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技术技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292042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技术技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摄影技术技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摄影技术技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摄影技术技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摄影技术技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摄影技术技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技术技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摄影技术技法潘锋上海市摄影教学研究会执行会长、中国高等教育摄影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这一讲我们主要讲这样几个问题。第一个是曝光控制,第二个是黑白与彩色摄影常用的滤光镜,第三个是摄影用光,第四个是摄影构图。一、 曝光控制什么是曝光?当光线投射在物体上后,它的反射光通过照相机的镜头,会聚到感光材料上,就产生了一种光化学反应,就形成了我们所看不见的一种潜影,然后再通过显影、定影而产生的,形成一种我们可见的负相,这个过程就是一种曝光,当然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数码照相机拍照。那么同样,外界的景物光线通过数码照相机的光学镜头,投射到CCD或者CMS上所组成的感光软件上,而形

2、成光电信号,这个过程就是曝光。曝光是我们取得影像的关键手段,也是摄影技术中间最重要的技术指标。摄影只有通过曝光,才能取得影响,所以曝光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个曝光控制就好比我们做饭,一定要适当的控制好火候的大小和烧煮的时间,如果说控制不得当,就不是一个可口的饭,或者是糊了,或者是夹生了,我们摄影曝光也是这样,一定要控制在正常的范围之内,才能得到较好质量的影响。所以说,掌握正确曝光,对我们摄影来讲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曝光现象表现为这样三种,一种叫做正确曝光,另一种叫做曝光过度,还有一种是曝光不足。曝光由两个要素所组成,一个是快门时间,一个是光圈大小,这两个组合起来,共同完成了一个曝光量的配比。那么

3、我们曝光量在摄影学上,用EVZ来表示,不同的曝光组合,它是会产生不同的曝光结果。那么如果曝光过度的话,就是景物亮部缺少层次。在我们数码摄影中间,经常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高光易错,失去象素。另一种情况是曝光不足,曝光不足的话,就会使景物的暗部层次受到损失。那么这样两种现象,都不是我们想得到的,既曝光不过度,又不让它不足,从理论上讲就是曝光正常。我们从理论上经常提到,叫正确曝光。其实,这个提法,我认为不是很恰当,原因我们摄影是一门艺术,曝光除了有技术标准之外,还有其艺术标准。有时候为了表现拍摄者他的主观意图,我们经常是改变原景物的亮度,与底片之间的一种正常关系。这个就是改变,理论上的一种正确曝光,使之

4、成为能够得到摄影师主观意图影调的再现。因此,我们说这种曝光,其实才是你的正确曝光。所以有人常问,在摄影曝光的时候,是曝光多好,还是少好,其实回答你这个问题,我说多好,有时候我们可以用理论上的正确曝光来再现景物的原有的光线结构,但有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的用曝光过度的形式,来达到另外一种画面的效果。二、 滤色镜方面的知识滤镜有好多,但在这里,我要讲的是通用滤色镜,什么叫通用滤色镜?就是在黑白摄影和彩色摄影中间,经常使用的这些滤色镜。1. 紫外线滤色镜也就是我们平时称之为UV镜,这种滤光镜是由氧化液玻璃所组成的,是吸收可见光和临界两侧光线的一种滤光镜。那么这种滤光镜,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叫做吸收型的

5、,一类叫做干涉型的,所谓吸收型的紫外线滤色镜,是由明胶加燃料所制成的,它的作用是吸收全部可见光以及红外光线。而干涉性的紫外线滤色镜,它是由许多可干涉光线的光栅玻璃片所制成的,它只是吸收紫外光线中的短波光线,所以用了这种干涉性的滤色片,可以提高景物的高光位或者是远处的远景的景物的倾斜度。2. 密度镜密度镜颜色是呈灰色的,所以我们也把它称为灰镜,这是不带任何色彩成分,而含有一定光学密度呈灰色颜色的滤光镜。那么这里怎么样来理解不带任何彩色成分,但是它又是看上去灰色的滤色镜呢?是这样的,我们看到的带颜色的滤色镜,其实它基本上都是用于黑白摄影的,在彩色摄影里面可以见到有三种颜色的,但是它是不改变色彩的,

