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考传播学概论答案与试题由浙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1491450 上传时间:2019-06-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考传播学概论答案与试题由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考传播学概论答案与试题由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考传播学概论答案与试题由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考传播学概论答案与试题由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考传播学概论答案与试题由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考传播学概论答案与试题由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考传播学概论答案与试题由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考传播学概论答案与试题,由浙江自考网整理,供自考生参考。更多自考试题真题答案,敬请自考生关注浙江自学考试网。课程代码:00642试题科目:传播学概论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发生周期不规则的传播类型是A.人际传播 B.群体传播C.组织传播 D.大众传播2、徳弗勒模式属于传播过程的A.线性模式 B.环形模式C.控制论模式 D.社会系统模式3、传播可分为工具性传播和消遣性传播,强调消遣性传播的学者是A.托尔曼B.皮亚杰C.斯蒂芬森 D.拉斯韦尔4、开创非语言传播研究的著作是A.

2、 物种起源 B. 人类和动物的表情表达C.模仿的法则 D. 人类的身体语言5、西梅尔把社会传播网络形容为A.信息车间B.意见酒窖 C.思想仓库 D.舆论厨房6、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研究目的是A.解释社会变迁 B.理解社会变迁C.预测社会变迁 D.控制社会变迁7、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有“热媒介”和“凉媒介”之分,其中属于“热媒介”的是A.广播 B.电话C.面谈 D.电视8、金属活字印刷术和印刷机的发明者是A.摩尔斯 B.马可尼C.贝尔 D.古登堡9、英尼斯提出的偏向空间的媒介,是A.黏土 B.石头C.白报纸 D.羊皮纸10、决定一个国家占主流地位的大众传媒根本立场的是该国的A.政治制度 B.经济制度C.

3、文化制度 D.社会制度11、赛伯特认为,在报刊从集权主义理论向自由主义理论转变过程中,至少有三个英国人和一个美国人作出了杰出贡献。这个美国人是A.约翰弥尔顿 B.约翰厄斯金C.约翰密尔 D.托马斯杰弗逊12、西方近代报刊时期的媒介,基本上是A.商业媒介 B.公共媒介C.政治媒介 D.娱乐媒介13、文化的传播需要,始于文化的A.产生 B.突变C.交流 D.融合14、历次媒介革命把文化改造成了普通大众都能理解、接受的A.艺术品 B.消费品C.代用品 D.工业品15、认同有多种类型,其中使用频率最高、也最广为人知的是A.社会认同 B.民族认同C.文化认同 D.自我认同16、在价值规律和市场导向的作用

4、下,大众传媒承栽的大众文化湮没了文化的精髓个性和A.民族性 B.独创性C.艺术性 D.世界性17、组织内同级部门或成员为了相互之间的协调和配合而进行的传播活动是A.纵向传播 B.横向传播C.上行传播 D.下行传播18、“出版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这个观点的提出者是A.卢梭 B.密尔C.弥尔顿 D.麦奎尔19、赖特把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承社会遗产功能,改称为A.社会化 B.娱乐化 C.发展功能D.麻醉功能20、传者的专业性权利中最为传播学界关注的是A.采访和报道权 B.安全保护权C.新闻界的权利 D.评论界的权利21、阿伯克龙比等提出的“观展/表演”论,是关于A.受众角色的理论 B.受众行

5、为的理论C.受众生产意义的理论 D.受众接触、参与媒介的理论22、施拉姆把“受众”这个概念,表述为“信宿”和A. “接受人” B. “接收人”C. “阅听人” D. “视听人”24、二战期间霍夫兰对美国士兵观看电影的研究,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A.个人汸谈 B.控制实验C.问卷调査 D.内容分析25、涵化理论即培养理论,是格伯纳研究了受众的一种媒介使用行为后提出的。这种媒介使用行为是A.读报 B.听广播C.看电视 D.上网25、沉默螺旋理论认为,與论的形成是三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三方面因素是人际传播、大众传播以及人们对A.虚拟环境的认知 B.现实环境的认知C.意见环境的认知 D.网络环境的

6、认知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26、勒温对传播学研究的重要贡献,集中表现在他创立了A.把关人理论 B.场论 C.劝服论C.群体动力论 E.两级传播理论27、麦克卢汉的代表作有A.传播的偏向 B.帝国与传播 C. 机器新娘D. 理解媒介:人的延伸E. 传播与媒介28、大众传媒承载的大众文化有若干特征,它们是A.标准化 B.精英化 C.商品化D.专业化 E.机械复制29、按照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复制包括A.复印 B.临蓽 C.拓印D.录音 E.录像30、加姆桑等提出的框架理论

