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QG-15.13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1412707 上传时间:2019-06-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QG-15.13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QG-15.13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QG-15.13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QG-15.13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QG-15.13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QG-15.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QG-15.1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QG/JXRD 15.13-2004吉林新力热电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JXRD 15.13-2004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1 范围 本标准的目的是对设备检修活动使用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测量精度和准确性满足使用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管理职责,设备的采购、使用、校准(或检定)、修理和报废等管理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设备检修活动中使用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2 术语和定义2.1 计量器具: 是指能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属于工作计量器

2、具范畴。2.2 校准:是指确定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必要时也包括其他性能)的全部工作。 2.3 检定:是指为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确定其是否合格所进行的全部工作。3 管理职责3.1 管理及使用部门职责3.1.1 生产策划部负责制定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配置标准和购置计划的审核和监督。3.1.2 生产策划部负责编制和修订有关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程序或制度。3.1.3 生产策划部负责汇总全公司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登记表,并负责统一编号。3.1.4 生产策划部负责检查、监督各部门使用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周期校准(或检定)。3.1.5 各部门负责建立本部门使用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管理台

3、帐,制订周期校准(或检定)计划,确定校准或检定单位,并负责这些设备的保管。3.1.6 各部门负责按公司计量管理制度和物资管理制度的要求,提出所需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购置计划。3.2 使用人员的职责 3.2.1 负责检查所用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是否为合格设备,校准或检定是否在有效期内。3.2.2 负责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和保养,并避免在使用时造成器件或零部件损坏。3.2.3 使用后,使用人员应及时将设备擦拭干净交于保管人员,若有问题必须向保管人员交待清楚。3.3 兼职计量管理人员职责3.3.1 负责本部门所使用和管理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登记和建立管理台帐。3.3.2 负责对本部门使用和管理的

4、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周期送检工作进行监督及办理报废手续。3.3.3 负责对本部门管理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技术资料的保管。4 管理内容和程序4.1 采购4.1.1 根据公司生产实际需要和质量管理的要求,配置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以满足机组检修的要求。4.1.2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采购,由需用部门填写年度或月度需用计划,经部长审核签名后,报生产策划部计量专工办理审批手续,购置计划获批准后,由物资部负责采购。4.1.3 申购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要注明计量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厂商及申购原因。申购的计量设备必须为法定计量单位。4.1.4 物资部在采购时,要核实生产厂商的“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

5、,并确保获得产品所附的有效合格证、出厂检定测试报告、产品说明书或操作使用说明书等资料。4.1.5 采购中因故变更型号或制造厂商时,必须先征求申请部门的意见。4.1.6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到货后的检验,应有申请部门计量管理人员参加,必要时可对设备进行性能测试。4.1.7 设备领用时,物资部应向使用部门提供产品所附的有效合格证、出厂检定测试报告、产品说明书或操作使用说明书等资料,由兼职计量管理人员统一保管和建立台帐。一些特殊试验设备的说明书(或外文版)正本应交资料室保存,由资料室负责复印或翻译后交使用部门。4.2 使用和管理4.2.1 使用单位及使用人员应保证所使用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均在检定

6、的有效期内,且检定合格。超过有效期未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计量设备必须停止使用。4.2.2 使用人员应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以及相应器具或设备的限制条件,必要时应先培训,后使用。4.2.3 使用过程中使用人员必须妥善保管好计量设备,若发现计量设备损伤,失准,故障等情况,应立即向部门的计量管理人员反映,由其负责将此信息载入管理台帐,若需要停用,则给出停用标识。4.2.4 在借出或归还计量设备时,使用人员和保管人员有责任对所借设备作直观检查,以排除可能的损伤,并确认其部件灵活,配件齐全。4.2.5 承担机组检修的外包单位对其所携带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应提供相应的清单,内容包括计量设备编号、校验日期、有