6、比如说有一种叫做雷登片,它有两种颜色的,一种是深色温的海蓝色的,还有一种是降色温的琥珀色的,这两种滤色片,是改变色温的,而不改变景物色彩的,那么另一种就是我们现在讲的这种灰镜,只改变景物的密度,而不改变色彩。利用了这种滤色镜拍摄的时候,它可以提高亮部景物的层次,增加亮部景物的质感。3. 偏光镜也叫做偏正镜。这一种镜片,它是由许多极细的光栅所组成的滤光镜,我们肉眼所看到的是呈青灰色的,这种滤色镜通常有两个极圈,其中一个极圈是固定偏光镜镜片的,另一个是拧在照相机镜片上可以做360度旋转的,这个旋转主要是控制各个角度射的光线,从而阻挡了某一个角度射来的光线,使镜头反应的景物,阻断了某一个光线,压低了

7、它的影调,起到这样的作用。我们经常可以用这种镜片来拍摄一些带有反光的一些物体,可以减弱反光程度,比如说像我这样戴着眼镜的,可能受到某些光线的折光、反光,用了这种镜片可以减弱或者消除。但是并不能对所有反光现象减弱或者消除,比如说镜面,我们照在镜子上所反映出来的景物,就无能为力,还有金属物体,接近全反射,也不能起到作用。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在彩色摄影里面,人们经常用他来减弱天空光线的亮度,使得天空变暗,本来天空是蓝天白云,是以蓝色为主调的,经过他减弱以后,就天空变深蓝了。4. 柔光镜柔光镜它是把这个镜面表面做了一个柔和的雾化处理,这种镜片主要用在拍摄人像,特别是小孩或者女性人像,起到一个柔化的作用,

8、它可以柔化人物脸部的某些缺陷,使人物的缺陷显得更加柔和,具有一种视觉上面的亲和力。5. 近摄镜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凸透镜,它主要用于在靠近某些物体拍摄的时候,提高它的成像倍率,但这种镜片使用的时候要注意,它的景深极小,而且随着它的凸度确定半径的增加,它的球差很大,所以它的四周极像率就相对比较弱。6. 星光镜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滤光片,它中间像车刻那样形成的有十字线,有米字线,当这些十字和米字交差点处在一个圆形的光源上的时候,它就是光线顺着这个十字和米字向四周扩散,而形成满光效果。7. 渐变镜这种镜片在风光摄影的时候,我们经常会使用,在风光适应中间,由于天和地之间的光比比较大,用了它可以压低天空上面

9、的亮度,从而使它与地面上的光线亮度比较接近。使得照片的亮部和暗部的层次都比较丰富。渐变镜我们常用的主要是渐变灰,有时候我们也使用比如说像渐变蓝,渐变橙这两种滤色片。那么一旦这种颜色在彩色摄影里面就改变了原景物的颜色,比如说渐变蓝使天空变得相当蓝的色调,而渐变橙,使天空呈现像傍晚或者是晨曦的时候,发出的低色温的红光的效果。这种渐变镜,刚才我说了人们普遍用于室外的风光摄影,但是我要告诉大家,它还有一个特殊的用途,就是我们在室内进行闪光摄影的时候,往往在闪光摄影的时候,闪光灯距比较近的地方,光照就很强,远处光照就很弱,这样就造成了光比过大,这时候就用渐变灰镜倒置,把灰度放在底下,渐变大白的部分放在上

10、面,这样就减弱了闪光灯照射的近处景物的光亮度,使它缩小光比,从而增加整体照片的层次感。三、 摄影用光这方面我们先要了解光线对影调的影响。前面我们讲了光线的种类中间提到光线分为折射光和闪射光,折射光是当阳光直射,直接照射的这种光线,这时候光照强,光泽也硬,光比也大,明暗当然也强烈,色彩和影调相对比较硬,而闪射光是太阳光线非直接照射,通过云层漫闪射,所以这种光线的光照相对比较弱一点,光泽也显得软一些,当然光比就小,同时它的明暗反差也不很明显,影调也比较软。第二部分要讲光线方向对景物的影响。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光线从方向上面分为五种形式,正面光、侧面光、夜光和前侧光、后侧光这样五种。1. 正面光这个

11、正面光,光照均匀,在这种光照底下拍摄的图像,当然很清晰,但是由于正面照射,它没有明显的明暗之分,光照比较均匀,所以它难以表现具有明暗层次的景物,也很难刻画景物的线条结构,所以使得画面比较平淡,缺乏一种立体的视觉效果,这样的照片,我经常把它称之为明信片式的,而非艺术图片。但是这种光线,也有它的特殊性,比如说用在拍摄高调人像照片,特别是拍摄儿童照片,倒是最佳的光线,因为而且他的性格特征是天真活泼开朗,需要影调调子比较高,所以这是一种很好的光线。2. 前侧光前侧光是45度斜射,使这种光线下的景物,大部分处在阳面,小部分处在阴影部分。那么在这种光线照射底下,景物它表现的就较为自然,影调也比较丰富,色调

