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活动策划.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177600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9.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外活动策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校外活动策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校外活动策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校外活动策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校外活动策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外活动策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外活动策划.doc(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外活动策划篇一:校外活动实施方案开怀中学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学生在学校所学的学科知识 ,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实现课程的发展价值 , 注重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为了让青少年学生 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问题研究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

2、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为学生的职业规划和人生发展奠定基础,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 通过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有效途径、经验。为中小学的课程设置与实施提供有效的示范和引领。 经市教育局研究,决定由仁怀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校外综合实践活动,为确保此项活动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为指导, 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按照校外联办关于印发建立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工作机制的案例,推进校外活动发展的函的要求,

3、以“中小学生 校外综合实践活动 ”为主题,切实开展此项活动。二、组织委员会顾 问:马恒勇主 任:杨 旭副主任: 张应昌 刘忠友 王文广 许明 委 员:王占权 潘晓强 杜英潘登显 杨通德 张仁伟 沈春丽 杨遵伟三、实践活动主题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四、 实践活动时间安排各校高度重视此项活动, 以 教育部颁布 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必修课 )为依据 , 在每学期初,学校要将校外实践活动课程纳入课程计划,并进入课程表,按照课程安排进行实施。五、校外教育综合实践课基地凯里市第十四中六、参加对象全校学生。(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七、八年级的学生,时间从20XX年3月至20XX年5月

4、;第二阶段为九年级学生,时间从20XX年5月至20XX年6月)七、实践活动内容(一)艺术类1、语言艺术(记者、主持人、小品、相声、话剧、课本剧的实践体验)2、感受舞蹈魅力(舞蹈介绍、欣赏,基本训练指导)3、音乐体验(各种乐器介绍、欣赏及动手体验)4、绘画艺术(作品介绍、欣赏及动手体验)5、书法艺术(作品介绍、欣赏及动手体验)6、剪纸艺术(作品介绍、欣赏及动手体验)7、手工制作(作品介绍、欣赏及动手体验)(二)体育类1、 中国象棋、围棋2、体验跆拳道(礼仪学习、动作解析)3、体验运动的快乐(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篮球、网球、游泳、武术)(三)科技类1、 科技小制作、手工制作2、科普读物阅览3、天

5、文、气象观测(了解仪器并学会观测)4、摄影、照相(器材的认识并切身体验)5、电子信息技术6、朗诵比赛7、科教电影展播9、舞蹈、音乐欣赏(四)社会实践1、保护生态环境行动2、模拟法庭3、冬令营、夏令营4、节能减排活动5、开学初学生军事训练6、走进新农村,体验农村新生活7、整脏治乱我也来参与八、活动组织过程(一)由带队教师组织学生进入活动中心,在开放展厅集中,带队教师清点人数报活动中心,中心教师对学生进行纪律、安全强调;(二)中心辅导员带所有学生进入多媒体教室,观看青少年电影小兵张嘎、鸡毛信等;(三)由各项目辅导员带领各组学生进入活动教室参加活动;(四)活动完成后辅导教师将学生带到开放展厅,清点人

6、数后交学校带队教师带回学校。九、相关要求(一)纪律要求(1)严禁携带与实践活动无关的物品进入中心。(2)进入中心后,服从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安排。(3)遵守中心各项规章制度,爱护中心内的设备、设施。(4)实践活动结束后必须跟带队教师返校方可回家(5)在活动期间,如有事需提前离开的学生,必须有带队老师的证明,方可出中心。(6)如发现中心内有何异常情况,请及时与辅导教师联系。(二)其他要求 :(1)参加实践活动的学校每次在参加之前需提前与青少年活动中心取得联系;(2)每次参加活动的学生最多两个班(120人);(3)在参加活动之前,学校要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组,并选出各组组长;(4)带队教师必须有2

7、3人,在活动期间带队教师不得离开中心,应配合中心教师抓好安全纪律工作;(5)学校必须要制定安全预案,高度重视学生的乘车安全。篇二:校外活动实施方案 校外活动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总书记的八荣八耻以及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为指针,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综合课程为突破口,继续扎实地开展校外活动,进一步挖掘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从而让教师在学习、改革、反思的氛围中提高教学水平、学生在自主选择、自主探索、主动和谐发展的道路上迈开步伐。二、工作构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的领导各校教师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以及青少年学

8、生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各村小校长要高度重视,建立和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把此项工作纳入学校的议事日程。为了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的领导,成立东伏小学青少年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和指导全校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以及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研究制定具体建设规划和管理措施,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的规划、建设、管理、监督、检查工作。加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的管理1严格按照全国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管理规程等有关政策规定,指导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的健康运行。2建立对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的评估制度,制定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评估标准。3强化管理,围

