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穿越道路施工方案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1126856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3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顶管穿越道路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顶管穿越道路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顶管穿越道路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顶管穿越道路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顶管穿越道路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顶管穿越道路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顶管穿越道路施工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路顶管穿越施工方案1 工程概况2 方案总述根据设计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要求,本标段公路穿越采用顶管机顶钢筋混凝土套管的穿越方式,采用的钢筋混凝土套管规格为DRC15002000150、GADRCDN10002500100、 GADRCDN800200070,具体施工方案如下。3施工方案3.1施工程序准备工作测量放线场地平整及作业坑开挖安装顶管机顶进作业及套管安装主管线穿越套管封堵安装附件回填恢复地貌记录与检查验收3.2施工准备3.2.1施工前应先熟悉图纸、勘察现场,掌握所要施工道路的设计要求及现场地形、穿越土层地质等情况。3.2.2开工前应及时与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及水利局等相关单位联系,取得穿

2、越施工的合法手续;搞清所施工道路的地下管道、线缆等情况。 3.2.3施工材料准备齐全,穿越套管检验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质量符合设计要求。3.2.4每一条公路穿越施工前,应征得监理工程师批准。3.2.5对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使其掌握施工技术要求、质量要求及安全要求。3.3测量放线3.3.1根据设计给定的控制桩、水准桩进行测量放线,放线时首先移桩、拴桩、护桩,对测量控制桩进行全过程保护。3.3.2放出穿越中心线,设置穿越中心桩、施工作业带边线桩,并做出明显标志;并保护套管或管道顶距公路路面1.2 m;距公路边沟沟底1.0m;且套管长度宜伸出路堤坡脚、路边沟外边缘不小于2m。3.3.3根据现场

3、情况放出作业坑开挖边线及主管预制场地。发送坑宜选在地面高程较低的一侧,应有足够的长度和宽度。3.3.4做好放线测量记录,并报工程监理确认。3.4场地平整及作业坑开挖。3.4.1根据现场地形采用机械和人工结合的办法平整出施工作业场地(包括作业坑和主管施工预制场地清理)。3.4.2开挖出施工作业坑3.4.2.1作业坑的开挖不得影响路基的稳定;顶管作业坑应有足够的长度和宽度,其深度应根据穿越管段埋设深度确定。操作坑坑底尺寸一般为6m5m。3.4.2.2地下水位高的地段开挖作业坑时,可采取明沟排水或井点降水的方法降水。3.4.2.3三处顶管作业坑开挖因地质为砂卵石土地易塌方无法成做放坡,所以开挖作业坑

4、应采取开挖梯台、并进行钢板桩加固等措施防止塌方。3.4.2.4作业坑内设置安全通道,通道坡比不应小于1:1,应能够满足施工人员直立通行。3.4.2.5作业坑的套管入土面应与穿越轴线垂直,以保证穿越点定位准确。3.5顶管机的安装3.5.1安装顶管机前,作业坑底应平整夯实,基面应做适当处理(铺碎石后垫枕木或铺整体钢平台)。3.5.2基面上铺设枕木和轨道,轨道作为套管前进的轨道。导轨铺设在平整夯实后的基面上。基面上铺3m长150mm150mm方木,间距40cm,并用粗砂填缝。方木上铺导轨,导轨采用30Kg/m钢轨,长度不小于6m,要求光滑直顺。导轨采用道钉固定在枕木上,深入工作坑壁50cm,以保证套

5、管顺序连接。轨道安装后用经纬仪测量中心线及轨道高程,其误差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3.5.3后背墙尺寸如下:宽度:5m,高度:6m,采用断面为20cm20cm方木密排,高度为6m,尽量贴紧墙壁,后背平面要求垂直于管道中心线,如有空隙用砂石填充严密。方木前如设2cm厚钢板,再埋设3根立铁,间距1.2m,立铁前端码放横铁。立铁与横铁均采用25号工字钢对焊而成。横铁要求码平整,顶镐后座与横铁结合处严密,以便均匀地将顶力传到后背上。3.5.4由于一次顶进长度较小,故选用圆形钢护铁,确保管体安全,保护管子端面,并能够分散顶力,使端面传力均匀,顶铁条用U形顶铁。3.5.5安装顶管机时用经纬仪和水准仪测量顶管

