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q情商_压力容器检验程序方法技能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233102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eq情商_压力容器检验程序方法技能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eq情商_压力容器检验程序方法技能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eq情商_压力容器检验程序方法技能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eq情商_压力容器检验程序方法技能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eq情商_压力容器检验程序方法技能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eq情商_压力容器检验程序方法技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q情商_压力容器检验程序方法技能(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压力容器检验1.监督检验 1.1产品制造质量监督检验1.2安装质量监督检验(改造修理)1.3进口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1.4委托检验、商业检验2.在役检验1.3定期检验1.4年度检验1.5委托检验、商业检验3.法规检验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目录高耗能特种设备监督管理办法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规则(试行)TSG R0004-2009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32007 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12004 非金属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规则TSG R70012013压力容器定期检

2、验规则TSG ZF0012006 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国家和行业标准,如GB 150-2011压力容器 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材料、焊接、检验标准等4.针对性检验了解受检压力容器的结构特点、对检验和安全使用的影响、材料特性、介质特性、使用中可能产生的缺陷、影响安全使用的关键因素等。如蒸压釜等快开门容器、非金属衬里容器、造纸蒸球、有毒或剧毒容器、易燃介质容器等。5、检验中应考虑到因素压力容器的失效模式、选材、结构、工作原理、焊接、热处理、防腐、无损检测、失效分析、缺陷安全评定等失效模式:减薄、尺寸变化、连接部位失效、本体开裂、鼓泡、微孔/微隙、金相组织变化、材料性能变化、阳极形成

3、选材及材料特性:材料要与容器的结构、介质、强度、制造和运行工艺相适应。结构特点和强度计算:工作原理:操作压力和温度、操作工艺、介质特性及对材料的影响、安全运行措施、安全附件焊接技术:焊接结构、焊接方法、焊接材料,判断缺陷(裂纹)是制造时还是使用时产生的热处理及金相组织:热处理状态、热处理目的、使用状态下的金相组织状态,缺陷的返修方法防腐技术:介质对材料的腐蚀、环境对材料的腐蚀、腐蚀机理、应力腐蚀、电化学腐蚀无损检测技术:四种常见方法的使用方法、对象、优缺点,检验时机、缺陷评定、组合使用6、损伤和失效模式损伤,是指容器在外部机械力、介质环境、热作用等单独或共同作用下,造成的材料性能下降、结构不连

4、续或承载能力下降。损伤是一个过程。失效,是损伤积累到一定程度,容器强度、刚度或者功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状态。发生损伤后不一定失效,而失效发生一定存在损伤。失效模式是压力容器的设计基础。对压力容器检验结果的评价,也是建立在失效模式的基础上。对压力容器运行过程中损伤模式的识别,有助于定期检验方案的制定,利于在设备发生失效前及时进行修复或报废处理等。失效模式的分类 第一大类:短期失效模式1 脆性断裂 ;2 韧性断裂;3 超量变形引起的接头泄漏;4 超量局部应变引起的裂纹形成或人性撕裂;5 弹性、塑性或者弹塑性失稳。第二大类:长期失效模式7 蠕变断裂;8 蠕变失稳;9 冲蚀、腐蚀;10 环境助长开裂;

5、第三大类:循环失效模式11 扩展性塑性变形;12 交替塑性;13 弹性应力疲劳或弹塑性应变疲劳;14 环境助长疲劳;GB1502011,压力容器,考虑了如下失效模式:脆性断裂 ;韧性断裂;接头泄漏;弹性或塑性失稳;蠕变断裂; 以上失效模式由相应的设计准则和强度理论;腐蚀失效:由设计人员全面考虑解决。损伤模式的分类:腐蚀减薄类:全面腐蚀(均匀腐蚀)局部腐蚀(非均匀腐蚀、局部减薄)点腐蚀(坑蚀)、晶间腐蚀、选择性腐蚀、电偶腐蚀、缝隙/垢下腐蚀、微生物腐蚀环境开裂类:氢致开裂、应力开裂、疲劳、蠕变等材质劣化类:球化、石墨化、脱碳、脆化等 机械损伤类:变形、磨损、机械疲劳等其他损伤类:依据损伤模式制定

