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数据计算原理-详解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606631 上传时间:2019-06-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站仪数据计算原理-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全站仪数据计算原理-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全站仪数据计算原理-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站仪数据计算原理-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站仪数据计算原理-详解(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站仪数据计算原理详解一、 名称解释1. 当增加测站点时,以选项卡方式表示。2. 控制桩部分1) 控制桩名:该桩数据必须为指定,并已经测绘完毕。(在导入该数据前,控制桩已经导入在了系统中。2) 累距:控制桩位置累距,计算参之一(即测站点位置的累距)3) 高程:控制桩位置地面高程,计算参数之一(即测站点位置的地面高程)4) 垂直角:两个选项“向上为0度”,常用即默认值,“向下为0度”,不常用,通过用户选择指定。(配置参数)3. 测量方法1) 实测法:采用水平角、垂直角、斜距、棱镜高的方式测量,即上边的界面。(首先实现)2) 相对法:采用已知桩、平距、偏距、高差的方式测量。暂时改选项设置成灰色,不

2、能选择,暂时不作。4. 测站部分1) 测站:测站点名称描述,无特殊含义。2) 仪器高:观察镜中点对地面距离,计算参数之一。3) 左转角度:不详,但对计算暂时无影响,不予考虑。4) 右转角度:不详,但对计算暂时无影响,不予考虑。5. 立尺部分1) 立尺处名称:测量点号2) 水平角:测量仪器相对线路方向,水平旋转角度,计算参数之一3) 垂直角:观测点与被观测点连线,以观测点为顶点,向上方向为0所形成的角度,计算参数之一。一般为度分秒格式。4) 斜距:观测点到被观测距离,计算参数之一。5) 棱镜高:被观测物的第一点参照物,计算参数之一6) 悬空点垂直角:观测点与被观测点连线,以观测点为顶点,向上方向

3、为0所形成的角度,计算参数之一。一般为度分秒格式。6. 需要输出计算结果1) 点号:即立尺处名称2) 累距:L累距=L控制桩累距+ L斜距*cos(90-垂直角)*cos(180-水平角)3) 偏距:L偏距=L平距*sin(180-水平角)4) 高程:Z被测点地面高程=Z控制桩高程+ L斜距*sin(90-垂直角)+H仪器-H棱镜5) 高度:H被测点高度= L斜距*sin(90-悬空点垂直角)- L斜距*sin(90-垂直角)+H棱镜7. 需要输出计算过程1) L偏距=L平距*sin(180-水平角)2) L投影平距=L平距*cos(180-水平角)3) L平距=L斜距*cos(90-垂直角)4) L累距=L控制桩累距+L投影平距5) H1起算高差= L斜距*sin(90-垂直角)6) Z被测点地面高程=Z控制桩高程+H1起算高差+H仪器-H棱镜6) H2起算高差= L斜距*sin(90-悬空点垂直角)7) H被测点高度=H2起算高差-H1起算高差+H棱镜8) Z被测悬点高程= Z被测点地面高程+H被测点高度(图一)俯视图(平面投影图)(图二)正视图(侧面投影)-观测棱镜(图三)正视图(侧面投影)-观测目标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