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优秀教学设计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251464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优秀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优秀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优秀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优秀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优秀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优秀教学设计1、重点: 顺畅朗读背诵。 积累文言词汇。2、难点: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二课时。多媒体运用。第一课时一、导入我们这学期学的主要文体是什么?(议论文)我们以前学的都是今人写的议论文,古代有没有议论文?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古人写的议论文孟子二章。二、作者简介、文章简介(多媒体打出孟子的头像。)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以孔孟并称。战国中期,诸侯混战,生灵涂炭。面对这种情况,孟子反对不义之战,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今天我们学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孟子这本书是

2、孟子与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撰写的,文章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本文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三、熟读课文,弄清文意1、老师范读:2、正音,齐读一遍,要求通顺(多媒体打出。)粟(s) 夫(f) 畔(pn)通叛3、齐读二遍,初晓大意。4、对照文中注释疏通文句,有疑难处可互相讨论5、释疑,点拨(多媒体出示相关攻城图片)古代城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都说明城之小。天时不如地利也中是作代词,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和用,构成判断

3、,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重点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6、学生翻译,一人一段。四、分析课文1、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首句。)2、怎样论证中心论点的?(连用两个论据论证。2段选取进攻方攻战失利的例子,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攻克,说明地利重于天时;3段选取防守方守战失利的例子连用四个并列否定句,形成排比句势,充分铺张防守方具备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结局,更有力地说明了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守战方仍然失败,因为地利也难比人和。)3、第四段有什么作用?(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得出结论。先用排比句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得出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段中,作者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有普遍意义。)4、孟子的这一说法有无道理呢?你还知道古今中外哪些因得人和而取胜的例子呢?5、小结:本文紧扣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紧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给我们学习和写作议论文提供了很好的典范。五、指导朗读,当堂背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