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探究型教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173685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探究型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探究型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探究型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探究型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探究型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探究型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探究型教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探究型教案篇一:探究型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圆的面积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 所属学科:数学 设计者:多媒体展示一条牛被一根长2米的绳子吃草的情境,让学生说说这条牛能吃多大面积的草。然后引导学生把圆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任务:1使学生理解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求圆面积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启发思维,开阔思路 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 多媒体展示一条牛被一根长2米的绳子吃草的情境。2. 多少媒体演示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质疑:圆的面积能不能将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一些图形来求它的面积。 二、分组讨论1、同桌相互讨论,应将圆转化成什么样的

2、图形比较合适。2、学生动手将自己准备的圆的模型进行了切割,然后拼成其他的图形。3、转化后的图形面积和圆面积有何关系。转化的图形各部分与圆有什么关系。 三、全班交流1.各组选派代表上台发言,说明操作过程及推导结果。 2、教师归纳总结:并用多媒体演示:成果:1、分小组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圆面积的推导过程。 2探究讨论圆的面积的推导过程和计算过程。 3各组选派代表发表自己的看资源:1、教师自己动手制作三角形、梯形、圆形的面积推导过程幻灯片; 2、学生自己准备圆的模型图,并将它们分成若干等份。3、课件篇二:小学数学探究式教案小学数学探究式教案:认识时间一、教学内容:认识时间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读、写

3、几时几分。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三、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使学生知道1时=60分。四、教具、学具准备:挂图、钟表模型、手表五、教学设计:(一)、生活质疑,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每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规律,你们能说说自己的一些作息时间吗?(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有关的时间)看来同学们都能用我们用过的整时或用几点半表示时间,还有的同学用像7:20这样的时间来表示。你能从表面上正确读出这样的时间吗?请同学们看这是小红同学的午饭时间。你知道是多少吗?同学们对这一时间有不同的看法,那么怎

4、样才能正确的读出这样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这样的时间,好吗?(板书:认识时间)(二)、自主探究学习:1、认识钟面:要认识这样的时间,首先我们要了解钟表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钟面或手中的学具钟面,相互说一说,你看到钟面上有些什么?(小组观察汇报: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有12个数。)2、认识几分:同学们都知道:时针是用来记时的,分针是用来记分的,你知道时针走多少是1时?分针走多少是1分吗?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分针走一大格是几?为什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数一数,算一算,分针从12走到每个数字后各是几分?也就是说走一圈

5、是多少分针?(60分)你能很快记住每个数表示几分吗?3、认识1时=60分:下面请同学观察分针走一圈,时针有什么变化?分针走一圈,时针就走了一个大格。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60分),时针走一大格是几时?(1时)这说明1时和60分是什么关系?(相等)板书:1时=60分小结:刚才同学们认识了钟面,知道了时针和分针从12走到每个数字各表示几时或几分。4、学习读时间:现在你知道小红午饭时间是几时几分了吗?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吗?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说说你是怎么样看出来的?5、介绍方法:我们方法是:时针指着12就是12时,分针指着2就是10分,所以就是12时10分,这位同学的方法是先看时针,再看分针

6、。谁还想说一说你的方法?6、小结:从刚才同学们的介绍中,教师学会了读时间的方法,这就是先看时针,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分针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对吗?(三)、练习:你能用这个方法读出小红的这些作息时间各是多少吗?(四)、巩固练习:同学们都能正确的读出和写出时间,下面我们就来做练习,看谁学得最棒?1、钟面上的时间。2、连线3、拨表练习。4、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的一些作息时间。你能在表上拨出这些时间吗?试一试我是早上7时45分上第一节课,11时5分下班。下午2时40分上课,5时30分下班。5、同桌合作,每人说一个时间,另一个同学拨出来。(五)、课堂小结:你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怎么样学

7、的?篇三:探究型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圆的面积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 所属学科:数学设计者:情境 | 任务 | 成果 | 资源 | 评估情境:多媒体展示一条牛被一根长2米的绳子吃草的情境,让学生说说这条牛能吃多大面积的草。然后引导学生把圆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任务:1使学生理解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求圆面积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启发思维,开阔思路 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 多媒体展示一条牛被一根长2米的绳子吃草的情境。2. 多少媒体演示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质疑:圆的面积能不能将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一些图形来求它的面积。 二、分组讨论1、同桌相互讨论,应将圆转化成什么样的图形比较合适。2、学生动手将自己准备的圆的模型进行了切割,然后拼成其他的图形。 3、转化后的图形面积和圆面积有何关系。转化的图形各部分与圆有什么关系。 三、全班交流1.各组选派代表上台发言,说明操作过程及推导结果。 2、教师归纳总结:并用多媒体演示:成果:1、分小组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圆面积的推导过程。 2探究讨论圆的面积的推导过程和计算过程。 3各组选派代表发表自己的看资源:1、教师自己动手制作三角形、梯形、圆形的面积推导过程幻灯片; 2、学生自己准备圆的模型图,并将它们分成若干等份。3、课件4、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