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_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教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282492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5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_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安全生产_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安全生产_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安全生产_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安全生产_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_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_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教材(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基本要求: 检验应考人员对火灾基本概念和火灾防治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生产的基本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检验应考人员对各类火灾发生的特点、发展规律及危害性的掌握程度;对不同火灾的防治方法和技术关键的掌握程度;对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企业防爆工程和建筑结构的通用安全技术,对电气设备安全性能、电气防爆安全要求等相关技术的熟悉程度。 检验应考人员对有关安全技术标准以及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规范的了解程度。,第一节 防火防爆安全基础知识,一、 火灾基本概念和火灾防治安全基础知识 (一)火灾 1、火灾:火失去控制蔓延而形成的一种灾害性燃烧现象,它通常造成人或物的损失。 2

2、、火灾发生的条件:火三角即助燃剂、可燃物和引火源的简称,也叫火灾三要素,这三个条件需少任何一个,则火灾燃烧不能发生和维持,因此火三角是火灾燃烧的必要条件。在火灾防治中,如果能够切断火三角就可以扑灭火灾。,一、 火灾基本概念和火灾防治安全基础知识 (一)火灾 3、火旋风:由于风向、地理形态、建筑物的影响,火灾在蔓延的过程中会形成旋转火焰,即火旋风。它通常分为垂直火旋风和水平火旋风,它的出现使得火蔓延速度和火强度大大增加。 4、(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初起期、发展期、最盛期和熄灭期。 见课本P75 图2-1典型火灾的发展过程。,5、轰燃:室内火灾由局部火向大火的转变,转变完成后,室内所有可燃物表面

3、都开始燃烧。在工程上应用最广的两个轰燃判据为(1)上层热烟气平均温度达到600;(2)地面处接受的热流密度达到20kW/m2。影响轰燃发生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辐射和对流情况,其它影响因素有通风条件、房间尺寸和烟气层的化学性质等。,6、回燃:当通风条件非常差时,在室内发生的火灾燃烧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因空气不足而熄灭。这时,虽然没有燃烧过程,但是灰烬的温度仍然非常高。如果一旦通风条件改善,空气会以重力流的形式补充进来,与室内的可燃气体混合,当混合气被灰烬点燃后,就会形成大强度、快速的火焰传播,在室内燃烧的同时,在通风口外形成巨大的火球,从而同时对室内和室外造成危害 。这种“死灰复燃”现象就称为回燃。

4、,(二)火灾模拟的概念,火灾规律的双重性,火灾的研究方法及相互关系。 火灾的双重性:确定性和随机性。确定性是指火灾的孕育、发生、发展、熄灭过程具有规律性,随机性是指火灾各个子过程都要受到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火灾的研究方法及相互关系:火灾的双重性决定了火灾科学研究手段是模拟研究和统计分析及两者的结合。另一方面,火灾既有自然属性,又有人为属性:火灾不仅仅是一个自然过程,它要受到人的影响,火灾是绝大多数是人为因素引起的,人为因素是火灾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样,火灾的危害不仅是财产的损失,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三)火灾发展的变化及其防治途径,阻燃的基本概念,阻燃方法的分类及特点。 1、阻燃:采

5、用高分子材料阻燃化技术可以克服或降低高分子材料的可燃性,减少火灾的发生及蔓延。高分子材料阻燃化技术主要通过阻燃剂使聚合物不容易着火和着火后其燃烧速度变慢。 阻燃剂按其使用方法分为:反应型和添加型。 2、目前,火灾防治的趋势是“清洁阻燃、智能探测、清洁高效灭火、性能化设计与评估”。,(四)火灾探测的基本原理,火灾探测方法的分类及特点。 1、基本原理:在火灾的孕育与初期阶段,建筑物内是会出现不少特殊现象或征兆的,如发热、发光、发声,以及散发出烟尘、可燃气体、特殊气味等。这些特性是物质燃烧过程中发生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的结果,为早期发现火灾、进行火灾探测提供了依据。 2、分类及特点:按照探测元件与探测

