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金山镇地区综合地质报告_wenku - 副本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14729 上传时间:2017-05-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金山镇地区综合地质报告_wenku - 副本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年整理]金山镇地区综合地质报告_wenku - 副本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年整理]金山镇地区综合地质报告_wenku - 副本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年整理]金山镇地区综合地质报告_wenku - 副本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年整理]金山镇地区综合地质报告_wenku - 副本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金山镇地区综合地质报告_wenku - 副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金山镇地区综合地质报告_wenku - 副本(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山镇地区综合地质报告班级:10051231 姓名:俄塔尔拜.努尔德别克 指导老师:张 宏 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年 12 月 30 目录第一章 引言第二章 地层第三章 岩浆岩及变质岩第四章 地质构造第五章 地质发展史第六章 结束语参考文献附图 金山镇地区联合地质图附图 金山镇地区构造纲要图第一章 引言图区位于伏牛山东南麓金山镇地区,图区面积约172.7 平方公里。图区最高峰为北部的渚岭主峰,海拔 1800 米;有名的山峰还有伏牛山、雨锋、奇峰、孤峰等。从何流体其特点判断,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图区人口 1.3 万,村镇主要分布于图区东南方河流附近地势平坦地区。所用资料为比例尺为 1:

2、100000 的金山镇地质图。这报告在 2013 年 12 月完成,工作主要包括上网搜索,查阅资料等。第二章 地层地质图上出现地层的地质年代从中泥盆统(D2 )至上白垩统(K2 ) ,中间缺失下三叠统(T1)上三叠统( T3)和侏罗纪(J )的一整套地层,地层走向基本为北东南西向,倾向随构造的变化而有不同。下白垩统(K1) 、上白垩统(K2)和中泥盆统(D2 )为砂岩,分别分布西北角和北部略偏东以及河北村正断层系一带;上泥盆统(D3)为页岩,集中分布于河北村正断层系一带;下石炭统( C1)至中三叠统(T3)均为灰岩广泛分布于金山镇地区。东北角陵庄出现岩浆岩,即斑岩和花岗岩。最老的地层中泥盆统(

3、D2 )出现在东南角河北村地区,最新的岩层则出现在西北角(K1、K2)和北部略偏东(K2)两处,为水平岩层,这两处水平岩层和下面的倾斜岩层形成角度不整合。从地质界限的行迹以及地层产状可以看出中三叠统(T2)与上二叠统(P2)形成平行不整合。第三章 岩浆岩及变质岩金山镇地区的岩浆岩主要由花岗岩和斑岩组成,位于东北角面积较小,其构造与岩体边界产状平行。花岗岩侵伏早期岩层,边界线被陵庄五里河逆冲断层切割,由此可以判断花岗岩的形成早于此处逆冲断层的形成,而花岗岩又覆盖于下盘的 T3、T2、P2 之上,说明花岗岩的形成晚于下盘褶皱的形成;斑岩覆盖与花岗岩之上,其边界线也被 K2 截断,说明斑岩的形成晚于

4、花岗岩而早于 K2。图区没有变质岩显示,但可以推知在侵入岩体或岩脉附近存在小规模接触变质现象,在断层中可能存在碎裂岩等动力变质岩。第四章 地质构造4.1 构造层划分从上述地层一章可知,研究区缺失上三叠统(T1) ,是的上二叠统(P3)及中三叠统(T2)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缺失上三叠统-上侏罗统(T3-J3) ,使得下白垩统(K1 )与下伏地层之间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缺失新近系(N)及以上地层。因此,将构造层划分为 D2-T2 构造层、K1-E 构造层,其中 D2-T2构造层又划分为 D2-P3 亚构造层和 T2 亚构造层4.2 褶皱1、河北村金山镇线性背斜褶皱:该褶皱分布于河北村至金山镇一

5、带,核部为 D2,翼部由 D3、C1、C2 、 C3 组成,两翼走向北东南西,倾角 45 度,中间低并向两边扬起,轴面竖直略向北西倾,枢纽倾伏,两翼夹角约 110 度。2、孤峰陵庄向斜褶皱组:由孤峰和陵庄两处向斜褶皱组成,核部均为 T3,翼部由 T2、P2 组成,两翼走向北东南西,北西翼倾角 80 度,南东翼倾角 40 度,中间低并向两边扬起,由此可恢复原转折端形态,即圆弧形态,轴面竖直略向北西倾,两翼夹角约 60 度。孤峰处呈现短轴褶皱状态。3、五里河、诸岭短轴倒转背斜褶皱组 :两处短轴背斜的核部均为 C1,翼部由 C2、C3、P1 组成,北西翼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北西,倾角 45 度;南东翼