12、也比较明快,而且它具有光线过度的一种立体的,这种光线是拍摄建筑、风光的最佳光线,同时也是拍摄绝大部分人群,儿童和老人之外的绝大部分年龄段的人物,是一个最佳光线。3. 侧面光从景物的两侧照射,所以造成了强烈的明暗效果。自然,它的立体效果比较强,明暗反差很大,但是这种光线往往就是光比过大,亮部很亮,暗部很暗,所以它往往也会使景物缺少层次。但是这种光线,它是拍摄某些特殊景物的最佳光线,比如说我们拍摄一些像颜色很粗犷的肌理、山地或者是节奏感很强的线条来表现的这种景物,比如说像沙漠、海滩以及表现我们古老的长城这种强烈的一种韵律感,倒是一种很好的光线。4. 后侧光后侧光是后45度照射的,使得景物只有小部分

13、处在阳面,大部分处在阴影面,这种光线是拍摄人像照片中间的一种叫做低调照片的主要光线,特别是拍摄人物中间的那些老人、长者,表现他那种持重刚毅的特征,除此之外,这种光线倒是风光摄影的最佳光线,在风光摄影中间,我们要表现天空上面最美的景象,无非是朝霞、晚霞这些景象。还有我们表现地面上的水域所形成的波光粼粼的效果,那就是在这种光线底下是最理想的。5. 背面光第五种光线叫做背面光,也叫夜光。它是处在被摄景物的背面,这种光线的特征是景物完全处在阴影部,所以既缺少层次,又缺乏立体感,但是它有一个显著的特征是什么呢?尽管景物的看到的部分缺少层次,但是它的四周却有一条明亮的轮廓光,这就好比我们在写美术字的时候,

14、勾勒了一圈非常美的线条。这种光线倒是拍摄另外一种景物的最佳光线,那就是拍摄剪影照片的,在夜光底下,按照亮部曝光,使主体景物形成一个具有很丰富外形轮廓线条的剪影。四、 摄影构图(一) 摄影构图的要素摄影构图属于摄影造型中间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法,摄影构图它是由两个要素所组成的,主体与陪体。主体就是直接反应主题思想的景物,它在画面中的结构,影响着作品主题的表现能力,好比语言文学中做主语的那些景物,在我们摄影画面里面就是主体。构图的第二要素,叫做陪体,陪体是烘托主体,深化主题思想的景物,它在摄影画面中的结构是间接的反映作品的主题,但是却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个要素它好比语言文学中间做状语的景物,因为

15、它所表现的是环境、地点、时间和气氛。(二) 关于主体的地位主体是直接反映主题的景物,所以在画面的结构中是直接影响着画面的内涵和它的表现力,关于主体,有这样几点:第一,必须要注意主体它并非画面的几何中心。我们不能在拍摄任何景物的时候,把要拍摄的这个对象置于画面的对角线相交的这一部分,这是什么呢?是数学上的几何中心,而我们摄影的画面中心,或者是叫做区位中心,并非几何中心,而是数学或者是美学上面的黄金分割点。那么这个我们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图上面来看,摄影构图的4个黄金分割点,我们看到这个图上呈一个井字型或者叫九宫格的结构,它四个交差点,这就是我们放主体的地位。下面我们先看独立的主体怎么放,就是当主体是

16、单一景物的时候怎么放,首先第一个不能放于对角线交叉的几何中心上面,因为这样的画面,给人有种非常呆板的感觉,所以我们构图的时候,千万不能将主体居中。那么我们看到的这4个黄金分割点,在左边有两点,右边也有两点,何时放右边,何时放左边,这里就采用了这样一种规律,叫做四向性,当一个人物向某一个方向的时候,它的视线方向就是它的脸部的朝向。这个时候,应当放在这个画面结构的黄金分割点的后1/3这个地方,也就是说它的面视的地方,要留有2/3的空间。这样的画面,给人感觉到这人在这个画面上面,如果活动的话,有一种延伸和舒展的视觉感,反之如果活动的话,每走了一两步,就到了边框的边缘,就会有一种沉闷压力、局促的感觉。那么从四向性上可以确定它的左右分布的布局位置,但是左有两个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