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费用的核算培训课件

上传人:luobi****88888 文档编号:91276637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18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要素费用的核算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要素费用的核算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要素费用的核算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要素费用的核算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要素费用的核算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要素费用的核算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要素费用的核算培训课件(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要素费用的核算,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 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各节内容大体包括以下部分:,1)要素费用的计算 2)要素费用的分配方法 3)分配结转要素费用的账务处理 提示:在“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中增加了“成本项目的设置”的内容。,例:A 公司汇总9月份生产车间制造费用为73500元,在甲、乙两种产品之间按照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其中,甲产品工人工资90000元,乙产品工人工资120000元。,费用分配的基本原理,各费用分配的具体方法虽然各不相同,但基本原理却是一致的。,1、分配标准的选择,要将各费用在各分配对象之间进行分配,必须依据一定的分配标准。选择的分配标准必须与分

2、配对象有着密切的联系,通常采用的分配标准有:,1)成果类标准 如:产品重量、体积、产量、产值等 2)消耗类标准 如:原材料消耗量、原材料费用、生产工 时、机器工时、生产工资等 3)定额类标准 如: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等,2、分配费用的基本计算公式:,费用分配率 =待分配费用的总额 选择的分配标准的合计 某分配对象应负担的费用 =该分配对象的分配标准额 费用分配率,3、基本核算程序,(1)根据计算出的各项费用的分配金额编 制各种费用分配表。 (2)根据这些费用分配表所反映出的会计分录,登记各种成本费用总账和明细账。在编制费用分配表及登记账簿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各费用的具体用途明确其应计入的相应会计

3、账户。,直接用于基本生产的要素费用 计入“基本生产成本” 直接用于辅助生产的要素费用 计入“辅助生产成本” 用于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的一般耗用 计入“制造费用” 用于行政管理部门的要素费用 计入“管理费用” 用于产品销售方面的要素费用 计入“销售费用” 用于购建固定资产的要素费用 计入“在建工程”,第一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材料消耗的计量和计价 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 分配结转直接材料费用的账务处理,一、材料消耗的计量和计价,1、材料消耗的原始记录 原始凭证:领料单、限额领料单、领料登记表、退料单等。 “假退料”:指月末将已领用但并未实际使用的原材料等填制红字领料单(退料单),退回仓库;下月初

4、填制相同内容的蓝字领料单等额领回,而实物不需移动的一种会计处理程序。,2、材料消耗量的计算 (1)连续记录法(永续盘存制) 材料的收入、结存、发出均逐笔登记入账。 (2)盘存计算法(实地盘存制) 材料出库不入账,当期材料消耗量通过期末 盘点后倒挤算出。 本期材料耗用量 =期初结存量+本期收入量-期末结存量,3、消耗材料的计价 (1)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 账户设置:“原材料”、“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 消耗材料的实际成本 消耗材料的计划成本消耗材料应分摊的成本差异 消耗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实际消耗量计划单价 消耗材料应分摊的成本差异 =消耗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材料成本差异率 = 月

5、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 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2)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 材料一般分批分次购入,其单价并不一致,材料发出时如何确定其单价? 可采用以下方法: 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和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个别认定法等。,企业会计准则取消后进先出法计价的原因: 1.可以真实反映企业存货流转的实际情况; 2.减少企业随意变更计算方法; 3.与国际会计接轨 。,二、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分配原则: 构成产品实体并能直接确定归属对象的材料费,应直接计入各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对于几种产品共同耗费的间接材料费,应选择适当的分

6、配标准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材料费用分配标准的类型 定额消耗量比例、系数比例、产品产量比例、重量比例、体积比例等。,(一)重量分配法,根据各种产品的实际重量比例为标准分配原材料费用的一种方法。 待分配材料费用总额 材料费用分配率= 各种产品的重量之和 某种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 =该种产品的重量材料费用分配率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产品的材料费用与产品重量有密切联系的情况。,例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材料1800公斤,单价145元,计261000元,甲产品重量为60500公斤,乙产品重量为70000公斤。,材料费用分配如下: 材料费用分配率=26100

7、0/(60500+70000) =2元/公斤 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605002=121000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700002=140000元,(二)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计算公式如下: 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 =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材料实际总消耗量 各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 =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 该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 材料单价,以上方法可考核材料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有利于加强成本管理。为了简化核算工作,也可采用按定额费用比例直接分配材料费用。 适用范围: 适

8、用于定额管理制度健全,材料消耗 额比较准确的情况。,公式如下: 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 =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某种产品定额材料费用 =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单价 材料费用分配率 =实际材料费用 各产品定额材料费用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该种产品的定额材料费用 材料费用分配率,例: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材料1200公斤,每公斤4元。甲产品的实际产量为140件,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4公斤;乙产品的实际产量为80件,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5.5 公斤。试计算分配甲、乙产品各自应负担的材料费。,方法一: 甲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140 4560(公斤) 乙

