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履虫伸缩泡观察实验报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191360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履虫伸缩泡观察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草履虫伸缩泡观察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草履虫伸缩泡观察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草履虫伸缩泡观察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履虫伸缩泡观察实验报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草履虫伸缩泡观察实验报告摘要:伸缩泡是草履虫体内水分调节细胞器,是一种规律性伸缩的液泡。在草履虫的内质与外质之间有2个伸缩泡,一前一后。每个伸缩泡向周围细胞质伸出放射排列的收集管。在电镜下,这些收集管端部与内质网的小管相通联。在伸缩泡及收集管上有由一束微管组成的收缩丝。由于收缩丝的收缩使内质网收集的水分(其中也有代谢废物)排入收集管,注入伸缩泡,经由表膜小孔(排泄孔)排出体外。前后两个伸缩泡交替收缩,不断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以调节体内渗透压平衡。本周动物生物学实验课上我们小组进行了草履虫伸缩泡的观察实验,我们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研究,设置了浓度梯度(生理盐水0.1% 、 0.3% 、 0.5%

2、、 0.7% 、0.9% 、 蒸馏水)记录不同浓度下一分钟内草履虫伸缩泡的收缩次数,研究外界环境浓度对草履虫伸缩泡收缩运动的影响。我们收集到的数据是蒸馏水状态下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5次,原液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2次,在0.1%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3次,在0.3%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1次,在0.5%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2次,在0.7%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1次,在0.9%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0次。大致可以看出草履虫所处外界环境浓度越高时收缩次数越少,在浓度过高时伸缩泡不再收缩。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草履虫的基本特征,探究了其伸缩泡的活

3、动机理,进一步掌握观察了微小活动目标的技巧。关键词:草履虫,伸缩泡,收缩次数,不同浓度正文一、实验材料准备采集的原生动物培养液、秒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吸水纸、镜头纸、棉纤维、牙签、不同浓度生理盐水(0.1%、0.3%、0.5%、0.7%、0.9%)、蒸馏水、纱布。二、实验方法1.分组安排本实验组组共六人,分别负责观察并记录在蒸馏水,浓度为0.1%,0.3%,0.5%,0.7%,0.9%的生理盐水中草履虫伸缩泡的收缩次数,最后大家观察原液状态下草履虫伸缩泡伸缩情况,每人选取5个观察对象(样本),每个样本计数 3 个计时单位,以一分钟为一个计时单位。最后求平均值,计算出每个时间单位(

4、一分钟)内草履虫伸缩泡的收缩次数。2.实验操作(1)临时玻片制作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或蒸馏水)。用牙签挑取培养缸边或稻草杆上的膜状粘腻物,蘸入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水滴中。将小片棉纤维撕得很薄,轻轻覆盖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水滴上。*盖上盖玻片(用镊子夹取,45角盖盖玻片)。轻压盖玻片,同时用吸水纸在盖玻片四周边缘处轻轻吸去多余水分。当虫体被压,运动困难,略有变形时伸缩泡运动较易观察。(2)观察临时玻片把玻片放在载物台上,转动光圈调亮视野,将物镜转换到4,转动粗准焦螺旋直至视野清晰,将草履虫聚集的部分移至视野正中央。转换到10的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视野清晰,可观察到草履虫大致形态,寻找运

5、动不剧烈的草履虫(以困在棉纤维中的草履虫为宜)作为样本,将其移至视野中央。转换至40的物镜,转动光圈将视野稍稍调暗(便于观察草履虫伸缩泡的收缩),转动细准焦螺旋至视野清晰,将样本移至视野中央,寻找伸缩泡。(3)计数寻找到伸缩泡后,观察一次伸缩泡的收缩运动,从一次收缩结束之后按下秒表开始计时,计时时间为三个单位时间(即三分钟),到时间后记录三个单位时间内样本草履虫伸缩泡的收缩次数,计时结束后,不满一次收缩运动的不计入次数中。(4)重复实验操作将物镜转换至10,调亮光圈,再寻找四个样本,重复、步实验操作并规范计数。(5)数据处理将每个样本的数据记录好,求出每个样本在单位时间内伸缩泡的收缩次数;将每

6、个样本在单位时间内伸缩泡的收缩次数记录好,取平均值,作为本次实验草履虫在该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浓度下的伸缩泡收缩次数平均值。3.实验结果以下为本组实验数据(均为原始实验数据,仍是三个单位时间内的计数数据): 样本编号环境浓度12345平均值(单位时间内)0.1%生理盐水9次9次9次12次9次3次0.3%生理盐水4次4次4次2次9次1次0.5%生理盐水3次4次8次11次6次2次0.7%生理盐水2次2次1次0次1次1次0.9%生理盐水0次0次0次0次0次0次蒸馏水12次15次21次12次18次5次原液6次7次8次7次4次2次4.分析讨论实验结果(1)相关原理伸缩泡是草履虫体内水分调节细胞器,是一种

7、规律性伸缩的液泡。在草履虫的内质与外质之间有2个伸缩泡,一前一后。每个伸缩泡向周围细胞质伸出放射排列的收集管。在电镜下,这些收集管端部与内质网的小管相通联。在伸缩泡及收集管上有由一束微管组成的收缩丝。由于收缩丝的收缩使内质网收集的水分(其中也有代谢废物)排入收集管,注入伸缩泡,经由表膜小孔(排泄孔)排出体外。前后两个伸缩泡交替收缩,不断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以调节体内渗透压平衡。(2)实验结果讨论根据实验,我们收集到的数据是蒸馏水状态下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5次,原液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2次,在0.1%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3次,在0.3%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1次,在0.5%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2次,在0.7%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1次,在0.9%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0次。这大致可以看出受渗透压影响,草履虫所处外界环境浓度越高时收缩次数越少,在浓度过高时伸缩泡不再收缩。(3)实验误差分析实验中草履虫不断运动、翻转,给计数带来了困难,可能有漏记现象存在。 部分草履虫被棉纤维困住,代谢程度降低,伸缩泡收缩运动缓慢。在浓度较大的生理盐水(如浓度为0.7%,0.9%的生理盐水)中草履虫死亡率高,故实验时计数必须十分迅速,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的一组草履虫中基本无法观察到伸缩泡的收缩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