6、对象的关系,火灾探测原理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基本类型。,(五)灭火技术,火灾烟气的控制。 1、灭火技术: 系统的应用发展:(1) 代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2) 辅助进行防排烟 增强系统的可靠实用性:(1) 适于住宅的需要;(2) 适于地下建筑的需要; (3) 适于大空间建筑的需要,(五)灭火技术,火灾烟气的控制。 2、火灾烟气的控制烟气的定义与组成: 烟气是一种混合物,包括(1)可燃物热解或燃烧产生的气相产物,如未燃燃气、水蒸汽、CO2、CO及多种有毒或有腐蚀性的气体;(2)由于卷吸而进入的空气;(3)多种微小的固体颗粒和液滴。分析火灾烟气时不能把其中的颗粒与气相产物分割开来。 烟气控制

7、见课本P79-84,(六)火灾危险性分析的基本概念和火灾危险性分析方法及分类特点 1、火灾危险性分析 古斯塔夫(Gustav Purt)提出的危险度法是目前常用的火灾危险性分析方法。建筑物的火灾危险度包括火灾对建筑物本身的破坏以及对建筑物内部人员和物质的伤害两个方面。对建筑物本身的破坏用GR(建筑物火灾危险度)来表示,对建筑物内人员和物质的伤害用IR(建筑物内火灾危险度)来表示,两方面的危险度共同决定了建筑物的火灾危险度。 建筑物火灾危险度GR分析,详见课本P84 建筑物内火灾危险度IR分析,详见课本P87,对GR和IR计算完成后,可绘制建筑物火灾危险度分布图。,GR和IR不同的区域,其防火措

8、施是不同的。 当GR较大时,建议该区域采用自动灭火系统,以加强建筑物的自救能力; 当IR较大时,建议采用火灾早期报警系统。 当两者都较大时,应采取双重保护系统。,二、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生产安全基础 知识 (一)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特点 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在生产、贮运、经营、使用过程中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因而以防火、防爆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工作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作为一种燃烧爆炸物品,其生产历来都属于高危险行业。,(二)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的主要危险因素 1、民用爆破器材的分类:工业炸药;起爆器材;传爆器材;专用民爆器材。 2、主要危险因素:详见课本P90,第二

9、节 防火防爆通用安全技术,一、防火通用安全技术 (一)火灾的分类,发生原因、发展过程、蔓延特点、危害性和影响因素,各类消防产品的技术特点和适用范围。 1、火灾通常分为:森林火灾、建筑火灾、工业火灾、城市火灾等。按照可燃物形态,火灾可以分为固体火灾(含金属火灾、电气火灾)、液体火灾和气体火灾。 2、危害性和影响因素,见课本P92,3、消防产品的技术特点和适用范围 二氧化碳系列灭火器适用于扑灭油类,易燃液体,可燃气体,电器,机械设备等的初起火灾。 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扑灭A类(木材、棉麻等固体物质)和B类 (石油、油脂等自然液体)的初起火灾,是目前国内外油类火灾基本的扑救方式。 干粉灭火剂适用于扑灭可

10、燃固体(如木材 棉麻等),可燃液体(如石油 油脂等),可燃气体(如液化气 天然气等)以及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二)各种类别的防治技术及其关键环节 1、清洁阻燃 目前使用的含卤材料在遇到火灾发生时,会产生大量烟雾,其主要起阻燃的卤化氢是有毒、腐蚀性的气体,造成“二次灾害”。 因此,它将被逐渐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更为清洁、环保的综合性能优化的阻燃技术及其产品。,(二)各种类别的防治技术及其关键环节 2、火灾探测技术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主要包括火灾探测器和报警控制器两个基本部分,大型的探测报警系统往往还会与自动灭火、烟气控制系统等联动。火灾探测器的基本功能就是对火灾烟气的浓度、温度、火焰(光)和燃烧气

11、体等参量做出有效反应,并通过敏感元件,将表征火灾特征的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送到火灾报警控制器进行处理。,(三)火场逃生方法 详见课本P97 如果身上的衣物,由于静电的作用或吸烟不慎,引起火灾时,应迅速将衣服脱下或撕下,或就地滚翻将火压灭,但注意不要滚动太快。 毛巾、手帕捂鼻护嘴。 遮盖护身。 寻找避难处所。 多层楼着火逃生。 被迫跳楼逃生。 火场求救方法。 利用疏散通道逃生。,(四)对于电器、电缆火灾的防火设施的维护和使用 1、常用灭火器简介 干粉灭火器: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及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除可用于上述几类火灾外,还可扑救固体类物质的初起火灾。但

