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大地构造重点考核内容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11280 上传时间:2017-05-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大地构造重点考核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年整理]大地构造重点考核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年整理]大地构造重点考核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年整理]大地构造重点考核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年整理]大地构造重点考核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大地构造重点考核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大地构造重点考核内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地构造学:一门综合性的地质分科,它研究地壳的大型乃至全球构造的发生、发展、区域的构造组合或变形特征、分布和相互关系、历史演化以及产生这些构造的地壳运动和力源。 (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动力学模式:研究引起构造位移和变形的应力的相对大小、方位及其演变过程,重塑一个地区的构造应力场;进而推断产生构造的动力来源及动力学演变过程。大地构造和构造地质学的区别与联系:大地构造学是研究地球岩石圈构造的发生、发展、演化及其运动的科学,属于广义构造地质学、传统构造地质学的组成部分。构造地质学是研究组成地壳的岩石受地壳运动而变形的各种构造类型。相同点:1、均涉及对已发生变形的地球外层演化的重建,如地壳的破裂、

2、大洋裂解大洋关闭碰撞等;2.均涉及地壳和上地慢的运动和变形;不同点:1、研究尺度不同:大地构造学主要研究区域或全球尺度的运动和变形,而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亚微区域尺度岩石变形;2、研究对象不同:构造地质学研究的是“形迹” ,而大地构造学研究的是大的构造格局、构造运动、构造体系、动力学模式。联系:对大尺度构造运动的理解的重要来源有赖于于对岩石中变形的观察;相反对大尺度构造演化历史的了解有助于理解构造变形的动力起因大地构造学特点:大尺度;大科学跨度;大思维:全球观地球垂向层圈结构的划分:图(ppt 01 第 8 页)岩石圈:指地壳与上地幔的顶部(盖层)由固态岩石组成的圈层。地幔:指莫霍面之下,古登堡

3、之上的圈层称为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核:古登堡面以下至地心的部分称为地核, 为一个球体,将地核划分外核、过渡层、内核。外核物质为液态。过渡层物质为液态。内核物质是固态,纯铁组成,可能含少量的镍耦合: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解耦:用数学方法将两种运动分离开来处理问题,常用解耦方法就是忽略或简化对所研究问题影响较小的一种运动,只分析主要的运动。现代地球表层大地水平板块构造单元:现代全球划分为 12 大板块,包括欧亚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澳大利亚印度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阿拉伯板块、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哥哥斯板块、纳兹卡板

4、块和加勒比板块。板块边界的类型:板块边界是指两个板块之间的接触带(“板块边缘”指一个板块的边部) 。从板块间相对运动方式来说,将板块边界分为三种类型:1、分离型板块边界:相当于大洋中脊轴部,两侧板块相背离开,其应力状态是拉张。中脊轴部是海底扩张中心,软流圈物质从这里上涌,冷凝成新的洋底岩石圈,并添加到两侧板块的后缘上,故分离型边界也是板块的增生边界或称建设型板块边界;2、敛合型板块边界(会聚边界):1)俯冲边界: a、 “沟-弧-盆”型;b、陆缘弧-海沟型(安第斯型):大洋板块沿陆缘俯冲于大陆之下,火山弧为陆缘弧,而非岛弧,岩浆弧后均为大陆壳;c、大洋岛弧-海沟型:岛弧为非成熟岛弧,是两大洋板

5、块之间的俯冲边界。2)碰撞边界:当敛合边界两侧都是陆壳板块,即古大洋板块已全部俯冲消亡,两大陆直接碰撞;3、转换边界(转换断层):是以转换断层为界,两侧板块平行边界作走滑运动,其应力状态是剪切的,沿转换边界,岩石圈既不增生,也不消亡。大陆边缘类型:指大陆与大洋盆地的边界地带。分为:1、被动大陆边缘(大西洋型大陆边缘) ;2、活动大陆边缘(太平洋大陆边缘)区别就是前者有俯冲带):1)西太平洋型(沟-弧-盆体系型)2)安第斯型(海沟-火山弧型) 。板块汇聚类型:洋-洋;洋-陆;陆-陆大地构造学学科历史、现状:1、蒙时代(18 世纪以前) ;2、典大地构造假说的形成:1)说 2)缩说 3)地槽地台学

