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回路配线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181352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次回路配线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二次回路配线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二次回路配线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二次回路配线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二次回路配线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次回路配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次回路配线(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次回路配线,工 艺 守 则 0TA.996.000 宁波天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5月,目 录 1. 适用范围 2. 引用标准及参考文献 3.工艺要求 3.1 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条) 3.2 二次回路配线的敷设要求(共14条) 3.3 二次回路配线的连接要求(共22条) 4. 工艺准备 5. 工艺过程 6.工艺检查,1 适用范围,本工艺守则适用于本守则适用于本公司各种开关设备、箱式变电站、美式箱变及组合式变压器辅助回路的配线。,2 引用标准及参考文献,GB50171-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程 GB2681-1981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

2、线颜色 GB11920-1989 电站电气部分集中控制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GB/T16934-1997 电能计量柜 JB/T2436.1-1992导线用铜压接端头 第一部分:0.56.0mm2导线用铜压接端头 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DL/T825-2002 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 DL/T404-1997 户内交流高压开关柜订货技术条件 电器制造技术手册 (孟庆龙主编),3 工艺要求,3.1 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条) 3.1.1 同一合同或同种型号产品走线方式应一致。 3.1.2 二次回路配线采用BV(硬线)和BVR(软线)两种类型的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线(以

3、下简称导线)。,3.1.3 导线色泽应鲜艳、不褪色,不得使用绝缘层开裂、损伤或老化的导线。 3.1.4 导线连接好后不应承受拉伸、挤压等外力作用。 3.1.5 设备内部敷设黑色导线,接地线使用黄绿双色导线。计量单元按相别采用黄、绿、红、兰(零线)等不同颜色的单股铜芯导线。导线的排列顺序(端子及电器元件)则按正相序(即黄、绿、红色线为自左向右或自上向下)排列。,3.1 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条),3.1 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条),3.1.6互感器二次接线截面不小于2.5mm2;计量单元电流回路导线截面不小于4mm2,电压回路导线截面不小于2.5mm2。辅助单元的控制、信号等回路

4、导线截面不小于1.5mm2。当工程有特殊要求时则按工程要求选择。当(对于)电子元件回路、弱电回路采用锡焊连接时,在满足电流和电压及机械强度的情况下,可采用不小于0.5mm2截面的导线。,3.1 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条),3.1.7当二次回路中使用截面大于4mm2的导线时,导线截面按串联回路中电器元件中的最小额定电流(熔断器中的熔丝和热元件除外)选择,此截面导线长期连续允许载流量不得小于串联回路中电器元件的最小额定电流,导线长期连续的允许载流量见表1。,表1:导线长期连续的允许载流量,注:表中列出的是环境温度为40时的长期连续的允许载流量,3.1 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条),3

5、.1.8当选用屏蔽线作为二次连接线时(屏蔽线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干扰,保证信号传递纯真),屏蔽层的一端(或两端)必须接地,为了使屏蔽线起到屏蔽作用,还须遵循如下三点工艺要求: a)屏蔽线按配线尺寸截断后,在屏蔽线两端2030mm处,用剪刀沿环形方向剪切,剥去外绝缘层,将屏蔽层剥开并绞紧,再与接地线线芯绞接,然后套入预绝缘端头,线芯插入长度为预绝缘端头的二分之一,最后用专用压线钳在预绝缘端头的长度方向压接两处,要求压接均匀、接触牢固。屏蔽层根部与被屏蔽的线芯根部绝缘距离大于10mm。,b)用黑色胶带将屏蔽层与线芯进行包扎,包扎长度应到预绝缘端头的端面处。 c)将屏蔽层两端的接地线接到相应的接地桩上,

6、如屏蔽层上的线芯接到仪表室或仪表门中的元器件上时,相对应的屏蔽层接地线也应接在仪表室内或仪表门上的接地桩上。,3.1 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条),3.1.9 当测量仪表及继电器保护装置盘面以铰链固定于高压开关柜上时,仪表、保护盘与盘外的二次导线连接应采用BVR型多股软线,与电器连接时,端部应绞紧,并加终端附件或搪锡,不得松散、断股。 3.1.10 过门线必须采用BVR型多股软线并套好适宜的波纹管。过门线长度要适当,一般能使门完全打开,且在门的开、关过程中不擦门框、不过度挤压即可 (参照5.5),3.1 辅助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3.1.11导线线束不准直接敷设在金属板面或导电部

