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原理总结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551129 上传时间:2019-06-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政治原理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考研政治原理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考研政治原理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考研政治原理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考研政治原理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考研政治原理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政治原理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总则原理总结1.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如何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信念?(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体系,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鲜明特征在于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2)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学习理论,武装头脑,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坚持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将马克思主义化作自觉的

2、行动。唯物论原理总结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初级阶段国情,新常态)内容: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的统一。方法论意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2.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文化,意识形态斗争,核心价值观)内容: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物质具有阻碍作用。方法论意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的同时,也注重强调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要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以社会实践为基本途径,并立足于一定的物质条件。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统一关系原理(环境问题)内容: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遵循客观规

3、律,要遵循客观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方法论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更要遵循客观规律,从而使得社会的发展既要合乎目的又要合乎于规律,使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构建生态文明。辩证法原理总结1.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辩证的观点、辩证思维)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2.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四个全面、五位一体、五大发展理念)内容: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方法论意义:要学会用整体的、全局的观点看待事物,坚持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3.发展及其过程论,发展的观点内容:发展是事物向上的、前进的运动变化;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任何事物都在过程

4、中存在、发展、消亡。方法论意义: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历史的观点看问题,把一切事物如实地看做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既要了解它们的过去、观察它们的现在,又要预见它们的未来。4.关于度的原理(党员干部要守纪律、讲规矩,权不逾矩)内容: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度是维持事物质的稳定的量的范围。方法论意义:要坚持适度原则,要把握分寸,把握火候,防止过犹不及。5.量变和质变的关系/质量互变原理(最高理想和各阶段纲领,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内容: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新的基础上又引起新的量变。方法论意义:我们要把握好事物发展过程中连续性和阶段性、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把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的工

5、作作风相结合;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6.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原理(中美关系,两岸关系)内容: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以及相互转化的性质和倾向;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离异的性质和倾向;矛盾的同一性离不开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离不开矛盾的同一性。方法论意义:任何事物的关系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在和平发展、全球化的时代中,我们要学会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双赢共赢,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7.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对待矛盾的态度(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共性内容:矛盾存在于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事事有矛盾;矛盾存在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自始至终

6、时时有矛盾。方法论意义:坚持以矛盾分析的方法作为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必须首先承认矛盾的存在、勇于面对矛盾,并分析、解决矛盾。8.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个性内容:事事、时时的矛盾不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不同。方法论意义:对待矛盾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把握事物的特殊矛盾把握事物本质,通过把握和解决特殊矛盾最终解决矛盾。9.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事物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内容: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事事、时时的矛盾不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不同。二者首先相互区别,是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同时二者相互联系,个性包含共性,共

7、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也离不开共性。方法论意义: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唯物辩证法把握矛盾的关键。要求我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坚持从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的方法;处理矛盾时坚持把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它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依据,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10.主次矛盾关系原理(供给侧,牵牛鼻子,抓重点,抓关键少数)内容:主要矛盾是事物发展中处于主导、支配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事物发展中处于被主导、被支配作用的矛盾。二者首先相互区别;同时相互联系,主要矛盾决定次要矛盾,次要矛盾影响着主要矛盾;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意义:首先

8、,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反对一点论、均衡论。其次,面对事物众多矛盾,要着重抓主要矛盾。最后,在实际工作中要抓中心环节、抓关键、抓根本。11.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内容: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发展中处于主导支配地位,矛盾的次要方面在事物发展中处于被主导支配地位;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二者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方法论意义:首先,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反对一点论、均衡论。其次,面对事物矛盾的双方要着重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最后,面对事物要抓本质,面对形势要抓主流。12.辩证否定关系原理内容: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事物内部矛盾引起的,是自我否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

9、程。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方法论意义:处理问题时要坚持扬弃的态度,既克服肯定方面的消极因素,又保留肯定方面的积极因素,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去粗存菁、去伪存真。13.否定之否定规律内容: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事物内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必然要经历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完整周期。决定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方法论意义:坚持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既看到肯定又看到否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必须正确处理坚持继承和批判创新的关系,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认识论原理总结1.实践和

10、认识的关系原理(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2.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过程,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认识不仅反映物质世界而且创造物质世界。(2)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实现的。3.如何认识/认识的总过程原理(坚持创新)(1)认识的总过程:认识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到再实践再认识,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最终实现认识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从实践中获得认识,从

11、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即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实现第一次飞跃要做到:感性材料必须丰富、全面、正确;遵循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也就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3)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就是从认识到实践,以认识指导实践。实现第二次飞跃要做到: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自身需要和利益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把理论的正确性和现实的可行性统一起来;要和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4.真理的双重属性/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原理(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1)相互区别。真理具有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就整个人类认

12、识来说,世界是可知的。同时,真理具有相对性,是指:真理有待于扩展;真理有待于深化。(2)相互联系。相对真理总是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真理是由无数个相对真理所构成的,体现了人的认识的无限性和有限性,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统一。(3)真理是一个不断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发展的过程,不能只承认绝对真理而否认相对真理;也不能只承认相对真理而否认绝对真理。(4)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作为绝对真理要坚持,作为相对真理又要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的教条或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这两种错误倾向。5.真理和价值的关系原理(科技发展中的消极

13、作用)(1)相互区别:真理是指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的哲学范畴。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2)相互联系:真理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真理的目的、归宿。(3)方法论意义: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从客体出发,遵循客观规律;人文精神要求从主体出发,以人为本。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的哲学范畴,而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因此真理必须要到实践中去检验和发展。(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不确定性:因为实践是具体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类的实践活动

14、一时无法检验某些理论的正确性;确定性:因为实践是历史的,随实践的不断发展最终会检验理论的正确性。(3)方法论意义: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坚持以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活动;必须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认识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唯物史观原理总结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的精神风貌)(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2)社会意识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起推动作用,落后的起阻碍作用;2.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的作用原理(环境问题)(1)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社会存

15、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影响作用。(2)方法论意义:要求人们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控制人口增长,使资源、环境与人口因素和社会发展相协调,解决环境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3.社会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原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3)最突出的表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4.科技革命及其双重作用(1)科技革命是指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包括生物技术、海洋技术、航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出现,引起了人类科学理论技术等各方面的深刻变革。(2)科技革命的作用:引起了人类生产方式的深刻变化;引起了人类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引起了人类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既造福了人类,也带来一系列消极影响。(3)全球性问题的产生不是科技本身带来的,关键取决于社会制度、体制、组织管理以及人类意识。能否创造一个有利于科技发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要通过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创造良好的环境,需要通过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来实现。5.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的自觉能动活动关系原理(1)社会规律具有客观性:是由社会基本矛盾构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