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光现象章后练习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1134699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光现象章后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物理光现象章后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物理光现象章后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九年级物理光现象章后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九年级物理光现象章后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光现象章后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光现象章后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章后练习(第二章 光现象)谈一谈,你学到了什么1.本章知识结构 2.我印象最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_.(1)探究的形式和方法可以有多种,探究的要素也不是在每一次探究活动中都必须出现.在学习“看不见的光”这一内容时,我们就是通过阅读或查询的方式收集信息,从而认识了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及其特点和应用的.(2)像红外线、紫外线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我们能利用它们产生的作用去认识、去研究.这种间接认识事物的方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在认识光的传播特点时,我们初步学习了归纳法的应用.3.我还想补充(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感悟与体会.)_看一看,能给你什么启示例1 回

2、答下列问题中的“倒影”“光斑”“人物”等词指的是影还是像?若是像,是实像还是虚像?(1)湖边宝塔在水中的倒影.(2)太阳光穿过树叶间的空隙,在树阴下形成很多圆形光斑.(3)皮影戏幕上移动的人物.解析:影子是不透明物体阻挡了光线,在物后形成的跟物体轮廓相似的黑暗区域.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由于影子是黑的,故影子只反映物体的轮廓,不反映物体的细节,而像却是明亮的,其明亮程度与物相对应且有层次感,所以像能反映物体的细节.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判断:皮影戏幕上移动的人物是影,而水中宝塔的倒影却是像,它是以平静的水面为镜面形成的虚像(平面镜成像).树阴下的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的结果.树枝、树叶相互交叠,就会形

3、成许多小孔.太阳光通过这些小孔,在树阴处的地面上呈现出太阳的像,即圆形光斑,是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方法指导:(1)平时注意观察,善于积累,清楚影与像的区别,能够解答本题;(2)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答.如平静的水面具有平面镜的作用,于是可猜想:水中的倒影可能是像,根据影子的成因,我们知道影子只能出现在物体背光的那一侧,而水中的倒影却不是这样,于是我们确定“水中的倒影”是像.(3)茂密的树叶间的空隙很少有(甚至没有)圆形的,但当树叶间的空隙很小时,该空隙就成了小孔.小孔成的像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如:烛焰经圆形针孔所成的像不是圆的,而是与烛焰的形状相同.由此我们也可以推断

4、,树阴下的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造成的.例2 图228中S为发光点,从它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反射光线分别与虚线a、b重合,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中画出平面镜,并作出这两条光线的光路图.解析:延长a、b相交于S,S即为S的像.连接SS,作SS的中垂线PQ即为镜面.a、b与镜面PQ的交点A、B即入射点.作出平面镜并光路图如图229所示. 图228 图229方法指导:解答本题的知识依据和思路如下:(1)点光源发出的光是发散的,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也是发散的.由此可确定与a、b重合的反射光线的传播方向;(2)根据平面镜的成像原理:平面镜中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所以延长a、b

5、,其交点S即像点;(3)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与物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由此作出平面镜PQ;镜面与a、b的交点就是要求光线的入射点,作图如图230所示.注意:平面镜作图中,镜后线段画虚线.图230例3 眼睛位于O点,通过小平面镜MN观察周围物体(如图230所示).求眼睛可观察到物体的区域.解析:利用光路的可逆性,将O点的眼睛假设为光源,它的像在图O处,连接OM、ON并延长至B、A,则ANMB区域为眼睛可观察的范围.方法指导:用上述方法解题的原理是:若O处有一个光源,它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能到达ANMB区域;根据光路可逆,在ANMB区域内的物体发出的光,都能到达O处进入

6、眼睛.如果认为O M、ON、AN、BM、M O、NO均为辅助线,可用任意直线(虚线或实线,不用箭头)表示.若将其用光路图表示,则光的传播方向应当是图230所示的方向,不能画反.镜后的线段应用虚线.例4 将一枚硬币放在桌子上,再把一个玻璃杯放在这枚硬币的上面.用茶碟盖住玻璃杯,使人不能直接看到杯中.从侧面,你会看到那枚硬币.拿起茶碟并向玻璃杯中倒水,然后再把茶碟盖好(见图231).你还能看到硬币吗?实际做一做,然后说说它的道理.图231解析:本来看得见的硬币,在向玻璃杯中倒水后变得看不见了.(玻璃杯上不盖茶碟,也能看到同样的现象)这是光线折射的结果.当杯子是空的时,光只发生很小的折射,并沿一条从

