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高中数学资料.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172710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高中数学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职业高中数学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职业高中数学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职业高中数学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职业高中数学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高中数学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高中数学资料.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高中数学资料篇一:职高数学概念公式职高数学概念与公式预备知识:(必会)1. 相反数、绝对值、分数的运算?十字相乘法 如:2. 因式分解(1)两根法 如:x?x?1(2)223. ?配方法如:2x?x?3?221?51?) 2214254.分数(分式)的运算 85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代入法(2) 消元法 6.完全平方和(差)公式:a2?2ab?b2?2a2?2ab?b2?2 7.平方差公式:a2?b28.立方和(差)公式:a3?b3 a3?b39. ?注:所有的公式中凡含有“?”的,注意把公式反过来运用。第一章 集合1. 构成集合的元素必须满足三要素:确定

2、性、互异性、无序性。 2. 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像法(文氏图)。2注:?描述法;另重点类型如: ?x|?x?,?x?y|y?x?3x?1,x?CUA?CUB CU?CUA?CUB6. 会用文氏图表示相应的集合,会将相应的集合画在文氏图上。 7. 命题:能判断真假的语句。 8. 逻辑联结词: 且(?)、或(?)非(?)如果?那么?(?) 量词:存在(?) 任意(?) 真值表: p?q:其中一个为假则为假,全部为真才为真;p?q:其中一个为真则为真,全部为假才为假; ?p:与p的真假相反。(同为真时“且”为真,同为假时“或”为假,真的“非”为假,假的“非”为真;真“推”假为假,假

3、“推”真假均为真。)- 1 - 9. 命题的非nnn(1)是?不是都是?不都是(至少有一个不是)(2)?,使得p成立?对于?,都有?p成立。 对于?,都有p成立?,使得?p成立 (3)?p?q ?p?q 10. 充分必要条件充分?p是q的?条件 p是条件,q是结论p?q ?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充分条件) 不必要不充分充分?(必要条件 p?q?p是q的充分必要条 件p?q ?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必要必要不充分?q ?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件要 条p?不必要注:另外一种情况,p的 条件是q。(q是条件,p是结论)第二章 不等式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略)注:(1)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一般用比

4、较差的方法;另外还可以用平方法、倒数法如:20XX?20XX20XX?20XX(倒数法)等。(2)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负数要变号! (3)同向的不等式可以相加(不能相减),同正的同向不等式可以相乘。 2. 重要的不等式:(?均值定理)22(1)a?b?2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2)a?b?2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3)a?b?c?abc,当且仅当a?b?c时,等号成立。注:3.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略) 4.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1) 保证二次项系数为正(2) 分解因式(十字相乘法、提取公因式、求根公式法),目的是求根: (3) 定解:(口诀)大于两根之外,大于大

5、的,小于小的;小于两根之间 注:若?0或?0,用配方的方法确定不等式的解集。a?b(算术平均数?ab(几何平均数) 2?|x|?a?a?x?a5.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若a?0,则|x|?a?x?a或x?a6. 分式不等式的解法:与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相同。注:分母不能为0.7. 多因式不等式的解法:穿根法。标根后,从右上角开始划线,“奇次一穿而过,偶次穿而不过”第三章 函数1. 映射:一般地,设A、B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对于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惟一的元素和它对应,这样的对应叫做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记作:f:A?B。注:理解原象与象及其应用。 (1)A中每一个元

6、素必有惟一的象;(2)对于A中的不同的元素,在B中可以有相同的象; (3)允许B中元素没有原象。- 2 -2. 函数定义:函数是由一个非空数集到时另一个非空数集的映射。(2)函数的表示方法:列表法、图像法、解析式法。 注:在解函数题时可以画出图像,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可以使大部分题目变得更简单。3. 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 ?定义域的求法:使函数(的解析式)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 主要依据:分母不能为0偶次根式的被开方式?0 特殊函数定义域y?x0,x?0 y?ax,x?R y?logax,x?0 y?tanx,x?k?(1) ?值域的求法:y的取值范围 正比例函数:y?kx 和 一

7、次函数:y?kx?b的值域为R 二次函数:y?ax2?bx?c的值域求法:配方法。如果x的取值范围不是R则还需画图像2,1的值域为y|y?0 xax?ba y?的值域为y|ycx?dcmx?n y?的值域求法:判别式法ax2?bx?c 反比例函数:y 另求值域的方法:换元法、反函数法、不等式法、数形结合法、函数的单调性等等。 (2) 解析式求法:在求函数解析式时可用换元法、构造法、待定系数法等。 4. 函数图像的变换 (1) 平移y?f向右平移向左平移?y?f y?f?y?fa个单位a个单位向上平移向下平移?y?f?a y?f?y?f?aa个单位a个单位y?f(2) 翻折y?f沿x轴保留x轴上

