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B卷(word版,解析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91193599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B卷(word版,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重庆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B卷(word版,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重庆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B卷(word版,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重庆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B卷(word版,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重庆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B卷(word版,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B卷(word版,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B卷(word版,解析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重庆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B(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项是( )A. 一把伞,是开在雨中的一朵花;两把伞,就是顺水携行的一枝并蒂(d)莲。B. 黄昏,漫步林间,常常被树鸟声,一地落叶,一缕清香绊(bn)住脚。C. 初夏,栀子花开,蝶儿翩飞,翠绿的藤蔓也按捺(ni)不住爬上白墙的冲动。D. 踏着熟悉的林荫道,逝去的日子在眼前流动,往事历历,

2、不觉湿了眼眶(kung)。【答案】C【解析】【详解】C项有误,应是:按捺(注音:n n)经常表示抑制,忍耐的意思。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驯良 潮汛 文质彬彬 眼花瞭乱B. 贻误 忠贞 沁人心脾 鬼鬼祟祟C. 粗拙 竣工 通霄达旦 辗转反侧D. 褒奖 揉躏 张惶失措 千钧一发【答案】B【解析】【详解】A.眼花缭乱B.正确。C.通宵达旦。D.蹂躏、张皇失措。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秋风萧瑟,孤独的老屋,寂寞的院子,断壁残垣,枯枝萎叶,一地狼藉。B. 伴着几声鸟鸣踏进林子,几缕阳光从枝叶间洒落,清晨的林间静谧而美好。C. 夜幕下,城市的霓虹灯照亮了四

3、通八达的立交桥,也照亮了鳞次栉比的街道。D. 保持消防安全通道畅通,是最基本的安全常识,部分居民不以为意,照旧乱停乱放。【答案】C【解析】【详解】鳞次栉比,意思是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C句用来形容“街道”,使用对象有误。故选C。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哲学,一门深奥晦涩的学科;儿童,一个直接简单的群体。这两者似乎风牛不相及。 。 。 。 。 。也因此,不少思想家认为:儿童天生就是哲学家。不少大人都对哲学退避三舍,小孩子就更没办法学。而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爱提问的儿童无时无刻不表现出一种“爱智慧”的天性。因此,不少

4、人初听到“儿童哲学”这个名词时,都觉得不可思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和大多教对世界司空见惯、冷漠麻木的成人相比,儿童离哲学要近得多。实际上,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就是对智慧的热爱与追求。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空格前提示现象“哲学”与“儿童”的关系“风马牛不相及”,接着说出结果:因此,不少人初听到“儿童哲学”这个名词时,都觉得不可思议。然后论述:不少大人都对哲学退避三舍,小孩子就更没办法学。解释说明:实际上,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就是对智慧的热爱与追求。而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爱提问的儿童无时无刻不表现出一种“爱智慧”的天性。句紧承句,最后得出:儿童天生就是哲学家。

5、故顺序为: A. 。5.请参照画线部分,再补写两个句子。要求:能从不同角度揭示“关怀”的内涵,表达具体形象。什么是关怀?在我的字典里,关怀是这样的:它有耳朵,听到叹息和悲伤;_,_;它有手,拥抱凄冷与孤独;_,_。【答案】 (1). 它有眼睛 (2). 看到失意和彷徨 (3). 它有嘴 (4). 述说温暖和力量【解析】【详解】仿写,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补写本题从不同角度揭示“关怀”的内涵,表达要具体形象。按照“它有(五官),动词+形容词+形容词”的格式补写即可。6.名著阅读(1)下列说法有误的

6、项是( )A.无常里讲到作者在故乡看大戏,戏里的无常颇具人情味。阿嫂死了儿子,十分悲伤,无常同情阿嫂,放其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阎王捆打四十。B.“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这是鲁迅第一次在日本的同乡会看到的范爱农,当时两人因志趣相投,结为好友。C.昆虫记书中,法布尔用生动话泼、轻松诙谐的笔调,让笔下的虫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尊重。D.昆虫记中法布尔没采用解剖法,而是采取观察与实验的方法,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现象、本能和习性,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昆虫世界。(2)朝花夕拾里除了有对人和事的领扬,还有冷静的批判。请从五猖会或二十四孝图中举出一例,指出