7、硬币到你的眼睛之间几乎为直线的路径传播(参考本书第二章第四节例题).杯内加水后,由硬币射出的光首先在水中传播(杯壁厚度与光在水中传播的路程相比很小,它对光线传播方向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折射光线偏折的如此厉害.变得几乎直上直下了,从而令硬币成像的光线无法进入你的眼睛,硬币就“消失”了.方法指导:解答本题的思路是(1)杯中加水前能看到硬币,是因为硬币射出的光进入了眼睛;(2)加水后看不到硬币,说明本来进入了眼睛的光线发生了较大的偏折,从而确定该现象属光的折射现象;(3)比较加水前后光的传播路径的区别:加水前,硬币射出的光透过玻璃,光的传播方

8、向几乎不变;加水后,硬币射出的光先在水中传播,然后射向空气.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较大的偏折.从而解释了本题中的现象.测一测,你学得怎样知识与技能一、填空题1.一条光线跟平面镜的夹角为35,那么入射角为_,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2.利用平面镜不但可以_,还可以改变光的_.3.平行光线射到粗糙的黑板表面,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叫做_.有的黑板“反光”,因而坐在某一位置的同学看不清上面写的粉笔字,这是因为发生了_的缘故.4.在水平桌面上有一块厚玻璃板,玻璃板上放着一枚硬币,硬币和它的虚像大约相距10 mm,玻璃板的厚度大约是_.5.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_携带的信

9、息实现对电视机遥控的.6.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最重要来源.如果太阳辐射的紫外线全部到达地面,地球上的植物、动物和人类_.7.渔民在叉鱼的时候,他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_而成的_像.像的位置比鱼的实际位置偏_.所以,只有将鱼叉对着他看到的鱼的_叉去,才能叉到鱼.二、选择题1.人沿着街道走向路灯,再从路灯下走远,则他的影子长短的变化是.变长B.变短C.先变长再变短D.先变短再变长2.一条光线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没有入射角和反射角B.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0C.入射角是90,反射角是0D.入射角是0,反射角是903.一支铅笔与它在平面镜内的像相互垂直,则铅笔同镜面之间的夹角为.904.不

10、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物理现象是A.日食和月食B.影的形成C.小孔成像D.岸上物体在水中的倒影5.一束太阳光沿着与水平面成60角的方向照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6.平面镜M与的夹角为60,如图232所示如果光线AO经M和反射后按原路反射回去,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图232.BC.D7.某同学向竖直的平面镜走近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镜中的像是大小不变的虚像B.镜中的像是大小不变的实像C.镜中的像越来越大D.镜中的像的位置不变8.如图233所示a、b、c三条光线交于S点,若在S前任意位置放一个平面镜M,则三条反射光线图233A.可能交于一点B.一定交于一点C.延长线交于一

11、点D.可能平行9.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的判断中正确的是.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B.迎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色光是最单纯的颜色B.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有相同的规律C.颜料的三原色是红、绿、蓝D.将太阳光分解成各种色光的现象是色散11.一束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若入射光线逐渐远离法线,则折射光线A.也逐渐远离法线B.逐渐向法线靠拢C.传播方向不变D.以上现象都可能发生三、作图题1.在图234标

12、出入射角i.反射角等于_度图234 图2352.如图235所示,a是入射光线,b是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分三步简述作图步骤.(1)_(2)_(3)_3.如图236所示,AO为从水中斜射向水面的入射光线,试画出它射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图236四、解释现象题小明在参加校运会上的百米赛跑时,观察到发令员的发令枪,枪响的同时还冒烟.小明想,百米终点计时员以听到枪声时计时,还是看到冒烟时计时?请你答复他并帮他解释原因.过程与方法1.请你说一说,人们是怎样发现红外线的?2.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

13、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237所示.在此实验中:图237(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的关系;(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_的关系;(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像.科学探究1.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2.在烧水时,水的声音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水开始沸腾了.起初有一种逐渐增强的“嘶嘶”声,随后这种声音消失了.而由另一种较粗暴的声音所代替.当水开始沸腾时,水的声音变得柔和些.你能解释产生这些声音,尤其是水沸腾时声音变得柔和的原因吗?章后小结测一测,你学得怎样知识与技能一、1.55 1102.成像 传播方向3.漫反射 镜面反射4. 5 mm5.红外线6.都将无法生存7.光的折射 虚 高 低处二、1.D 2.B 3.C 4.D 5.B 6.B 7.A8.B 9.A 10.D 11.A三、1. 602.(1)延长a、b两条光线使其相交;(2)做a、b两条光线所夹角的角平分线,即法线;(3)过角的顶点作与法线垂直的镜面.3.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图略)四、看到冒烟时计时,因为光速远大于声速,若以听到枪声计时,相当于人为提高了运动员的成绩达0.3 s.过程与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