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农大物第1章节运动学1课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182448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3.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农大物第1章节运动学1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西农大物第1章节运动学1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西农大物第1章节运动学1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西农大物第1章节运动学1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西农大物第1章节运动学1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农大物第1章节运动学1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农大物第1章节运动学1课件(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篇 力 学,第1章 运动学,第2章 动力学,第3章 力学的守恒定律,第4章 相对论力学初步,力学:研究机械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称为力学。 力学的任务:对形形色色机械运动进行实验研究,并把实验数据总结成运动定律。 在力学中研究运动描述的方法,即描述运动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部分,成为运动学;而研究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和周围其他物体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作用对物体运动所产生的影响的部分成为动力学。 根据运动物体的性质、运动特性和所需解决的问题的内容,力学又可分为质点力学、刚体力学、流体力学等。,基本条件,1. 时空观,2. 理想化模型,3. 参照系坐标系,经典时空观,相对论时空观,质点,质点系,

2、非刚体系,刚体,描述方法,定义反映运动性质的物理量,运动方程运动曲线,坐标,速度,加速度,第1章 运动学,本章内容:,1. 1 时空的基本属性,1. 2 物质世界的层次,1. 3 实物的简化模型,1. 4 质点运动的描述,1. 5 刚体定轴转动的描述,1. 6 理想流体的定常流动,1. 7 相对运动,1.1 时空的基本属性,1.1.1 时间均匀性假设 时间平移对称性,当时间的计算起点移动时,物理规律的具体表达形式不会改变,物理规律对时间的平移变换具有不变性因此,不同的时刻在物理上是等价的,时间具有平移对称性,某一研究对象(体系、事物;物理规律)对其状态进行某种操作(使其从一个状态变到另一个状态

3、的过程),若两状态等价(相同),就说该研究对象对该操作具有对称性。,时间的均匀性假设: 时间是一维的,并在确定的空间均匀地流逝着时间的测量与空间方位无关,时间平移对称性:,时间:反映物理事件的顺序性和持续性,与物理事件的变化发展过程联系在一起。,1.1.2 空间均匀性和各向同性 空间平移与旋转对称性,物理规律对于空间的任何点的任何旋转操作具有不变性,称之为空间旋转对称性,对空间坐标的原点做任何平移操作时,物理规律的具体表达形式不会改变,即空间具有平移对称性,空间的均匀性和各向同性假设:,空间平移对称性:,物理空间:是指有长、宽、高三维规定的空间体的具体空间。反映了物质的广延性,与物体的体积和位

4、置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空间旋转对称性:,空间分布是均匀的,而且具有各向同性,任何科学理论必须建立在下述对称性的前提下: 不因时而异时间均匀性; 不因地而异空间均匀性与各向同性;,1.1.3 时间和空间的计量,将一个平均太阳日的1/86400作为一秒,称作世界时秒,判别和排列各个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及运动的快慢程度,选定某种周期性重复的运动过程作为参考标准,物质的运动过程,(1)时间的计量:时间表征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凡已知其运动规律的物理过程,都可以用作时间的计量。,地球的自 转和公转 月球绕地 球的公转,1967年第十三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采用铯原子钟作为新的时间计量标准,并定义1s的长度等于13

5、3Cs原子基态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相对应的辐射周期的9 192 631 770倍这个跃迁频率测量的准确度达到10-12至10-13,比较,存在着不规则变化,微观研究有了新的发现,利用分子和原子的固有振动频率作为时间的计量标准,制成了大量的原子钟,通过巴黎的子午线从北极到赤道距离的千万分之一为1米(1m),空间中两点间的距离为长度,选定某一长度基准,任何长度的计量,(2)空间的计量:空间反映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在三维空间里的位置可由三个相互独立的坐标来确定,国际上对长 度基准“米”的定义作过 三次正式规定,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用86Kr原子的橙黄色光波波长的1 650 763.73

6、倍来定义“米”,实现了长度的自然基准,比较,由于该基准和它所表达 的值之间存在差异,1889年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将保存在法国的国际计量局中铂铱合金棒在0.00时两刻线间的距离定义为1米(1m),实物基准很难保证其稳定性,1983年第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米”是光在真空中(1/299 792 458)s的时间间隔内运行路程的长度,激光,微观粒子,介观物质,宏观物质,宇观物质,现代物理学把物质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原子尺度数量级的客体,接近人体尺度附近几个数量级的物体,把由十几个到数百个原子组成的团簇及同量级的物体,亚原子 10-1810-17 m,空间尺度:,哈勃半径 10 26 m,1.