6、中心轴线和高程,使其和设计的穿越中心线重合。见安装示意图如下:1.边坡 2.套管 3.环向顶铁(分压环) 4.纵向顶铁 5.横向顶铁6.千斤顶 7.集水坑 8.方木 9.基础3.5.6顶管机的选用顶管机选用必须根据顶力选择,顶力计算方法如下:F=F1十f2 其中F总推力 Fl一迎面阻力 F2顶进阻力F1/4*D2*P (D管外径1.9m P控制土压力)PKo*Ho式中 Ko静止土压力系数,一般取0.55Ho地面至掘进机中心的厚度,取最大值6m土的湿重量,取1.9t/m3P0.55*1.9*66.27t/m2F1=3.14/4*1.9*6.279.35t F2D*f*L式中f一管外表面平均(根据

7、顶进距离平均沙砾土)综合摩阻力,取0.8t/m2D管外径1.9mL顶距(本标段最长段为48m) F23.14*1.9*0.8*48229t。因此,总推力F=9.35+229238t。根据总推力选用100T顶管机。3.6顶管作业3.6.1顶管采用人工掏土与机械顶管相配合的方式进行。3.6.2 因DN15002000150套管较重,作业坑深6m必须用16T吊车下套管。工作面套管后座墙顶铁顶管机支架基台环向顶铁顶管示意图3.6.3顶管前,检查顶铁安装是否平直,以防顶进时产生偏斜。第一根套管顶管前,应在坑壁用经纬仪检测套管入土位置,以保证第一根套管入土点和安装角度准确。第一根套管顶进中心线偏差不应超过

8、管长的3。初始顶进中,每顶进300mm应检查一次;正常顶进后,每顶进一米至少应检查一次。3.6.4套管进入土层后,应采用人工方法自上而下开挖取土。若穿越地段为石方,采用手持凿岩机进行开挖。在管道下135位置不应超挖,管顶部超挖量不应大于15mm。顶进时,宜在套管外壁涂润滑剂。3.6.5顶进时,如果套管发生偏移纠偏时,每次纠偏角度不宜过大,可根据管径、顶进长度和土质情况确定,宜为520 之间。132套管壁1刃板;2肋板;3环梁3.6.6为减少混凝土套管顶进力,可在首节保护套管前加设刃脚。为适应混凝土套管的长度和补偿液压顶管机行程限制,可在保护套管与液压顶管机之间加设不同长度的过渡顶管。如下图:3

9、.6.7顶管时,应采用测量仪器控制中心线和高程,以施工放线时布置的参照物为基准进行导向监控。3.6.8顶管时,应严格控制油泵的压力,避免油泵压力过快上升。顶进作业开始之后,应连续进行,不宜中途停止,同时应尽量衔接工序,减少停顶时间,避免推进阻力增大。3.6.9采用双轮小推车运土,从工作面挖下来的土,要及时通过管内用小推车水平运输至工作坑内,然后垂直提升至地面。3.6.10套管穿越施工完毕后,用测量仪器对套管的出、入土点标高、顶进轴线偏差进行测量,做好记录并报工程监理验收。3.6.11当套管顶进至对面接管坑时,套管穿越完毕,吊拆设备,清除管内余土,进行误差测量;为保证管段穿越正常穿入,可将套管内

10、用砂浆适当找平。3.7质量控制与误差校正3.7.1质量的检测 套管在顶进时,必须对顶进管段中线的方位及高程严格控制,以保证顶管的质量。顶管时的中线容易产生方位和高程上的偏差。根据设计要求,工作坑的方位、高程、标定管道中心线、设定临时水准点等,都要进行精心测量检测,开始顶进的首节测量非常重要,首节管顶进好坏、方位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顶进的质量。对每节套管吊装下坑对接时,要及时进行相关的测量检测,管线位置发生顶偏移时,要及时采取校正措施。3.7.2质量的控制3.7.2.1顶管高程的控制,可在顶坑中悬空固定水准仪,在顶管首端设立十字架。每次测量时,若十字架在管首端的相对位置不变,水准仪的高程亦固定不变

11、,只要量出十字架交点偏离的垂直距离,就可读出顶管的高程偏差。若水准仪从坑外引进绝对高程,那么顶进管段的各点高程也可推测出来。顶管时的方位偏差,可在坑上面引出中线,在中线方位的两点向坑内吊设两根垂球线,若管首端通过中心点的垂球线和上两垂球线在一条直线上,则顶管方位是准确的,否则存在偏差。3.7.2.2对管内工作面已挖成形,要由专检人员进行质量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准进行顶进作业。3.7.2.3对含水量大的粉土、砂土、砂砾土挖土后不能形成土拱,可采取润滑处理,以减少管壁与土壤的摩擦。采用触变泥浆可减少顶管顶力达2/3左右,同时在松散的土层中顶进,用它可对管周围土质起到加固作用。防止土拱的坍塌。3.7.

