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介质物理_徐卓、李盛涛-第十讲(各类实际电介质的极化和介电常数 )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549698 上传时间:2019-06-29 格式:PDF 页数:49 大小:567.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介质物理_徐卓、李盛涛-第十讲(各类实际电介质的极化和介电常数 )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电介质物理_徐卓、李盛涛-第十讲(各类实际电介质的极化和介电常数 )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电介质物理_徐卓、李盛涛-第十讲(各类实际电介质的极化和介电常数 )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电介质物理_徐卓、李盛涛-第十讲(各类实际电介质的极化和介电常数 )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电介质物理_徐卓、李盛涛-第十讲(各类实际电介质的极化和介电常数 )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介质物理_徐卓、李盛涛-第十讲(各类实际电介质的极化和介电常数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介质物理_徐卓、李盛涛-第十讲(各类实际电介质的极化和介电常数 )(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各类实际电介质的极化和介电常数 介电常数 电介质的极化包括弹性位移极化和弛豫极化,前 者包括电子弹性位移极化和离子位移极化,这两种 极化的时间非常短,与温度的依赖关系不大,后者 包括固有电矩的取向极化和缺陷偶极矩的取向极化 (又称界面极化),固有电矩的取向极化与热平衡 性质(温度)有关,缺陷偶极矩的取向极化与电荷 的堆积过程有关,需要很长弛豫时间, 称弛豫极化ss 28 1010 介电常数 电介质的极化是一个弛豫过程,从施加电场到极 化平衡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称弛豫时间; 在恒定电场作用下的介电常数称静态介电常数,以 s或r表示,在恒定电场作用下,弹性位移极化和 弛豫极化

2、都来得及响应,s总是大于或等于变化电 场作用下的介电常数,在没有说明电场频率时,r 表静态介电常数s 气体 气体电介质分为非极性和极性两类,在压力不太高时, 气体分子间距足够大,无论非极性或极性气体,分子间 的相互作用可忽略不计,Lorentz有效场和Clausius Mossotti 方程适用气体 非极性气体: 单原子,相同元素构成的双原子,分子或结构对称的多原子分子组 成的气体He,H2,O2,N2,NO2,CH4,这类气体的极化主要是电 子位移极化,多原子分子的极化率,在一级近似下,不考虑分子中 各原子极化的相互影响,极化率具有加和性,即非极性气体分子极 化率是各原子极化率之和。 气体

3、eiie n 和分子中第i种原子的数目及电子位移极化率 i n ei 若已知分子极化率,由克莫方程可估算介电常数 双原子分子的分子极化率 3 0 42a 0 0 32 1 n r r 气体 在标准状态下,气体单位体积分子数 325 0 /10687. 2mn 00067. 1 31 321 00 00 n n r 这时,洛伦兹有效电场约等于宏观平均电场 EEE r e 3 2 气体 克莫方程 00 1n r 00 1n r 非极性气体介电常数与压力和温度关系 1. 当体积不变TP 0 n r 不随温度压力变化 气体 2. 当T不变,P与n0成正比 0 32 1 KT P r r 对对P求导求导

4、 KTdP d rr 0 2 9 )2( 1 r 常数 KTdP d r 0 气体 当压力不太高气体介电常数随压力线性上升; 当压力较高,此关系不是适用。 3. 当P不变T 0 n r 对对T求导求导 2 0 2 9 )2( KT P dT d rr 压力不太大压力不太大 1 r TT n KT P dT d rr 1 0 0 2 0 气体 等压介电温度系数等压介电温度系数 TTdT d r r rr r 111 在标准状态KT2731P个大气压 00067. 1 r K/1010 65 很小很小 气体 极性气体: 结构不对称多原子分子组成的气体HCl,SO2,SF6,CO,CH3Cl, CC

5、l3F,这些分子有固有偶极矩,对于极性气体,除了电子极化外, 还有偶极子转向极化。 得扩展的克莫方程,又称Debye方程 KT ee 3 2 0 ) 3 ( 32 1 2 0 0 0 KT n e r r 气体 极性气体的介电常数1 r 极性气体介电常数与压力和温度关系: 1. 当体积不变 )( 1 ) 3 ( 1 3 | 2 0 2 00 2 0 2 00 n TKT n TKT n dT d rCV r 气体 等容温度系数等容温度系数 )( 1 )( 1 | 1 22 n T n TdT d rr r CV r r 2. 当T不变 ) 3 ( 9 )2( 2 0 0 2 KTKTdP d

6、e rr 气体 1 r 常数) 3 ( 1 2 0 0 KTKTdP d e r 与与P成正比成正比 恒压下的压力系数恒压下的压力系数 PKTP n dP d r e r r 1 ) 3 ( 1 2 0 0 0 气体 2. 压力恒定 ) 3 (1 2 0 0 KTKT P er T n TTKTKT P KTTKT P dT d rr eCP r 22 0 0 2 0 0 11 3 ) 3 ( 1 | 恒压下的介电温度系数恒压下的介电温度系数 T n TdT d rr CP r r 2 1 | 1 非极性液体和非极性固体电介质 包括原子晶体(金刚石),不含极性基团的分子晶体 (硫)非极性高分子

