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评估验收指标体系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280059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建设评估验收指标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专业建设评估验收指标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专业建设评估验收指标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专业建设评估验收指标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专业建设评估验收指标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业建设评估验收指标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建设评估验收指标体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主要观测点内涵及说明分值备注1.发展定位(20分)1-1专业定位(8分)专业设置与定位有效对接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4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明确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明确,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合理,适应现实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4分1-2发展目标(12分)专业建设管理机制建立由行业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紧跟产业发展和就业市场需求变化,建立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成效明显。4分专

2、业建设规划专业建设规划符合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具体,措施得力。4分专业发展对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围绕区域经济带、产业带和产业集群,不断改造和拓宽专业服务面向,形成了以本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并辐射带动相关专业发展。4分2.教学团队(8分)2-1专业带头人(2分)培养机制学校建立了(删除)专业带头人选拔培养机制,专业带头人管理制度健全;本专业建立了校企“双带头人”制,并有效开展工作,校内专业带头人为省级专业带头人或为省级专业技能大赛获奖者。1分成果水平校内专业带头人近3年辅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获省级以上奖项,或获省级教科研成果奖,或参与公开出版教材编写,或在省级刊物发表专业论文,或主持

3、省级课题研究。1分2-2专业教师(6分)数量与结构专业教师人数、学历、职称、梯队结构合理。专业生师比不超过20:1,专业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不低于95,高级职称比例不低于20。2分双师素质专业课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有企业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比例70%以上;面向企业、行业聘用技术技能型人才任兼职教师占专业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20%,专业实践教学主要由兼职教师承担。2分师资培养制定了(删除)教师培养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培养制度健全,培养经费有保障;建立并实施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或单位实践每两年不少于2个月,效果好;建立并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

4、制度,专业教师能够有效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教学效果好;专业教研组有年度教科研计划,教科研活动深入开展、成效明显。2分3.实训条件(17分)3-1校内实训条件(11分)设备设施校内实训场所建筑面积和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符合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专业教学标准中的规范要求;实训场所布局合理,安全设施完备,能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和生产性实训要求,具有真实(仿真)的职业氛围,具有与专业对应的企业文化氛围和专业特色的育人环境;设备种类、台套数(工位数)能满足专业教学需要,每年按计划完成新增设备购置;设备水平达到行业企业先进标准,具备实践教学、职业资格鉴定、技能竞赛、社会服务等功能。4分运行管理实

5、训管理制度健全,岗位职责明确;重视安全教育,有完善的安全操作制度和应急预案;有完整的设备使用记录和学生实训手册。3分功能发挥实训条件建设功能与专业教学和课程改革需求相匹配,职业能力训练内容与培养目标相一致,实训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实训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有详实的实训教学计划,以及定期检查、考核的记录;实训开出率达100%,设备利用率95%以上;能发挥社会培训、技能鉴定及技术服务等多种功能。4分3-2校外实习条件(6分)建设与管理建立与专业对口并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习岗位充足,能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要;有健全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校企共建共管,效果良好。3分顶岗实习有

6、健全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管理机制和配套措施完善;顶岗实习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习指导书等教学文件齐备,顶岗实习岗位与专业面向岗位群基本一致;校企共同承担实习指导,顶岗实习累计时间原则上以半年为主,过程管理到位,学生顶岗实习责任保险、信息通报等安全制度落实到位。3分4.人才培养(30分)4-1人才培养模式(8分)人才培养方案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程,校企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4分组织实施校企共同组织实施专业教学,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双主体育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开展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4分4-2课程和教材建设。(22分)课程体系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按

7、照教育部印发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公共基础课;确立专业主干课程,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吻合,专业课程内容体现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4分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有规划、有措施、有成效;能够跟踪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程;加强精品课程建设,专业课建成2门以上市级精品课程。4分教材建设有健全的教材选用制度,公共基础必修课教材全部在教育部公布的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中选用,专业课优先在书目中选用;建立了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机制,能联合行业企业及时更新、补充教学内容,开发区域特色教材、校本教材等多样化教学资源;重视课程资源库建设,主干课程有配套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利用率高、

8、成效明显。3分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模式,专业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体现教学做合一,做中教、做中学,实现知行合一;教教学手段灵活,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与共享;专业主干课程均采用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等方式,效果良好。4分考核评价建立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学业考核评价体系;专业主干课程采用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方式,考核评价方式多元、灵活、恰当。3分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教学管理制度完备、机构健全、队伍结构合理、教学基本文件齐备、教学档案规范;常规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管理信息化程度高;质量监控体系健全、反馈及

9、时、指导有效;能定期开展社会和毕业生跟踪调研,了解专业有关信息,及时反馈到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中,有效调控教学。4分5.质量效益(20分)5-1培养规模和质量(12分)培养规模招生工作有计划、有措施,全日制学历教育年招生1500人以上。3分职业培训面向社会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年培训人数达10000人次以上,培训质量高。2分就业创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对口就业率达70%以上,毕业生就业质量高、起薪较高,就业满意度高;开展职业生涯指导和创业教育,毕业生中有就业和创业成才典型。4分职业资格证书重视学生技能训练,有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90%以上毕业生获得本专业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70%以上毕业生获得相关行业执业资格证书)。3分5-2社会效益(8分)社会服务专业资源能广泛应用于技术研发和服务、职业资格鉴定、专业技能竞赛等,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参与行业企业技术项目研发与服务,成效明显。4分示范引领作用专业建设特色鲜明,在全省有引领示范作用;专业资源对本区域其它学校开放,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4分特色与创新(5分)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社会服务等方面有创新、有特色,在省内外产生广泛影响,在省级以上主流媒体上有宣传报道。5分说明:指标体系按100分计算,其中特色与创新5分。(两处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