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管道设计规范.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182690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雨水管道设计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雨水管道设计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雨水管道设计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雨水管道设计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雨水管道设计规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雨水管道设计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水管道设计规范.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雨水管道设计规范篇一: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XX水力计算1. 排水管渠的流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Q=Av式中 Q-设计流量(m3/h)A=水流有效断面面积(m2)V=流速(m/s)2. 排水管渠的流速,应按下列公式计算:V=1/n(R2/3I1/2)式中 v=流速(m/s)R=水力半径(m)I=水力坡度n=粗糙系数3. 排水管渠粗糙系数,宜按下表规定取值。排水管渠粗糙系数管渠类别粗糙系数n粗糙系数nUPVC管、PE管、玻璃钢管石棉水泥管、钢管陶土管、铸铁管 管渠类别 浆砌砖渠道浆砌块石渠道干砌块石渠道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 土明渠水泥砂浆抹面渠道 (带草皮)4.

2、排水管渠的最大设计充满度和超高,应符合下列规定:(1) 重力流污水管道应按非满流计算,其最大设计充满度,应按下表规定取值最大设计充满度管径或渠高(mm) 最大设计充满度200-300350-450500-9001000(2) 雨水管道和合流管道应按满流计算(3) 明渠超高不得小于5. 排水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宜符合下列规定(1) 金属管道为/s(2) 非金属管道为5m/s6. 排水明渠的最大设计流速,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水流深度为时,宜按下表规定取值明渠最大设计流速明渠类别 最大设计流速粗砂或低塑性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粘土草皮护面干砌块石浆砌块石或浆砌砖石灰岩和中砂岩混凝土(2) 当水流深度

3、在范围以外时,上表所列最大设计流速宜乘以下列系数hhh7. 排水管渠的最小设计流速,应符合下列规定:(1) 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为/s。(2) 雨水管道和合流管道在满流时为/s(3) 明渠为/s8. 污水厂压力输泥管的最小设计流速,按下表规定取值压力输泥管最小设计流速污泥含水率(%)最小设计流速(m/s)管径150-250mm管径300-400mm9.排水管道采用压力流时,压力管道的设计流速宜采用/s10.排水管道的最小管径与相应最小设计坡度,宜按下表规定取值最小管径与相应最小设计坡度管道类别 最小管径 (mm) 相应最小设计坡度污水管 300塑料管,其他雨水管和合流管 300 塑料管,其他

4、管雨水口连接管200压力输泥管150 -重力输泥管 20011. 管道在坡度变陡处,其管径可根据水力计算确定由大改小,但不得超过2级,并不得小于相应条件下的最小管径。水泵吸水管设计流速宜为/s 出水管流速宜为/s篇二:GB50332-20XX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P GB 50332-20XX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Structural design code for pipelines of watersupply and waste water engineering20XX-11-26 发布20XX-3-1 实施中国华家质人量民监共督和检国验检建疫设

5、总部 局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Structural design code for pipelines of watersupply and waste water engineeringGB 50332-20XX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0XX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 第92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332-20XX,自20XX年3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中相应内容

6、同时废止。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零零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前言本规范根据建设部建标字第16号文的要求,对原规范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作了修订。由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为主编部门,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为主编单位,会同有关设计单位共同完成。原规范颁布至今已15年,在工程实践中效果良好。这次修订主要是下面两方面的原因:、结构设计理论模式和方法有重要改进GBJ69-84属于通用设计标准,各类结构的截面设计均应遵循本规范的要求。我国于1984年发布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 68-84后,1992年又颁布了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

7、标准 GB 50153-92。在这两本标准中,规定了结构设计均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替代原规范采用的单一安全系数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据此,有关设计的各种标准、规范均作了修订,例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等。因此,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也必须进行修订,以与相关标准、规范协调一致。、原规范GBJ69-84内容过于综合,不利于促进技术进步原规范GBJ69-84为了适应当时的急需,在内容上力求能概括给水排水工程的各种结构,不仅列入了水池、沉井、水塔等构筑物,还包括各种不同材料的管道结构。这样处理虽然满足了当时的工程需要,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发展,不利于促进技

8、术进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交流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科学技术领域有了长足进步,这就需要对原标准、规范不断修订和增补。由于原规范的内容过于综合,往往造成不能及时将行之有效的先进技术反映进去,从而降低了它应有的指导作用。在这次修订GBJ69-84时,原则上是尽量减少综合性,以利于及时更新和完善。为此将原规范分割为以下两部分,共10本标准:1.国家标准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2.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 给水排水工程水塔结构设计规程; 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沉井结构设计规程;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

