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力资源和社保障工作情况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1490936 上传时间:2019-06-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人力资源和社保障工作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人力资源和社保障工作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人力资源和社保障工作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全人力资源和社保障工作情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全人力资源和社保障工作情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人力资源和社保障工作情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人力资源和社保障工作情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保障工作情况潍坊市人力资源和社保障局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保障部门以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精神动力,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和市十二次党代精神,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围绕推进“四个城市”建设,着力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突出担当干事,持续转变作风,人力资源和社保障事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全市经济社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一)就业创业工作实现新突破。聚焦聚力活力城市建设,深入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创建创业型示范城市,努力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2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12%,

2、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人数431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1%,低于控制目标0.89个百分点,在下行压力下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创业活力显著增强。科学编制潍坊市创建创业型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召开创建创业型示范城市动员大,积极推进“185”创业行动计划,通过完善政策、搭建平台、提升服务,全面激发社创业活力,着力打造“潍坊创业、创业潍坊”城市品牌。全市新增参与创业活动10.8万人,同比增长5.9%,新增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3家、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平台11家,全市各类创业平台达到172家,其中省级示范平台14家、市级58家,总量居全省前列。创新“多合一”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模式,制定了进一步引导和鼓励

3、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实施意见,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加快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落实,发放创业担贷款8.4亿元,带动就业2.3万人。积极推动农村创业工作,实施“培训下乡”“田间课堂”等特色培训项目,结合特色产业建立农村电商、农村创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村创业特色平台92处,我市“农村创业套餐服务返乡创业”的做法被省长专报信息刊发。完善创业培训体系,创业大学分校建设实现县市区全覆盖,形成了“总部+分校+辅导站+教学点”的教学网络体系,推动了创业大学集团化规模化发展,累计带动全市组织职业培训8.2 万人,其中创业培训1.75万人。在国务院第四次大督查中,潍坊创业大学作为全省唯一代表接受国务院督导组现场督

4、查,山东省创业大学的创新做法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就业服务精准发力。在全省率先开展就业创业证与社保障卡“证卡合一”试点,劳动者通过社保卡可以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担保贷款等各项业务,社保卡成为劳动者享受就业服务和就业政策的“第二身份证”,目前提供就业服务8.69万人次,潍坊“证卡合一”试点经验在全省推广。全市共举办招聘洽谈567场,累计提供就业岗位21.4万个次。成功举办“中国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暨返乡创业大”、“潍坊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017大学生双创服务发展论坛”和“新型农民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表彰奖励了一批创业典型,进一步营造了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在首届全国创业就业服

5、务展示交流活动中,我市23个项目全部获得“优秀项目奖”,居全省首位。(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业绩。围绕推动“产业强市”建设,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高端人才聚集效应凸现。坚持需求导向,积极探索市场化引智工作新模式,成功举办了“旅欧博士潍坊行”、“外国院士高级专家潍坊行”、“2017硅谷创业者潍坊行”和“高端专家潍坊行”等活动,新增4人入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有3名外国专家、1个专家团队入选省“外专双百计划”,盛瑞传动的王书翰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实现我市国家级人才工程零的突破

6、。全市共引进高层次人才3211人,引进高端外国专家530人次,组织执行引智项目335个,引进国外新技术、新品种257项。其中,为天润重工引进的凿岩机项目填补国内空白。技能人才队伍培养成效显著。深入推进高技能人才振兴发展计划,组织实施“金蓝领”项目和“千名青年技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市新增高技能人才8949人,组织职业技能鉴定8.3万人。我市选手袁强勇夺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金牌,实现了世界技能大赛山东省金牌零的突破。平台支撑能力不断增强。新增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家,新增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1家,潍坊市技师学院被确定为世界技能大赛省级集训基地。全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达到30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达

7、到8家。考务管理更趋合理规范。加强人事鉴定考务精细化管理,顺利完成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专业技术资格、技能鉴定等大型考务活动,组织各类人事考试17.7万人次,职业技能鉴定8.3万人次。(三)社保障能力得到新提升。围绕“品质城市”建设,加快完善社保障体系。社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全市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664.24万人、825.86万人、96.6万、131.57万人、87.48万人。全市户籍人员登记信息入库率已达99.9%,入库数量、质量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我市先后在全国全省试点工作议上作典型发言,潍坊试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社保险“三化”建设加速推进。以开发应

