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锚索设计规范.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133463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锚杆锚索设计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锚杆锚索设计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锚杆锚索设计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锚杆锚索设计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锚杆锚索设计规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锚杆锚索设计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锚杆锚索设计规范.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锚杆锚索设计规范篇一:锚杆、锚索施工工艺标准根据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ZJQ00SG00820XX)、百金大厦基坑支护设计施工方案(20XX年05月16日),结合本工程的支护实际情况,特制定此方案,以保证本工程安全顺利施工、完成。一、术语1、锚杆:由锚固段、自由段、锚头组成的,一端与支护挡土结构相连,一端与土层相锚固的细长杆件。依靠其锚固段与土体的磨阻力,加固或锚固现场土体。一般采取先在土层中钻孔,后置入钢筋、在锚固段注浆、锚头紧固的方法制成。亦可采用置入钢管、角钢、钢绞线,在锚固段注浆的方法制成。2、锚杆支护结构:锚杆支护结构包括挡土支护结构、腰梁和锚杆三部分组成。挡土支护结构可以是钢

2、板桩、排桩墙、连续墙等各种挡土结构;当挡土结构为非连续体时,在锚拉点标高处应加腰梁,使之形成整体共同受力。3、锚固体:土层锚杆的锚固段全长即为锚固体。锚固体是由水泥砂浆或水泥浆将拉杆(预应力筋)与土体黏结在一起形成的,通常呈近似圆柱体状。4、锚头:锚头是锚杆体的外露部分,有锚杆承压垫板及紧固器组成。5、承压垫板:直接承受拉杆拉力的垫板,并将拉力传递给锚头。6、紧固器:又称锚具,是将拉杆锚固在垫板和挡土结构的连接件。7、拉杆:拉杆是锚杆的主要部分,拉杆从锚头到锚固体的末端,其长度取决于锚固段和自由段的总长度。拉杆可以是粗钢筋、钢丝绳或钢绞线构成。8、土钉:依靠其全长与土体的磨阻力,用来加固或锚固

3、现场土体的细长杆件。可采取先在土层中钻孔,后置入钢管、再全孔注浆的方法制成。9、土钉支护:以土钉、被加固的土体、钢筋混凝土面层和必要的防水措施组成的支护体系。二、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锚索施工前必须具备以下文件:1、工程周遍环境调查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支护施工图纸齐全,包括支护平、剖面图及总体尺寸;挡土结构的类型、详细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如已施工完毕应有施工的详细记录;表明锚索位置、尺寸(直径、孔径、长度)、倾角和间距;喷射混凝土面层厚度及钢筋尺寸,锚索喷射混凝土面层的联系构造方法和混凝土强度等级;3、排水及降水方案设计;4、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规定基坑分层、分段开挖的深度及长度,边

4、坡开挖面的裸露时间限制等;5、现场测试监控方案,以及为防止危及周围建筑物、道路、地下设施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及应急方案;了解支护坡顶的允许最大变形量,对邻近建筑物、道路、地下设施等环境影响的允许程度。6、确定基坑开挖线、轴线定位点、水准基点、变形观测点等,并在设置后加以妥善保护。(二)材料要求各种材料应按计划逐步进场,钢材、水泥及化学添加剂必须有相关产品合格证,锚杆及土钉所用的钢材需要焊接连接时,其接头必须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三)主要机具设备1、成孔机具设备根据现场土质特点和环境条件选择成孔设备,如:冲击钻机、螺旋钻机、回转钻机、洛阳铲等;在易塌孔的土体钻孔时宜采用套管成孔或挤压成孔。2、

5、灌浆机具设备灌浆机具设备有注浆泵和灰浆搅拌机等;注浆泵的规格、压力和输浆量应满足施工要求。3、混凝土喷射机具混凝土喷射机具有Z5混凝土喷射机和空压机等;空压机应满足喷射机所需的工作风压和风量要求;可选用风量9m3/min以上、压力大于的空压机。4、张拉设备张拉设备用YC60型穿心式千斤顶,配YC60型油泵、油压表等,YC60型穿心式千斤顶在使用前必须送当地技术监督部门或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校验标定。(四)作业条件1、有齐全的技术文件和完整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已进行技术交底。2、进行场地平整,拆迁施工区域内的报废建(构)筑物和挖除工程部位地面以下3m内的障碍物,施工现场应有可使用的水源和电源。

6、在施工区域内已设置临时设施,修建施工便道及排水沟,各种施工机具已运到现场,并安装维修试运转正常。3、已进行施工放线,锚杆孔位置、倾角已确定;各种备料和配合比及焊接强度经试验可满足设计要求。4、当设计要求必须事先做锚杆施工工艺试验时,试验工作已完成并已证明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要求。三、材料和质量要点(一)材料的关键要求1、锚杆(土钉)用作锚杆(土钉)的钢管、钢绞线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和现场复试的试验报告。2、钢材用于喷射混凝土面层内的钢筋网片及连接结构的钢材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和现场复试的试验报告。3、水泥浆锚固体水泥用强度等级为、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并有出厂合格证;砂用粒

7、径小于2mm的中细砂;水用PH值小于4的水;所用的化学添加剂、速凝剂必须有出厂合格证。(二)技术关键要求1、灌浆是土层锚杆及土钉施工中的一道关键工艺,必须认真进行,并作好记录。灌浆材料采用水泥浆,其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10;水灰比为左右,如需早强,可掺加水泥用量35%的混凝土早强剂;水泥浆液试块的抗压强度应大于25MPa,塑性流动时间应在22s以下,可用时间应为3060min;整个灌浆过程应在5min内结束。2、灌浆压力一般不得低于,亦不宜大于2MPa;宜采用封闭式压力灌浆和二次压力灌浆,可有效提高锚杆抗拔力(20%左右)。3、锚杆、土钉墙设计及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锚杆的构造要求1)锚杆的

