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高宣扬教授:结构主义专题课程提纲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12886 上传时间:2017-05-21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高宣扬教授:结构主义专题课程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7年整理]高宣扬教授:结构主义专题课程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7年整理]高宣扬教授:结构主义专题课程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7年整理]高宣扬教授:结构主义专题课程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7年整理]高宣扬教授:结构主义专题课程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高宣扬教授:结构主义专题课程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高宣扬教授:结构主义专题课程提纲(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一节 导论5(1)结构主义在法国当代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5(2)列维施特劳斯的生平著作 9第二节 以“性”和“食”为主轴而建构的人类文化14(1)神话是从自然向文化过渡时期的人类故事 14(2)文化的基本结构来源于自然 16(3)性交换基本结构最初体现在原始亲属关系的模式上 18第三节 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 19(1)亲属关系是一种最基本社会关系 19(2)亲属关系原子结构 20(3)亲属血缘关系的社会和自然双重性 20(4)衬托亲属关系的语词系统 21(5)巩固亲属关系的态度系统 22(6)乱伦禁忌的决定性意义 22第四节 神话结构是人类心灵运作模式的表现形式24(1)神话研究在结构

2、主义人类学中的关键地位 24(2)列维施特劳斯神话学的基本结构 25(3)神话结构的变换性和同一性 26(4)神话结构分析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28参考资料29NextPage第一节 导论(1)结构主义在法国当代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结构主义在法国当代思想发展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关键地位:继存在主义之后而从五十年代末起兴盛起来的结构主义,有充分理由成为法国当代一系列反传统思想的先驱。从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作为法国结构主义思想的杰出代表人物列维施特劳斯(Claude Lvi-Strauss, 1908- )的思想形成时期,正是法国和整个欧洲思想界经历激烈的思想动荡的历史过程。从二十世纪初到第二

3、次世界大战时期,法国和整个欧洲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思想方面都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危机,而思想界尤其发生了深刻的革新运动,对于传统观念给予严厉的批判和改造,产生了多次重大的思想争论。正是在这样的生动活泼的思想争论和理论探讨中,列维施特劳斯成功地将二十世纪初由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 1857-1913)首先应用于语言学中的符号论和结构主义接受过来,并加以改造和革新,在其诠释和重建人类学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和系统地提出了适用于人类学、社会学和其它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结构主义理论和方法。在瑞士出生的法国语言学家费迪南德 索绪尔是结构主义的真正创始人(图三)要正确了解结构主

4、义,必须首先认真把握由列维施特劳斯所创建的结构主义人类学,因为它是法国一切当代结构主义思潮的基础和出发点。国内有许多人,包括哲学界和学术界的重要人物,在论述结构主义时,都避而不谈结构主义人类学的基本思想,导致一系列对结构主义思想的误解。结构主义在当代法国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它实际上以结构(structure)概念为基础,总结了自涂尔干以来整个法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并结合二十世纪初以来西方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新兴思潮,针对人类学、历史学、语言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中所存在的方法论问题,提出了带有典范转换意义的新模式。列维施特劳斯本人在总结他的结构主义思想来源时,幽默地说:精神分析学、

5、社会主义和地质学是他的结构主义思想的三大情妇,是他的结构主义产生的思想基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成为列维施特劳斯的三大情妇之一(图 3b)严格地说,列维施特劳斯的结构主义是以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structural linguistics)和涂尔干学派社会人类学(anthropologie sociale de lcole durkheimeinne; Social Anthropology of Durkheim School)为基础而建构的新型社会人类学。在谈到结构语言学的重要意义时,列维施特劳斯指出,结构语言学对于整个社会科学的影响,就好像核物理在整个物理科学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一样。在他

6、看来,结构语言学为社会科学提供的结构主义基本方法,主要包含四条原则:第一,结构语言学从对于有意识的语言现象的研究,转变成对于其无意识的基础的研究。第二,它并不把语词当成独立的单位来研究,而是把语词间关系的研究当成分析基础。第三,它导入系统(Systme; System)的概念。第四,结构语言学把揭示一般性通则(lois gnrales; general law)作为其研究的基本目标(Levi-Staruss, C. 19771958: 33)。列维施特劳斯所总结的以上有关结构语言学的四大特征,对于批判传统思想模式以及传统方法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首先,它意味着将无意识列为重要因素,从而否定了传统

7、思想将理性和意识列为首要地位的原则。这也就意味着尼采及弗罗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反理性主义路线的胜利,使思想创作的范围从意识和理性扩大到包括无意识在内的整个精神活动领域。第二,它突出地显示了相互关系 和系统 对于主体中心的优先性,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对于主体中心主义和意识哲学的批判,也有利于深入批判二元对立统一的思想模式。因此,列维施特劳斯的结构主义在方法论上的最主要的贡献,就是彻底打破传统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对立,打破以建构逻辑主体为中心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统一的思考模式。由于列维施特劳斯以语言稳定结构为基本模式,不再考虑思维主体在思想活动中的决定性地位,所以,列维施特劳斯结构主义的诞生,严重地动摇了传统

8、西方思想方法论中主体哲学(la philosophie du sujet)和意识哲学(Philosophie de la conscience; The Philosohpy of Consciousness)的统治地位,因而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哲学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革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如前所述,在列维施特劳斯之前的沙特,虽然在哲学思想方面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开展了对于传统思想的批判,但沙特的思想仍然未能跳出上述传统主体哲学和意识哲学的框框,使他的存在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至多只能成为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中叶法国哲学思想的顶峰,却未能继续成为二十世纪下半叶法国哲学思想的

