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区2019年初三二模化学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133528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朝阳区2019年初三二模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京朝阳区2019年初三二模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京朝阳区2019年初三二模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北京朝阳区2019年初三二模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北京朝阳区2019年初三二模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朝阳区2019年初三二模化学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朝阳区2019年初三二模化学试卷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综合练习(二) 化学试卷2019.6 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考生 须知 1本试卷共 6 页,共两部分,24 道小题,满分 45 分。考试时间:与生物合计 90 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考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O 16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12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1 分) 1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 AHClBP2O5CAl2O3DSO2 2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2、 A牛奶B白糖C面粉D植物油 3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木柴B煤C石油D天然气 4配制 5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葡萄糖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 A蒸发皿B玻璃棒C烧杯D量筒 5下列物质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是 AFeBCO2CFe2O3DCa(OH)2 6火星探测器“好奇号”发现火星大气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tang)的物质,其化学式为 COS。已知硫化羰中氧元素和硫元素均为2 价,则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A.+1B.+2C.+3D.+4 7电解水实验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 2 中得到 H2 B产生 H2与 O2的体积比约为 1:2 C该实验说明水由 H2和 O2组成 D可用带火星的

3、木条检验生成的 O2 8铜锈主要成分是 Cu2(OH)2CO3。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OH)2CO3 2X+H2O+CO2,其中 X 的化学式是 ACuBCuOCCu(OH)2DCuCO3 - 2 9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和可作氧气的发生装置 B装置和组合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 C装置可收集氧气,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D装置可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将燃着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10枯茗醛(化学式为 C10H12O)是一种食用香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类别上看:枯茗醛属于氧化物 B从宏观上看:枯茗醛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从微观上看:1 个枯茗醛分子中含有

4、 23 个原子 D从质量上看:枯茗醛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5:6 依据下列 20时的实验数据回答 1112 题。 实验 水的质量/g 50505050 加入 NaCl 的质量/g15202530 未溶解 NaCl 的质量/g02712 11. 所得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ABCD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时,68 gNaCl 饱和溶液中含有 18 gNaCl B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加溶质的方法 C实验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2:5 D实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 33 分) 生活现象解释 13.(1 分)补齐连线。从 13-A 或 13-B

5、 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均作答,按 13-A 计分。 13-A 物质用途13-B 物质主要成分 氧气 烧碱 熟石灰 炼钢 改良酸性土壤 除油污 天然气 生石灰 石灰石 甲烷 碳酸钙 氧化钙 3 14.(2 分)下图是两种海水淡化的方法。 (1)方法 1,所用分离原理与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相似。 (2)方法 2,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质量B.分子种类C.分子间隔 15.(2 分)人类社会发展离不开金属材料。右图是某硬铝的主要成分。 (1)将硬铝粉末放入足量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出 现蓝色,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将硬铝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

6、请从金属活 动性的角度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科普阅读理解 16 (5 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罐装食品是生活中的常见食品,关于它的误解有很多。 误解 1:罐装食品保存期长,有防腐剂误解 1:罐装食品保存期长,有防腐剂 罐装食品的保存原理是密封杀菌。把内容物、包装罐充分加热灭菌后,将无菌食物装入 包装罐,趁热封口,再经加热灭菌,迅速冷却后保存。该过程中,里面的微生物被高热杀死, 外面的微生物进不去,因此罐装食品里不需添加防腐剂。 误解 2:罐装食品是方便食品,没有营养误解 2:罐装食品是方便食品,没有营养 罐装肉类和鱼类的加工温度一般在 120左右,这样的温度只会损失少量游离氨基酸, 不会使

7、蛋白质和钾、钙、镁等矿物质的含量下降。甚至有些罐装食品比原料本身营养价值更 高, 如罐装鱼在加工过程中会使鱼骨变酥变软, 溶出大量钙, 对鱼中的营养素不但没有影响, 还使含钙量比鲜鱼增加了十倍以上。罐装蔬菜加工温度不超过 100,该温度时受损的只有 维生素,一部分因加热而分解,一部分因溶于汤汁,吃的时候被扔掉了。 罐装食品加工时有高温短时和低温长时两种方法,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测定两种方法对 果蔬中维生素 B 的影响数据如下。 罐装食品 维生素 B1损失(%)维生素 B6损失(%) 高温短时低温长时高温短时低温长时 菜豆泥15.840.39.510.1 浓缩番茄汁02.800 误解 3:罐装水

8、果经过加工,水果不新鲜误解 3:罐装水果经过加工,水果不新鲜 罐装水果加工是通过高温热处理使营养损失的化学反应停止或减缓, 来保持食物的鲜度 和营养。以黄桃为例,采摘后在 45 分钟内加工成的黄桃罐头,维生素 C 只损失 10%,而采 摘 1 天后自然存放的黄桃,维生素 C 则会损失 30%。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罐装鱼的含钙量高于鲜鱼,其中“钙”指的是_( “钙元素”或“钙单质” ) 。 (2)写出一条维生素的性质_。 4 (3)趁热封口的包装罐冷却后不易打开的原因是_。 (4)依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得到的结论是_。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 A罐装食品中不需添加防腐