7、作者批判的内容。【答案】(1)B(2)示例: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对于“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引起强烈反感,他用此来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可怜的悲惨处境。【解析】【详解】(1)B项“当时两人因志趣相投,结为好友”错误。鲁迅与范爱农初次相识的地点是:日本横滨。1905年冬,范爱农随徐锡麟夫妇赴日留学。当时正在日本留学的鲁迅应陈子英之邀前往横滨迎接,就在这时开始与范爱农相识,官吏检查范爱农等人的行李时翻出给师母带的绣花的弓鞋,鲁迅看到后嗤之以鼻,摇了摇头,被范爱农看到了,从此对鲁迅不满。范爱农等人在火车上互相让座,鲁迅又看不过去,摇了摇头。1907年日本留学生们接到安徽巡

8、抚恩铭被刺杀、范爱农的老师徐锡麟被杀的消息,举办同乡会时他反对鲁迅等人主张发电回国的想法,专门跟鲁迅作对,从此与鲁迅作对。后来范爱农由于没钱回乡,受到轻蔑,排斥,迫害,只得在乡下教几个小学生糊口。革命的前一年再次遇到鲁迅,两人熟识了,范爱农解释了为何当年与鲁迅作对,鲁迅表示歉意,两人冰释前嫌成为好友。(2)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名著知识关键在平时的积累,注意掌握作者、生活时代、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尤其注意掌握具体的情节内容。本题根据要求举出一例,指出作者批判的内容即可。如五猖会记叙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孩子天性的压制。7.综合性学

9、习2019年4月起,重庆市开展了“晒文化晒风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动,意在宣传重庆的美最、美食、民俗、名人、历史等。为响应此次推介活动,你所在学校报开展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策划栏目】(1)学校要制作一本活动宣传手册,请你仿照栏目一,再设计两个栏目名称。栏目一:赏美景,愉悦身心栏目二:_栏目三:_【展开调查】(2)假如你是学校的一名小记者,请你围绕“晒文化晒风景”活动,从下列采访对象中任选一位,拟两个采访的问题。采访对象:路人、校长、当地分管文旅推介活动的领导人采访对象:_采访问题一:_采访问题二:_【答案】 (1). (1)品美食,享受口福 (2). 学历史,传承文化 (3). (

10、2)路人 (4). 你对重庆的“晒文化晒风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动有哪些了解? (5). 重庆这次“晒文化晒风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动,哪些活动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了学生栏目设计的能力。做此题首先要明确活动主题,要注意围绕主题设计栏目。本题要求践行“晒文化晒风景”的理念,进行相关设计即可。(2)本题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认真审明题意,搞清具体语境。具体表达要有称呼,要符合人物身份,要表意明确,要合情合理。抓住“假如你是学校的一名小记者,请你围绕晒文化晒风景活动”和材料里“拟两个采访的问题”的提示,所设计的问题既要询问对活动的了解与看法,又要表现出对采

11、访人的尊重,语言简明、连贯即可。答案不唯一。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8.默写填空(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诗经蒹葭)(2)_,思而不学则殆。(十二章)(3)黑云压城城欲摧,_。(李贺雁门太守行)(4)无可奈何花落去,_。(晏殊浣溪沙)(5)了却君王天下事,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6)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7)杜甫在望岳中以“_,_”表现自己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8)一轮明月,惹动几多情思。“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对自己的宽慰“_,_”是对亲人的祝愿;“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是对友人的思念。(从

12、相见欢游山西村水调歌头三首诗词中选择最恰当的一句作答)【答案】 (1). (1)在水一方 (2). (2)学而不思则罔 (3). (3)甲光向日金鳞开 (4). (4)似曾相识燕归来 (5). (5)赢得生前身后名 (6). (6)枯藤老树昏鸦 (7). (7)会当凌绝顶 (8). 一览众山小 (9). (8)但愿人长久 (10). 千里共婵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能力。在背诵默写诗词时不仅要注意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一些易错字可以结合词义背诵。此题中注意“罔”“鳞”“赢”“婵娟”的书写。(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

13、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9.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阡陌交通( )便要还家( )便扶向路( )处处志之( )10.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本文构思精巧,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叙述了一个曲折有致的故事。B. 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此寄托他的美好理想,又表现他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C. “不足为外人道也”,短短几个字,却能表现桃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