6、说 4)震荡说 5)波动说;3、全球构造理论:1)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 2)海底扩张学说阶段槽台学说:将大陆地壳划分为两种基本构造单元:1、地槽区:地壳上强烈的活动地区;2、地台区:地壳上相对稳定的地区。地槽: 一般理解包括:地槽的概念具有两重性质,早期主要表现为地壳上形成深坳陷,晚期强烈褶皱上升形成巨大的山系;时间上指古生代以来曾经有过强烈活动的地带;地槽主要位于大陆边缘,少数位于两个大陆之间。地槽发展总趋势:由从活动转向稳定,从洋壳转变为陆壳的过程。1) 下降阶段:下降强烈地段为地向斜,反之为地背斜;2) 上升阶段:褶皱回反;3) 应力松弛阶段:形成区域性隆起及张性裂陷或地堑。地槽的迁移性

7、:是在一定构造发展阶段内地槽在空间上沿一定方向先后依次有规律地位移。地台:前古生代褶皱基底和古生代及其以后的沉积盖层所组成的广大地区。特征和标志:1、地台是块状的辽阔地貌单元,一般具等轴状展布的几何形态,多为圆形、多边形的平原、高原或盆地。2、地台具有双层结构:1)盖层:由显生宙岩系组成,厚度小,变形微弱,未变质;2)基底:时代老,厚度大,主要为褶皱变质岩组成,常伴有岩浆岩。3)地台发展过程中保持相对的稳定,主要体现在稳定的盖层沉积上,岩相和厚度比较稳定。内部单元划分:地盾:是地台上的相对最稳定的部分,长期处于相对上隆,没有或很少有沉积盖层,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大面积出露,周缘被有盖层的地台所环绕

8、,平面形态呈盾状;地轴:地台上的相对活动性较大的部分,长期处于相对上隆,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广泛出露,平面形态呈轴状,区内断裂、岩浆活动较强烈;台背斜:又称陆背斜,由于长期隆起,在台背斜的顶部各时代的沉积地层厚度往往变薄,且沉积间断较多。总体上呈宽阔而平缓的隆起构造,平而上通常呈不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它所占据的面积一般稍小于台向斜。台向斜:又称台陆向斜,台向斜是地台上的相对坳陷区,沉积盖层厚度较大,但褶皱宽缓,总体构成一个巨型向斜,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都很微弱。台褶带:是地台内部长条形、活动性相对较大的地带。台褶带在发展历史中,早期以强烈拗陷、接受巨厚沉积为特征,有的还伴有火山喷发;后期发生过比较强

9、烈的构造变形,形成过渡型的褶皱,有时还伴有中、酸性岩浆侵入。从结构上看,地槽褶皱上升后,再次下降接受沉积,则可形成地台,因此,地槽经过造山作用演化形成地台。槽-台学说北美和欧洲学派差异北美地质学家 欧洲地质学家1)、一个沉降槽地; 1)、一个深海槽;2)、堆积巨厚的浅海沉积物; 2)、堆积厚度不大的深海或远海沉积物;3)、沉积物发生褶皱、变质作用并伴随岩浆活动;3)、沉积速率小于沉降速率;4)、形成于大陆边缘,边沉降边接受沉积。 4)、形成于两个大陆之间。槽-台学说的功绩和历史局限:1、优点:1)在分析方法上无疑是正确的,槽台说基本上属于历史大地构造学的范畴;2)对岩相古地理、沉积作用、沉积盆

10、地、沉积建造等方面的研究作出了贡献;3)对褶皱幕、构造旋回、构造层、基底、盖层等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4)把地壳划分为活动单元(地槽)和稳定单元(地台) ,并以他们之间的转化作为地壳演化的标志。2、缺点:1)局限于大陆地壳的演化研究,不能对全球地壳演化有整体认识。另外也没有全部概括陆壳的构造类型,具有一定的片面性;2)是以古生代以来的发展区的认识的总结为基础的,从时间上具有片面性;3)着眼于沉积建造和厚度的研究,因此,只强调了垂直运动,并认为水平运动是由垂直运动派生的,忽视了水平运动。陷于海陆固定论的圈子中;4)将整个地壳演化都归于由活动到稳定地槽到地台的简单过程,并认为地台是演化的

11、终结。中国大地构造学学科历史、现状:1、以外国人为主的研究时期(1926 年以前) ,主要人物有庞培勒中国、蒙占及日本之地质研究 、李希霍芬中国 、维理士中国研究和葛利普中国地质史 地槽的迁移 颤动说对脉动说 ;2、开创和奠基时期(1926-1949),四大奠基人: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3、大发展和百家争鸣时期:陈国达:“中国地台活化区的实例并着重讨论华夏古陆问题”, 并发展为地洼学说。张文佑年:中国第一张 1:400 万彩色大地构造图,撰写了中国大地构造纲要, 并发展为断块学说。张伯声:镶嵌的地壳,进而提出波浪镶嵌构造学说。黄汲清出版 1:300 万中国彩色大地构造图,撰写中国大地