7、效使用期等,计量设备上应有校准合格证。经本公司施工管理部门核查无误后,方可投入使用。4.2.6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管理实行分级管理。即分为班组(或专业组)和部门二级管理。班组(或专业组)保管专用的量具、仪器仪表等检修和测量设备;部门保管通用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4.2.7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管理应建立管理台帐,台帐的内容包括设备名称、出厂编号、型号规格、量程、精度等级、使用部门、责任人、检定周期、结果、误差、检定单位、有效使用期等。由部门兼职计量管理人员负责登记,并妥善保管所有资料。计量设备的编号由生产策划部计量专工负责统一编排。 4.2.8 各使用部门应建立“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周

8、期检定登记表”(其格式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掌握计量设备的检定情况,确保计量设备的有效性和可用性。4.2.9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应有专人保管,定点存放,在受控的环境条件下定期进行维护和比对自检工作,保证仪器、设备完好和准确度。4.3 校准(或检定)4.3.1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按其校准(或检定)机构的不同可分成A、B、C三类:其中A类送省电科院周期检定;B类送市级计量检定机构周期检定;C类由本公司内部周期检定。 4.3.2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校准或检定应按“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周期检定计划”(其具体内容见附录B(标准的附录)要求,实行周期校准或检定。各部门计量管理人员负责对本部门管辖

9、计量设备的周期校准或检定进行控制。对需要校准或检定的设备应填写“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周期检定通知单”(其格式见附录C(标准的附录),并提前一个月通知使用单位。4.3.3 周期校准或检定应本着经济合理,就地就近的原则,由公司计量专工会同部门计量管理人员联系和确定计量检定机构。周期检定的方式可采用定期送检或来厂现场检定。需要外送校准或检定的计量设备由设备的管辖部门负责送检。4.3.4 对于我公司已建标准的电测、热工计量设备的周期校准或检定,由策划部电气和热控专业负责。各部门应按计划主动送检。4.3.5 策划部电测和热工计量检定人员对校准或检定合格的计量设备要出具符合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要求的检定记录和

10、检定合格证;检定不合格则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4.3.6 对未列入周期检定计划的计量设备的校准或检定周期由公司计量专工确认,可参考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根据设备类型、制造商建议、使用频度和使用环境的严酷程度来核定。也可按照检定机构核定的周期执行。4.4 修理和报废4.4.1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修理需经部门计量专工确认后,办理外委修理申请手续。计量设备的外委修理必须委托国家授权的计量修理机构。 4.4.2 修理后的计量设备应附有计量检定证书,进厂检验除一般性检验外,必要时应做性能测试或进行再检定。4.4.3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超过使用期限、材质老化变形磨损、发现已彻底损坏无法修复时,经部门兼职计

11、量管理人员确认后,由其填写“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报废申请单”(其格式见附录D(标准的附录),并附损坏报告或最近一次的检定记录,其损坏报告上应写明损坏的经过和原因。4.4.4 使用和管理部门应对报废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鉴定,部门负责人应在“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报废申请单”上签署鉴定意见。4.4.5 对于非固定资产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报废由公司计量工审批;对属于固定资产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报废,按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执行。5 相关文件和记录5.1 相关支持性文件计量管理制度;物资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国家及电力行业计量器具检定规程。5.2 质量记录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登记表; 检验

12、、测量和试验设备周期检定计划;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检定通知单;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报废申请单。 以上质量记录至少保存10年。附录A(标准的附录)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检定登记表 类别: 部门: 专业: 编号:QR/QG 序号计 量 器 具名称、型号规格出 厂编 号使用部门检定周期检定日期检定日期检定日期检定日期注:A类 送省电科院检定,B类 送市级计量检定机构检定,C类 由公司内部检定10附录B(标准的附录)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周期检定计划 编号:QR/QG 类别检测、测量设备名称检定周期 A交流电桥 标准电容 交、直流数显高压表 交、直流两用数字千伏表 抗干扰介质测试仪 UJ36电子电位差计 数字式压力校验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