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下能力提升:八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91172613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下能力提升:八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下能力提升:八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下能力提升:八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下能力提升:八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下能力提升:八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下能力提升(八)寡人之于国也(时间:45分钟分值:55分)一、基础巩固(2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谨庠序之教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数罟不入洿池 数:密B申之以孝悌之义 悌:孝敬父母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制止,约束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填然鼓之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树之以桑 D谨庠序之教5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2、是()A申之以孝悌之义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形象地论证了民饥而死,民不加多的根源不在于荒年,并提出“_,_”的看法。(2)寡人之于国也中写出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句子是:_,_。(3)寡人之于国也中对王道的开端描写的句子是:_,_。二、阅读鉴赏(1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3、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梁惠王曰:“魏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兽相食,且

4、人恶之恶:以为凶恶B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王:称王C此率兽而食人也 率:率领D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孝悌:孝顺父母,恭顺兄长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魏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B魏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C魏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D魏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梁惠王再三战败,

5、一心一意只想雪耻复仇,“愿比死者一洒之”体现了其爱民之心。B在文中,孟子认为只有法治清明,减轻刑罚;降低税率,藏富于民,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C孟子提出的“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体现了其“仁政”思想的一个主要方面“教民”。D孟子通过对“彼夺其民时”一针见血的分析,得出只有“仁者”才会无敌于天下。1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3分)译文:(2)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3分)译文:(3)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4分)译文:三、语言运用(15分)11寡人之于国也中有“数罟不入洿池”的话,史记中也有

6、“网开一面”的说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不滥采滥伐、与自然和谐相处,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请针对这一共识写一条公益广告语。要求主题鲜明,形式工整,20字以内。(5分)答:12用“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作为全句的开头和叙述的主体,重组下面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要改变原意。(5分)孟子,性格锐利、强悍。在现实生活面前无奈地且战且退的同时,爆发出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领地竖立了原始的木栅栏。答:13下面这则文稿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5分)尊贵的各位游客:据景区办公室了解到,截至今日,本景区春节黄金周(2月7日到2月13日)各

7、天的门票预订均已超过3万张以上。鉴于本景区最大承载量为3.1万人次/天,依据旅游法的相关规定,景区即日起不再接受门票预订,并请有意前来本景区的游客避开黄金周高峰期,另行安排旅游时间。我们非常理解广大游客们对本景区风景名胜的仰慕之情,作此决定,我们深表歉意,希望大家予以合作。特此公告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2017年2月5日答:课下能力提升(八)1解析:选DA项,“颁”通“斑”;B项,“涂”通“途”;C项,“无”通“毋”。2解析:选B悌:敬爱兄长。3解析:选D连词,表转折。A项,介词,按照;介词,用。B项,介词,在;介词,与。C项,助词,的;代词,这种情况。4解析:选D形容词作动词。其他三项为名词作

8、动词。5解析:选D判断句。A、B、C三项都是状语后置句。6答案:(1)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3)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7解析:选A恶:厌恶。8解析:选C两处“焉”后应断开,排除A、D;“东败于齐”“南辱于楚”句式一致,排除B。9解析:选A报仇雪恨的基础就是动员民众为他打仗,这是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百姓的死活的行为;“愿比死者一洒之”的真实意图是称霸。10答案:(1)用棍棒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区别吗?(2)我为此感到羞耻,希望能替全体死难者雪耻复仇,您说我该怎么办才好?(3)(做到)在家能侍奉父兄,外出能尊长敬上,这样,即使是手里拿着木制的棍棒,也可以

9、跟拥有坚实盔甲和锋利武器的秦、楚军队相对抗。参考译文:梁惠王说:“我愿意高兴地听您指教。”孟子回答说:“用棍棒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区别吗?”(惠王)说:“没有什么差别。”(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手腕害死人,有什么区别吗?”(惠王)说:“也没有什么差别。”(孟子)又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棚里有健壮的马,(而)百姓面带饥色,郊野横陈着饿死的尸体,这就(等于)率领着野兽一道吃人啊。野兽自相残杀吞噬,人们尚且厌恶它。身为百姓的父母官,管理政事,却不免也率领兽类一道吃人。哪里配当百姓的父母官呢?孔仲尼说过:第一个制作土偶陶俑来殉葬的人,恐怕应该断子绝孙吧?正是因为土偶陶俑酷似真人而用它殉

10、葬的缘故。(试想连用陶俑殉葬都不能被允许),又怎能让这些百姓活活地饿死呢?”梁惠王说:“(想当年,我们)晋国,天下没有比它更强的国家,这是您老所深知的。而今到了我当政,东边被齐国打败,连我的大儿子也阵亡了;西边又丧失了河西之地七百里,割让给秦国;南边又被楚国欺侮。我为此感到羞耻,希望能替全体死难者雪耻复仇,您说我该怎么办才好?”孟子回答道:“拥有方圆百里的土地就能够称王天下。大王如果肯对百姓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少收赋税,提倡精耕细作,及时锄草。使健壮的青年利用闲暇时间加强孝亲、敬兄、忠诚、守信的道德修养,(做到)在家能侍奉父兄,外出能尊长敬上,这样,即使是手里拿着木制的棍棒,也可以跟拥有坚实盔

11、甲和锋利武器的秦、楚军队相对抗。(因为)它们(指秦、楚)侵占了百姓的农时,使他们无法耕种来赡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儿女各自逃散。它们使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大王如果兴师前往讨伐它,有谁能跟大王较量呢?因此说:实行仁政者无敌于天下。请大王不要再犹豫徘徊。”11答案:呵护环境,取用有度;持续发展,希望无限。12答案: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是性格锐利、强悍的孟子在现实面前无奈地且战且退的同时爆发出来的,而孟子也就因此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领地竖立了原始的木栅栏。13答案:“据景区办公室了解到”删去“到”;“超过三万张以上”删去“以上”;“广大游客们”删去“们”;“仰慕”改为“喜爱”;“合作”改为“谅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