8、锚固体应设置在地层的稳定区域内,且上覆土层厚度不宜小于;2)锚杆的自由段长度不宜小于5m并应超过潜在滑裂面;3)土层锚杆锚固段长度不宜小于4m;4)锚杆上下排垂直间距不宜小于,水平间距不宜小于;5)锚杆倾角宜在1525,且不应大于45;6)沿锚杆轴线方向每隔宜设置一个定位支架;7)锚杆锚固体宜采用水泥浆,其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10。(2)土钉墙的构造要求篇二:锚杆支护技术规范锚杆支护技术规范一、总则1、为使巷道锚杆支护工程的设计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确保施工质量的要求,促进锚杆支护技术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范。2、锚杆支护的设计与施工,必须详细地收集有关地质资料,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9、和新材料,按照地质力学评估初始设计监测与信息反馈修改设计四项原则,因地制宜,正确有效地加固围岩,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3、使用锚杆支护单位的有关人员必须进行技术培训。4、对压力大、顶板破碎的巷道,不但要使用高强度锚杆支护,还必须加打锚索加强支护。5、锚杆支护巷道必须进行安全监测,内容包括顶板离层、两帮移近量,顶板下沉量及下沉速度。6、对永久巷道进行锚杆支护设计时,要进行基础数据收集和试验工作,并将修改后的设计图纸及作业规程送集团公司生产处审批。7、新上的锚杆支护材料必须经生产处审核批准或组织有关单位鉴定后方可使用。二、锚杆支护设计1、锚杆支护技术的设计必须以原煤炭部颁发的缓倾斜、倾斜煤层回采

10、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方案为依据,煤层上、下山稳定性分类,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分类指标进行相应替代,详见下表。分 类 指 标 说 明顶板强度 取巷道宽度15倍范围内顶板强度的加权平均值煤层强度 取巷帮煤岩层强度加权平均值底板强度 取巷道宽度范围内底板强度的加权平均值巷道埋深H 巷道所在位置至地表的垂直距离护巷煤柱宽度X 一侧煤柱的实际宽度。其中,沿空掘巷时,X=0;巷道两侧均为实体煤时,X=100采动影响系数N 指因工作面回采引起的超前支护支承压力的影响。N=直接顶厚度+厚度围岩完整性指数D 指围岩节理裂隙、层理的影响速度,以直接顶初次垮落布距代替2、锚杆支护设计的基础资料见下表,根据下表进行初步设计

11、,在监测信息反馈的基础上对设计进行验证或修改。序号 原始资料 说明与测取1 一般取倍巷道宽度范围内顶板岩石层层数与厚度 由地质柱状图或钻孔资料确定2 各层节理裂隙间距D1 指沿结构面法线方向上的平均间距。在巷道内测取。或由下表查得3 岩层的分层厚度D2 指分层厚度的平均值,或由表三查得4 岩层的单向抗压强度 在井下直接测取,或在实验室内利用岩样测定5 煤层厚度Hc 指被巷道切割的煤层厚度6 煤层倾角a 由地质报告给出,或在井下直接量取7 煤层单向抗压强度 在井下直接测取,或在实验室内测定8 巷道埋深H 地表到巷道的垂直距离9 指应力方向与大小 一般在井下实测10 地质构造情况11 水文情况描述

12、12 煤柱宽度X 煤柱的实际宽度13 锚杆在顶板岩层中拉拔力Pr14 锚杆在煤层中拉拔力Pr15 巷道几何形状与尺寸 宜选用的梯形、矩形与拱形3、巷道围岩分类为、类时,顶板锚杆可以采用端锚或半长锚固,设计锚固力64KN。巷道围岩分类在、类时,顶板锚杆必须使用全长锚固高强度锚杆,设计锚固力130KN。两帮应采用金属杆体锚杆,长度20XXmm,设计锚固力64KN。岩层节理及分层参数表节理、层理份数 节理、层理发育程度 很不发育 不发育 中等发育 发育 很发育节理间距D1 3 13 1 2 12 1 篇三:锚杆、锚索检测要求锚杆(索)验收检测要求1. 千斤顶与油压表必须送计量局鉴定,并有合格鉴定证书

13、。千斤顶量程大于120t。2. 最大试验荷载取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的倍,即120t。 3. 试验应分级加荷,初始荷载取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80)的倍。分级加荷值取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的、1、倍。4. 每级荷载均应稳定510min,并记录位移增量,最后一级试验荷载应维持10min。如在110min内锚头位移增量超过,则该级荷载应再维持50min,并在15、20、25、30、45和60min时记录锚头位移增量。5. 加荷至最大试验荷载并观测10min,待位移稳定后即卸载至,然后加载至锁定荷载锁定。绘制荷载-位移(P-S)曲线。 6. 当符合下列要求时,应判定验收合格:在最大试验荷载下所测得的弹性位移量,应超过该荷载下杆体自由段长度理论弹性伸长值的80%,且小于杆体自由段长度与1/2锚固段长度之和的理论弹性伸长值。在最后一级荷载作用下110min锚杆蠕变量不大于,如超过,则660min内锚杆蠕变量不大于。 7、原始记录见附表锚杆(索)验收检测原始记录审核: 检测:锚杆(索)验收检测原始记录审核:检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