7、,主要来源于A.社会学 B.政治学 C.经济学D.心理学 E.符理学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谷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信息32、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33、印刷媒介产业34、意见广告35、免疫效果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传播定义有哪几种类型?37、简述霍尔的编码与解码理论。38、媒介融合这个概念,大致可从哪些方面予以描述?39、简述受众生产意义理论的要点。40、认知心理学给人们对传播效果的认识带来了什么启示?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为什么

8、说网络人际传播改变了传统人际传播的模式?请举例说明。42、为什么说我国的媒介伦理建设是一个相当长期、艰难的过程?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考传播学概论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A 2. C3. C 4. B 5. D 6. B 7. A 8. D 9. C 10. A11.D 12. C13. A 14. B IS. C 16. B 17. B 18. C 19. A 20. C21. D 22. B23. B 24. C 25. C二、多项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2分,共10分。26. ABD 27. CD 28. ACE 29. ABCDE 30.

9、 AD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信息就是事物(物质和能量)的存在方式(运动状态)(2分)以及这种方式(状态)的直接或间接的表述(1分)。32.1948年拉斯韦尔发表的一篇文章(1分),该文提出了传播学的两个重要理论:5W传播模式(1分)和“传播三功能”说(1分)。33.报纸产业、杂志产业、出版产业的总称(1分),这些产业都与纸质印刷技术有关(1分),是开发最早的媒介产业(1分)。34.应读者要求刊登的广告(1分),是受众的媒介接近权的一种体现(1分),也是报社为了争取读者好感和信任的一种举措(1分)。35.也叫接种效果(1分),指发出信息时包含相反的观点(1分)

10、,这样人们以后如遇到对立观点的宣传,具有较强的抵抗力(1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共享说,强调传播是传者和受者对信息的分享(2分);二是影响说,强调传播是传者意图对受者施加影响、改变对方认知、态度或行为的过程(2分);三是仪式说,强调传播是传者与受者之间开展的仪式(1分);四是符号说,强调传播是符号的 流动(1分)。37.编码是解码理论是文化研究学派领军人物霍尔提出的最广为人知的观点(1分)。该理论认为,大众媒介通过对新闻信息的选择、加工和结构化,将社会事物加以“符号化”和“赋予意义”,这是文化产品的生产环节,即信息的编码(2分)。之后文

11、化产品进入流通消费环节,受众接受媒介讯息,并根据自身的话语环境,对编码的信息进行解读(2分)。这个理论恢复了受众在传播学研究中的本位地位。(1分)38.媒介融合有媒介科技融合、所有权融合、战术联合、结构融合、信息采集融合、新闻呈现方式融合、技术融合、经济融合、社会或组织融合、文化融合和全球融合等说法。上述这些说法中写对一个给1分,最多给6分。39.节目的意义不仅仅是传递者“传递”的,也是接收者“生产”的(2分)。意识形态的被传送不等于被接受(1分)。节目传递者的解释不等于接收者的解释(1分),对传送者的解释,受众可以同意、协商甚至反对(2分)。40.认知心理学认为,人堪称一个信息加工系统,认知

12、就是信息加工(2分)。人是积极地、能动的,这与传播效果研究中的受众主动性之间,存在一致性(2分)。受众在接受信息时,遵循着信息处理理论发现规律,可以并且必须主动地选择、感知、记忆,而不是被动地由媒体完成操作。(2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网络人际传播有着与传统人际传播不同的新特点:从载体和方式看,生成了网络语言这一特殊的符号系统。各种表情符号及简洁独特的语言表达,使传播更生动快捷。(2分)从范围和对象看,更广泛、随意和不稳定。开放的网络打破了对交往对象的各种限制,交流可以随时发生和中止。(2分)从性质和关系看,更放松、平等和自由。网络中的交流不易受身份、地位等世俗规范的影响,更看重交往过程而不是结果。(2分)举例说明部分,视答题情况给0-4分。42.一是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媒介一直未充分考虑其自身的职业特点,也没有明确提出过媒介职业道德的建设问题(2分);二是自“大跃进”开始的浮夸、弄虚作假一直到文革期间的“事实为政治服务”,新闻失实积重难返(2分);三是改革开放后虽然开始重视媒介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但20世界80年代推广的企业化经营的政策使得媒介伦理面临着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严重挑战(3分);四是20世纪90年代,虽然出台了全国性的新闻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文件,但市场经济的冲击使得“有偿新闻”成为长期困扰媒介从业者道德的问题(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