7、聚合物(聚乙烯等),这些非极 性液体和固体电介质,分子固有偶极矩为零,以电子 位移为主,由于分子在空间作无规则运动,每点的几 率是相等的,作用于每个分子的有效场是Lorentz有效 场,故克莫方程适用。 非极性液体和非极性固体电介质 其分子极化率其分子极化率 eiie n 0 0 32 1 n r r 讨论介电常数随温度变化: dT dn ndT dn n n dT d r rr r 0 0 0 00 0 2 1 2 1 3)2( 3 非极性液体和非极性固体电介质 温度系数温度系数 dT dn ndT d r rrr r 0 0 1 3 ) 1)(2(1 对一定质量的电介质 )( 000 dn

8、ndVVVn 分子总数不变 V dV n dn 0 0 非极性液体和非极性固体电介质 两边同除以dT: V dT dV VT dn n 11 0 0 体积膨胀系数体积膨胀系数 V r rrr r dT d 3 ) 1)(2(1 固体电介质 lV 3 l 为线性膨胀系数 l r rrr r dT d ) 1)(2(1 极性液体电介质 极性液体电介质固有偶极矩大于0.5D(一般大于1.5D 称强极性液体,小于1.5D称中极性液体),分子中含 有基团,并且分子结构不对称,具有固有偶极矩,这 类电介质除电子位移极化率外,还有偶极子转向极化, 分子极化率 KT e 3 2 0 极性液体电介质 根据克莫方

9、程 ) 3 ( 332 1 2 0 0 0 0 0 KT nn e r r 1) 3 ( 3 2 0 0 0 KT n e 当 ) 3 (3 0 0 0e n KT r 为有限正值 当 1 3 0 0 n ) 3 (3 0 0 0e n KT r 不合理不合理 当 1 3 0 0 n ) 3 (3 0 0 0e n KT 0 r 不合理不合理 极性液体电介质 极性液体电介质往往采用Onsager有效电场,满足 Onsager方程 )1 ( 3 )1 ( 1 2 0 0 0 KTff gn e e e r 12 3 r r g 12 1 3 2 4) 12( ) 1(2 0 0 3 0 r r

10、r r n a f 极性液体电介质 两种极端情况: 1. 频率很高时,偶极子转向极化来不及发生,只有电子位移极化。 第一项起作用,介电常数等于光频介电常数 )1 (1 00 fgn ee 12 3 g 12 1 3 2 0 0 n f 极性液体电介质 得克莫方程 00 3 12 1 e n 对非极性液体 0 0 Onsager方程转化为克莫方程 2. 静电场或低频率下,电子位移极化和偶极转向几乎同时 发生,介电常数为静态介电常数 12 3 s s s g ) 12)(2( ) 1)(1(2 12 1 3 2 0 0 se s s s s n f 极性液体电介质 KT n s ss 33)2(

11、)(2( 2 0 0 0 2 对极性液体电介质 s KT n s 332 )2( 2 0 0 0 2 极性固体电介质 主要指极性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它们含有极性基因, 结构不对称,有固有偶极矩,在低温下,分子处于相 互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只可能有电子位移极化和离子 位移极化,由于这两种极化建立和消失时间短 相应介电常数均不大; 软化温度:个有机大分子开始运动(从低高温) 或开始“冻结”(从高低温)的温度; 玻化温度:链节开始运动(从低高温)或开 始“冻结”(从高低温)的温度。 s 1215 1010 m T g T 极性固体电介质 mg TTT T TmTg 高聚物处于高弹态,保持固体状态,固体发

12、 生弹性形变,以链节热运动为主,这一状态 与橡胶弹性相似,又称橡胶态。 g TT 以极性基团热运动为主,失去高弹性变形特 点,聚合物只有较小变形,是一种弹性模量 很大的坚硬固体,很象玻璃,故称玻璃态。 m TT 大分子蠕动 复合电介质 2 2 d1d2 1 1 A2 A1 理想复合电介质,电导率 0 并联:并联: 21 CCC d A C 110 1 d A C 220 2 d AA C e )( 210 复合电介质 令为复合电介质等效介电常数e 221121 )(AAAA e PPe yy AA A AA A 2211 21 2 2 21 1 1 21 1 1 AA A y P 21 2 2

13、 AA A y P 1 21 PP yy 复合电介质 串联:串联: 21 111 CCC )( 210 ddAC e 2 2 1 1 21 11 dd dd e SS e yy 2 2 1 1 111 复合电介质 21 1 1 dd d y S 21 2 2 dd d y S 1 21 SS yy 对于对于m种介质并联种介质并联 m i iiPe y 1 对于对于m种介质串联种介质串联 iS m i ie y 1 11 实际双层电介质 加上电压u )()( 2211 tEtE 稳态时 )()( 2211 tEtEj 在达到稳态之前,双层介质的电场随时间发生 变化,其传导电流密度随时间发生变化: )()( 111 tEtj )()( 222 tEtj)()( 21 tjtj 复合电介质 尽管传导电流在界面上不连续,但全电流连续 dt dE tE dt dE tEj 2 2022 1 1011 )()( 位移电流位移电流 直流电压: 2211 dEdEu 复合电介质 t ue dddd u dd t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