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课时作业: 4烛之武退秦师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91172258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课时作业: 4烛之武退秦师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课时作业: 4烛之武退秦师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课时作业: 4烛之武退秦师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课时作业: 4烛之武退秦师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课时作业: 4烛之武退秦师 Word版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 4基础演练1下列加点字的音、形、义有误的一组是()A氾南(fn)缒(zhu)鄙(把当做边邑)B佚之狐(y) 不知(知道)共其乏困(gng,供给)C瑕(xi) 何厌之有(满足)逢孙(png)D阙(qu,侵损、削减) 行李(出使的人)失其所与(结交)解析:B项,“知”,通“智”,明智。答案:B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B秦伯说,与郑人盟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D无能为也已解析:本题考查文言中通假字现象。B项,“说”通“悦”;C项,“共”通“供”;D项,“已”通“矣”。答案:A3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敢以烦执事以乱易整且君尝为晋君赐矣A对

2、对方的敬称替代替B执掌事务交换被C对对方的敬称替代给予D管理事务交换是答案:C4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且贰于楚(从属二主)越国以鄙远(把当做边邑)B晋军函陵(驻军)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C行李之往来(出使的人)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D秦伯说(言,道)又欲肆其西封(延伸、扩张)解析:本题考查实词的意义和通假字等知识。D项中“说”通“悦”。答案:D5下列加点的“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C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D自以为得之矣解析:本题考查“以为”的意义和用法。A项,是“以之为”,“把它当做”的意思。其余各项是“认为”的意思。答案:A

3、6下列带“之”字的各句均选自本课,若按用法把“之”字分类,哪一项正确()公从之臣之壮也是寡人之过也许之邻之厚,君之薄也行李之往来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将焉取之唯君图之A/B/C/D/解析:是代词;用于主谓之间,取独;是结构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答案:B7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C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D亦去之解析:A项“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B项“鄙”,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C项“阙”,使动用法,使受损害。答案:D8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夫晋,何厌之有 B以其无礼于晋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而封之以膏腴之地解析:

4、A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余为介词结构后置句。答案:A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915题。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

5、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9对下列两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1)何厌之有(2)秦伯说A(1)满足(2)劝说 B(1)讨厌(2)劝说C(1)满足(2)高兴 D(1)讨厌(2)高兴解析:“厌”通“餍”,本义为“吃饱”,引申为“满足”。“说”通“悦”,高兴。答案:C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一句中加点的“以”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C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D以乱易整,不武解析:例句和C项中的“以”都是介词,“因

6、为”的意思。答案:C11对以下两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1)且贰于楚也(2)唯君图之A.B.C.D.解析:“贰”是“有二心”,“唯”是“希望”的意思。答案:A12对“焉用亡郑以陪邻?”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怎么能因为要灭掉郑国而让邻国也伴随着一起灭亡?B怎么能因为要灭掉郑国就要去增加邻国的土地?C哪里用得着让郑国伴着晋国一起灭亡?D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国晋国的土地呢?解析:“陪”是“增加”的意思。答案:D13对“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不是依靠夫人的力量,我不可能来到这里。B如果没有秦伯的帮助,我不可能当上晋国的君主。C我小看了那个人的力量,以为他比不上我们。D我

7、小看了夫人的力量,以为她比不上我们。解析:“微”是“如果没有”的意思。答案:B14对烛之武劝秦伯撤兵的理由,说明正确的一项是()(1)秦晋两国攻打郑国,郑国已经知道了,有准备了。(2)郑国离秦太远,即使消灭了郑国,对秦并无好处,只会增加晋国的力量,相比之下,秦国力量反而削弱了。(3)如果留下郑国做东道主,秦国的使者往来可以从郑国得到他们所缺乏的物资。(4)秦国受到过晋国的赏赐,得到了它的焦、瑕二邑,不可能再得到什么了。A(1)(2)(3) B(2)(3)(4)C(2)(3) D(1)(4)答案:C15阅读第三段,概括烛之武退秦师的理由。答:_答案:灭郑对秦无益,存郑可以得到东道主。灭郑只能使对