9、主流。由列维施特劳斯结构主义所开创和推动的上述方法论革命,与同时代发生于整个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界的语言学转折和 诠释学转折是相互呼应、并相互推动的。更具体地说,列维施特劳斯的结构主义还在其研究中,总结了(1)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2)饮食烹调文化的基本结构;(3)语言的基本结构;(4)神话的基本结构;(5)心灵思想运作的基本模式。列维 施特劳斯所概括的上述五大方面基本结构,是揭示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基本结构的基础,其实际影响远远地超过人类学本身的范围,在整个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推动了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革命。由索绪尔所开创和推动的结构主义,从二十世纪四年代起,在法国思想界走向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

10、一个是由列维施特劳斯所继承,主要是在社会人类学的领域内,以索绪尔的声音意义的语言模式,透过对原始人神话及习俗的观察和解析,系统地分析了传统文化及其创造机制的稳定基本结构;另一个是由拉康和罗兰巴特等人所继承,透过对于语言、思想、行为、文化和社会现实之间复杂互动关系的新符号论研究,将结构主义引到更广阔的一般社会文化的解析活动中去,开辟了深入批判和解剖传统文化根基的新方向,从而为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符号游戏策略提供了深刻的启示。本来,意义理论及其二元对立思考模式,就是传统主体中心主义和逻辑中心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就是传统西方文化的根基。所以,由列维施特劳斯所发展的社会人类学的结构主义,对传统

11、文化的批判,从根本上说,只完成了一半,因为它只说明和触动传统文化的形式,而没有颠覆其建构根基,也没有批判和摧毁其道德论和知识论的逻辑基础,尤其不去揭露其背后权力运作的奥秘。由拉康和罗兰巴特等人所继承和发展的另一种结构主义发展路线,成为了从结构主义导向“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的中间环节;这两位思想家,分别在他们所研究的精神分析和符号论领域中,主张彻底打破受传统意义理论严厉控制的主体/客体 和符号/意义的二元对立统一模式,将标示上述两种对立因素的能指(signifiant) 和所指(signifi)的二元关系,从封闭的和固定的模式转变成开放的、可变的和各自独立的自律关系。从二十世纪六年代起,他

12、们的思想进一步为德里达和福柯等人所发展,从而开创了结构主义思想发展的新时代,也使原来由结构主义第一代人所开辟的批判传统的活动,推向更彻底的程度。拉康像罗兰 巴特像(图四)一般地说,正是廿世纪五、六年代所出现的后结构主义 (post-structuralisme; Post-Structuralism),奏起了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序曲。这是因为后结构主义集中了胡塞尔的现象学、海德格的存在解构论、迦达默的哲学本体论诠释学、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文化批判论、列维施特劳斯的结构主义、后期维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拉康的后弗罗伊德主义以及罗兰巴特符号论等各种准后现代的主要思想流派的基本观点。上述准后现代的思潮,是廿

13、世纪二至五 年代期间,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界多学科多学派对现代性进行创造性批判的思想成果。它们也成为了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之间的过渡性思想基础。后结构主义由此出发,进一步发挥尼采的叛逆精神,以创造性的思想观点和理论,超越和重建这些准后现代的思潮,从而形成了一种以解构(Deconstruction)和游戏 (Jeu; Play; Game)为主旋律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从此以后,解构和游戏,作为理论概念和批判的策略原则,同时成为了后现代主义发展其本身理论及其批判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支柱。值得指出的是,尼采等人的反传统思想,在这场思想革命运动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后结构主义在理论上对于上述各种反传统思想流派的

14、继承、批判和重建,主要是依据尼采的超人哲学。所以,后结构主义也常被人们称为新尼采主义。后结构主义继续沿着尼采批判西方传统文化的方向,紧紧围绕西方传统文化的知识、权力和道德三大轴心,试图将现代人从理性、道德和权力三重压抑的窒息状态中解脱出来,创造一个能够充分满足人的自然本能需求的高度自由的新文化。但是,后结构主义作为尼采主义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又不同于尼采哲学,首先,它比尼采哲学更全面地批判和破坏传统西方文化的语言论述基础;其次,它更集中地解构以主体为中心的西方传统人本主义,更彻底地批判西方传统的主体概念,特别是与主体概念密切相关的传统意识哲学;最后,它以游戏策略的灵活运用,将批判和创造高度自由地

15、结合起来,彻底地从理论和实践、正确和错误的二元对立和二者择一的传统解决方案模式中解脱出来,为后结构主义自身从事不断批判和无休止创造的自由活动开辟广阔前景。(2)列维施特劳斯的生平著作列维施特劳斯一九八年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当时他的父亲是旅居比利时的法国画家,后来列维施特劳斯很快地随家定居巴黎,并在巴黎读完中学与大学,直至获取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和大学教授资格文凭(Lvi-Strauss, C. / Eribon, C. 1988: 9-29)。列维施特劳斯像列维施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理论观点,实际上深受五个方面的影响:(一)从孔德(Auguste Comte, 1789-1857)、埃米尔涂尔干(mile Durkheim, 1858-1917)、列维布吕尔(Lucien Levy-Bruhl, 1857-1939)到马谢尔毛斯(Marcel Mauss, 1872-1950)的法国社会学和社会人类学传统;(二)从圣西门(Claude Henri de Saint-Simon, 1760-1825)到庄若雷斯(Jean Jaurs, 1859-1914)的法国人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三)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的精神分析学;(四)索绪尔、杰科普生(Roman Jakobson, 1896-1982)和杜别依兹科依(Nico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