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269023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46.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pdf)(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页 共 4 页 北京临川学校北京临川学校 2012017 72012018 8 学年度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高二二语文语文试试卷卷 本试卷共本试卷共 2121 题,全卷满分题,全卷满分 150150 分,考试用时分,考试用时 150150 分钟。分钟。 第第 I I 卷卷阅读题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3535 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9 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明代文学的一个特色是集团林立,流派纷呈,标新立异,争讼不息。 明代以前,文人的结合往往是具有较多共同特点的作家同

2、声相应、同气相求而成,且 围绕着一时的文学大家或权势人物组成一个圈子。明初,先后以文坛三杨(杨士奇、杨溥、 杨荣)和李东阳等台阁文人为核心,其他文人也以趣味相投,自相结合,或窗下切磋以攻 文,或林下逍遥以娱老,各文人集团之间尚未形成相互攻讦的风气。 成化、弘治以后,统治集团日见腐败,词臣的文柄旁落,逐步由“文章之贵贱操之在 上,其权在贤公卿”,转变为“操之在下,其权在自立”的局面,也改变了原来台阁创作 追求雍容典雅之风。而城市的发达,也有利于文人相对集中,并滋长着一种文酒风流、空 疏不学的风气。文人们聚集在一起,往往只是在宴谈谑浪、此唱彼和寻求情感上的沟通和 文化上的满足。由于空疏不学,则入主

3、者偏执一端,不可一世,批评他人,抹煞一切;出 奴者,便一无定见,随波逐流,容易为时风所左右,为他人所笼络。以弘治、正德年间的 前七子为代表,文士的集合改变了过去以兴趣相组合的模式,形成了以主张相结合的风气, 这标志着名人流派观念的自觉。但往往由此而造成了“各立门庭,同时并角,其议如讼” 的局面。万历以后,国事日非,文人结社多指斥朝政,党同伐异,本来文艺性、学术性的 团体渐渐打上了鲜明的政治色彩,如声势浩大的全国性团体复社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因 此,明代的文学团体,尽管标榜不同,或以地域分,或以社所名,或以时代称等,但究其 性质,主要就是兴趣型、主张型、政治型三大类。当然,这也只是就大致的倾向而

4、言,因 为他们大都是一种松散的结合。 明代文学史上,特别受人注目的就是“主张型”的文学团体和他们所引起的文学争论。 文学争论在分门立户、相互否定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暗暗地相互渗透,从而促进了文学的 变通和发展。如针对前七子师法秦汉古文而积剽袭模拟之弊,“唐宋派”王慎中等在心学 和文学通俗化的思潮影响下,提倡学习与明代语言差距较小的唐宋散文,自由地表达作者 独立的主体精神,在作品中能见到“真精神与千古不可磨灭之见”。但由于他们过于追求 理正法严,不免失之于沉滞,不久就遭到了王世贞等后七子的反击。但这绝不是历史的简 单重复。唐宋派毕竟打破了“文必秦汉”的神话,为后来的公安派的崛起做好了准备,而 且后

5、七子中的王世贞后来也悄悄地肯定了归有光等人的文章,摒弃成见,会通众说,归于 和平。这有力地证明了通过争论而取得的“双美”共识。 明代文人集团的林立和各种流派的纷争就这样既是现实创作的反映,又反过来推动了 创作与流派的发展;既使作家更加自觉地追求和凸显流派的风神,又使各派的文风在相互 交流、相互调剂的过程中沿着相反相成的规律不断演进。沿着这一方向,在以后的文学史 上,文人们的集团意识和流派观念更加自觉,更加明确。 (摘编自明代文学:众多的文学群体及文学的论争,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明代的文学团体成员往往围绕一时的文学大家或权势人物组成兴趣型集团。 B

6、明代初期,以一些台阁文人为核心的文学集团,其文学创作追求雍容典雅之风。 C前七子入主出奴,改变了过去以兴趣相结合的模式,标志着名人流派观念的自觉。 D.唐宋派提倡学习唐宋散文,它打破了“文必秦汉”的神话,后来也得到了后七子的肯定。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立足明代文学史,从文学团体类型和流派纷争两方面论述了明代文学的一个特色。 B文章二、三段结合文人群体在不同时期的文学表现,比较详尽地阐释出其大致的类型。 C文章第四段以文学争论中的相互否定又相互渗透,证明通过争论可以实现“双美”共识。 D文章大体呈总分总结构,先提出观点,再结合明代文学的特色进行分析,最后

