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下能力提升:十一师说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91175839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下能力提升:十一师说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下能力提升:十一师说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下能力提升:十一师说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下能力提升:十一师说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下能力提升:十一师说 Word版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下能力提升(十一)师说(时间:45分钟分值:55分)一、基础巩固(2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或师焉,或不焉C人非生而知之者D君子生非异也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齿:并列,排列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道理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闻:懂得,知道3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D古之学者必有师5下列与“句读之不知

2、,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不拘于时B师不必贤于弟子C何陋之有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韩愈在师说中,用“_,_”两句话说明“童子之师”的做法与自己所说的老师有根本区别。 (2)韩愈师说中“_,_”两句,表明学者不管师者年龄大小,而向其专心学道的立场。 (3)韩愈师说在阐述师生关系时,以“_,_”来说明学识有早晚,能力各有所长的师生观。二、阅读鉴赏(1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问说刘开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

3、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

4、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5、A非问无以广识 广:广阔B所谓交相问难 难:诘问C以大知而察及迩言 知:通“智”,智慧D夫子贤之 贤:意动用法,认为有贤德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B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C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D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9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君子之学必好问”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它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治学者不能缺少

6、问,二是学与问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B作者举孔子、舜等古人的例子,用以说明“问”是古圣先贤的美德。C作者认为今人不好问的原因是今人所学的并不是“古人之学”,所喜爱的也不是“古人之好”。D本文无论在命题、立意、论证方法或语言风格上都可以看出有韩愈师说的影子,因而有明显的抄袭的痕迹。1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3分)译文:(2)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3分)译文:(3)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4分)译文:三、语言运用(15分)11请补

7、写出空缺处的语句,与前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5分)韩愈在答李翊书中勉励李翊在治学作文上下功夫,希望他能达到古人立言的境地。治学作文要像种植果树,施肥养根,等待它结果;像点油灯,加上油,期望它发光;像_,_,_。他说树根深厚的,果实才能丰美;灯油充足的,发光才能明亮;_,_。12对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微商”下定义,不超过50字。(5分)在越来越发达的网络系统的影响下,人们的商品交易模式也越来越丰富了,而微商便是其中的一种。在日益流行的微博或微信平台里,人们不仅可以发表文字、上传图片、分享心情,还能发送商品信息,然后利用网络支付功能,销售自己的商品,达成交易

8、的目的。这种商品交易模式方便快捷,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认可。答:13下面是一位学生给一位已退休的老师写的一段话,请找出其表达上的毛病并改正。(5分)老师,此时此刻,多少往事仍历历在目。课堂上,您循循善诱,抛砖引玉,开启着我们心灵的窗户;生活中,您精心呵护,无所不至,提供给我们成长的沃土。如今,您离我而去,在我心中您的音容宛在。我一定牢记您的教导,发愤学习,争取早日成才。答:课下能力提升(十一)1解析:选CA项,“受”通“授”;B项,“不”通“否”;D项,“生”通“性”。2解析:选C道:风尚。3解析:选D都是连词,表顺承。A项,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代指“道”。B项,代词,那些;语气词。C项,介词

9、,相当于“于”,可译为“比”;语气助词,在句末表反问,译为“呢”。4解析:选BA项,所以: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C项,小学:古义,小的方面要学习;今义,对儿童少年进行初等教育的学校。D项,学者:古义,泛指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5解析:选CC项与题干中的句子均为宾语前置句。A项,被动句;B项,状语后置句;D项,定语后置句。6答案:(1)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其解其惑者也(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7解析:选A广:增加。8解析:选A注意“者”“之”“焉”“而”等词的前后停顿。9解析:选D“抄袭”的说法不妥,应为模仿。10答案

10、:(1)对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询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询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询问。(2)圣人不知道的,未必不被愚人知道;愚人能够做到的,圣人未必就能做到。(3)因此,地位高的人可以向地位低的人询问,贤德的人可以向不贤德的人询问,老人可以向小孩询问,只要学习方面有成就就可以了。参考译文:君子学习必然喜欢询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学习就没有办法提出疑问,不询问就没有办法增加知识。喜欢学习却不勤于询问,并不是真正喜欢学习的人。道理弄明白了,但有的人还不能把道理用于实际,认识到事物大的一面,但有的人还不知道事物细微的方面,除了询问,还能怎么解决呢

11、?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询问,借以解除那些疑问,这就是所说的到有学问的人那里判定是非。对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询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询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询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向他们询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询问,也不挑选人询问,只是从中吸取有益于自身的东西罢了。因此狂人的话,圣人也会有选择地接受,地位低下的樵夫,古圣先王也向他询问,舜凭天子的身份向平民询问,拿大智慧去知晓那些浅显的话,这并不是一时故作谦虚,确实是非常善于采纳善言。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

12、,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一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情了。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不愿意向他询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询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询问。像这样,天下就几乎没有可问的人了。什么人都不值得佩服了,什么事都没有可疑的了,这只是自以为是罢了。自以为是,那错误还是小的;知道自己的浅薄却严密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宁愿让学习最终不进步,也不愿意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样危害自己的内心修养,错误可就大了,而陷入这种大错误的人常常占十分之八九。况

13、且那些不喜欢询问的人,是由于不虚心;不虚心,是由于他们并不是真正喜欢学习,也不是不潜心钻研的缘故,他们学的并不是古人学习的内容,他们爱好的也不是古人爱好的方面,不能询问,也可以理解啊。聪明的人虽然经过多次考虑,也会出现个别失误。圣人不知道的,未必不被愚人知道;愚人能够做到的,圣人未必就能做到。真理不能由人独占,学问也没有止境,既然这样,那么询问可以缺少吗?按照周礼,在朝堂外向百姓询问,国家的政治大事尚且向平民询问,因此,地位高的人可以向地位低的人询问,贤德的人可以向不贤德的人询问,老人可以向小孩询问,只要学习方面有成就就可以了。孔文子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孔子认为他很贤德。古人以询问为美德,并不见得有什么可耻的地方,后来的君子们却争着以询问为耻,既然这样,那么古人深以为耻的,后人做了并且不认为可耻的事情就太多了,可悲啊!11答案示例:(像)养花卉施肥浇水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