9、绕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科技素养、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精心打造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阵地的“品牌”,用健康高雅的活动丰富青少年的校外生活。三、主要活动安排1. 派出所师勇发同志作法制讲座;2. 到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3. 请镇卫生院有关同志作卫生健康知识讲座;4. 组织学生到坤庆食品公司参观;5. 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6 开展慰问孤寡老人活动;7、农忙假日参加蔬菜基地生产劳动;8、参加学校社会实践活动;9、参加学校课题实验活动;10、参加学校临时组织的活动。桃园镇东伏小学篇三:学生校外活动方案 学生校外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精神为

10、指针,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综合课程为突破口,继续扎实地开展校外活动,进一步挖掘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从而让教师在学习、改革、反思的氛围中提高教学水平、学生在自主选择、自主探索、主动和谐发展的道路上迈开步伐。二、校外活动要求1、由学校统一组织。学校在校外活动中一直处于领导者、组织者的地位,学校领导和教师是校外活动的指挥者。2、学生是校外活动的主体。如同课堂教学学生是主体一样,校外活动的主体也自然是学生。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再有益的校外活动也是不可取的。3、与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有关。校外活动不能成为第二课堂,但也不能离题千里。脱离学生实际。高中校外活动要坚持符合高中学生年龄特点、心理实际的原则

11、,因地制宜的开展。4、充分发挥高中学生自治的作用。对于校外活动,学校需要指定专人规划、现场指挥。但更应该充分让学生积极的自主参与。三、校外活动的实施办法及主要形式(一)野炊1、适宜开展的时间:秋季。2、主要过程及内容:选择野炊地点,准备炊具、原料,分组做饭、菜,分享劳动成果。3、意义及德育渗透内容:动手能力、协助能力、珍惜劳动成果,理解父母家人的不易。(二)郊游1、适宜开展的时间:春季和秋季。2、主要过程及内容:郊游是一项集游戏、学习、体育锻炼、团体锻炼于一体的教育活动形式,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等特点。3、意义及德育渗透内容:对于健全性格、培养毅力、增强体质、治疗退缩 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对一直生

12、活在城市的孩子有着更重要的意义。(三)户外学雷锋1、适宜开展的时间:三月份。2、主要过程及内容:到老年公寓帮助打扫卫生、文艺表演,“一帮一”结对子献爱心。(四)参观纪念馆或扫墓1、适宜开展的时间:四月份。2、主要过程及内容:了解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动手为先烈献花、扫墓等。有条件的时候也可以同时听报告。3、意义及德育渗透内容:了解社会、珍惜和平社会环境,抓住机遇,继承遗志,报效祖国,缅怀先烈。(五)参观大学校园1、适宜开展的时间:911月份。2、主要过程及内容:到大学校园进行参观,有条件的时候同时安排在大学里听一次报告。或参加文艺晚会,或进行一次球赛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体验大学优美的校园环境、先

13、进的办学条件、浓厚的知识氛围。3、意义及德育渗透内容:向往大学、励志成才,适时引导他们“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回到高中后要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刻苦,不上大学誓不罢休。(六)登山1、适宜开展的时间:春、秋季节。2、主要过程及内容: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上午开始,若山离学校较远的,可以统一乘车到山脚下,然后慢慢登到山顶集合,吃饭、休息,甚至开展小型文艺演出、游戏等。下午下山后统一返校。3、意义及德育渗透内容:团结协作、吃苦耐劳、有毅力、有耐心。同时在登山过程中。提示学生认真感悟,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边登山,边相互交流。登山对每个人而言都有困难。一方面自己要主动关心、照顾他人,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地不给

14、别人添麻烦、自立自强。当登上山顶后,要分享这种经过艰辛努力而取 得胜利后的喜悦。(七)志愿服务活动1、适宜开展的时间:全年2、活动的主题、过程及意义:(1)义务执勤。分小组到路上协助交警指挥交通,体验不同行业的辛酸,学会理解他人。增加交通安全意识。(2)义务美化风景区:通过联系,争取到学校附近的风景区,协助管理人员集中治理一次白色垃圾。同时面向游客宣传环保知识,倡导文明环保行为。让学生在治理、宣传环保的同时,能达到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效果。同时通过这样的活动也可以有效地宣传学校,加强学校与其他单位的关系。(3)义务清理城市的“牛皮癣”。在让学生动手清理的过程中,感悟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的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再小的事,只要对集体、对他人不利就不要做。要从一点一滴的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