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留县资料整理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289915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18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巩留县资料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巩留县资料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巩留县资料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巩留县资料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巩留县资料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巩留县资料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巩留县资料整理(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篇:巩留县资源情况介绍第一章 旅游业发展基础环境一、地理位置巩留县地处新疆天山腹部,伊犁地区中部,伊犁河上游南侧,横跨特克斯河下游两岸,天山支脉那拉提和伊什格力克山北麓,东经81348335、北纬42544338之间。东南以那拉提山主峰为界,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和静县接壤;东北以大吉尔尕郎河、特克斯河为界,与新源市毗邻;北以伊犁河同尼勒克县、伊宁县隔河相望;西以察布查尔河为界,同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为邻;南以伊什格力克山及阿克乌赞南坡分水岭为界,同特克斯县相依。县境在伊犁东五县中心位置,西至伊宁市97公里,东至新源县88公里,距乌鲁木齐约800公里,省道316、220线呈十字型穿越巩留县全

2、境。全县东西长达162公里,南北宽642公里,土地总面积4528.2平方公里。二、自然环境条件(一)地质地貌环境巩留县以特克斯河峡为界,分为东部和西部两大明显的地区。西部在地质上属伊宁小区,即由伊什格力克复背斜隆起和伊犁河谷凹陷组成;地理上则属伊犁河谷地区,大致以特克斯河为界同巩乃斯河谷相别,以平原为主要特征。东部在地质上属巴伦台小区,由那拉提山脊深断裂、那拉提山北麓深断裂和特克斯河峡深断裂及其褶皱带构成;地理上则属南天山山地和特克斯河谷尖端区,以山地为主要特征。巩留县由山地、丘陵、平原三大地貌单元所组成,三者分别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67.05%、9.46%和21.93%。山地主要由伊什格力克和

3、那拉提两大山系构成,其总面积为3100平方公里。那拉提山位于县境东南部,属天山南脉,东西走向,东起新源市,西至特克斯县,境内长达84公里。此山高大雄伟,海拔35004200米,最高峰喀班巴依峰海拔4257米,也是全县最高峰。峰顶白雪皑皑,终年不融,冰川逶迤,银色莽莽。著名达坂有库尔代达坂、阿尕吐尔达坂等,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伊什格力克山位于县境西部平原的南缘,也属天山南脉,东西走向,东起县境中部特克斯河,西至察布查尔河,全长74公里;地势自东向西逐渐升高,海拔14003200米。巩留丘陵总面积为430平方公里,海拔在9001400米之间,大体分布在西部地区的中南部地带,呈东西向延伸。这一地

4、区降水较少,大部分为春秋草场。巩留县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中部和北部,总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海拔在697900米之间,主要属山前洪冲积和河流冲积平原,这里地势平坦,土层厚,肥力高,是全县主要农作区。但在伊犁河与巩乃斯河、特克斯河汇流处,形成大面积河汊型湿地,这里湿生草类较多,是全县重要冬牧场。(二)气候环境巩留县在气候上属北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类型,年均气温7.4,最高气温3739,无霜期约145天,昼夜温差平均在1316。春迟秋早,冬长夏短,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2731.7小时,年降水量270280毫米。但受地形影响,全县出现东西迥然不同的两个小气候区:西部为温热半干旱区,年降

5、水偏少;东部温凉湿润,终年无夏,受逆温层的影响,山区冬季相对温暖,形成了冬暖夏凉的气候特征,加之山中景色优美,每逢夏季,避暑观光者络绎不绝。在光热资源方面,西部平原农区年均气温在7.4以上,最冷月(1月)均温-11.2,最热月(7月)均温21.1;0以上积温达3583.8,可持续249天,最长年份可达281天;无霜期约为15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可达2908.3小时,作物生长的49月份日照时数约占全年的60%;全年太阳总辐射能为134.3千卡/平方厘米,49月最为丰实。东部地区光热资源稍差,年均气温比西部略低,约57;无霜期为120天左右。在降水方面东部地区比较丰沛,年降水量可达450-700毫

