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评价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182570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临床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临床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临床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临床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临床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评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学习:临床评析 运用“交流访谈法”(预设型或非预设型的均可)对一堂小学数学课做一个评价。要求是主题突出,过程完整,分析清晰。(要求学生完成不少于1000字临床评析报告)3 临床评价运用“交流访谈法”(预设型或非预设型的均可)对一堂小学数学课做一个评价。要求是主题突出,过程完整,分析清晰。答:我将运用“交流访谈法”(非预设型),对一堂小学数学课做一个评价。访谈主题:备课者的关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思路参 加 者:观察者(暂称为G),执教的老师(一位中年的女教师,暂称为A),两位参与听课者(一位是年轻的高级女教师,暂称为B,一位是老年的高级女教师,暂称为C)说 明:访谈由观察者在教学活动结束后

2、提出,事先并没有这个计划,因此,这三位教师都没有准备。主 题:访谈的主题是由观察者在听课的观察中想到的,并随手记在了听课本上,没有一定的逻辑性。访谈摘录:G:非常感谢三位老师,尤其要谢谢A老师,给我展示了一堂精彩的数学课。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形成了几个问题,想和三位一起交流一下,好吗?C:说说吧。G:A老师您设计这堂课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教授学生口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G:那您考虑到了没有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来做导入?A:开头的练习就是。G:您的意思是说开始的分配糖果的练习么?B:还有果园运送水果的练习和种树的练习。G:那为什么要做三个练习呢?一个不就行了么?C:A老师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尽快

3、的进入课堂情境。G:A老师您设计这堂课的时候,考虑到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难点是什么?A:主要就是学生在做有关“0”的除法时容易做错。比如10除5,200除5,3000除5。G: 那您有没有在教学中关注加强学生自主探究活动,重视对算理和计算规律的探求呢?A:为了避免学生在不理解算理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口算过程、套用计算法则,教材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既没有注明一般的口算思路,也没有出示笔算除法的法则。而是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计算的算理和算法。G:那您是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计算的算理和算法呢?A:主要是激活学生已有的口算经验,使之顺利迁移到除

4、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中。G: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有哪些呢?A:学生已有的与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相关联的口算经验有:表内除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的口算。这些口算经验是帮助学生解答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因此,教学时,我采取积极措施,激活学生已储存的相关口算经验,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并将它灵活运用在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这样一个新的情境中。G:还有没有?C:还要引导学生探索笔算除法的算理和计算规律。G:比如说呢?C: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索笔算除法的算理和计算规律,学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有序思考方法。所以在教学时,A老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除法口算的经验,结合一定的

5、直观操作活动,使学生养成一种有序地思考和操作习惯,从而自主概括出笔算除法的计算规律。G:再一次谢谢三位老师!临床评价: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角度看,这堂数学课关注了这样一些视角。首先,这堂数学课注重了目标达成的原则。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在陈述上完全达成了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部要求。比如说教师对课堂的教学目标十分的清楚,说出了教学目标是“教授学生口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紧接着又说出了本次教学的重点“主要就是学生在做有关“0”的除法时容易做错。”而且还做出了解释“比如10除5,200除5,3000除5”。同时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紧紧围绕着预设的目标而组织。比如课堂中的“导入、启发、归纳、练

6、习”这四个教学环节设置的都十分合理、有效。“导入”环节是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先后出示了3个不同的练习题,从而使学生更快的进入了课堂的情景之中。“启发”环节是在做了几个简单练习后,不断引导不同的学生,让所有学生在思考和回答问题中发展数学思维。“归纳”环节是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思考后,引导个别学生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说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的主要方向。同时教师对学生归纳不到位的知识点,或者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再次的补充和小结。“练习”环节是在学生学到本节课的知识点后,所进行的一个巩固与练习的环节。其次,这堂数学课注重了行为表现的原则。教师的行为表现,包括教师的教学组织策略、教学方法以及教师所创设

7、的教学环境等等都比较鲜明、突出。例如在课堂中,分别有“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组织形式,有“练习法、归纳法”等多样的教学方法,还有创设的各种教学环境都比较鲜明。而且学生的行为表现,包括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参与方式等等完全符合教育规律。因为教师在课堂上考虑到了学生的年龄和接受能力等,所以设计的课堂环节十分合理,创设的情景也十分有趣,因此充分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引起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学习的效果比较明显。可以说课堂的教师表现很优秀,学生的反应很积极。最后,这堂数学课注重了全面的原则。教师十分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形成了技能,比如教师在与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后,还在黑板上分别出了3次每次20道题,要求学生“开火车”来解题,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还照顾到了全部的学生。之后还要求学生独立出3道题并且解题。同时教师还关注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与多向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获得了数学体验,经历了探究过程,最终发展了学生的数学能力。比如教师要求学生独立出题、解题后再与同桌之间相互出题、解题。这样做就增加了学生的数学体验和探究的过程,更加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这是一节注重了教学目标,注重了教师的交和学生的学习,注重了全面发展全部学生的高效的数学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