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工作计划.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237147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工作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工作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工作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工作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工作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工作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工作计划.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工作计划篇一:20XX年小学品德教师工作计划个人工作计划新年伊始,万物更新,在新学期开始之际,为了更好的指导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和学习工作,特制定本学习计划。本学期,我决心通过不断地加强学习与实践,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为我校教学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以下是我的个人计划: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我们每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检验每一位教师思想言行的标尺 , 它对我们的一言一行提出了规范性的要求。以前 , 我缺乏对规范的学习 , 只知道埋头工作 , 我总是希望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 但学生的实际情况却与我的个人愿望相去甚远 , 因而会急

2、于求成 , 出现一些过激的语言或行为。虽然我的动机是良好的 , 殊不知在不知不觉中却违反了师德。因此,我首先要加强学习,认真领会规范中的各项内容,让规范的要求深入我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不偏离方向,不出现违反师德的行为。二、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师德中既有教师本人的品德,又有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仪表、气质随时都感染和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必须 “美其德,慎其行”,不能出现一点疏漏。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必须做到。在工作中,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举止文雅,带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及公益劳动,为

3、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同时,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起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及良好的教师形象。三、加强修养,提高素质马卡连柯曾说过:“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肃、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作为一名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要想出色地完成任务,不仅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广泛涉猎其他相邻学科的知识领域,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随着时代的前进,学生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也开始呼唤新时代的新型教师。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无愧于学生、家长及社会的期望,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今后,我要继续加强学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继续深造,努力提高自己

4、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尽快提高教学水平;同时,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了解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为顺利开展班级教学工作奠定基础。另外,在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不断陶冶自己的情操,做一名高素质的人民教师。四、关爱学生,无私奉献教师师德高尚的重要体现就是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献给学生,献给教育事业。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思品教学工作。在工作中,要注意转变观念,端正思想,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把学生视为平等的教育对象,而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惟我独尊,任意发号施令,要逐渐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师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今后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中,我对

5、学生要本着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的原则,不偏袒好学生,更不歧视差学生,要爱得有方,严得有度,特别是对后进生,决不讽刺挖苦他们,更不体罚和变相体罚他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工作中要有“四心“,即爱心、耐心、信心、恒心,以自己对学生的一片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诚,坚持不懈的做好本职工作,不惜时间,不计报酬。做好对学生的家访工作,尤其是对后进生要逐一进行家访,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帮助父母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找到孩子真正的致差的原因,变革教育方法,并有意识地诱导家长反省自己的失误,认识孩子的发展变化,变盲目配合为协作教育。总之

6、,我会从自我做起,维护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本着教育一个学生,挽救一个家庭,稳定整个社会的宗旨和敬业、爱生、奉献的原则,严肃认真、全心全意地做好本职工作,以良好的师德回报社会。篇二: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计划小学五年级下品德与社会全册备一、学情分析 20XX、3五年级一班共有49名学生,学生好、中、差参差不齐、基础不一、智力因素和认知水平也有差异,五年级的学生对待事情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具有判断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做事又有片面性,还需教师指导。对于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家长、学生以及大部分教师都认为是小学科,学好学差无关紧要,因此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也不够重视,课前不预习、不收集

7、资料;课后不复习巩固。很多学生有偏科现象。 二、全册教材在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本册教材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主题构建教科书体系;重视德育的实效性,使儿童在多元的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重视从生活中体验意义,加强合作、分享与合作;注重方法引导,追求学习方法的多元化;体现地域特色,强调个性化;把教科书做成能与儿童进行对话的文本,营造教科书的儿童文化,使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得幸福而有意义。三、教学总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道德教育存在于儿童的全部生活中,让道德培养回归生活:通过对生活中有关伦理、价值、法规等问题的探讨,认识到确立价值伦理和遵循社会规范对于建

8、设有序、文明、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重要性,明确自己在集体在的权力、责任和使命,形成善于判断是非、明智抉择的能力,养成对他人的尊重、关爱同情之心和良好的品行。2、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促进学生在发展中生活。通过学生亲身参加社会调查、实践、社会服务和公益活动,并与他人交流和分享社会生活的经验和认识,掌握认识和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方法和技能。3、选取有意义的教育内容,引导儿童生活。实现儿童现实生活的教育价值。4、追求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公民奠定基础。5、体现课程标准的

9、综合性、社会性,倡导自主的体验学习、探究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式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基本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学习自我管理与调控,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能做,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2、会与他人交流学习方法和生活体验,做到清楚地表达,专注地倾听,民主地参与。 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生活、认识祖国和世界,尝试发现并解决其中的问题,并学习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4、学习用多样化方法搜集信息,解决问题。5、了解自我与集体。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包括懂得自尊、自爱、有羞耻感,爱惜个人名誉。6、学习了解有关法律法规,懂得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10、初步养成守法意识。7、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和历史知识,理解人于地球、人与自然、历史与社会的相互依存与发展的关系。8、了解祖国民俗风情,知道民族团结。世界和平的重大意义。 五、单元(组)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第一单元做个对自己负责的人;有四节教材:自尊自爱、吾日三省吾身、心中的警戒线、与法同行;第二单元,龙的传人:有四节教材: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独领风骚的中华文明、引领世界的古代科技、文明与的使者;第三单元,团结的民族大家庭:有三节教材、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躲花、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民族团结一家亲;第四单元美丽的地球,有三节教材;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地球上的陆地、地球上的海洋。六、单元(组)

1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十、教学进度篇三:二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课教学计划二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课教学计划张玉珍一、指导思想树立综合的,开放的课程观 ,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师 观,帮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开阔视野,勤于学习,不断吸收时代的信息,与时惧 进,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创新。二、学生现状分析:学生现状分析 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上进心和求知欲都很强。这就要求教师利用思想品德 课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做人,树立班集体荣誉 感。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每个人去学习。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根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通过接触了一个又一个

12、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加深了他们对自我,对他人, 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了较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一定的是非 观.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本教材在内容建构上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积极引导 儿童的发展, 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构建。 体现开放性, 鼓励创造性。四、本学期教学目标:(一)本学期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知识,并联系生活实际,认识自己的家乡与校园,了解家乡与校园, 树立热爱家乡、 热爱祖国的意识。 用模范的行动指导自己的言行。2、教育学生了解自己的组织(少先队)。培养学生的荣誉感。3、引导学生看课文说内容,联系实际能说出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一些生活 故

13、事。 4、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五、改进措施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改进措施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育方法多样化,发挥骨干带头作用。3、让学生多看、多说。培养学生动脑习惯。课外多搜集有关爱祖国,保卫 祖国的的事例,用事实来教育学生。4、经常向其他老师学习,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5、采用学生为主体的方法,课堂上让学生多讲多讨论,从而让学生在讨论 中提高辨别能力五、教学措施:1、准确地把握教材,从认知和行为两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结合班队,团队活动进行教学。 3、充分利用参考资料和书上的习题开拓创新。 4、充分利用教学挂图、幻灯片、录音机等教学手段达到最佳效果。 5、提倡同学们 “多养一盆花,认养一棵树、爱惜每一片绿地,让我们周围充满 绿色” 。七、教学进度第一课 12 周第二课 34 周第三课 56 周第四课 78 周第五课 910 周第六课 1112 周第七课 1314 周第八课 1516 周第九课 1718 周第十课 1920 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