6、米。西部农区降水量虽少,但主要集中于47月份,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山区积雪较厚,一般可达7090厘米,为平原农区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灌溉水源。(三)水文环境巩留是全疆富水区,不仅水量充足,水质上乘,且有很大利用潜力,是旅游自然环境不可缺少的条件。1河流全县大小河流41条,地表水年径流量90.71亿立方米(包括过境河流特克斯河)。其中各沟溪年径流量11.17亿立方米,而且主要集中于东部山地森林区内。按流域分布,可分为伊犁河、特克斯河、大吉尔尕郎河、小吉尔尕郎河和南山溪沟五个水系。伊犁河和特克斯河是最大的两条过境河流,位于巩留北部和中部。大吉尔尕郎河和小吉尔尕郎河水系在巩留东部地区,有52条支流,

7、河流清澈湍急,绕流于林间草地,年总径流量10.8亿立方米;南山水系为县南部伊什格力克山北麓一系列小山泉,共24条,年总径流量0.4亿立方米,除阿克加孜克等8条沟常年流水外,其余为泉水,涓涓细流,沿途渗透,多在出山口处消失。后三个水系分别占全县各沟溪年总径流量的62.5%、34.1%和3.4%。2地下水巩留县地下水储量约100亿立方米,主要分布于河滩西部平原区,天然补给量约年5亿立方米左右,不少地方都以溢流泉形式向外排放,造成泉景。地下水大部分贮存在洪积冲积扇缘地带或河漫滩。3冰川巩留县永久积雪和冰川面积约4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东部那拉提山(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峡谷中,是全县地面水补给来

8、源之一。4湖沼巩留县沼泽较多,主要集中在西部沿伊犁河南侧及伊犁河、巩乃斯河、特克斯河三河交汇处。5水质状况巩留地表水均由永久性冰川、积雪、降水汇集而成,无工业污染,水质极佳。其中特克斯河水为重碳酸钙水,矿化度0.13克/升,总硬度2.03毫克当量/升,含沙量很低,是良好的饮用水和娱乐用水;巩留地下水为河流和灌溉渗漏而成,亦属重碳酸钙水,据勘测资料,水质矿化度小于1克/升,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饮用水标准。6水能资源巩留水资源主要用于发电和灌溉。全县地面径流理论水能在46万千瓦以上,有效水能约30万千瓦。目前全县有小型水电站3座,装机总容量为3745千瓦。现在正在修建和计划修建的特克斯河两处水坝,理

9、论水能可达42万千瓦。(四)生物环境巩留生物环境优越,有大面积的天然林、天然草原类型,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生物多样性和生境多样性特点,不仅是全县经济资源基础,也是景观资源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植被主要有森林、草原、湿地三大植被系统: 1森林植被全县共有林地面积113.37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6.69%,森林植被主要分布在巩留南部山区那拉提山和伊什格力克山。尤其是那拉提山区的塔里木森林及库尔德宁雪岭云杉森林带,天然林木优势建群种突出,森林覆盖率高,林木郁闭度大,观赏树木多,为全县森林景观资源开发的重点地区。这里除雪岭云杉建群种外,还有欧洲山杨、天山桦树、密叶杨林、山柳、花楸、野苹果、山杏、山榆、

10、野核桃等森林群落。雪岭云杉属针叶林,由于独特的地理条件,生长快,苍劲挺拔,郁闭度高,一般树高5060米,平均胸径1米左右,活立木蓄积量每公顷可达1000立方米以上,森林覆盖率34%,是天山北坡森林之精华,世界罕见。1959年,在恰西采伐的一棵云杉,胸径达2.24米,年轮达365年,其树桩上可站20个人,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粗古杉,堪称“云杉王”,其截样至今尚陈列于全国农业展览馆内。雪岭云杉及其变种天山云杉是中生性树种,具有广泛的生态幅度,多分布在海拔13002800米之间的中山带和亚高山带阴坡或半阴坡,层层叠叠,织成塔林,是西天山分布最广、生产力最高的山地常绿森林植被类型。为了保护这一世界珍稀树

11、种,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1984年在库尔德宁一带建立了约0.87万公顷的云杉自然保护区;2000年,该区已升级为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除了雪岭云杉及其变种天山云杉外,这里还有种类繁多的地区性树种。如恰西河谷中分布着杨柳林,两侧山坡分布着野果林,主要有野苹果、野杏、山楂、稠李等;在莫乎尔山区沟谷中,分布着大面积的野苹果和山杏,据统计约有30余万株;在伊什格力克山核桃沟,有第三纪残遗的原始野生核桃林,为全国独有,世界罕见,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和利用价值,1982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划定为野生核桃自然保护区;在喀拉乌鲁克沟,还有小片的欧洲稠李,亦为世界少见的珍稀野生物种。以上这些树种,因其生态