6、压力容器检验方案、依据失效模式设计压力容器7.压力容器范围的界定本规程适用的压力容器,其范围包括压力容器本体和安全附件。7.1 压力容器本体压力容器的本体界定在下述范围内:(1)压力容器与外部管道或者装置焊接连接的第一道环向接头的坡口面、螺纹连接的第一个螺纹接头端面、法兰连接的第一个法兰密封面、专用连接件或者管件连接的第一个密封面;(2)压力容器开孔部分的承压盖及其紧固件;(3)非受压元件与压力容器的连接焊缝。压力容器本体中的主要受压元件,包括壳体、封头(端盖)、膨胀节、设备法兰,球罐的球壳板,换热器的管板和换热管,M36以上(含M36)的设备主螺柱以及公称直径大于或者等于250mm的接管和管

7、法兰。7.2 安全附件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包括直接连接在压力容器上的安全阀、爆破片装置、紧急切断装置、安全联锁装置、压力表、液位计、测温仪表等。二、压力容器缺陷1.压力容器的常见缺陷1.1裂纹:(1)器壁母材上裂纹;(2)热影响区裂纹;(3)焊缝区裂纹。 1.2焊接缺陷:(1)未熔合;(2)未焊透;(3)夹渣;(4)气孔;(5)咬边;(6)焊瘤;(7)烧穿;(8)弧坑;(9)焊缝外形、尺寸不符合要求。 1.3其他:(1)分层缺陷;(2)表面张口型缺陷;(3)冲刷缺陷;(4)腐蚀缺陷;(5)变形缺陷。2.容器的常见缺陷分类2.1宏观缺陷(即表面缺陷)和埋藏缺陷(即内部缺陷)。宏观缺陷主要有:机械

8、损伤、工卡具焊迹、电弧灼伤、咬边、腐蚀、表面气孔、表面裂纹、变形等, 这些缺陷可以通过肉眼或简单的检测仪器发现。咬边也是一种宏观缺陷,容易诱发裂纹,危害性较大。腐蚀是容器内盛装的介质与接触的金属材料发生的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的破坏,分为均匀腐蚀和非均匀腐蚀2.2埋藏缺陷主要有:未熔合、未焊透、夹渣、钢板分层以及材料本身的杂质缺陷等, 这些缺陷需要有一定专业水平的检验人员结合容器结构特征,利用专业检测仪器(如射线、超声波探伤等)检测后才能发现。2.3母材缺陷()母材出厂表面本身就有裂纹、结疤、折叠、夹杂、分层等缺陷。()长期仓储引起表面有浮锈层、氧化皮剥落、锈蚀麻点与四坑。()运输与吊装引起表

9、面撞伤,尖锐物挤、划伤等缺陷。()容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锤(压)痕、焊接孤坑、碳刨弧坑、机械损伤,表面夹杂物分离引成的凹坑、麻点、工卡具焊迹等缺陷。()厚度负偏差达不到标准要求2.4焊接缺陷(1)焊缝外部缺陷有:焊缝形状和尺寸不符合要求、焊瘤、咬边、烧穿、未焊透、夹渣、气孔、焊接裂纹等。(2)焊缝内部缺陷有:未焊透、夹渣、气孔、焊接裂纹等2.5其他:分层缺陷、表面张口型缺陷、冲刷缺陷、腐蚀缺陷、变形缺陷。2.6 制造缺陷和使用产生的缺陷的区分缺陷是否扩展、变形、泄漏、冲蚀减薄、腐蚀、泄漏、材质劣化、失稳、脱落、真空度下降等三、基于风险的检验(RBI)风险定义:失效可能性与失效后果的乘积。失效后果

10、由失效后可能泄漏的介质存量及介质的特性计算得出,主要考虑四个方面:可燃事件、毒性泄漏、环境污染、营业中断。失效可能性建立多个模块:减薄、应力腐蚀开裂、高温氢腐蚀、机械疲劳、脆性断裂、设备衬里、外部损伤等技术模块。对应不同的失效类型,不同的检验技术使用效果不同:宏观检查:减薄、形变、起泡、表面裂纹超声纵波:减薄、起泡、微孔超声横波:表面裂纹、埋藏裂纹、微孔磁粉检测:表面裂纹渗透检测:表面裂纹声发射检测:表面裂纹、埋藏裂纹涡流检测:减薄、表面裂纹、埋藏裂纹射线检测:减薄、形变尺寸测量:减薄、形变金相检验:组织变化、表面裂纹、埋藏裂纹、微孔量化的风险程度结合量化的检验有效性,就可以考察检验程序对降低

