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工作总结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133131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乐工作总结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声乐工作总结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声乐工作总结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声乐工作总结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乐工作总结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指导思想声乐是一门歌唱艺术,它是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发出优美嘹亮的声音,又用歌声透过音乐化了的文字语言,生动塑造歌曲中的形象,描绘其意境,表达其思想感情的音乐艺术。在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可以通过老师耐心细致而又科学的教学方法,再加上学生本身较好的声音素质,经过一定时期的严格训练,就能使你本身的声音得到改变,发出优美动听的声音,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幼师班的声乐课有其本身的特点。与高等院校技巧性很强的声乐课,和普通中学的唱歌课比较,无论是从学生的来源,艺术素质,声音条件,还是在教学目的要求上都有很大的区别。 幼师的声乐课即既要掌握一定的声乐技巧、同时,也要求具有齐唱特点,是二者兼备的,相互结合的一

2、种特殊形式,这是由幼师的教学目的和学生的来源、声音素质、学习环境、文化生活环境等各方面因素所决定的。 幼师唱歌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歌唱发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在有伴奏或无伴奏的情况下,基本上能独立,正确的处理表现常见的体裁风格的歌曲,特别是幼儿歌曲、幼儿欣赏歌曲懂得幼儿歌唱发声的特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审美能力,使她们在德、智、体、美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 1、 按照教材分析教材,但是不要死拔教材。在学习歌曲相同的前提下,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合理化的要求,分层次区域性的要求学生。2、 针对性的补充一些歌曲,让走的快的一些同学

3、能够有更大的进步,对于走的慢的同学也要合理的按照他们自身的条件给予一定的补充歌曲,让其对声乐这一学科建立兴趣。3、 利用课堂时间多组织进行一些比赛,让课堂真的活起来,达到以好带差的目的。4、 培养学生的歌唱积极性与胆量,鼓励学生敢于在人前演唱,培养“听众意识”。三.具体措施总结1.一年级学生: 具备一定发声练习基础技能,掌握相关的其它基础课要领及运用方法。一学期将要完成56首演唱作品,包括正确发声、科学用嗓、气息控制、情感投入、舞台演唱训练等,达到一定可欣赏性。 2.二年级学生:掌握较高难度的歌唱技巧,有相当层次的分析能力、驾驭作品的能力和表演水平,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质及文化修养,增强舞台演唱综

4、合技能的培养和社会演唱实践。3、三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更具有职业特点。学习了幼儿歌曲的表演与演唱。四.教学重点 1.一年级学生 重点是掌握气息、共鸣支点、咬字位置、歌唱状态有机地融为一体,通过科学的练习方法完成作品,提高演唱能力。 2.二年级学生 重在掌握歌唱的高难度技巧。突出风格和艺术性,增强实践性。 3、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幼儿歌曲的活学活用,根据实际情况为适应学生毕业汇报演出,进行合理的整合,加强学生演唱表演的能力。五.教学难点1.一年级学生:流行演唱技巧中真假声转换。 2.二年级学生:专业演唱基本功和艺术修养。六、反思过程 1掌握较高难度的歌唱技巧,有相当层次的分析能力、驾驭作品的能力和表演水平,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质及文化修养,增强舞台演唱综合技能的培养和社会演唱实践。2、加强共鸣联系,用到鼻咽腔共鸣,并能够与歌曲相结合。3、学习教材歌曲并能与所学技巧相结合。在延长歌曲时能做到以情带声,情声结合。咬字吐字清晰,依据个人嗓音特点提出合理性的要求。4、能够更好的把握气息的状态。 职高部艺术专业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