12、特性的需求,各自生长在不同的海拔山地上,如天山桦因喜光性强,较耐寒,较喜湿润,耐土壤瘠薄,适应性强等,多生长于海拔14002000米之间的阴坡、半阴坡或河滩、河谷地带;欧洲山杨是向云杉林恢复过渡阶段的次生林,多生长于海拔16002200米之间的阴坡、半阴坡;密叶杨林则多分布于13001900米之间较开阔的河谷河滩地带,在较湿润的阴坡和半阴坡中下部也有少量分布;新疆野苹果林分布在海拔11001600米之间的中山带中下部和前山带上部的阴坡、半阴坡,在半阳坡底部也有少量分布;野杏林是第三纪温带阔叶林的残遗森林类型,在自然保护区内多分布在海拔11001300米之间的半阳坡。2草原植被巩留共有草原面积4

13、14.25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1%,其中可利用草原407.56万亩,占草原总面积的98.4%。全县草原可分为五类、67个植被型:高山草甸类:分布于海拔26003800米之间,主要有苔草、珠芽蓼、羊茅、扁穗冰草、火绒草、凤毛菊、野罂粟、高山早熟禾等9个植被型,包括31科、200余种中生、中旱生和杂类草,平均覆盖度在70%以上。其中野罂粟在56月的盛花期,构成天山红花的独特景观,在观赏方面有重要价值。山地草甸类:主要分布于海拔15002800米之间的山地,植被繁杂,有鸡脚草、杂草等24个植被型。牧草覆盖率85%95%,平均每亩可产牧草645公斤,利用率达60%。牧场总面积101万亩,其中优等

14、草场占32%,良等草场占68%,全部都可利用。草甸草原类:分布于海拔14002000米的地区,共有禾草、杂草等12个植被型。总面积59.7万亩,牧草覆盖率70%80%,每亩平均产鲜草473公斤,利用率可达60%。其中优等草场占53%,良等占31%,中等和低等各占8%。山地草原类:分布在海拔8001300米地区,共有冷蒿、伏地肤等18个植被型。总面积达138.2万亩,牧草覆盖率50%60%,每亩平均产鲜草107公斤,利用率60%。其中优等草场占35%,良等占30%,中等占25%,低等占10%。这类草场主要分布于西部丘陵带和那拉提山及伊什格力克山地。荒漠草原草场类:分布在海拔8001000米之间,

15、共有角果黎、旱省麦等4个植被型。总面积达20.96万亩,牧草覆盖率30%40%,每亩平均产鲜草55公斤,利用率50%60%。这类草场主要分布在山前的前缘洪积冲积平原带,其次是丘陵地中的浅丘陵带。3湿地草甸植被主要分布在海拔700840米之间的地区,有顿大麦、杂草等15个植被型。总面积39.3万亩,牧草覆盖率70%90%,每亩平均产鲜草45公斤,利用率60%65%。其中优等草场占40%,良等草场占33%,中等草场占27%。这些湿地草甸由于沿河流滩地和低地分布,在夏季大部呈现沼泽地和条状、岛状滩地。其中最有名的是萨尔阿尔达河漫滩三角洲,它由数十个仅一水之隔的漫滩组成,最大的岛体长度可达10公里,面

16、积18平方公里,岛上湿生植物有沙棘、枸杞、柽柳、芦苇等,草丛中不时看到许多野兔、雉鸡、野鸡、白鹭等禽鸟。本区原主要沼泽地呈两个系列:一是北部河流冲积地带系列,它东起阿尕尔森,西至雅玛图,整个走势是越靠近伊犁河地下水出露越多,沼泽面积为49万亩,占巩留沼泽地90%以上;二是山前洪积冲积平原最北沿系列,这一系列仅在东买里乡奥依塔木及塔斯托别北沿一带有少量出现。上述两条湿地在70年代后因垦殖和排水系统开通,面积有所缩小,并逐渐向北推移,目前仅城北还有东、中、西三块湿地区:东部湿地区在二道湾排干渠东风排干以西、城北再开希干排以东地带,即羊场、牛场、县城以东的东北地带,面积约4.8万亩,在巩留湿地中面积最大;中部湿地区在城北再开希排干以西、提克阿热克乡阔那桑村以东地带,面积约3.3万亩;西部湿地区在雅玛图以东的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