7、进行总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统治集团的日见腐败、词臣的文柄旁落和城市的发达,是成化、弘治以后文人以主张相 结合形成集团的主要原因。 B万历以后,文人结社多指斥朝政、党同伐异,有一定的政治主张,作为有全国影响的团 体复社,其鲜明的政治色彩也会影响其文艺性、学术性作品。 C后七子中的王世贞后来也悄悄肯定归有光等人的文章,说明不同流派在争论过程中也会 自觉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观点。 D.随着文人们的集团意识和流派观念更加自觉和明确,为了追求和凸显流派的风神,文人 们会越来越对立,纷争会越来越激烈。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

8、题,小题,1414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背后的子弹 包利民 冲出战壕的时候,班长赵锐只觉得兴奋,他大步向前,狂风,还有子弹的呼啸。他都 没有一点儿的恐惧,这样的场景他经历得太多了,竟是喜欢上了这种感觉。忽然,一丝莫 名的凉意夹杂着不安涌上心头,只觉背后异样,猛回头,却见战士钱万里正跟在身后十来 米处,黑洞洞的枪口晃动着,不时划过他的后心,他不禁颤了一下。 赵锐瞬间想起,许多次战斗都是这样,冲锋的时候,钱万里就跟在他后面不远处。他 的心更是紧提了起来,作为班长,他没少收拾这个沉默的战士,总是找茬让他吃些苦头。 有时是钱万里真的犯了错,有时是无事找事,不为别的,他就是讨厌钱万

9、里的冷淡与冷漠, 这个兵蛋子,不会讨好班长,也不会笑,让人心里不舒服。赵锐回想起刚才钱万里看着他 的目光,比那枪口更让人心生寒意。事实上这种眼神赵锐在钱万里的眼中已看过多次,说 不出的阴寒。这小子总跟着自己,不会瞅冷子照自己放上一黑枪吧! 钱万里的心里也的确是这么想的。每次冲锋,他都紧紧尾随赵锐,他甚至无视迎面而 来的弹雨,眼中只有那个让他痛恨的背影。他是有着痛恨的理由的,他才十八岁,偷偷跑 出来参军,就是为了躲避养父母的虐待。从小到大,他是在阴暗的际遇中成长起来的,心 里已经没有了温暖,虽然不至于去恨每一个人,可他也不再相信任何人。他只是本份地当 一个兵,作战也勇敢不退缩,可这却引来了班长的

10、不满。有一次他不小心打翻了自己的那 份饭,却被班长痛斥,不但饿着肚子,还被关了一夜的禁闭。他没想到逃出那样的家庭, 却又迎来这么一个班长。他的恨便疯长起来,每一次他的手都攥得发白,下定决心一定要 报复。 已经越来越接近敌人的阵地,不少战士都倒在了冲锋的途中。那子弹也越发密集起来, 可却影响不了这两个人的推进速度。随着脚步的迈动,钱万里的步枪枪口也在不停地抖动, 而枪口的前方,就是赵锐。赵锐也因此一阵阵地脊梁发冷,奔跑的身姿也有些僵硬。前方, 第2页 共 4 页 敌人已经冲出阵地,战斗的短兵相接异常激烈。混战之际,钱万里觉得机会来了。他不停 地开枪打倒对自己构成威胁的敌人,同时寻找时机向那个背影

11、开上一枪,而这一枪,一定 要毙命,还要做成是敌人射击的假相。赵锐听着身后的枪响,见敌人一个个倒下,暗自吁 了一口气,同时笑自己的多疑。于是恢复了状态,围拢过来的敌人在他的枪口下一个个倒 地。 冲到敌人阵地前,兵员已经大幅减少,敌人也呈包围之势靠拢过来,几乎四面都有敌 人。见这情形,钱万里一阵激动,这就是最好的时机!他机警地四顾,敌人又倒下许多, 前面的班长也撂倒了不少,在全排,他们两个的单兵作战能力是最突出的,钱万里想也许 正是因为这个,赵锐才会收拾他。见周围的敌人有些退缩,暂时对自己构不成威胁,钱万 里的枪口暗暗对准了前面背影的心脏位置,他相信自己的枪法,手因用力而微微颤抖。全 身也出了汗,

