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高中诗词阅读).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178868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高中诗词阅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高中诗词阅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高中诗词阅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高中诗词阅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高中诗词阅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高中诗词阅读).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苏轼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注】苏轼被贬黄州后,曾作诗赠友人,本诗与之前作的两首诗用韵相同。九重,指朝廷。新扫旧巢痕,暗指当时王安石革新官制,苏轼曾任职过的史馆被撤除。东风,春风,此处有暗指君王意。玉梅,二度开放的梅花通体如玉。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里诗人所写的黄州的环境特点与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的浔阳的环境特点相似。B颔联写苏轼早就做好了“终老”的打算,“新扫1日巢痕”点明他作“终老计”的原因。C尾联中“与东风约今日”点明了标

2、题“复出东门”的缘由,又引出末句“暗香先返”。D这首诗感事抒怀,写景与抒情浑然一体,而且寓意丰富,显得婉转含蓄、情意温厚。2.诗的颈联、尾联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纠结。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_” 两句从内、外两个方面阐释了国家灭亡的原因。(2)社甫登高中的“_,_”两句诗,写了六种情景,动静相间,声色相融,互相映衬,意境凄清萧瑟。(3)苏轼赤壁赋中写出箫声效果的句子是“_,_”答案解析1 B。2颈联说自己与鸥鸟己熟(1分),经常来垂钓连所坐之石都温暖了(1分),表达出谙人有忘掉机心、退隐出世之心(1分)。尾联却说与春风约定,梅花也再度开放,(1分)写出自己希望能被君王再度起用的入世进取之意(1分)。这反映了诗人出世人世的矛盾纠结(1分)【参考译文】乱山环绕我的住所,江水侵袭我的屋门,长久以来我居住在淮南尽头荒远的小村。置下五亩薄田终老此地的计划逐渐形成,朝廷新政扫除我昔日窠巢不留一点旧痕。沙鸥岂止见惯我的身影,它早和我相熟,经常来到江边垂钓,坐的石台也是半温。很久以前我就与东风作好了今天的约定,当美丽的梅花再度开放,我将重返朝廷。3(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3)舞幽壑之潜蚊泣孤舟之嫠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