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全册课件26份2012111785529章节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443866 上传时间:2019-06-2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必修一全册课件26份2012111785529章节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人教版必修一全册课件26份2012111785529章节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人教版必修一全册课件26份2012111785529章节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人教版必修一全册课件26份2012111785529章节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人教版必修一全册课件26份2012111785529章节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一全册课件26份2012111785529章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一全册课件26份2012111785529章节(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 1 课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1总体小康,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整体经济实力,(1)表现: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_和_ 明显提高;从宏观上看,国家的_大大增强。 (2)特点:_的、_的、发展_ 的小康。实现全面小康,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2全面小康的目标,低水平,不全面,很不平衡,(1)目标: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建设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_的小康社会。,更高水平,(2)具体要求:成为_基本实现、_ 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 民_普遍提高、_明显改善、生态 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_、具

2、 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 _、社会更加_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 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工业化,综合国力,富裕程度,生活质量,民主权利,完善,充满活力,3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1)发展目标:增强发展_,努力实现经济,_发展。,协调性,又好又快,生活,绝对贫困,(2)民生目标:全面改善人民_。_现,象基本消除。,生态文明,节约能源资源,生态环境,(3)生态目标:建设_,基本形成_ 和保护_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1根据国家统计局小康水平的分析报告,目前西部地区实 现的程度为 84.18%,东部地区实现的程度为 97.8

3、6%,中部地,区实现的程度为 93.18%。可见我们目前达到的小康是(,),A低水平的小康 C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B不全面的小康水平 D全面小康水平,解析由题目可知,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故选 C。 答案C,2.关于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总体小康偏重于物质消费,全面小康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外,还强调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总体小康只是城市的,全面小康还包括农村,A,B,C,D,解析从标准,从生活质量,从社会发展状态等角 度对总体小

4、康与全面小康作了正确的对比,符合题意。观点 错误。故选 B。 答案B,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的新要求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 2020 年比 2000 年翻两番,基本,三大差别扩大的趋势根本扭转,全面改善人,实现现代化 民生活水平,A,B,C,D,解析工业化不等于现代化,故错误。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目标之一,是对于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 趋势逐步扭转,故错误。故选 D。 答案D,4某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 000 元,人均住房面积 23,平方米,家庭计算机普及率 40%。这表明(,),A该市居民的生活消费已由贫困上升为温饱 B该市居民已达到非常富裕的程度

5、 C该市居民已实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 D该市居民已实现全面小康 解析从材料中的收入、住房面积和计算机普及率等数字 可以看出,该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介于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之间, C 项正确。A、B、D 三项表述错误。 答案C,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数从 2.5 亿下降到 2 148 万,绝对贫困发生率由 30%下降到 2.3%。中国是目前全 球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这告诉我们(,),A全面小康的目标在贫困地区是难以实现的 B我国应着力确保贫困地区率先进入小康社会 C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D实现贫困地区的全面小康,只能靠国家的

6、扶持和帮助 解析中国的贫困现象依然存在,意味着小康社会的建设 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C 项正确。A、B、D 三项说法 都错误。,答案C,知识点 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总体小康 (1)表现: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 明显提高。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2全面小康 (1)时间:2020 年。 (2)目标: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3)具体要求。,经济发展: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人民生活: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7、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政治文化: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社会建设: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国际作用: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续表,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长期性: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2)不平衡性: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 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要奋起直追, 加快发展。,【针对性训练】 12011 年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完成 GDP 的数据显

8、 示:广东 45 472.83 亿元,江苏 40 903 亿元,山东 39 416.2 亿 元,贵州 4 593.97 亿元,甘肃 4 100 亿元,宁夏 1 643 亿元,青,海 1 350.43 亿元,西藏 507.46 亿元。这表明(,),A我国还未实现总体小康 B我国改革发展的成果不明显 C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D我国已从温饱型小康步入宽裕型小康,解析此题考查总体小康的特点。材料列举的数据表明我 国各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可见目前的小 康是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故选 C。A、B 两项均不符合实际, 排除。D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C,知识点 2,经济

9、建设的新要求,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 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 2020 年比 2000 年翻两番。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 (3)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4)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6)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1)社会就业更加充分。,(2)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3)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10、,3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例题】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形成合理有序的 收入分配格局,就要构建如右图所示的“橄榄型”或“纺锤,型”收入分配结构。以下可以选择的对策有(,),统筹城乡发展 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 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A,转变发展方式以取得重大进展 B,C,D,【解析】D。转变发展方式是全面小康建设的目标之一, 但与收入分配问题没有直接关系,不选。正确反映题 干要求。故选 D。,【针对性训练】 2党的十七大提出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奋斗目标由“总量

11、”变为“人均”。这(,),突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要让人民群众尽可,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 强调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处理好效,能多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建设小康社会降低了要求 率与公平的关系,A,B,C,D,解析由“总量”变为“人均”,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错误。是对新 目标的正确理解,均应入选。故选 B。,答案B,误区 1:全面小康将消除收入差距。,注意:全面小康将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但收入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完全消除。,误区 2: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就是各地区同步发展的过程。 注意: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与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一样,是 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 区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误区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实现GDP 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注意:是人均 GDP 翻两番,而不是 GDP 总量翻两番。 误区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是经济发展的人,均水平更高。,注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包括经济建设、政治 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经济建设只是 其中的一个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