11、风险的贡献,并优化检验程序。优化原则:如果检验程序不能足够的降低风险,要提高检验有效性级别或缩短检验周期;如果检验有效性级别高的检验程序降低风险效果不佳,要降低检验有效性级别,或延长检验周期。针对失效模式制定检验方案,减少检验比例和项目。四、定期检验前的准备1.使用单位准备工作1.1检验计划1.2技术资料准备制造安装资料、改造维修资料、历次检验资料、运行资料2.检验单位准备工作2.1审查技术资料2.2编制检验方案2.3资源配置2.4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3.现场调查3.1与操作人员座谈3.2与工艺和管理人员座谈3.3了解设备停运的准备情况3.4查阅运行记录4.检验方案制定考虑容器结构形状、工作介质

12、和工作温度、容器安装位置和空间、制造方法、安装使用状况、运行状况、检验安全、方案修改5.检验条件确认5.1安全停车5.2系统隔断5.3置换清洗5.4取样分析5.5设备通风5.6切断电源5.7脚手架与容器清理5.8安全电源与照明5.9个人防护个人防护用品、快开门容器、液化石油气容器、有毒介质容器、进入内部检验的监护、耐压试验防护等六、定期检验的项目方法检验机构应当根据压力容器的使用情况、损伤模式、失效模式制定检验方案。定期检验的方法以宏观检查、壁厚测定、表面缺陷检测、安全附件检验为主,必要时可以采用超声检测、射线检测、硬度测定、金相检验、材质分析、涡流检测、密封紧固件检验、强度校核或者应力测定、

13、耐压试验、声发射检测、泄漏试验等。同时执行设计的特殊规定。定期检验过程中,使用单位或者检验机构对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有怀疑时,应当进行耐压试验。TSG R7001-2013第十六条 检验前,检验人员一般需要审查以下资料:(一)设计资料,包括设计单位资质证明,设计、安装、使用说明书,设计图样,强度计算书等;(二)制造(含现场组焊)资料,包括制造单位资质证明,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对真空绝热压力容器,还包括封口真空度、真空夹层泄漏率检测结果、静态蒸发率指标等),竣工图等,以及制造监督检验证书、进口压力容器安全性能监督检验报告;(三)压力容器安装竣工资料;(四)改造或者重大维修资料,包括施工方案,竣

14、工资料,以及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证书;(五)使用管理资料,包括使用登记证,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以及运行记录、开停车记录、运行条件变化情况以及运行中出现异常情况的记录等;(六)检验、检查资料,包括定期检验周期内的年度检查报告和上次的定期检验报告。本条(一)至(四)项的资料,在压力容器投用后首次定期检验时必须进行审查,以后的检验视需要(如发生移装、改造及重大维修等)进行审查。资料审查发现使用单位没有按照要求对压力容器进行年度检查,以及发生使用单位变更、更名使用压力容器的现时状况与使用登记表内容不符,而没有按照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则(TSG R5002)要求办理变更的,检验机构应当向压力容器使用登记

15、机关反映。资料审查发现压力容器未按照规定实施制造监督检验(进口压力容器未实施安全性能监督检验)或者无使用登记证检验机构应当停止检验,并且向压力容器使用登记机关反映。第十七条 使用单位和相关的辅助单位,应当按照要求做好停机后的技术性处理和检验前的安全检查,确认现场条件符合检验工作要求,做好有关的准备工作。检验前,现场至少具备以下条件:(一)影响检验的附属部件或者其他物体,按照检验要求进行清理或者拆除;(二)为检验而搭设的脚手架、轻便梯等设施安全牢固(对离地面2m以上的脚手架设置安全护栏);(三)需要进行检验的表面,特别是腐蚀部位和可能产生裂纹性缺陷的部位,彻底清理干净,露出金属本体;进行无损检测的表面达到JB/T 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有关要求;(四)需要进入压力容器内部进行检验,将内部介质排放、清理干净,用盲板隔断所有液体、气体或者蒸汽的来源,同时设置明显的隔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