12、都不能扑救金属燃烧火灾。 二氧化碳灭火器 ,见课本P98 1211灭火器,见课本P99,(四)对于电器、电缆火灾的防火设施的维护和使用 2、电缆火灾的防火设施的维护和使用 :耐火电缆和阻燃电缆、防火涂料、防火包带、防火堵料、阻火隔墙、耐火隔板。详见课本P99-100,二、防爆通用安全技术 (一)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企业在生产方面的通用安全要求 1.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生产安全的监督和管理; 2.主管部门应强化对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教育和安全技术教育;,(一)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企业在生产方面的通用安全要求 3. 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企业应定

13、期进行安全评价和编制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4.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企业应投入资金进行安全技术改造,从工程建设和工艺设备上采取防火防爆措施,提高安全防范的技术水平。,(二)民用爆破器材仓库的防火防爆安全距离 无论是民用爆破器材永久性库或者临时性库,都应尽量利用天然屏障,充分利用地形、地物,使其占地面积小,并在一旦发生爆炸事故时,有害效应危害范围最小,损失最小,因此,在工厂建设之初或进行安全技术改造时,必须留出一定的安全距离,以保障周围居民、建筑物、工厂和设施的安全。 具体等级系数见课本P106-109.,(三)防静电和避雷 1、一般情况下,静电电压达到3000 V时,放电火花的能量就足以把烟火药

14、点燃。为防止静电危害,应注意6个方面:详见课本P113。 2.防止电气火花和雷击的措施:防止电火花和雷击引起燃烧、爆炸事故,应采取以下5个措施:详见课本P113,第三节 防火防爆专业安全技术,一、民用爆破器材和烟花爆竹基本安全知识 (一)火药燃烧的特性及炸药爆炸三要素 1、火药燃烧的特性:能量特征、燃烧特性、力学特性、安定性 、安全性 2炸药爆炸三要素: 反应过程的放热性; 反应过程的高速度; 反应生成物必定含有大量的气态物质。,(二)危险物质的燃烧爆炸敏感度及其影响因素 1起爆器材、工业炸药和烟花爆竹药料的燃烧爆炸敏感度 热、电、光、冲击波、机械摩擦和撞击等外界作用可激发火炸药发生爆炸。火炸

15、药在外界作用下引起燃烧和爆炸的难易程度称为火炸药的敏感程度,简称火炸药的感度。 2火炸药爆炸影响因素 影响火炸药爆炸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炸药的性质、装药的临界尺寸、炸药层的厚度和密度、杂质及含量、周围介质的气体压力和壳体的密封、环境温度和湿度等。,(三)爆炸冲击波的破坏作用和防护措施、工厂平面布置、安全距离、工艺布置 及自动雨淋和火灾报警系统 详见课本P115-117 火灾报警系统: 火灾报警系统是在根据火灾酝酿期和发展期陆续出现的烟、热流、火光、气味等火灾信息,通过感温报警器、感烟器、光电报警器等,发出声、光警报,及早发现,采取灭火措施。,(五)电器防爆技术和防静电与避雷措施,以及民用爆破器

16、材和烟花爆竹生产、运输、存储过程中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详见课本P117-119,二、重点行业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一)水上交通防火安全技术(略),5、港口防火与扑救 港口仓库(含化学危险品)、堆场、粮食筒仓、煤堆场、油库区、高大机械、电气等主要火灾的预防、控制等;港口主要类型火灾特点及灭火方法、技术措施、灭火剂的施用、注意事项等。 详见课本P131。,(二)铁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1、客运、货运“三品”查堵规定 三品指的是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 易燃物品有,汽油,香蕉水,煤油等。 易爆物品有,鞭炮,雷管,丁烷等气体瓶。 有毒物品有,氰化物,硒化物,强酸性液体(如硫酸,硝酸等)。,(二)铁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2、列车防火防爆安全措施 严格客运、货运“三品”查堵,加强客车电器设备的检查检测,客车和车站配备良好的消防器材,加强客车“二炉一灶一电”的使用管理,加强旅客车内禁止吸烟宣传和检查,加强货物装载加固的规范和检查,严格易燃易爆货物承运制度,加强罐车的检修,严格罐车限量灌装,落实电化区段货物运输安全措施。,3、客车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 旅客列车发生火灾爆炸的原因主要是:旅客及旅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