8、手强大,对己造成伤害,存郑可以得到盟友。创新迁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

9、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馀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

10、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多辩,常以谈笑讽谏辩:辩驳B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啖:给吃C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谏:规劝D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属:嘱咐解析:辩,口才,辩才。实词需要积累,还需要推测,因为文言实词常考120个实词以外的词,需要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测。答案:A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优孟“以谈笑讽谏”的一组是()请以人君礼葬之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必如孙叔敖

11、,不如自杀廉吏安可为也A BC D解析:是优孟模仿孙叔敖言谈举止准备进谏;是优孟上前祝寿;是优孟说回家与妻子商议。答案:B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优孟言辞诙谐幽默。楚庄王想厚葬所爱之马,群臣进谏反遭严词拒绝;优孟以反语讽谏,说是以大夫礼不够隆重,使庄王认识到错误,收回成命。B孙叔敖十分看重优孟,临终前预料儿子必将贫困,要他到时去找优孟寻求帮助。优孟慨然允诺孙叔敖子之后,极力模仿孙叔敖,想使楚庄王醒悟。C楚庄王误以为优孟是孙叔敖复生,想任他为相。优孟与妻子商定三日之后为相,又责怪庄王利用孙叔敖成就霸业,而对他的后代却不闻不问。D优孟由孙叔敖一事而引发感慨,指出为官者

12、不应贪鄙求财,否则将触犯法令而身死家灭;但廉吏死后,其家人却会面临穷困潦倒的悲惨境遇。解析:C项中说“优孟与妻子商定三日之后为相”与原文不符,原文优孟只是对楚王说要回家与妻子商量,三日后为相,其实根据情况看这是优孟的表演,根本不需要同妻子商量。答案:C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译文:(2)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译文:_答案:(1)马患肥胖症而死,让群臣为它治丧,要用内棺外椁的大夫礼制安葬它。左右群臣对此直言规劝,认为不可以这样做。(2)楚相孙叔敖坚守廉洁一直到死,如今妻子孩子

13、身处困境,打柴为生,廉吏不值得做啊。【参考译文】 优孟原是以前楚国的歌舞艺人。他身高八尺,富有辩才,时常用说笑方式劝谏。楚庄王时,他有一匹心爱的马,给它穿上华美的绣花衣服,养在富丽堂皇的屋子里,睡在没有帐幔的床上,用蜜饯的枣干来喂它。马患肥胖病而死,让群臣为它治丧,要用内棺外椁的大夫礼制葬它。左右群臣对此直言规劝,认为不可以这样做。庄王下令说:“有谁再敢以葬马的事来进谏,就处以死刑。”优孟听到此事,走进殿门,仰天大哭。庄王吃惊地问他哭的原因。优孟说:“马是大王所喜爱的,就凭楚国这样强大的国家,有什么事情办不到,却用大夫的礼仪来埋葬它,太薄待了,请用人君的礼仪来埋葬它。”庄王说:“我的过错竟到这

14、种地步吗?”于是庄王派人把马交给了主管宫中膳食的太官,不让天下人长久传扬此事。楚国宰相孙叔敖知道优孟是位贤人,待他很好。孙叔敖患病临终前,叮嘱他的儿子说:“我死后,你一定会很贫困。那时,你就去拜见优孟,说你是孙叔敖的儿子。”过了几年,孙叔敖的儿子果然十分贫困,靠打柴为生。一次路上遇到优孟,就对优孟说:“我是孙叔敖的儿子。父亲临终前,嘱咐我贫困时就去拜见优孟。”优孟说:“你不要到远处去。”于是,他就立即缝制了孙叔敖的衣服帽子穿戴起来,模仿孙叔敖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过了一年多,模仿得活像孙叔敖,连楚庄王及左右近臣都分辨不出来。楚庄王设置酒宴,优孟上前为庄王敬酒祝福。庄王大吃一惊,以为孙叔敖又复活了,想要让他做楚相。优孟说:“请允许我回去和妻子商量此事,三日后再来就任楚相。”庄王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