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二分类题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1150087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证明二分类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证明二分类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证明二分类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证明二分类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证明二分类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证明二分类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证明二分类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证明(二)分类题一、等腰、等边三角形1、在等腰三角形中顶角为40时底角等于_,一个底角为50,则顶角等于_.2、已知等腰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度数为30,那么它的底角的度数是_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是底角的4倍,则它的顶角是_4、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厘米和6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_5、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7 cm和3 cm,则周长为_.6、由在同一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两个定理我们可以联想到大边对_,大角对_.7、如右上图,已知AD是ABC的外角平分线,且ADBC,BAC=,则1_B,2_C,ABC是_三角形.8、等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等于 ,则另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 )

2、A、 , B、 , C、 , D、 , 或 , 9、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 ,则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 ) A、 , , B、 , , C、 , , D、 , , 或 , , 10、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比顶角大 ,那么顶角为( )A、 B、 C、 D、 11、等腰三角形的一边为4,另一边为9,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17 B. 22 C. 13 D. 17或221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130,且它恰好等于一个不相邻的内角的2倍,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钝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13、如图,在ABC中,AB=AC,C=2A,BD是ABC

3、的平分线,则图中共有等腰三角形A.1个B.2个C.3个D.4个14、如图,已知ABC中,CD平分ACB交AB于D,又DEBC,交AC于E,若DE=4 cm,AE=5 cm,则AC等于A.5 cmB.4 cmC.9 cmD.1 cm13题14题15题16题15、如图,在中,AB=AC,BD和CE分别是和的平分线,且相交于点P. 在图中,等腰三角形(不再添加线段和字母)的个数为( ).A9个 B8个 C7个 D6个16、如图,P,Q是ABC的边BC上的两点,且BPPQQCAPAQ,则ABC等于_度. 17、给出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重合; 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

4、 等腰三角形最小边是底边;等边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都相等;等腰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A.1个B.2个C.3个D.4个18、如果三角形一边的中线和这边上的高重合,则这个三角形是( )A.等边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19、边长为2cm的等边三角形的面积为 cm2二、直角三角形1、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4和5,要使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则第三边的长为( )(A)3 (B) (C)3或 (D)3或2、如图所示的图形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7cm,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的和是 3、有一块边长为24米的正方形绿地,如图

5、3所示,在绿地旁边处有健身器材,由于居住在处的居民践踏了绿地,小明想在处树立一个标牌“少走米,踏之何忍?”请你计算后帮小明在标牌的“”图3填上适当的数字是( ).A、23米 B、24米 C、25米 D、26米4、等腰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的长为1cm,那么它斜边长上的高是cm.5、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2,3,4 B10,8,4 C7,25,24 D7,15,126、分别有下列几组数据:6、8、10 12、13、5 17、8 、15 4、11、9其中能构成直角三形的有:()、组 、组 、组 、组7、适合下列条件的ABC中, 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 ) A=450;A=3

6、20, B=580;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8、一轮船以每小时20海里的速度沿正东方向航行。上午8时,该船在A处测得某灯塔位于它的北偏东30的B处(如图),上午9时行到C处,测得灯塔恰好在它的正北方向,此时它与灯塔的距离是 海里(结果保留根号).9、ABC中,A:B:C=1:2:3,最小边BC=4cm,最长边AB的长是()A、5cm B、6cm C、cm D、8cm10、如图,CD是RtABC斜边AB上的中线,若CD=4,则AB= 11、如图所示的一块地,ADC=90,AD=12m,CD=9m,AB=39m,BC=36m,求这块地的面积。12、如图,一架2.5米长

7、的梯子AB,斜靠在一竖直的墙AC上,这时梯足B到墙底端C的距离为0.7米,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0.4米,那么梯足将向外移多少米?13、如图4,在ABC中,BAC=90,延长BA到D点,使,点E、F分别为边BC、AC的中点。求证:DF=BE;三、全等三角形1、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 )A. 必定全等 B. 必定不全等 C. 不一定全等 D. 以上答案都不对2、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腰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B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两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D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3、如图1,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三片,现在他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

8、一样形状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带( )去配. A. B. C. D. 和4题4、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先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CD=BC,再作出BF的垂线DE,使A,C,E 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7),可以证明,得ED=AB. 因此,测得DE的长就是AB的长,在这里判定的条件是( ).AASA BSAS CSSS DHL5、有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 )A. 必定全等 B. 必定不全等 C. 不一定全等 D. 以上答案都不对6、如图,由1=2,BC=DC,AC=EC,得ABCEDC的根据是( )6题A、SAS B、ASA C、AAS D、SS

9、S7、如图2,P在AB上,AE=AG,BE=BG,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有( )E图2ABGPA、1 B、2 C、3 D、48、如图,D在AB上,E在AC上,且BC,那么补充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EACD的是 ( )A. ADAEB. AEBADC C. BECDD. ABAC 9、如图4,已知MB=ND,MBA=NDC,下列哪个条件不能判定ABMCDN ( )A、M=N B、AB=CD C、AM=CN D、AMCN10、如图,已知AC平分PAQ,点B,B分别在边AP,AQ上,如果添加一个条件,即可推出AB=AB,那么该条件可以是( )10题 A、BBAC B、BC=BC C、ACB=

10、ACB D、ABC=ABC图411、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一锐角对应相等 B、两锐角对应相等 C、一条边对应相等 D、两条边对应相等13题12、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两边分别对应相等且有一角为3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B、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两个锐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D、两角和一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13、如图,ABC中,ADBC于D,BEAC于E,AD与BE相交于F,若BF=AC,则ABC的大小是( )A、40 B、45 C、50 D、6014、如图3,在等边中,分别是上的点,且,AD与BE相交于点P,则的度数是( )

11、.A B C D15、如图,EAAB,BCAB,EA=AB=2BC,D为AB中点,有以下结论:(1)DE=AC;(2)DEAC;(3)CAB=30;(4)EAF=ADE。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1),(3) B、(2),(3) C、(3),(4) D、(1),(2),(4)图16、如图,A、D、F、B在同一直线上,AD=BF,AE=BC, 且 AEBC求证:(1)AEFBCD;(2)EFCD图817、如图8,ABC,ABAC,点、分别在BC所在直线上,且AMAN。求证:BMCN 18、如图10,在AFD和CEB中,点A、E、F、C在同一条直线上,有下面四个结断:AD=CB;AE=CF;B=

12、D;ADBC请用其中三个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作为结论编一道数学题,并证明结论成立 ABEFD图10 C19、 如图:已知AB=AE,BCED,BE,AFCD,F为垂足, 求证: ACAD; CFDF。 四、角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一角平分线1、已知ABC中,A = ,角平分线BE、CF交于点O,则BOC = 2、给出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角的平分线与三角形平分线都是射线;任何一个命题都有逆命题;假命题的逆命题一定是假命题A.1个B.2个C.3个D.4个3、AOB的平分线上一点M ,M到 OA的距离为1.5 cm,则M到OB的距离为_.4、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点D。若DC=7,则D到AB的距离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