奶就住在这个村子。小小的少数民族村庄,却也吸收了改革开放大大的能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次回老家,家乡的新气象总是一遍遍地刷新着我对家乡的认知,家乡的巨大变化总会让我惊喜、感动、感叹,家乡真的大变样了。出村的路“变”了,发展的路“通”了。小时候,村里连接镇上学校的唯一道路是一条颠簸的泥巴路,弯多,泥泞,那条“机耕道”是我无法抹灭的求学记忆。一旦碰上下雨天,“泥巴路”就成了标准的“泥浆路”,穿上雨靴,一脚陷进去,雨靴就成了“滑冰鞋”,左摇右摆,一不小心就屁股遭

2、殃,摔成泥人。村里最“fashion”的交通工具是两轮大摩托,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只有这种“轰轰”的高架摩托车跑的最快,但村民出村方式也主要以步行为主,经常“干干净净”出门,“一脚泥巴”回家。“要致富,先修路”,后来政府出资改善清真村的交通,2008年,“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2015年,“水泥路”变成了“柏油路”,小汽车取代了高架摩托,清真村彻底告别了带着“一脚泥”回家的时代,清真村的这条“路”也越走越宽了。奶奶的堂屋“变”了,村民的脸“笑”了。记忆中奶奶的老堂屋,总是有缕缕炊烟从小青瓦的缝隙中挤出来,屋后的竹梢调皮的将炊烟拨散,土坯墙上堆着做饭的柴火,门前院坝的砖围墙是小猫的瞭望台,围

3、墙外的田埂连着奶奶的小菜园子,这是奶奶最爱逛的地方。小时候,我喜欢搭个小板凳坐在粘土打造的灶台旁边,等着奶奶给我做好吃的,昏黄的灯光打在奶奶的身上,是我儿时最幸福的场景。十几年后的今天,奶奶的老屋还是在原来那个地方,但里里外外已经焕然一新,像小别墅一般漂亮。原来,是政府给清真村带来了新福利,在尊重村民宗教信仰和保留宗教元素的基础上,补贴村民翻修老屋。奶奶的堂屋“变”亮了起来,小青瓦被大沥青瓦代替,土坯墙被整齐的砖墙填满,围墙没有了,曾经的“菜园子”开辟成“大花园”,成了蝴蝶蜜蜂的“天堂”,成了小猫小狗的“乐园”,成了游客的网红打卡“圣地”,细细看,兰草、曼珠沙华、鸡冠花、玫瑰、水仙、映山红、百

4、日菊、万寿菊应有尽有。村里通了互联网,家家户户安装上了网络电视,“村民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生活环境改变了,大伙的心里乐开了花。集体的思维“变”了 ,大伙的钱包“鼓”了。清真村之所以清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村里有个寺,名叫“清真寺”,具体有多少年的历史,村里的老人也不记得了,也许寺里寺外的古树和建筑物上的岁月痕迹能告诉我答案。曾经村里的回民按时到“清真寺”完成“礼拜”“上寺”的传统活动,传播宗教信仰,回家后,村民们一般喂喂家里的一两只小年羊,跟随季节在自家一亩三分地里种点粮食,安然度日。这几年,乡村振兴的口号越喊越响,深深的喊到了村民的心坎里,政府把握乡村振兴的洪流,积极帮助清真村寻求经济突破

5、点,搞起了乡村旅游经济和乡村农产品经济产业链,让清真村走向了发家致富的道路。“清真寺”因为自身的人文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底蕴成了全市的热门景点。政府将村民手里的土地整合起来,一部分作为农产品、药材培育基地,另一部分作为牛、羊的养殖基地,形成了养殖产品旅游生态产业链,成立了属于清真村的民族特色品牌。村民手里“没地可种”却不再“心慌”了,纷纷搞起了特色农家乐、争做专业养殖户,遇上市里乡里举办“羊肉节”“民族风情街”啥的,就把自家肥美的大羊牵出来比个“美”,生活“甜蜜蜜”的,村民的心里也是“美滋滋”的,大伙的钱包也是“胖鼓鼓”的。改革开放带来了清真村的飞速发展和巨大“变”化,让村里的路通了,村民的脸

6、笑了,大伙的钱包鼓了,这条“路”真的是走对了。【篇二】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40周年,是党和国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一个重要历史节点。40年的不断探索,40年的努力奋斗,40年的伟大实践,才有了今天的辉煌成就,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面貌焕然一新,这是多么来之不易而又弥足珍贵的四十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40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40年;是波澜壮阔、激情澎湃、创意万千、日新月异的40年;是给中国带来历史性巨变、令

7、世界为之惊叹的40年;是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民族复兴光明前景的4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取得了一系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成就和进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

8、国内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理论高度,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改革开放4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40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

9、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这是党和人民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我们也坚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中华民族必将实现真正的伟大复兴。【篇三】寒风扑面,人们纷纷围起了围巾,带起了手套,却抵挡不了如火热情,“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国博馆开放期人气升腾。外宾专场,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航天服”闪亮登场,上海外滩实景模型演绎了新的上海变化;20日展现的中国现代地铁的发展进程预示着中国交通的美好未来。1978年至