12、构造基本特征, 进一步论述了多旋回造山运动, 提出了“准地台”的概念。李四光完成了地质力学概论初稿, 系统论述了地质力学的方法、理论, 并由此出发对中国以至全球构造作了论述。4、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年)。5、板块构造盛行时期(1976 年至今)主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1、地质力学学说:李四光、孙殿卿、 (张文佑).岩层+力(自转离心力、重力);2、多旋回学说:黄汲清、任纪舜、姜春发,多旋回造山手风琴运动,开合构造;3、断块构造学说:张文佑.断裂限止,断块之间运动;4、地洼学说:陈国达.地槽地台地洼(活动);5、波浪镶嵌构造学说:张伯声.隆起波状网络,蛇、蚕、蠕形波,时空近等间距

13、性。地质力学学说:地质力学由李四光创立,从观察地质构造的现象(构造形迹)出发,分析地应力分布状况和岩石力学性质,追索力的作用,从力的作用方式进而追索地壳运动程式。构造形迹:构造地质学中所讲的褶皱、断层、节理、劈理、片理等地质构造,都是地壳运动遗留下来的构造痕迹;构造序次:构造形迹这种有成生联系的先后次序;构造型式:构造体系的形态特征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类型;构造体系:许多不同形态、不同性质、不同级别和不同序次,但具有成生联系的各项构造要素所组成的构造带,以及它们之间所夹的岩块或地块组合而成的总体。1、巨型纬向构造体系:由走向东西的挤压构造带所组成。在地壳上分布极为广泛,规模宏伟,实质上它是全球性的

14、构造体系。基本特征:东西向的压性构造(几何)形迹,是纬向构造系的主干构造。巨型纬向构造体系除表现有南北向的挤压性质外,还具有巨大的东西向平移现象。巨型纬向构造体系是全球性的主干构造。巨型纬向构造体系分带性明显,集中发育在中纬度地区,带与带之间相隔的纬度大约 8左右。我国巨型纬向构造体系:阴山一天山纬向构造体系、秦岭一昆仑纬向构造体系、南岭纬向构造体系;2、经向构造体系:也具有全球意义,在大陆上或大洋底都有广泛分布。规摸却没有纬向构造体系那样宏伟和强烈,在全球的分带性也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南北走向的挤压带,一般伴随有横向的张断裂与斜交的两组共轭扭断裂。规律:变形呈“西强东弱”和“南强北弱”的总趋势

15、;这些经向构造体系的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越向西,持续的时间越长,规模也逐渐加大,形成一些走向南北的岩浆岩带、动力变质带、混合岩化杂岩带;越向西越早,向东逐渐变晚;经向构造体系一般都不穿越纬向构造体系;各个经向构造体系在东西向之间显示有等距性,大致保持经度 45的间距。我国经向构造体系:贺兰山经向构造体系;牡丹江一老爷岭经向构造体系;川滇经向构造体系;滇西经向构造体系;赣闽澎台经向构造体系;山西经向构造体系;川黔经向构造体系;湘桂经向构造体系。3、扭动构造体系:1)山字形构造体系(图 ppt031 第 26 页):分布规律:基本发育在北半球山字型构造体系影响地壳的深度是与它的规模相

16、适应的北半球山字型构造体系绝大部分是弧顶朝南,南半球的则是弧顶朝北,反映了地壳表层总体运动方向山字型构造体系在中纬度地区最发育;2)新华夏、华夏多字型构造体系:是由于亚洲大陆东部相对向南,太平洋底相对向北扭动的结果。特点和变化规律:其主体多保持北北东向,并一段一段地错开呈多字型展布新华夏系的主体构造带,往往被一些纬向构造带分隔成若干雁行斜列的段落,这些段落在临近纬向构造带时,常呈有规律的弯曲地层的推挤和断裂活动有西弱东强的趋势,构造线伸展长度西短东长岩浆活动的时间也是由西到东逐渐变晚;3)河西构造体系和西域构造体系;4)歹字形构造体系:(图 ppt 031 第 52 页)又称为“之”型构造体系,沿南北向延伸,展布规模很大,发育历史悠久。它是地壳表层物质在水平面上受到多种应力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形态比较特殊的巨型构造体系。头部是最北的一段,由强烈的褶皱带,大规模的冲断层或逆掩断层组成,是一组显示遭受强烈挤压的弧形构造中部是由头部经过急剧弯转后过渡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