9、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80 5.5 440(公斤)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2004)(560440) 4.8元/公斤 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5604.82688(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4404.82112(元) 合计 4800(元),方法二: 甲产品材料定额成本140 4 4 2240(元) 乙产品材料定额成本80 5.5 4 =1760(元) 材料费用分配率 (12004)(2240 1760 ) 1.2 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2240 1.2 2688(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1760 1.2 2112(元) 合计 4800(元),(三)标准产量系数分配法,1、概念 将各种产品产量

10、均折合为标准产品产量,并按标准产品产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的一种方法。 2、适用范围 一般在各种产品的工艺过程基本相同时使用。,3、计算公式 某产品的某一标准实际量 某种产品折合系数= 标准产品该标准实际量 某产品标准总产量 =该产品的实际产量该产品折合系数 材料费用分配率=材料费用总额产品标准总产量 某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某产品标准产量材料费用分配率,例3、某企业生产A、B、C三种配件,其产量分别为2000件,1000件,5000件。本月共耗用甲材料52500元,A、B、C三种配件的材料的计划成本分别为2.4元,1.8元,1.2元。假定以A配件作为标准产品,以A配件的计划成本为折合标准。,材

11、料费用的分配如下: 1)B配件的折合系数=1.8/2.4=0.75 C配件的折合系数=1.2/2.4=0.5 2)B配件的标准产量=10000.75=750件 C配件的标准产量=50000.5=2500件 3)材料费用分配率=52500/(2000+750+2500) =10元/件 4) A配件应分配的材料费用=200010=20000元 B配件应分配的材料费用=75010=7500元 C配件应分配的材料费用=250010=25000元,三、分配结转直接材料费用的账务处理,(1)在实际工作中,材料费用的分配是通过编制材 料费用分配表进行的。 (2) 账务处理 : 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种原材料费

12、用,应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及其所属明细账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用于辅助生产的原材料费用, 应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及其所属明细账的费用(或成本)项目; 基本生产车间管理耗用的原材料费用,应记入“制造费用”总账及其所属明细账; 厂部管理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记入“管理费用”账户。,练习:,A企业2014年8月份共发生原材料费用1258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甲产品耗用1520元,乙产品耗用740元,辅助生产车间耗用1100元,基本生产车间一般耗用200元,行政管理部门耗用200元,专设销售机构耗用180元,另外,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8640元,按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其中,甲产品的原材料消耗

13、定额为3公斤/件,产量1200件,乙产品的原材料消耗定额为1.5公斤/件,产量800件。,原材料费用分配率=8640/(12003+8001.5) =8640/4800=1.8 甲产品应负担的费用=1.812003=6480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费用=1.88001.5=2160元 借: 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8000 乙产品 2900 辅助生产成本 1100 制造费用 200 管理费用 200 销售费用 180 贷:原材料 12580,第二节 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1、成本项目的设置: 动力费用应视其多少或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的大小,分情况处理: 1)若外购动力费、燃料费占产品成本的比重较大,应单

14、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重要性原则,便于考核) 2)若外购动力费占产品成本的比重较小,不需单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可以: 并入“直接材料” 项目; 或并入 “制造费用”项目(一般为间接计入费用,简化核算起见)。,2、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方法 主要的分配方法有: 生产工时分配法、机器工时分配法 计算公式: 费用分配率 =各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动力费用 各种产品生产工时之和,3、账务处理 每月实际支付动力费用时,以支付的金额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月末对当月应付动力费核算、分配完毕后 借:相关的成本费用项目 贷:应付账款,为什么不借记成本费用账户,贷记“银行 存款”账户? 原因:外购动力费

15、一般不是在每月末支付,而是在每月下旬的某日支付(或下月上旬支付)。如:6月21日支付的电费是5月20日6月20日期间所耗电费,而6月份的实际电力耗费只有到6月末才能计算分配,二者金额往往不一致。此种账务处理是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一)工资总额的组成 (二)工资费用的原始记录 (三)工资的计算 (四)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的核算,职工薪酬的构成,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职工福利费 社会保险费(五险) 住房公积金 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非货币性福利 辞退福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包括在直接人工费用项目中),一、工资总额的组成,1、计时工资:按计时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支

16、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工资标准是指每一职工在单位时间内应得的工资额。 2、计件工资:分个人计件和集体计件。 3、奖金: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 4、津贴和补贴:为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它 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物价补贴。 5、加班加点工资 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主要指由于职工病假、工伤、产假、婚丧假、探亲假等应支付的工资。,二、工资费用的原始记录,企业应按每个职工设置“工资卡”,内含职工姓名、职务、工资等级、工资标准等资料。计算职工工资的原始记录,有“考勤记录”和“产量记录”。 1、考勤记录: 是登记职工出勤和缺勤情况的记录,为计时工资计算提供依据。 形式:考勤簿、考勤卡片(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