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招提高情商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612791 上传时间:2019-06-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招提高情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招提高情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招提高情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招提高情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招提高情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这里的“独善其身”主要是指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清朝名臣曾国藩在漫天硝烟的戎马倥偬中,每天都坚持写日记、读书、独自思考和反省,这种习惯几十年保持不变。正是依靠这种不断学习,使曾国藩无论在见识上,还是在成事能力上,都远远超越了他那个时代的同僚们,成为晚清少有的历史人物。 人非圣贤,不可能一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人的智慧和才能都是经过后天积累而获得的。对于一个企业管理者来讲,要想具备较高的领导素质,就必须要象古人那样,通过不断学习、善于思考、勤于实践,来不断提高自身的智商、尤其是情商水平。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六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勤奋学习 美国财富周刊曾经指出:“未来最

2、成功的公司,将是那些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公司”。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时代,企业唯一能持久的优势,就是具备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变是唯一不变的道理。要真正做到“以变应变”,只有学习一条路可以走。 企业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其实就是一个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过程。人力资源不同于世界上的任何一种资源,人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来充电,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可重复使用、无损耗、能量增殖等特征。因此,实现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中的效率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最关键的途径就是学习。在学习上讲究齐头并进,取得提升智商和情商的双赢效果。 是否勤奋学习同时还是企业文化健康发达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一个懒于学习的企业,很难谈得

3、上是一个有文化的企业。市场竞争的最高层次就是企业文化之间的竞争。企业领导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建好企业文化,联想、海尔之所以能站稳国内市场并迈出国门,柳传志、张瑞敏打的就是企业文化这张牌。考察它们企业文化的 “活水源头”,都是勤奋学习、不断进取的结果。只有通过学习,作为企业核心价值观载体的企业领导才能将他的愿景、信心和理念渗透到企业团队之中去;只有通过学习,这种企业核心价值观才能得到最大范围干部员工的认同,从而酝酿成根深叶茂的企业文化;只有通过学习,企业文化才能焕发出广大员工身上的巨大潜能和创业激情。可以说,企业规模越大,企业文化发挥的作用就越明显,学习也越重要。 二、勤于实践 对于进行宏观管理和

4、综合管理的领导来讲,丰富的阅历和实践经验是非常重要的。按常理来说,一个人的智商充分成熟在30岁之前就有可能完成,如果只从智商方面考虑,那些刚从哈佛、麻省读完博士、甚至获得教授职称的30岁左右的年轻人似乎最够资格去竞选美国总统之位。但从情商修炼或实践阅历方面来讲,这些人说不定才刚刚开始起步。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候选人必须至少符合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年满35周岁;二是要在美国居住生活已满14年;我国最高国家领导人也有年龄限制的要求,就是必须年满45周岁。这些要求恰恰体现了阅历和实践经验的重要性。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的说法,其实这就是一条高度清晰化的情商修

5、炼路线图。 勤于实践是让智商要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唯一途径,也是克服只知“纸上谈兵”现象的灵丹妙药。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再落实到实践的过程,才是一个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客观过程。一个懒于实践的人不可能真正认识世界,更谈不上改造世界。只有一个勤于实践的人才能最终把握住客观规律并从尊重客观规律的行动中获得巨大成功。我们回头看看,前面讲的企业领导的进取心和责任心、宽阔胸怀、过人胆识、执着和兴趣以及成为一个“缺不了”的人这些素质,无一不是来源于勤奋的实践而最终又超越了实践。如果不是勤于实践,不仅这些素质无从所出,而且强调这些素质也毫无任何意义。从另一层面来讲,丰富的经历就是最大的实践,而经验

6、和教训则是你的财富。 三、善于思考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都是不断创造和思考的结果。对于一个企业管理者来讲,每天我们都将面临大量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积极应对这些新情况和妥善处理这些新问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善于动脑,善于思考。 四、不怕失败 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有印象,在这项发明的过程中,他经历了数千次的失败,才获得最后成功。可以说他的每一次试验都是同失败作斗争的过程,但是他的每一次“失败”都向成功靠近了一步。善于“纠错”,不怕“失败”,是他最后获得成功的关键保证。 情商虽然能帮我们减少失败,但并不等于有了高情商就不会失败了。承认失败、正视失败,善于从失败中捕捉到成功的信息,善于从失

7、败中总结出有价值的经验教训,这本身就是一个人情商素质高的表现,同时也反映出一个人执着、自信的良好品质。 要做到勇于纠错,就必须做到以下两点:首先要承认任何人都会犯错误。从某种程度上讲,所有成功人士都是从错误中走出来的,无论是杂货店的老板,还是跨国公司的总裁,面临的都是同样的问题,所以,自己犯了一些错误并没有什么难为情的。作为企业领导来说,最重要的是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佳的效果。其次是当企业领导发现(或经别人指出)自己犯了错误时,应该马上采取积极措施予以纠正,而不是用时间淡化它或用转移人们视线的方式解决它。只有立即改正错误,才能保证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领导者的工作失误对企业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五、适

8、应变化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其著作领袖们中有一句名言:“舵手要见风使舵。”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想驾驶好自己的航船,就要随时掌握风向变化,顺势而为,而不是逆风扬帆。 企业管理中的风向问题,也是我们讨论得最多的话题。这个风向指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政策环境和市场趋势。就企业来说,市场、产品、客户、竞争对手等都在不停的变化当中。如果一个企业领导对这种变化缺乏足够的适应能力,那么他所领导的企业就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中失去应有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直至最后被淘汰。 六、借助外脑 有人曾经说过:在创立一个企业的初始阶段,往往是一个人用脑最多。但是,要想大规模地发展这个企业,仅仅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是完全不够的,必

9、须积极依靠集体力量,善于借助“外脑”的作用。 在这方面,汉高祖刘邦是个高手。刘邦曾经说过,论“运筹帷幄”,吾不如张良;论“决胜千里”,吾不如韩信;论平息混乱,吾不如萧何。可就是这样一个自称是才疏学浅的人,竟开创了大汉王朝四百年的基业。刘邦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能够礼贤下士、用人之长和充分借助外脑,发挥集体的力量。关于这一点,刘邦和韩信曾经有过一次非常著名的谈话。刘邦问韩信说,你看我能指挥多少兵?韩信回答说可以指挥十万.刘邦又问韩信,那你可以指挥多少兵?韩信回答,我带兵多多益善。刘邦接着问,我为什么又能管住你呢?韩信回答说,我善于带兵,你却善于管将。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韩信是一个善于借脑的人,但刘邦借脑的水平比他更高,所以韩信只能为刘邦打天下效命。 企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熟悉所有环节和细节,也不可能对每一个环节和细节都直接进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要确保企业的有效运作,就必须充分调动每一个劳动者的积极性,善于借助外脑,并通过有效管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把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具体任务变成员工个人的自觉行动。这样既实现了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有利于优化工作决策,同时也可以避免象诸葛亮那样事必躬亲、事无巨细、分工不明、大包大揽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