9、设计规程;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铸铁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预制混凝土圆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给水排水埋地矩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本规范主要是针对给水排水工程各类管道结构设计中的一些共性要求作出规定,包括适用范围、主要符号、材料性能要求、各种作用的标准值、作用的分项系数和组合系数、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以及构造要求等。这些共性将在协会标准中得到遵循,贯彻实施。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负责对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请各单位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和积

10、累材料,随时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计较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编制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 主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参编单位: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湖南大学。主要起草人:沈世杰 刘雨生王文贤 王憬山 冯龙度 刘健行 苏发怀 陈世江 沈宜强 钟启承 郭天木 葛春辉 濯荣申 潘家多篇三:雨水规范高层建筑室内雨水管道灌水试验的讨论xx 发表于: 20XX-3-20 08:07 : 中国给排水资源网第531条规定“安装在室内的雨水

11、管道安装后应做灌水试验,灌水高度必须到每根立管上部的雨水斗。试验方法:灌水试验持续1 h,不渗不漏。”对室内雨水管道的施工验收试验有明确的规定。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第4926条对雨水排水管材选用也有下列规定:“1重力流排水系统多层建筑宜采用建筑排水塑料管,高层建筑宜采用承压塑料管、金属管。2压力流排水系统宜采用内壁光滑的带内衬的承压排水铸铁管、承压塑料管和钢塑复合管等。其管材工作压力应大于建筑物净高产生的静水压力。?”对用于压力流排水的雨水管材的工作压力有明确的规定,而对于重力流排水的雨水管材的工作压力就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设计单位在进行重力流排水的雨水管系统设计时,一般也没有标出雨水管材的

12、工作压力,选用普通的排水管材。而现有常用的普通排水塑料管、柔性接El铸铁管的承受内水压力一般仅为04 MPa,即约为40 mH,O的静水压。对于高度超过40 m的雨水立管,在雨水立管安装后进行灌水试验时,底层立管的管内静水压力便超过了管材所能承受的压力,因此雨水立管安装完成后无法按“施规”的规定进行灌水试验。 2 问题的分析21 规范中的条文说明“施规”中对于第531条的条文说明为“主要为保证工程质量。因雨水管有时是满管流,要具备一定的承压能力。”“设规”中对于第4926条的条文说明为“屋面设计排水能力是相对的,屋面溢流工程不能将超设计重现期的雨水及时排除时,重力流排水管系一定会转为压力流。因

13、此,高层建筑屋面雨水管宜采用承压塑料管和金属管?”。“施规”及“设规”都指出了重力流雨水管系统有可能存在满管流,因此用于重力流排水的雨水管材也必须具备一定的承压能力,高层建筑屋面雨水管宜采用承压塑料管和金属管,但并没有象压力流雨水管那样“管材工作压力应大于建筑物净高度产生的静水压力”,对管材的工作压力做出明确的规定。22 工程实践中高层建筑重力流雨水立管的设计和施工验收在工程实践中,因高层建筑汇水面积较小,采用重力流排水,增加一根立管,便可成倍提高屋面的排水重现期,增大雨水管系统的渲泄能力。因此,设计高层建筑屋面雨水系统大多采用重力排水。当高度超过40 m的高层建筑的立管安装完成后进行灌水试验

14、时立管的静水压就超过普通排水塑料管、铸铁管的承受内水压力,因此无法对雨水立管按“施规”的要求“安装在室内的雨水管道安装后做灌水试验,灌水高度必须到每根立管上部的雨水斗。”遇到这种情况时,施工单位经常采用的应对方法是:利用现场的l临时设施抽水从雨水斗口往立管冲水510 min,或将立管按采用管材所能承受内水压力分段进行灌水试验,若在试验时间内不渗不漏就算合格。采用这两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雨水立管在正常排水水流状态下不渗漏,而对于能否承受在非正常排水情况下出现满管流时所须承受的水压便无法得到保证。因而也有设计单位在进行高层建筑重力流雨水管设计时考虑采用耐高压管材。目前国内除少数厂家有生产用于压力流雨水管系统的高密度聚乙烯排水管,就很少有其它材质的耐高压排水管,因此也有设计单位选用给水塑料管、衬塑钢管、给水铸铁管等给水管材作雨水立管。而采用给水管材代替排水管材作雨水立管时又存在着缺少相应排水管件,管材价格高等问题。23 重力流雨水立管的水压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