8、方图像?y?f y?f?y?|f|上、下对折下方翻折到上方保留y轴右边图像?y?f右边翻折到左边y?f5. 函数的奇偶性 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2)若f?f?奇 若f?f?偶 注:若奇函数在x?0处有意义则f?0常值函数f?a(a?0)为偶函数f?0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6. ?函数的单调性 对于?x1、x2?a,b且x1?x2,若?f?f,称f在a,b上为增函数?f?f,称f在a,b上为减函数增函数:x值越大,函数值越大;x值越小,函数值越小。减函数:x值越大,函数值反而越小;x值越小,函数值反而越大。 复合函数的单调性:h?f)f与g同增或同减时复合函数h为增函数;f与g相异时(一增一减)复

9、合函数h为减函数。注:奇偶性和单调性同时出现时可用画图的方法判断。 7. 二次函数- 3 -(1)二次函数的三种解析式一般式:f?ax2?bx?c(a?0) ?顶点式:f?a2?h (a?0),其中为顶点 两根式:f?a(a?0),其中x1、x2是f?0的两根 (2)图像与性质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有如下特征与性质: 开口a?0?开口向上 a?0?开口向下 ?对称轴:x?b2a ?顶点坐标: ? ?与x轴的交点:?0?有两交点?0?有1交点?0?无交点xb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1?x2?a ?xc1?x2af?ax2?bx?c为偶函数的充要条件为b?0 二次函数

10、(二次函数恒大(小)于0)f?0?a?0?0?图像位于x轴上方f?0?a?0?0?图像位于x轴下方 若二次函数对任意x都有f?f,则其对称轴是x?t。 若二次函数f?0的两根x1、x2. 若两根x?01、x2一正一负 则?x1x2?0?. 若两根x?0?0 若同负,则?01、x2同正(同负) 若同正,则?x1?x2?x1?x2?0?x1x2?0?x1x2?0.若两根x1、x2位于内,则利用画图像的办法。?0?若a?0,则?f?0 若a?0,则?f?0f?0?f?0注:若二次函数f?0的两根x1、x2;x1位于内,x2位于内,同样利用画图像的办法。 8. 反函数(1)函数y?f有反函数的条件 x

11、与y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2)求y?f的反函数的一般步骤:- 4 -确定原函数的值域,也就是反函数的定义域 由原函数的解析式,求出x?将x,y对换得到反函数的解析式,并注明其定义域。(1) ?原函数与反函数之间的关系 原函数的定义域是反函数的值域原函数的值域是反函数的定义域 二者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 原函数过点,则反函数必过点 原函数与反函数的单调性一致第四章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1. 指数幂的性质与运算 (1)根式的性质:n为任意正整数,n?a 当n为奇数时,an?a;当n为偶数时,an?|a| 零的任何正整数次方根为零;负数没有偶次方根。 (2) 零次幂:a0?1 (3) 负数指数幂:a?

12、n1an m(4) 分数指数幂:an?am(5) 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am?an?am?nn?amnn?an?bn2. 幂运算时,注意将小数指数、根式都统一化为分数指数;一般将每个数都化为最小的一个数的n次方。3. ?幂函数y?xa?当a?0时,y?xa在(0,?)上单调递增?当a?0时,y?xa在(0。?)上单调递减 4. 指数与对数的互化ab?N?logaN?b 、 5. 对数基本性质:logNaa?1 loga1?0 aloga?N logNaa?N?log与log1abba互为倒数?logab?logba?1?logablog?lognambn?logabbam6. 对数的基本运算

13、:?loga?logaM?logMaNlogaN?logaM?logaN 7. ?换底公式:loglogbNaNlogba- 5 -篇二:高三职高数学复习资料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1)集合的概念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N表示自然数集,N?或N?表示正整数集,Z表示整数集,Q表示有理数集,R表示实数集.(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对象a与集合M的关系是a?M,或者a?M,两者必居其一. (4)集合的表示法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描述法:x|x具有的性质,其中x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6)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7)已知集合nA有n个元素,则它有2n个子集,它有2n?1个真子集,它有2n?1个非空子集第二章不等式(1)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3.常用的基本不等式第三章函数(1)函数的单调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