12、风更猛,他忽然打了个冷战,感觉到冷。那一瞬间,他记起一个同样寒冷的 时刻。那时他躺在战壕里,午夜,冬季,睡梦中被冻得醒过来,而更大的困意再度让他迷 糊,只觉得一个草垫子忽然盖在身上。他微微张开眼睛,只看见一个模糊的背影。而此刻, 那背影正在清晰。 赵锐仿佛有预感般转过身来,见钱万里的枪正直直地瞄着自己,他下意识地举枪。钱 万里的枪响了,而赵锐的枪也响了。有那么一刻,赵锐觉得无边的寂静,自己仍然站着, 转回身去,一个接近他的敌人正在倒地。钱万里见到赵锐开枪,脸上竟露出了微笑,可身 上却没有痛的感觉,一个敌人在他身后正慢慢倾倒。 两人对视了一发。赵锐骂道:“发什么呆,快跟上,小心我收拾你!”钱万里

13、提枪而 上,全身的寒冷顿消。战场上,两个身影正所向披靡。 4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3 分) A班长赵锐担心钱万里会放自己黑枪,是因为他平时老收拾这个战士,不仅因为钱万里有 时做错事,还因为他对钱万里存在偏见。 B钱万里带着寒意的目光,赵锐“已看过多次”,从侧面表现了钱万里心中恨意在不断累 积。 C小说几次写到钱万里枪口的“晃动”“抖动”“对准”等细节,表现了钱万里心理的微 妙变化。 D小说以钱、赵二人同时人性复苏、互相救助结尾,情节巧合离奇,给读者留下无穷悬念。 5.小说中的钱万里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概括分析。(5 分) 6.小说以“背后的子

14、弹”为题目,有何用意?(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2,12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2015 年 5 月教育部正式下发了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文件 的通知(教体艺20155 号)“三个文件”的研制和出台,填补了艺术教育评价制度的缺 失,对于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制度意义重大;将有利于切实改进美育教学,切实提高艺术 教育的育人质量,促使人才质量标准更加全面,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学生 全面健康成长意义重大。(资料选自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负责人就中小学生艺 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

15、文件答记者问) 材料二: 测评办法明确,艺术测评将以分数形式呈现,由三个等级组成,其中基础指标占 40 分;学业指标 50 分;发展指标 20 分,加分项目 10 分。测评的依据是学生的写实记录、 成绩评定,同时参考教师评语、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等。此外,音乐、美术课的出勤率, 也将是艺术素质测评的考核内容。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强调,学校必须如实记录每一位学生的艺术素质测评结果,初中和 高中阶段的学生测评结果将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正是 “小升初”、中高考等升学考试的重要参考依据。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非常随意,看不出有统一的标准,同 时也疏于监督

16、。评价基本就是针对每个学生在课堂及课外的表现写个性化的评语。这种评 价方式与教师工作态度、工作强度等因素有关。测评指标体系虽已出台,但其中所包含的 基础指标、学业指标以及发展指标其实都缺少具体的规范化方案。“测评分数并不一定能 如实反映孩子们的艺术造诣和水平,很多有想法或者有潜力的学生不一定就是分数高的。” 另外,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对于学生们的升学是否真的有影响?据西城区一位学生指导中心 的教师透露,她曾参加过和高校关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座谈,“高校说他们不相信这个 东西。我们也必须承认,这之中确实有水分。”(摘编自北京青年报) 材料三: 自 2015 年 8 月教育部公布全国中小学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区名单至今,艺术素质测评的 试点工作已经开展快两年时间,基于对实验区的成功经验与存在问题的分析,统一思想认 识、澄清测评理念是测评工作的重中之重。 施行中小学艺术素质测评的初衷与目的,是想通过素质测评这一杠杆来形成一种倒逼 机制,一方面推动艺术教育落后地区和学校真正重视艺术教育,另一方面促进艺术教育开 展较好或有一定基础的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