7、2 物质世界的层次,1.2.1 物质世界的空间尺度,时间尺度:,基本粒子寿命 10-25 s,宇宙年龄 1018 s,1.2.2 物质世界的时标,一次大爆炸 瞬间温度 约为1028K,各处的温度 约为1010K,宇宙温度 从109K降 到106K,温度降到 几千开,宇宙大约是在(1.02.0)1010年前,轻元素的早期合成阶段,物质密度极大,宇宙的结构简单,只有质子、中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1s后,3min,现代的标准宇宙模型,约40万年后,原子核和电子复合成电中性的原子和分子,直至成为今天的宇宙,人们不断向小尺度开拓以探索物质的组成 物理学上对应 粒子物理学(微观理论),目前物理学界公

8、认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是夸克 即认为quark 没有内部结构 但近来有消息称: quark 也可一分为二 说明认识无止境,认识基本粒子 揭示物质的组成 高能物理实验(实验手段) 发展加速器取得实验数据 验证微观理论,人们从自己向大尺度追问以探索宇宙的奥秘 物理学上对应 天体物理学(宇观理论),仙女座大星云,分析宇宙的起源 大爆炸宇宙学,最小 的细胞,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DNA长度,星系团,银河系,最近恒 星的距离,太阳系,太阳,山,哈勃半径,超星系团,人,蛇吞尾图,形象地表示了物质世界空间尺度的层次,1.3 实物的简化模型,对真实的物理过程和对象,根据所讨论的问题的基本要求,为了突出研究对象

9、的主要性质,而忽略一些次要的要素,对其进行理想化的简化,抽象为可以用数学方法描述的理想模型。,提出物理模型的基本原则,()明确所提问题;,()突出主要因素,提出理想模型;,“理想模型”是对所考察的问题来说的,不具有绝对意义。,()分析各种因素在所提问题中的主次;,()实验验证。,1.3.1 质点,把物体分解成许多个小部分,如果每个小部分均可看作质点,那么整个物体可视为由许多质点组成的系统,称其为质点系。,真实的物体不满足上述条件时,则可将其视为满足第一个条件的质点系。,为了突出物体最为基本的机械运动特征,我们可将物体视为具有一定质量的点,这样的点通常叫做质点,选用质点模型的条件是:,物体自身线

10、度与所研究的物体运动的空间范围相比可以忽略;,或者物体只作平动。,1.3.2 质点系,两个条件中,具一即可。,1.3.3 刚体,刚体:指在任何情况下形状和大小不变的理想物体,当物体自身线度与所研究的物体运动的空间范围比不可以忽略;物体又不作平动时,即必须考虑物体的空间方位。,刚体模型,刚体是一个内部各质点之间无相对位置变化且质量连续分布的特殊质点系。,1.3.4 理想流体,流体: 具有流动性的物体。液体和气体都是流体。由连续分布的流体质量元组成的。,流体质量元,微观上看为无穷大,不必深入研究流体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宏观上看为无穷小的一点,有确定的位置 、速度 、密度 和压强 等;,流体质量元