9、剂 B罐装食品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C罐装水果是通过高温热处理的方法保持食物的鲜度和营养 生产实际分析 17 (2 分)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 中的 CO 和 H2O 在 120下发生反应,反应的微 观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1)右图的物质中,有_种单质。 (2)该反应过程中,生成物的质量比为。 18.(3 分)采用海水脱硫技术吸收燃煤烟气中的 SO2,其主要设备及流程如下: (1)海水脱硫设备中,排出的海水呈碱性的是。 A海水泵B吸收塔C曝气池D曝气池 (2)向曝气池内通入空气后,主要有两个化合反应发生,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3)曝

10、气池排出的海水中不含 H2SO4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5 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19.(2 分) “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操作如下图所示。 (1)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2)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A引流B加快溶解C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滴飞溅 20 (4 分)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如下图所示。 (1)实验过程中,b 处的实验现象是_。若要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应在 a 处放。 (2)c 处的化学方程式为_。 (3)根据烧杯中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 21. (2 分)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和相关实验回答问题。 温度/ 溶解度/g实验装置 NaOHCa(OH)2 10510.176

11、 201090.165 401290.141 601740.116 803140.094 (1)实验 A 中的白色固体是。 (2)通过实验 B 中溶液是否变浑浊,可以鉴别 NaOH 和 Ca(OH)2两种饱和溶液的依据 是。 22(2 分)按下图实验回答问题。 (1)图 D 是稀释浓硫酸的操作示意图,甲烧杯中的物质是。 (2)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23.(2 分)课外小组利用下图装置验证碳酸钠的性质。 6 (1)将注射器 1 的针头向瓶内推进,使针 头下端进入瓶内液面下,抽取少量 A 中 液体,此时注射器 1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2)验证碳酸钠是碳酸盐,应进行

12、的操作 及观察到现象是。 科学探究 24.(6 分)化学小组利用图 1 装置探究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氧气浓度的变化。 (已知:白磷着火点为 40,红磷着火点为 240) 【提出问题】足量红磷燃烧熄灭后,烧瓶内是否有氧气剩余? 【猜想假设】猜想 1:有氧气剩余猜想 2:无氧气剩余 【进行实验】 步骤.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步骤. 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 白磷始终不燃烧。 步骤. 冷却。 步骤.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白磷燃烧。 【解释与结论】 (1)高能激光笔的作用是。 (2)步骤中,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 (3) 图 2 是用传

13、感器测量整个实验过程中烧瓶内氧气浓度变化的曲线。 图 2 中(填 字母序号)点表示燃烧的红磷刚好熄灭,DE 段氧气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是。 【反思与评价】 (4)通过探究可知,课本上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不够严谨,其理由 是。 (5) 査阅资料可知,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好的药品是铁丝绒, 利用的原理是铁与氧气、 水发生缓慢氧化。用图 3 所示装置完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最终观察到的 现象是。 1 化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9.6 说明:1考生答案如与本答案不同,若答得合理正确给分。 2化学方程式中的“=”和“-”含义相同。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2

14、 分) 题 号123456789101112 答 案CBAABDDBDCA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 33 分) 生活现象解释 13.(1 分) 13-A13-B /氧气 熟石灰 炼钢 改良酸性土壤 天然气 石灰石 甲烷 碳酸钙 14.(2 分) (1)过滤(2)AB 15.(2 分) (1)Cu+2AgNO3=Cu(NO3)2+2Ag (2)Al 和 Mg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科普阅读理解 16. (5分) (1)钙元素 (2)受热易分解(或易溶于水) (3)冷却后包装罐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4)其他条件相同时,高温短时比低温长时对果蔬中维生素B的影响小 (5)

15、ABC 生产实际分析 17.(2 分) (1)2(2)CO2与 H2的质量比为 22:1 18.(3 分) (1)A(2)2H2SO3+O2=2H2SO4(或 2Na2SO3+O2=2Na2SO4) (3)Na2CO3+H2SO4=Na2SO4+H2O+CO2 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19. (2 分) (1)(2)C 20(4 分) (1)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 (2)CO2+Ca(OH)2=CaCO3+H2O (3)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大于空气 21. (2 分) 2 (1)NaOH (2)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22(2 分) (1)浓硫酸(2)B 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23.(2 分) (1)Na2CO3+Ca(OH)2=2NaOH+CaCO3 (2)将注射器 2 中的稀硫酸推入瓶中,A 中有气泡产生,B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科学探究 24.(6 分) (1)使温度达到红磷、白磷的着火点 (2)没有与氧气接触 (3)C白磷燃烧,消耗氧气 (4)足量红磷不能把装置中的氧气耗尽 (5)铁丝绒生锈,试管中的液面上升约占试管中空气体积的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