6、为倒转岩层,走向北东南西, 倾角 80 度。中间低并向两边扬起,由此可恢复原转折端形态,即圆弧形态,轴面向北西倾,两翼夹角约 35 度。4、奇峰雨峰短轴背斜褶皱:核部均为 C1,翼部由 C2、C3 组成,北西翼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北西,倾角 45 度;南东翼为倒转岩层;走向北东南西,倾角 75 度,但是由于此处的逆冲推覆构造导致南东翼被剥蚀得所剩无几。中间低并向两边扬起,由此可恢复原转折端形态为圆弧形态,轴面倾向北西。5、李家背斜与向斜组:背斜核部 C1 向斜核部 P1,翼部由 C2C3组成,两翼走向北西南东,北西翼倾角 60 度,南东翼倾角 45 度,轴面略向北西倾,转折端成圆弧状。金山镇地区

7、总体的组合形式为背向斜的组合,背向斜的交替出现,整个区域中所有褶皱的轴迹平行,是平行是排列褶皱,反映了垂直于褶皱延伸方向的挤压应力场。4.3 断层1、陵庄五里河逆冲断层:层面走向北东南西, 倾角 20 度,延伸约 1.8 万米。上盘为五里河、诸岭短轴倒转背斜褶皱组,下盘为孤峰陵庄向斜褶皱组,根据构造窗和飞来峰可判断该逆冲推覆构造的最小位移位为 2.2 千米。它是整个地区规模最大的断层。2、五里河构造窗、安村与孤峰飞来峰:五里河低洼处只有 800米高度,露出了陵庄五里河逆冲断层的下盘 ,看到下盘的底层 P2,该处为构造窗;孤峰高处为 1200 米,由 P2T2 两部分组成,可以判断出是陵庄五里河

8、逆冲断层的上盘被剥蚀后留下的,该处为飞来峰。3、奇峰雨峰逆冲断层:位于奇峰和雨峰之东侧近山脊处,断层走向北东南西,两端分别延粗图外,图内全长约 18km,断层西倾向北西,倾角 2030 度。上盘(即下降盘)为组成奇峰和雨峰背斜的石炭系各统地层;下盘(即下降盘)为下二叠统和上石炭统。构成不完整向斜上升盘的石炭系各统岩层逆冲于下二叠统和上石炭统地层之上。地层断层约 800km。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一致,为一纵向断层。断层中部为两个较晚期的横断层所错断。断层形成时代与同方向、同性质的桑园五里河逆冲断层相同,即中三叠世(T2)之后,早白垩世(K1)之前,两条断层构成叠瓦式。4、河北村正断层系:五个正断层

9、面的走向垂直于河北村褶皱的枢纽,延伸 11.5 千米。延枢纽方向从北东至南西向每个断层面的倾向依次为北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在第一二个断层面中间形成地垒,在第四五个断层面中间形成地垒,两地垒中间形成地堑。5、走滑断层系:雨峰、奇峰走滑断层系,在雨峰、奇峰附近各有一走滑断层(走向北东 南西, 延伸分别为 1.52 千米), 分别为左行和右行走滑断层,使两端层面中间部分相对两边向北西方向移动。王家庄走滑断层位于王家庄附近,为左滑断层,走向北东南西,延伸为 1 千米左右。在河北村西北,金山镇西南方有一右滑断层,走向为北东南西,延伸为 1 千米左右。第五章 地质发展史构造层是由角度不整合所限定的

10、地层序列,金山镇地区的地层可划分为两个构造层,即 D2T2 构造层和 K1K2 构造层,它们代表着不同的地质演化阶段。其中 D2T2 构造层由于 T2 与 P2 的平行不整合面所限定的地层系统和构造系统,可再划分为两个亚构造层,即 D2-P 构造层与 T2 构造层。结合所学理论分析地质构造演化如下:1、D2P2 构造层包括 D2 的白垩砂岩和大部分页岩和灰岩, D2的白垩砂岩应该是海洋或是湖泊相沉积,但由于金山镇处在中国地区,因而是中国陆相沉积的湖泊相,D3P2 的页岩和灰岩是滨海沉积岩,由此可推知这一构造层形成于浅海沉积环境,可知这段时间地壳有轻微的抬升,幅度很小故而沉积过程稳定。2、T2

11、与 P2 之间缺失地层 T1 形成平行不整合,推知 T1 时段内岩层没有继续接受沉积,地壳开始垄升,但还没有形成褶皱和断裂,只是一次大的造陆运动。3、在 T2-T3 时段内岩层继续接受沉积,仍形成灰岩,说明此过程也是在浅海沉积环境中。4、在 T3-K1 过程中,缺失 J 系,并形成角度不整合,可知在侏罗纪里发生了一次大的造山运动,产生了一系列的大的褶皱和断层,并有岩浆侵入,即花岗岩和斑岩。5、K1-K2 之间又开始接受沉积,但沉积的范围不大,形成的砂岩是陆相沉积高地,滨海沉积环境。但在图北部略偏东的位置只沉积了 K2 而没有沉积 K1,说明沉积时发生了海浸。第六章 结束语本人通过这次地质学学会了一些关于大自然中的很多地质现象,和怎么来分析地质图等等。但由于本人在汉语方面不是那么好,所以很多地方不懂或听不明白,而且老师讲课有点听不过来,在语言方面有了很大的障碍。希望老师能理解,但学会的还是较多的 ,谢谢老师的一学期讲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