12、3顶管偏差校正在顶管过程中校正偏差是保证顶管质量的有力措施,偏差是逐渐积累起来的,也只有逐渐校正过来,偏差过大校正就很困难,因而在顶管过程中应勤校测,发现偏差及时校正。校正的方法分坑内和管端面纠偏这两类方法,具体作法如下:3.7.3.1挖土校正法:在管子偏向设计中心的一侧适当超挖,而在相对的一侧不超挖或留坎,使管子在继续顶进中,逐渐回到设计位置,校正中纠偏角度不宜过大,以防产生相反结果。当管前土方被切削形成一定的土洞孔隙时,利用顶力设备。当偏差为10-20毫米时,可采用此法校正。3.7.3.2顶木校正法:当偏差大于20毫米或者用挖土法校正无效时,用圆木或方木一端顶在管子偏离设计中心的一侧管壁上

13、,另一端装在垫有钢板或木板的管前土壤上,支架稳固后开动千斤顶,利用顶进时顶木斜支管子所产生的分力,使管子得到校正。3.7.3.3千斤顶校正法:这种矫正法基本上同顶木校正法,即用小千斤顶接一短顶木,利用小千斤顶的顶力使管位得到校正。3.7.3.4加垫块校正法:即在顶管末端与顶铁间的适当位置垫上一块相应厚度的楔形钢板,使顶铁和管间形成一角度,顶进时可使被顶管得到纠正。3.8干线管线预制、安装3.8.1干线管线预制在地形宽阔平坦的一侧进行,与顶管同时进行。主管道长度应大于套管4m以上。管道预制方法及要求与主管线相同。焊完毕后进行100%X射线探伤和100%超声波探伤。3.8.2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对需

14、要单独试压的穿越管道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压。水压试验介质采用洁净水,用水罐车拉运。3.8.3试压合格后,按设计要求在主管上安装好绝缘支撑。3.8.4管道干燥和主线路一起进行。若公路两侧管线还未敷设而无法连接时,应将穿越管两端密封。3.8.5主管线安装前,根据穿越主管道的长度,挖出管道发送沟,与顶管作业坑相连,管沟开挖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3.9干线管道的穿越3.9.1 G112国道M198桩-M199桩穿越在路南侧挖一条长50米、深6米、宽1.5米的发送引沟,G112国道M165-M176桩穿越在路南侧挖一条长30米、深5米、宽1.5米的发送引沟,M134桩-M134+1桩穿越在路南侧挖一条长15

15、米、深5米、宽1.5米的发送引沟。保证将预制完毕的干线管段下沟,然后按下图所示,利用吊车或吊管机以及圈杨机进行干线管道的穿越作业。3.9.2为减小穿越阻力,在管端安装带滚轮的托板辅助发送。托板用20mm的钢板卷制,托板与穿越主管之间用20mm的橡胶护层隔离,用以保护主管道防腐层。管端辅助发送托板3.9.3为避免穿管过程中牵引时管线翻转,在管段端部牵引处设置万向节。穿越时用牵引机械通过钢丝绳牵引万向节带动干线管段穿套管,后端用吊管机或吊车调整管段中心辅助放送。3.9.4穿越长度较小时,直接用吊车和吊管机配合进行穿越,穿越管段较长时,在接受坑的一侧设卷扬机进行牵引就位。3.9.5套管封堵前,管内积水应排净,然后按照设计要求密封。3.10地貌恢复及标志桩埋设3.10.1穿越施工结束后,进行作业坑回填,回填时应将发送坑和接收坑内穿越管段下部回填并夯实。管周围300mm内应回填细土保护,作业坑应回填并夯实。3.10.2拆除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