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葵花》复习资料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1184544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铜葵花》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青铜葵花》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铜葵花》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铜葵花》复习资料(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铜葵花知识要点一、填空题。1、青铜葵花的作者是 曹文轩 ,你还知道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和根鸟也是他的作品。 2、嘎鱼父子认为青铜的家人偷了他家的 鸭子 而引起了吵架。3、编芦花鞋时,一共编了101双鞋,由 青铜 拿去卖。全家人全力以赴地做芦花鞋、卖芦花鞋,目的是为了 照相 。4、葵花的亲身父亲是一位 雕塑家 ,他最得意的作品是 青铜葵花 。落水前他去大麦地 画葵花。5、葵花为了省家里的油灯钱,晚上总是去 秋妮 、 翠环 家做作业,后来由于他俩妒忌葵花的优秀,不让她去做作业,青铜就做了 10 盏南瓜灯。6、青铜为 让葵花看马戏 被几个孩子打了一顿。7、葵花去江南 捡银杏 ,是为了 给奶奶治病

2、 。8、 河那边的村庄有一个很好听的的名字 大麦地。9、 大麦地人把城里来的人的住处称作 五七干校 。10、 大麦地有一个祖祖辈辈养鸭的男孩名叫 嘎鱼 。11、 一个名叫青铜的男孩,他是一个 哑巴 。12、 那串青铜给葵花的项链是用一颗颗 冰凌 ,细心的做出来的。13、 青铜会说话了,他说的话是:“葵花!” 14、青铜和葵花在一场狂风暴雨后,捕到了一条鱼高兴地抱回家,而爸爸妈妈为什么哭呢? 家被洪水冲去了15、嘎鱼父子两为什么到青铜家大闹呢?后来结果如何呢? 因误以为青铜偷捕杀了嘎鱼家的一只大公鸭。结果是嘎鱼家的大公鸭丢了,后来被青铜补到了,送了回去。16、葵花已经读四年级了,为什么中途不读了

3、?家里人同意了吗? 因家穷,没有同意不读书,葵花为了不让家里人花钱,但自己不吃闲饭,她心生一计,故意把成绩考砸了17、 葵花去江南拾银杏,去之前写好信为什么不亲自交给青铜呢? 因为青铜不会同意18、油麻地人都知道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什么呢? 哑巴青铜有个妹妹,叫葵花,说要挣钱给奶奶治病,从油麻地出发,不知道去向如何,哑巴青铜天天夜里提着个灯笼在桥上等她。19、 葵花在临行前,又把玉镯交给谁保管? 青铜的妈妈20、青铜在什么情况下会说话的? 青铜坐在大草垛上等葵花,幻觉中发现葵花,不由自主的叫出了“葵花”。21、葵花的父亲死后,她被(青铜)一家领养。22青铜的家像一辆破旧的(马车)。自从这辆马车

4、上多了葵花,它就显得更(沉重了)。23或许是(青铜)的真诚打动了人们,或许是因为那些(芦花鞋)实在太好了,所以一双双地卖了出去。青铜葵花主要内容: 城市女孩葵花跟随爸爸来到了一个叫大麦地的村庄生活,孤单寂寞的她认识了一个不会说话的乡村男孩青铜。爸爸的意外死亡使葵花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贫穷善良的青铜家认领了她,葵花和青铜成为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粗茶淡饭的生活中,一家人为了抚养葵花用尽了心力,而青铜更是在沉默中无微不至地呵护着葵花,几乎为她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为了葵花上学,青铜放弃了自己的上学梦想;为了让葵花照一张相,青铜甚至在寒冷的冬天卖掉了自己脚上的芦花鞋;为了葵花晚上

5、写作业,聪明的青铜捉来萤火虫做了十盏南瓜花灯;为了让葵花看马戏,青铜顶着葵花默默地站立了一个晚上;为了避免葵花挨骂,青铜勇敢地代妹妹受过;为了葵花报幕时的美丽,青铜心灵手巧地做了一串闪亮的冰项链在充满了天灾人祸的岁月里,青铜一家老小相濡以沫、同心协力,艰辛却又是快乐生活着,从容坚韧地应对着洪水、蝗灾等一切苦难。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失去妹妹的痛苦使青铜仰天大叫,他从心底高喊出了一个名字“葵花”!喊声震动了所有人的心灵。 讲述一个男孩与一个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一个特别的机缘,七岁的城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但十二岁那年

6、,女孩葵花被命运召回了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从此常常遥望着芦荡的尽头,遥望着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这部小说,描述的就是这一户农家两个少年经受苦难的历程和各自显示的风度。他们遭遇火灾、水灾、蝗灾的摧残,他们在风雪、严寒、饥饿的折磨中挺立,他们就是青铜葵花。而当紧急关头,全村人都“挺成一棵树”,这一场景显示,曹文轩这部书所呼唤的,不仅是个人,而且是整个民族对待苦难应有的强劲风度。 本书是作家曹文轩在2005年激情奉献、心爱备至的最新力作。作品人物独特鲜活,叙事简洁流畅,文字纯净唯美,意境高雅清远,情感真挚深沉,字里行间无不充盈着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人间真情,无不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辉。作品写苦难大苦难,将苦难写到深刻之处;作品写美大美,将美写到极致;作品写爱至爱,将爱写得充满生机与情意。这种对苦难、对真情、对美好人性的细腻描写和咏叹宛如一股温暖清澈的春水,将湿润和纯净着每一个读者的眼睛、心灵,牵引着我们对生命中真善美的永恒追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