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133165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的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的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的调查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希望. 影响着国家的发展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文采用总体描述和抽样调查的方法, 展示了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情况的现状, 分析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知情况. 同时对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情况问题提出一些新的建议, 希望能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有一定帮助,并通过此次活动唤醒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认知、大学生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些大家耳熟能详,而谁又能给出准确理解?对于古文,诗,

2、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御,酒令,歇后语等中华传统文化又会怎样呢?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根基,但因为诸多原因,传统文化呈现出很大的断层. 青年一代,当出生时,就已经处于文化的断层,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要么不了解, 要么有严重的误解.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一方面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一方面又缺乏全面清晰的认识和体验,这极为不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 我们进行此次调查,旨在唤醒大学生,学校,乃至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强调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提出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就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大学生作为当今时代的中坚。二,中华传统

3、文化内容及重要意义1. 中华传统文化及其内容:中华传统文化,包括中国语言文字和典籍,也包括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既包括中国古代教育,也包括中国古代文学;既包括中国古代艺术,也包括中国古代史学;既包括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也包括中国古代宗教与中国古代哲学。 2. 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意义:探索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了解与探究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中国当代与未来的文化建设和创新,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当代和未来中国文化建设和创新,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培养诚信的高尚情操。三.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世界多元文化令人眼花缭乱

4、,我们唯有高擎中华文化的大旗,弘扬民族传统,加强国民教育,尤其是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才能继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大学的时间是宝贵而又有限的,作为一个大学生,作为一个炎黄子孙,学习掌握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校园生活,更能增强爱国情怀. 为了了解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情况, 我们对不同大学学生进行了采访 与问卷调查.本课题从认同,知晓,态度三个大方面调查了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问题9 有 有一点 一点都没有 31.5% 62.3% 6.2%问题10有深远持久的作用 作用不大 完全无作用 61.5% 32.5% 6% 问题11 很有必要 有必要 没有必要 21% 7

5、2.4% 6.6% 1.认同:随着全球化发展趋势,现在的许多媒体很商业化,西化 ,韩化,宣传使我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淡化,正处于社会化阶段的青少年从服饰发型,饮食和歌舞到对国外生活价值观都极度模仿推崇,出现民族文化认同危机. 但绝大多数大学生也都认为有必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肯定传统文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但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模糊肤浅,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更是知之甚少, 但总体上大学生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充满信心. 仁义礼信忠孝廉耻道德标准对大学生仍然适用。其中在问卷中,对于第九、十、十一三个问题的回答中,有61.5%的人认为我们学习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自身的发

6、展和适应社会的需求具有深远持久、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他们认为学习有必要加大中国传统文化的比重。但也有38.5%的人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自身的发展和适应社会的需求作用不大,需要用到的地方很少或者完全无作用,所以他们认为没必要加大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比重。 问题3 全面概念 模糊概念 完全不了解 9.3% 89.7% 1% 2.知晓: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经济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有很多人不太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还存在一部分人更倾向西方的节日,例如圣诞节、西方情人节等。其中有高达90%的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模糊的概念,具体哪些不了解;对于喜爱的节日的调查中,大部分人倾向于春节,有18%的人喜欢西

7、方的节日,他们逐渐淡化了对本民族节日的认同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范围很广,而人们的喜好也不相同,其中对于国画、对联、书法的喜爱程度比较高,而对戏剧、古诗词歇后语等,大学生的喜爱程度不是很高。 问题6 非常气愤 感到无奈 事不关己 59.3% 26.4% 14.3% 问题7 非常自豪没什么帮助 向往外国文化事不关己 83% 3% 12% 2% 问题12 很有必要 有必要 无所谓 73.7% 18.2%8.1%3.态度:现代大学生普遍认为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是深远的。当大学生们听到韩国把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说成是他们国家的发源地时,有59.3%的人感到非常的气愤,极力捍卫中国传统文化,而有26.

8、4%的人感到很无奈,中国的传统文化日渐走向衰落,剩下的人则觉得无所谓,事不关己。当代大学生都对中国拥有如此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感到非常自豪,所以他们认为重视抢救和保护传统文化很有必要,而且积极响应并从自身做起。 四,对大学生如何加强中华传统文化认知的建议 对大学生如何加强中华传统文化认知的建议,加强中华传统文化认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 我们发现影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的因素主要有学校,政府,社会三大方面以及大学生自身修养和非物质文化方面等几个方面. 1.学校教育 (1)把传统文化教育课设置为必修课。无论文科或是理科,工科,应把传统文化教育课设置为必修课.它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也可在大学开设相

9、关的公共课,组织各种讲座和竞赛,并根据需要建立相应的文学协会或组织.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学生们不仅能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更会使他们在学习中不断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 (2)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如三下乡 社会实践,学生艺术节,学生科技节,学生社团组织活动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3)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审美教育可加强个人的精神情操,加强中华传统的文化艺术精神。高校中通过民族传统的文化艺术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民族审美能力,培养大学生这种东方文化品格.有组织,有计划地在课余时间安

10、排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组织他们观看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演出,尽可能地使他们多接触不同门类的传统文化现象.还可以定期举办讲座,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最终完成学生对传统文化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2 政府努力政府要加强对各种社会媒体的管理.不仅要对国家主流文化进行宣传,还要加强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宣传,同时有效控制 西化,韩化的泛滥, 防止国粹变味和中国文化走样,在宣传本国文化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宣传国外优秀文化和新兴事物,有必要的话可以对各种媒体建立奖惩机制.资本的力量与现在的大众媒体,特别是电视,形成一个十分庞大和有力的领域,因此, 要借大家喜闻乐见的电视娱乐节目来宣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11、 我们不但要将汉族传统文化译成多种民族文字进行媒体宣传,同样也应将十二木卡姆这样的少数民族优秀作品译成汉语和其它语言大力宣传,促进多元文化建设.3.社会合作社会合作重视民间力量,积极创造和拓展民间文化交流空间,利用各种社会力量广泛组织多种形式的文化宣传和学习活动, 在全国上下形成一种自觉自愿的,官方和民间互动和各民族间互动的良性文化学习氛围, 比如在城市可以社区或工作单位为单元,经常组织一些旨在 复兴和宣传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文艺活动和竞赛等.4.大学生应注重自身人文修养 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培养自身的人文素质,发展健全的人格。另外,大学生应消除“功利主义”的思想,花点时间学习传

12、统文化知识,积极参加各种人文讲座、文化交流活动等。5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建议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无形的文化资本,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它是国家民族文化实力的重要资源和武库,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个性、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是文化发展、强根固本、打下文化创新基石的必由之路。(1)加强关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2)制定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法规,形成相应的传承保护的法律体系,让工作制度化。(3)统一思想,建立传承机制,吸引广大人民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扬优秀文化五,

13、 结语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往往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较高的道德素质,这就要求大学生要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此次调研,我们的初衷在于促进大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重视程度,从而更好地把自己塑造成为适应社会和时代前进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一个人的素质高低不仅仅是看他手里有多少证书或掌握多少技术,一国的文明程度重要的也不光是看他们的经济有多发达,而是体现在文化的表现形式上。一个开放自信的民族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绝不能丢弃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这是个人成才以及社会兴旺的基础和关键。参考文献:马戎,周星,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 赵嘉文,马戎,民族发展与社会变迁,民族出版社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王军,李宝章.传统与后现代-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姜丹,邱琳. 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探析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陈晓芸. 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现状综述及原因分析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华传统文化网 http:/ 中国书法网 http:/ 中国教育在线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