7、件上,也不得从母线或其它带电体间穿越。如果在敷设过程中,遇到金属障碍,应弯曲越过,并与金属间留有35mm的间隙。 3.1.12 线束与带电母线、电器出线端或带电裸线之间须有一定距离,具体应符合表2规定。,表2:线束与带电母线、电器出线端或带电裸线之间的最小距离,3.1 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条),3.1.13 导线线束应远离飞弧元件,防止飞弧损伤导线。导线线端裸露部分之间及导线线端裸露部分与金属骨架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如表3。,表3: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3.1 辅助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条),3.1.14 导线线束或单线应敷设在发热元件的下方或侧面,只有当敷设困难时,方允许敷设在

8、发热元件的上方,导线与发热元件之间的最小间距见表4。,表4: 导线与电阻或发热元件之间的最小距离,3.1 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条),3.1.15 导线与发热元件连接端应加穿瓷管,15W以上的加长度不小于20mm的瓷管,15W以下的加长度不小于15mm的瓷管,加穿瓷管的导线剥离长度见下表。,表:加穿瓷管的导线剥离长度,3.1 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条),3.1.16电阻与电阻之间应有不小于30mm的距离,线束与电阻或发热元件之间的距离见表4,特殊情况下,线束可平行或倾斜走线,如图1所示。,3.1 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条),3.1.17 导线连接好后,按下表对导线施加轴

9、向拉力,历时60秒,导线不得松动和脱出。,表:导线拉力值,3.1 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条),3.1.18 在端子排的配线过程中应遵循以下要求(共13点): a)根据设计要求选择端子型号,并按接线图进行端子排列。当设计对端子型号无特殊要求时,通常选用BT型端子,二次线打弯长度为4050mm,端子内侧线打弯前尺寸为150mm,外侧线打弯前尺寸为180mm。 b)端子高低槽安装轨长度选择要合适,当有多条端子时,安装轨应尽量保证高低一致。 c)端子序号安装在端子的外侧,即安装在明处,使用户及检验查线方便。,d)端子排与屏顶距离400mm,与地面距离200mm,两排之间距离150mm。 e)当

10、回路电压超过400V时,端子板应有足够的绝缘并涂以红色标志。 f)强、弱电端子宜分开布置,否则应有明显的标志并设空端子隔开或设加强绝缘隔板。 g)正、负电源之间以及经常带电的正电源与合闸或跳闸回路之间,宜用一个空端子隔开。 h)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的连接应为专用试验端子,其它需断开的回路宜采用特殊端子或试验端子,试验端子应接触良好。,i)当端子排垂直布置时,端子序号排列形式为自上而下;当端子排水平布置时,端子序号排列形式为从左向右;当仪表室中并列安装两排端子时,端子序号的排列形式为从里向外,从左向右,当仪表板上垂直放置多排端子时,端子序号的排列形式为从左向右,自上而下。 j)端子排列顺序一般为交

11、流电流回路、交流电压回路、信号回路、控制和保护以及辅助备用端子等。每个安装单位最后留25个备用端子(或按图纸要求留有指定数目的备用端子)。不同安装单位的端子间应有挡板隔开。,k)当照明灯、加热器及风机接线有单独接线图时,此接线图中的端子应排列在主接线图端子后面。保险可与专用试验端子一起放在主接线图端子的前端。 l)潮湿环境宜采用防潮端子。 m)接线端子应与导线截面匹配,不应使用小端子配大截面导线。,3.1.18 在端子排的配线过程中应遵循以下要求(共13点):,3.1 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条),3.1.19 当所装配的元件上有保护接地点时,应在其接地点上接一根1.5mm2黄绿相间双色