8、用“社保险数据整理信息系统”为支撑,研发了“业务内控、缴费稽核、分析监控、电子病历”四个业务系统,开通了“人脸识别认证、网上证明查询打印、受理地办结”三项便民服务,建立了“参保实名制、责任终身制、社征信制”三项管理制度,形成了具有潍坊特色的社保智能化信息系统,建立了“一体化”经办业务链条。全面梳理社保公共服务事项目录,对8类1000多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再造,优化再造社保经办流程246项,全市830万人实现参保实名制,基本实现了“一网一库一卡一号”。拓展社保卡应用功能,开通社保卡应用122项,在全省率先实现社保卡虚拟支付功能,基本实现“一卡通行”。累计发放社保卡768万,持卡人数居全省前列

9、。社保险制度日趋完善。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制定出台跨统筹地区流动就业人员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政策,全面建立职工大病保险制度,医疗年度职工大病保险报销额度达到120万元,切实提高了大病保障水平。完善医养康护相结合的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累计2.9万人次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促进了养老服务业发展。社保险待遇稳步提高。调整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平均增幅达到6.1 %,全市50.07万名退休人员从中受益。为152.7万参保居民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17.5亿元。深入落实援企稳岗政策,进一步降低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缴费费率,为1.4万家企业减征养老保险3.4亿元,减征失业保险

10、5200万元,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稳定了就业岗位。大病保险制度顺利实施,进一步扩大职工医保报销范围,报销大病保险273.4万元,减轻了大病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积极推进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全市19家医院接入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全市结算参保人员524人次,医疗费2081.9万元,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居全省前列,在国务院第四次大督查中,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得到督查组的充分肯定。建筑业参加工伤保险实现全覆盖,提前半年完成“同舟计划”三年目标任务。劳动能力鉴定质量不断完善,组织鉴定3834人次,打造了劳动能力鉴定阳光品牌。(四)人事管理服务取得新进展。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在组织部门的主导下,稳慎推进公

11、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试点工作。积极开展公务员“四类”培训,严格规范公务员奖惩,深入推进公务员平时量化考核工作,市直部门公务员平时考核实现全覆盖。完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设置政策,核准岗位设置方案事业单位4130个,占总数的99.1%。坚持依法科学公平的原则,认真组织开展公务员考录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全市考录公务员543名,招聘市直事业单位人员326名,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积极做好军转干部安置工作,接收军转干部538名,其中,计划安置291名,自主择业247名,接收随调家属18名,军转干部安置率、安置政策落实率均达到100%。企业军转干部各项解困维稳政策全面落实,妥善化解矛盾纠纷

12、,实现了零到省零进京目标。(五)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新成效。稳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作为全省唯一试点城市,以打造可复制、可持续、可推广的“潍坊模板”为目标,制定了潍坊市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在市直7家公立医院稳步推进试点工作,成功承办了全国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研讨议,省厅以我市试点经验在上作了典型发言。企业工资宏观调控进一步加强,制定发布2017年度企业工资指导线和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730个,全市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1810元和1640元。稳步推进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发布了国企基本年薪预发标准,启动了潍坊银行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国企薪酬制度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六)

13、劳动关系工作得到新加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和权益保障工作部署,全面落实退役士兵劳动关系、社保障、就业创业政策,切实维护了退役士兵的权益。和谐劳动关系扎实推进,全市6家企业被表彰为省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指导诸城市创建劳动关系和谐城市全省试点工作,经验做法在全省创建现场上作典型发言。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劳动用工备案人数达到117.8万人,劳动用工动态监管机制更加健全。稳步推进劳动人事仲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4107件,结案率达到98.5%。深入开展“万人下基层”化解信访积案和矛盾纠纷活动、排查安全隐患防范四类风险专项行动,全力做好党的十九大、全国及省、市“”期间的安保维稳工作,确保了劳动关系和谐与社稳定。全年受理来信来访4252件,处理政务服务热线承办单960余件,处结率为100%。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能不断提升,修订完善潍坊市人力资源社保障诚信等级评价实施办法,建立了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公布制度,促进了依法规范劳动用工行为。发挥智能监察系统作用,依法查处劳动违法案件4188起,责令支付工资报酬7296.9万元,补缴社保险费636.9万元,有力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