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教学的问题思索与对策分析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1376359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字教学的问题思索与对策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写字教学的问题思索与对策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写字教学的问题思索与对策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写字教学的问题思索与对策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写字教学的问题思索与对策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写字教学的问题思索与对策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字教学的问题思索与对策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写字教学的问题思索与对策分析 一、新课标对写字教学的要求 通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小学阶段写字教学的目标可以发现,写字教学最重要的目标是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其次是“熟练”以及达到在“行款”“速度”上的要求。而涉及书法层面的“美感”,虽贯穿整个汉字教学的始终,但并不作为写字教学书写层面的明确要求。因此,中小学的写字教学,应该侧重以形成一种流利、快速、半自动化的书写技能为目标的能力训练。 二、写字教学中的几个现象、问题和对策分析 现象一:字的结构是个大问题 作业本上,总有个别学生的字要么结构松散,大小失当;要么歪歪斜斜,整体散乱。教师的反映是:跟他讲了多次了,就是改不了,有时候提醒

2、了,能写得稍微好一些,但人一旦离开,字又恢复“原貌”。 分析与思考:汉字书写教学中的文字学背景及字格的辅助作用 这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也是写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汉字大部分是合体字,一个合体字由几个部分组成,是彼此互相独立又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某些学生由于对汉字结构意识不强,脑子里缺少整体结构的合理形象,因而表现为结构松弛,比例不当。 面对这样的学生,在写字教学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从两个方面去引导:一是要从文字学角度对一些基本字型进行通俗易懂的必要阐释,分析造字结构,让学生了解一些必要的规律,“知其然及所以然”;二是合理利用字格的“拐杖”作用,通过辅助训练,让学生逐渐把每个汉字在脑中“成型”,达到

3、“形”在笔先,写字就是把心中形成的“字的印象”用笔反映出来的一种半自动化能力。 1了解汉字常见的结构和字理特点 教师在指导“字型”认识时候,可以利用通俗易懂的道理来讲解汉字的一些基本字理。通过从字理角度进行讲解分析,把学写字看成是有理可循的美学欣赏和了解一些汉字基本演变规律的创造活动,“字的印象”在学生头脑中的记忆就会更深刻。 此外,我们从书法美学的角度对汉字书写中的变形规律也要予以针对性的指导和规律性总结。比如书写当中“左低右高”规律,汉字的“横”在书写中往往是采取“斜上式”。 2合理利用“字格”影响 利用字格来练习书写汉字是在了解字理的基础上,巩固汉字字形,掌握结构的重要训练方法之一。常见

4、的“口字格”“回字格”“田字格”“米字格”“九宫格”各有其特点和作用,能够帮学生在脑中形成关于汉字结构的固定“模型”。我们在指导书写时,既要深刻认识字格在作为书写入门辅助时的“双刃剑”作用,又要针对各种问题,帮助学生选择不同的字格进行交替训练。 现象二: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写不好? 学生A的作业中字大而且散乱。他的家长说:他总反映作业留得多,而且在家里就想着早点写好,好玩电脑。 思考和分析:影响汉字书写的个性、心理及环境因素 这类问题实际已经游离了书写技术层面的问题。我们不能单纯从技术角度去引导,而要从更复杂一些因素上去思考并加以排除,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改进效果。 1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找出问

5、题的症结所在 写字可以影响并引导儿童的气质、性格在一定程度上的形成。这是一个新的课题,也是一个积极而重要的信号。如果我们能够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关注和引导,就不仅仅在写字,而且能在儿童的性格和气质的形成上取得一定的实效和进展。 2克服外部环境影响。取得多方重视和配合 儿童的写字问题,很多是心态、性格、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反映。“作业过多”也是干扰“端正、规范、整洁”写字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旦学生作业数量多、时间紧,那么速度快、字迹乱就成了一个应该理解的现象。我们有一些教师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常常布置让学生反复机械的抄写训练或进行各种重复性的“题海战术”,这是很难让学生既快速又“端正、规范、整洁”完成作业

6、的,更谈不上顾及让学生掌握书写技巧的目的。 3关注手的发展和书写训练的关系 通过锻炼手指之间协调和节奏,灵巧性和敏感性,可使“聪明的经验由手传导到脑”,再由“脑传导到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谁学会了使用雕刻刀,谁就能写出漂亮的字,他就会对稍微有一点点偏差的地方都很敏感,不能容忍马虎的作业”,达到“手给思维以精确性、工整性和明确性”的目的。 我们可以从这里得到启发,多对学生进行手的精细、创造性的劳动训练(比如手指操),而不仅仅只是训斥和批评他们写字不用心、不努力,效果会更好一些。 现象三:为什么不喜欢用钢笔来写字? 几乎大部分学生都在用圆珠笔、水笔进行书写,自觉使用钢笔书写的学生并不多。与此同

7、时,文具盒里放着的也是许多支圆珠笔、水笔,与之相配套的则是透明胶、涂改液、粘贴纸等五花八门的工具,钢笔却很少见。 分析与思考:工具问题和价值多元后的冲突因素 小学生反映,选择使用铅笔、圆珠笔、水笔最直接的原因是使用方便快捷,容易修改和更换。虽然钢笔对写字有好处,但因为觉得麻烦选择了放弃。 在这里,教师和学生在对写字练习的工具和价值层面出现了冲突和尴尬:一方面,教师希望学生能一以贯之选择使用钢笔进行书写训练;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都觉得使用圆珠笔和水笔快捷、方便。 在工具性和价值观之间,在舒适方便和意义作用的选择中,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原则?经济学家汪丁丁以最简捷的语言描述现代国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教育困境:“教育迅速地从旨在使每一个人的内在禀赋在一套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蜕变为一个旨在赋予每一个人最适合于社会竞争的外在特征的过程。”这是值得我们深思和警惕的。 三、结束语 写字问题并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性问题,而是一个涉及技术、字理、身体、习惯、意志、心理、个性和社会环境等复杂的综合性问题。本文只是试图从课程标准、文字学、个性心理、价值冲突等方面对一些常见的影响写字教学背后的复杂因素进行审视,希望能更加有效地澄清一些问题,解决一些困难,从而促进写字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