10、2018年,改革进行时已经四十年 ,国家博物馆里展现的只是冰山一角 ,实际上人们的衣食住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幸福地徜徉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从“粗布补丁”到“羊毛大衣”,我们不仅穿的暖还穿的好。年轻人的“服饰变化”无疑是最好的证明 。七零后青年时,以喇叭裤,的确良衬衫为“美”,冬天里能有一件带毛的“棉袄”可能要幸福地晕头转向了。记得有篇文章里写道这样一句话“领导的女儿提出想要穿一条“裙子”,当时难倒了一大批人”,可见当时的物资匮乏。反观今日,大街上随处可见各种风格的裙装,即使是平常百姓家的女儿也能有几件漂亮的衣裳挂在衣柜里 。冬天寒风起 , 各类羽绒服, 羊毛大衣也显现街头巷尾,各类

11、风格的“ 棉袄 ”已是“学生党”所谓的贫民党的最爱 。俗话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现在“衣物”已经满足了人们最基本的需求保暖、舒适,年轻人更多的追求是时尚潮流。因为需要所以被设计,设计师们别具一格的服装为这个寒冷的冬天增添了不少灵动的色彩。“穿的暖”不是追求,“时尚漂亮”是潮流。从“饱肚子”到“健康美味”,“吃”的幸福感爆棚。逢年过节,老母亲总要在家里做几道大菜,家里有喜事,需要宴请亲朋好友。“吃”不仅能满足“口腹质欲”,更能联络四方感情,同时也是幸福感的代名词。七八十年代,农村里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找对象要一个大肚子的老公”,肚子大说明能吃跑,能嫁给一个“能吃饱饭”的人家是一件幸福的事。今日

12、,不用重要节日,只要心情愉悦便可以约上好友吃一顿,各种“羊肉火锅”“美味膳食”都是大众能吃的起,也能吃的好的不错选择。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不仅要吃出美味还要吃出健康。“土砖”“红砖”“青砖”“刚劲混凝土”还有各类新型材料向我们诉说着人们的住房条件已经今非昔比。古有“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今有“房住不炒”。“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不再是梦想,现实不仅已满足,更是超越,在个人财富日益积累的今天,“房子”早已成为一种财富的代名词。七八十年代的土砖房,只有在偏僻的大山里的村落里才能被看见,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百姓都住进了用“砖”砌起来的房屋,不仅宽敞,而且干净整洁。同时,也有不少的年轻人进城买房,享受着随商

13、品房应运而生的产物物业服务。室内不仅宽敞明亮,小区内园林亭台流水,人们的居住环境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行”的时间在减半,世界仿佛“变小”了。从步行到时速200公里以上,人们用一天时间可以穿越大半个中国。武汉2015年地铁开始运营 , 截止2018年成为全国地铁线路最多的城市,基本可以实现早晨在主城区上班,下班后回到郊区的家中 。随着交通工具的便利,“几十公里的路程仿佛瞬间缩短了”,市民们如是说,“回想当年,从汉阳到汉口去,还得准备一天的干粮,还得准备在汉口的桥洞里过夜呢”。工作之余,上班族们可以利用年假的时间飞到美国、泰国等地去感受一下异域风情,完全不用担心耽误了上班。改革开放是“伟大的变革”,

14、它不仅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取得巨大进步的见证者,更是人们奔向美好未来的践行者。正是因为改革开放,中国才能走出去引进来,人民用用智慧和行动助推“中国梦”早日实现,为建设美丽中国持续发力。中国的大门将永不闭塞,改革开发永远处于“进行时”,“改革开放”带领我们徜徉在“幸福”的海洋里。【篇四】工作中,我认识了一名党员,叫周鹏熙,今天我要分享的故事就是由周鹏熙老人讲述,题目是“小小车票见证中国速度”。周鹏熙老人原是南京机床厂的一名工人,因为工作关系,他经常要去上海、天津一带出差,手头上留存了不少老车票,。退休后,他特意把它们整理出来,并配上从报纸杂志上剪贴的文章,做成了一份收藏夹,从1993年至今,收藏的火

15、车票超过了1000张。今天我带大家看看小小火车票上串联的中国铁路发展史。第一代车票叫卡式票,又称“纸板票”,堪称火车票中的“爷爷辈”,使用时间最长,从上世纪40年代始到上世纪90年代结束。当时如果来不及买票,上车后可办理补票手续,票据上的信息是由列车员手写上去的。第二代车票是软纸火车票,1997年,“纸板票”被“软纸票”取代,淡粉色铺底的车票上印有一维码。车型也从过去的“绿皮车”进入了“红皮车”“白皮车”“双层车”。火车列次也按车速划分,从“普车”“普快”,进入“快速”“特快”。补票也从手写票据发展成打印车票了。第三代车票是磁介质火车票。2007年7月1日,开始使用磁介质车票,利用磁介质记录票

16、面信息,可在自助检票机上使用,方便快捷。第四代火车票是无纸化火车票身份证。2011年6月开始,“刷身份证进站”的无票时代来临,乘客只要带着二代身份证,就能在自助机上刷证直接进出站。如今,全国各大火车站都开始推行无纸化车票。早在2017年5月,南京南站就实现了刷脸进站乘车。周鹏熙老人回忆,“过去要是出差到上海说当天能回来,那是根本想象不到的。”以前坐绿皮车到上海要8个多小时,坐白皮车和红皮车、双层车要4个多小时,坐动车要3个多小时,坐高铁只要1个多小时,这也折射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铁路发展大变迁。除了速度提上去了,出行的环境也更舒心了。周鹏熙老人回忆道,“那个年代,上了绿皮车以后是人山人海,两个人站在车厢里都抓不到扶手。”上世纪90年代,空调还没普及,火车站有专门的空调候车室,要想吹风纳凉候车,就要购买2元“空调票”。而现如今,空调成了火车站候车大厅的标配,人们再也不用为了吹空调另外花钱了。从绿皮车到白皮车、红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