11、有别于力学中的质点,可压缩性 流体的体积(或密度)随压强大小而变化的性质.,黏滞性 实际流体流动时,速度不同的层与层之间存在阻碍相对运动的内摩擦力,流体的这种性质称为流体的黏滞性.,理想流体:绝对不可压缩、完全没有黏滞性的流体,流体受压缩程度极小,其密度变化 可忽略时,可看作不可压缩流体。,流体在流动时,若能量损耗可忽 略不计,可看作非黏滞流体。,水和流动的气体通常可视为理想流体,1.4.1 参考系 坐标系,1.4 质点运动的描述,英国大主教贝克莱:“让我们设想有两个球,除此之外空无一物,说它们围绕共同中心作圆周运动,是不能想象的。但是,若天空上突然产生恒星,我们就能够从两球与天空不同部分的想

12、对位置想象出它们的运动了”。,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绝对静止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选不同的参考系,运动的描述是不同的。,地面上的自由落体运动,火车上的观察者:,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作平抛运动;,地面上的观察者:,描述物体运动所选的标准物体或物体群叫做参考系。,参考系,(1) 运动学中参考系可任选。通常以对问题的研究最方 便、最简单为原则,(2) 参考物选定后,坐标系可任选。运动形式相同,数学表述不同。在讲述物体运动情况时,必须指明是对什么参考系而言的。,讨论:,坐标系,为定量地描述物体位置而引入。,常用的坐标系有:,直角坐标系( x , y , z )

13、球坐标系( r, ),柱坐标系(r , , z ) 自然坐标系 ( s ),1.4.2 描述质点运动的量,(1)位置矢量,其在直角坐标系中为,由坐标原点引向考察点的矢量,简称位矢。,位矢的方向余弦是,位矢的大小为,质点运动时,有,已知运动学方程,可求质点运动轨迹、速度和加速度。,意义:,运动方程,求,解,h,x,坐标表示为,例,如图所示,以速度v 用绳跨一定滑轮拉湖面上的船,已知绳初长 l 0,岸高 h,取坐标系如图,依题意有,质点运动学的基本问题之一是确定质点运动学方程。为正确写出质点运动学方程,先要选定参考系、坐标系,明确起始条件等,找出质点坐标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O,船的运动方程,说

14、明:,(2)位移,位移矢量反映了物体运动中位置 ( 距离与方位 ) 的变化。,讨论:,(1) 位移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位移不同于路程,(2) 位移与坐标系原点的位置无关,(3),与r 的区别,x,y,z,O,P1,P2,O,O,分清,反映物体在空间位置的变化, 与路径无关,只决定于质点的始末位置.,在三维直角坐标系中,x,y,z,O,时刻t ,质点位于P1 ,位矢为,时刻t + t ,质点位于Q ,位矢为,时间 t 内质点的位移为,建如图所示坐标,则,位移的模为,(3) 速度,( 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1. 平均速度,o,2. 瞬时速度,A,B,B,讨论:,(1) 速度有矢量性、

15、瞬时性和相对性。,(2) 注意速度与速率的区别,瞬时速度,速度的大小为,其中,例 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矢径 的端点处,其速度大小为,(A),(B),(C),(D),在三维直角坐标系中,(4) 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1. 平均加速度,2. 瞬时加速度,讨论:,(1) 加速度反映速度的变化(大小和方向)情况。,P1,P2,O,(2) 加速度的方向总是指向轨迹曲线凹的一面。,大小为,其中,在三维直角坐标系中,运动学的两类问题,1. 第一类问题,已知运动学方程,求,(1) t =1s 到 t =2s 质点的位移,(2) t =2s 时,已知一质点运动方程,求,例,解,(1),(2),当 t =2s 时,例 设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其中 求(1) 时的速度.(2) 作出质点的运动轨迹图.,解 (1)由题意可得速度分量分别为,时速度为,速度 与 轴之间的夹角,(2) 运动方程,由运动方程消去参数 可得轨迹方程为,解,已知,求,和运动方程。,代入初始条件,代入初始条件,2. 第二类问题,已知加速度和初始条件,求,例,t =0 时,解 由加速度定义,例 有一个球体在某液体中竖直下落,其初速度为 , 它的加速度为 求(1)经过多少时间后可以认为小球已停止运动,(2)此球体在停止运动前经历的路程有多长?,质点运动学两类基本问题,一 由质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