12、导线,并将其接到柜体牢固的接地点处。保护接地端子标记应采用图形符号 ,标记的形状、位置应能使其清楚而永久性地加以识别。 3.1.20 二次回路接地应设专用螺栓。各接地点处不得有漆或锈斑,应将接地表面清理干净后,涂一层凡士林后再装上接线头和紧固件。,3.1 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条),3.1.20 二次回路接地应设专用螺栓。各接地点处不得有漆或锈斑,应将接地表面清理干净后, 涂一层凡士林后再装上接线头和紧固件。 3.1.21 二次回路的连接件均应采用铜质制品。,3.2 二次回路配线的敷设要求(共14条),3.2.1 导线排列整齐美观,做到横平竖直。在线束弯曲、分束的前后均用扎带扎紧。 3

13、.2.2 单芯导线与接线螺钉圈接时线芯弯曲内径比接线螺钉直径d大0.51mm,如下图所示。,3.2 二次回路配线的敷设要求(共14条),3.2.3 导线线束转弯处应有圆弧过渡,应避免应力集中。导线弯曲不准使用带棱角的工具,导线的弯曲半径一般为线束直径的2倍,如下图所示。,图:线束的内弯,3.2 二次回路配线的敷设要求(共14条),3.2.4 用扎带包扎的线束,线束表面不准有导线交叠错位现象,如下图。,图:扎带包扎的线束,a 合格,b 不合格,3.2.5 导线分束时,不得在线束表面看到导线凌乱分开,应在分束前10mm处将需要分开的导线从内部调整到线束一侧。 3.2.6 二次回路配线的线束固定,水

14、平时每300mm固定一点(低压开关柜水平时每200mm固定一点,垂直时每300mm固定一点) ,垂直时每400mm固定一点,须用绝缘线夹固定在金属结构件上。,3.2 二次回路配线的敷设要求(共14条),3.2 二次回路配线的敷设要求(共14条),3.2.7 当悬挂线束未固定长度超过400mm时或线束对一次带电体距离达不到表2要求时,可 利用柜体上现有的开孔,将二次线束用扎带或压线卡将线束直接固定在开孔处。如图所示。,3.2 二次回路配线的敷设要求(共14条),3.2.8 导线或导线线束穿越金属孔或在过门处、转角处、应在线束穿越部分套橡胶圈或缠胶带,过门处胶带要求缠23层,长度40mm左右(如图

15、 6) ,穿越绝缘板时应有防护性护套。,3.2.9 开关柜门板装有观察窗时,线束应在观察窗下方20mm以下敷设。,3.2 二次回路配线的敷设要求(共14条),3.2.10 导线绝缘层剥离长度见下表,绝缘层剥离及冷压端头与导线的连接方法如下:,表:导线绝缘层剥离长度,a)用剥线钳剥去导线绝缘层,钳口与线径配合得当,不得损伤线芯。 b)用圆嘴钳将线芯拧紧。,c)线鼻子压接部分应装至线芯部位,上好并卡紧。 d)TO、TU、TG型冷压端头用冷压线钳进行压接。将端头放入冷压钳相应尺寸的钳口处,然后加压至钳口完全闭合。 e)张开冷压钳将端头取出即可。,3.2.10 绝缘层剥离及冷压端头与导线的连接方法:,

16、3.2.10 绝缘层剥离及冷压端头与导线的连接方法:,f)冷压端头压接后用力拔一下端头,不允许出现端头松动或脱落现象,如图a所示。大线线鼻子在专用设备上压接,如图b所示。,3.2.11 线束捆扎时应注意以下电磁兼容的几个问题(共6点):,a)大电流的电源线不能与低频率的信号线捆扎在一起。 b)没有屏蔽措施的高频信号线不得与其它导线捆扎成一束。 c)高频与低频的信号线不能捆扎在一起,也不能与其它导线捆扎在一起。 d)高频信号输入与输出线不能捆扎在一起。,3.2.11 线束捆扎时应注意以下电磁兼容的几个问题(共6点):,e)必要时可在线束中设置备用导线,以便某一导线损坏时更换。 f)高压带电显示装置等弱电线束应单独敷设,若由于结构所限,无法达到单独敷设要求时,带电显示装置的弱电线束必须单独穿越金属蛇皮管。,3.2 二次回路配线的敷设要求(共14条),3.2.12线束直径和捆扎节距的关系按下表。,3.2.13 预绝缘套的颜色与导线的截面应对应,如下表。,3.2 二次回路配线的敷设要求(共14条),3.2.14 二次回路配线工作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