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气象服新技术剖析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1492617 上传时间:2019-06-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气象服新技术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公共气象服新技术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公共气象服新技术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公共气象服新技术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公共气象服新技术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气象服新技术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气象服新技术剖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新技术1. 贵州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中要求,各级气象部门根据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警报信息,对可能发生气象灾害的情况,立即进行相关工作部署,并报 。( B )A.同级人民政府 B.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气象部门C.上一级人民政府 D.上一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气象部门2. 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要求2010年农村气象信息覆盖面达到 以上。( A )A.90 B.60 C.75 D.853. 贵州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中规定,对在突发气象灾害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据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

2、,依法 。( C )A.罚款 B.拘留 C.追究刑事责任 D.开除公职4. 气象部门发生突发气象灾害时,应该在发现后的第一时间报送, 。( A )A.2小时内完成首次报告,6小时内完成书面报告B.3小时内完成首次报告,6小时内完成书面报告C.4小时内完成首次报告,6小时内完成书面报告D.6小时内完成首次报告,12小时内完成书面报告5. 气象灾害现场应急处置由灾害发生地 统一组织,各部门依职责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B )A.气象灾害预警指挥部 B.人民政府或相应应急指挥机构 C.人民政府6.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实行 的原则。( A )A.以人为本、科学防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B.以政府为主导、部门

3、联动、社会参与 C.以人为本、科学防御、部门联动 7. 有关部门按职责收集和提供气象灾害发生、发展、损失以及防御等情况,及时向 报告。( C )A.当地人民政府或气象局B.上一级人民政府或相应的应急指挥机构C.当地人民政府或相应的应急指挥机构8.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 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本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A )A.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B.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和国务院有关部门 C.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9.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 。 ( B )A.组织 B.组织、领导和协调

4、 C.领导和协调 10.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应当包括 等内容。( A )A.应急预案启动标准、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预防与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措施和保障措施 B.应急预案启动标准、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C.应急处置措施和保障措施 11.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种类和级别,由 规定。( C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B.省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 C.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12.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 应当根据气象主管机构提供的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趋势信息以及灾情发展情况,按照有关规定适时调整气象灾害级别或者作出解除气象灾害应急措施的决定。( C )A.国务院气象主管

5、机构 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13.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 应当根据本地气象灾害发生情况,加强农村地区气象灾害预防、监测、信息传播等基础设施建设,采取综合措施,做好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B )A.各级气象主管机构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14.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 应当确定人员,协助气象主管机构、民政部门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应急联络、信息传递、灾害报告和灾情调查等工作。( A )A.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C.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15. 不服从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

6、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决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实施其依法采取的气象灾害应急措施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责任。( B )A.民事 B.刑事 C.民事和刑事16. 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目标要求完善“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和 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 A )A.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B.功能齐备、预报准确、服务及时 C.预报准确、科学高效、覆盖城乡17. 气象灾害防御战略布局重点,要区分城市、农村、沿海、重要江河流域、重点战略经济区、重要交通干线与输变电线沿线

7、,按照 的战略布局,组织开展气象灾害的防御工作。( A )A.点面结合、全面防御、突出重点 B.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统筹兼顾 C.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全面防御18. 防御城市气象灾害,需要大力开展 ,并向有关部门提供相应的气象数据和参数,为科学编制城市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以及研究制定相关基础设施防御标准提供依据。( B )A.城市气象灾害风险普查 B.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C.城市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19. 防御农村气象灾害,需要加强 建设,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覆盖面,保障气象灾害信息能够到村入户。( C )A.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B.农业气象服务体系 C.气象灾害监

8、测预警发布能力20. 重要江河流域的气象灾害防御应把防御大范围 放在首位。( C )A.暴雨诱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 B.暴雨引发的流域性洪涝、城市内涝以及流域大面积干旱 C.暴雨和持续性强降水引发的流域性洪涝以及流域大面积干旱、严重的季节性干旱21. 等对铁路、公路和输变电线沿线的影响尤为显著,造成道路结冰、交通瘫痪、电力供应中断等严重后果。( B )A.暴雨雪、低温雨雪冰冻、大雾B.低温、霜冻、暴雪、大雾 C.低温、霜冻、暴雨、大雾22. 重要交通干线与输变电线沿线的气象灾害防御,重点是建立 等专业专项气象灾害监测网络体系。( B )A.道路结冰、电线结冰 B.交通气象观测、电力气

9、象观测 C.道路结冰、雷电监测23. 重点战略经济区的气象灾害防御,要突出区域联防、点面结合,统筹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区域性稠密气象观测网络,加强区域内 的协同建设,提高对突发性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 C )A.灾害性天气监测系统和气象服务系统B.气象监测系统和气象预警系统 C.先进探测技术和移动观测系统24. 建成由 观测系统组成的气象灾害立体观测网,实现对气象灾害,尤其是对重点区域主要气象灾害的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的综合立体性连续监测。( A )A.地基、空基、天基 B.地基、空基、海基 C.地基、天基、海基25. 到2020年,气象灾害监测率达到 以上。( B

10、 )A.85% B.90% C.95%26. 进一步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监测和预警以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预测,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业务系统,提高预报的 。( C )A.及时性、有效性和准确率B.准确性、精细化和时效性C.精细度、预警时效和准确率 27. 到2020年,每天向公众提供未来10天天气预报,突发气象灾害的临近预警信息至少提前 送达受影响地区的公众。 ( A ) A.1520分钟 B.1030分钟 C.1530分钟28. 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加强各级气象灾害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完善应急响应工作机制,形成 的气象灾害应急救援体系。( A )A.科学决策、统一指挥、

11、分级管理、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B.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C.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科学决策、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反应灵敏29. 气象灾害监测网络建设,要实现灾害易发区 两级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全覆盖。( A )A.乡村 B.县乡 C.市县 D.省市30. 2020年,要建成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 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 C )A. 工厂和学校 B.偏远山村 C.城乡和沿海 D.城市和县乡31. 各地区要把 工作作为气象灾害防御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多渠道增加投入。( A )A. 气象灾害预警 B.监测网络建设 C.预警传播渠

12、道建设 D.灾害影响评估32. 监测网络建设,要加强 、应急通信保障系统建设,提升预报预警和信息发布支撑能力。( B )A.应急管理平台 B.移动应急观测系统C.应急电力保障系统 D.应急预警发布系统33. 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要着力提高对 灾害性天气的预报精度。( C )A.大尺度 B.中尺度 C.中小尺度 D.小尺度34. 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的总体要求中,要努力做到 、预报准确、预警及时、应对高效。( B )A.服务到位 B.监测到位 C.信息到位 D.人员到位35. 各地区要通过气象科普基地、主题公园等,广泛宣传普及 预警和防范避险知识。( B )A.地质灾害 B.气象灾害 C.暴雨灾害

13、D.凝冻灾害36. 气象部门根据对各类气象灾害的发展态势,综合预评估分析确定预警级别。预警级别分为 ,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I级为最高级别。( C )A.级特别严重、级严重、级较重、级较轻 B.级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重、级较轻 C.级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级一般37.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内容包括气象灾害的 和发布机关等。( B )A.名称、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防御指南 B.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 C.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38. 当同时发生两种以上气象灾害且分别发布不同预警级别时,按照 启动应急响应。( C )A.最先达到预警级别灾种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