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教育综合知识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126503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48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教育综合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6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教育综合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6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教育综合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6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教育综合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6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教育综合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教育综合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教育综合知识(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文档来源:准题库 APP 20162016 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 教育综合知识中学教育综合知识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 题 1 分,共 30 分)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减轻 中小学课业负担”,要求( ) A.各级政府及时下达升学指标 B.适当增加考试次数 C.建立学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 D.将各种竞赛成绩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升学的依据 【答案】C 【解析】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

2、010 一 2020 年) 关于义务教育的若干规定中,提出 p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要求:各级政 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统筹规划,整体推进。规范办学行为, 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 得下达升学指标。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 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 升学的依据。 2.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方向是( ) A.全面普及学前教育 B.全面普及义务教育 C.全面普及中等教育 文档来源:准题库 APP D.全面普及高等教育 【答案】B 【解析】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发展的需要,我国现行学制改革的 方向主要是:(1)适度发展学前教育;(2)全面普及义务教育;(3)继续调整中等 教育结构;(4)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3.一般认为,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是在( ) A.唐朝中期 B.明朝中期 C.清朝末期 D.辛亥革命以后 【答案】C 【解析】在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清政府于 1862 年设于北京的京 师同文馆,并在癸卯学制(1903 年)中以法令形式确定下来,随之在全国范围 内推广。 4.学记云:“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这句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教学相长 B.长善救失 C.循序渐进 D.启发诱导 【答案】D 文档来源

4、:准题库 APP 【解析】题干译文:所以君子的教育是晓喻学生,是引导而不强迫,激励 而不压抑,启发而不包办到底。这体现的是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 5.教师将自我的教育观念转变及教学能力提升的过程写成自传,通过积极 的自我反思,进而明确专业发展方向的教育研究方法是( ) A.教育叙事 B.样本比较 C.教育实验 D.抽样调查 【答案】A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教师对教育叙事研究法的运用。 6.教师组织学生创办墙报、布置教室、设计班徽,以独特的班级文化来影 响学生的品德。这种德育方法是( ) A.榜样示范法 B.情感陶冶法 C.说服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答案】B 【解析】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

5、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 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其方式主要有环 境陶冶、情感陶冶、人格陶冶、艺术陶冶、科学知识陶冶、各种活动和交往情 境的陶冶等。 7.教师分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判断学生是否具备学习新知的条件。这 种评价方式是( ) 文档来源:准题库 APP A.形成性评价 B.差异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答案】C 【解析】诊断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有:(1)检查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2)决 定对学生的适当安置;(3)辨别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8.我国政府通过在国外设立“孔子学院”,让更多的外国民众学习汉语、 了解中国、喜爱中国。这说明教

6、育可以( ) A.创造更新文化 B.传播交流文化 C.选择提升文化 D.筛选保存文化 【答案】B 【解析】教育能够传播、交流和融合文化。通过传播文化,使不同国家和 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促进文化的优化和发展。国际性的文化交流更是 民族文化融入全球文明的过程。 9.教育相对于社会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下列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论述 正确的是() A.教育的思想和内容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无关 B.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不会受政治制度的影响 C.教育不受生产关系的制约 文档来源:准题库 APP D.教育要先行,可以超前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 【答案】D 【解析】略 10.下列表述中属于社会本位论的是( )

7、A.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 B.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C.社会要求会阻碍个体素质的发展 D.教育的目的应根据个人需要制定 【答案】A 【解析】社会本位论认为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的需要。B、C、D 项强 调的都是个人价值的意义。 11.学校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 ) A.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 B.是否有活动场地 C.是否有具体的活动内容 D.是否有活动工具 【答案】A 【解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同位种概念的根本 差别就在于学校教育具有非常明显的专门化和制度化的特点。根据这两个特点, 可以把学校教育(即狭义的教育)概念定义为: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 所

8、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 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文档来源:准题库 APP 12.“昔孟母,择邻处。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这两句话所指的影响 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是( ) A.遗传 B.环境 C.学校教育 D.个体主观能动性 【答案】B 【解析】题干说明丁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 1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揭示了教育的( ) A.个体功能 B.社会功能 C.经济功能 D.政治功能 【答案】A 【解析】题干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 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这句话强调的是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意义。 14.

9、1956 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制定了教学目标分类系统,下列与认 知目标、情感目标共同构成三大教育目标的是( ) A.思维目标 B.态度目标 C.价值观目标 D.动作技能目标 文档来源:准题库 APP 【答案】D 【解析】布卢姆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把教育目标分为三个方面:认 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15.教师模拟了一场话剧,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人物的心路历程。 该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是( ) A.演示实验法 B.谈话交流法 C.情境教学法 D.读书指导法 【答案】C 【解析】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 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

10、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 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教师创设的情境一般包括 生活展现的情境、图画再现的情境、实物演示的情境、音乐渲染的情境、言语 描述的情境等。 16.“坚持真理,奖罚分明”体现了教师的( ) A.职业良心 B.公正意识 C.教育义务 D.专业荣誉 【答案】B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包括:教师义务、教师良心、教师公正、 教师荣誉及教师幸福、教师人格。其中,教师公正的内容主要有:(1)坚持真理, 文档来源:准题库 APP 伸张正义;(2)-视同仁,爱无差等;(3)办事公道,赏罚分明;(4)因材施教, 长善救失。 17.与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共同构成

11、教育活动基本要素的是( ) A.受教育者 B.教育领导者 C.教育方法 D.教育内容 【答案】A 【解析】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是构成教 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也有说法认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是构成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18.下列关于视听教材的逼真程度与学习效果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越逼真学习效果越好 B.中等程度的逼真度学习效果最佳 C.越模糊学习效果越好 D.学习效果与逼真程度无关 【答案】B 【解析】视觉材料的逼真程度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 让学生认识某事物而又防止视觉传播的失真,首选的做法是直接呈现实物本身, 丽没有实物时

12、,就要运用实物的直观图像。但并不是直观图像越接近原物、逼 真度越高,学习效果越好。研究结果表明,直观图像等视觉材料的逼真程度与 学习效率之间呈倒 u 型曲线的关系,所以中等程度的逼真度学习效果才是最佳 文档来源:准题库 APP 的。这是因为高度逼真的视觉材料中包含了过多的细节,许多无关信息分散了 学生的注意力,干扰了他们对有关信息的学习。 19.张老师在教学生区分形近字“慢”“漫”“幔”“谩”时,将四个字相 同的右半部分用白色粉笔写出,不相同的左半部分用彩色粉笔写出。张老师利 用了知觉的(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答案】B 【解析】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当面对众多的客体

13、时,知觉系统会自动地将刺 激分为对象和背景,并把知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对象和背景的差 别越大,越容易优先选择。 20.有些人生病时又想病快点好,又不想吃苦药。这种冲突属于(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答案】C 【解析】趋避冲突是指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题干所述是趋避 冲突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体现。 文档来源:准题库 APP 21.学生将辛丑条约的内容“赔款,禁止人民反抗,允许外国在中国驻 兵,建领事馆”浓缩为“钱禁兵馆”四个字,并用“前进宾馆”来帮助记忆。 该生使用的学习策略是( ) A.自我提问法 B.位置记忆法 C.视觉联想法 D.谐

14、音联想法 【答案】D 【解析】谐音联想法是通过谐音线索,运用视觉表象,假借意义进行人为 联想。 22.“元素周期的学习”深化了学生对以前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理解, 这种迁移属于( ) A.顺向正迁移 B.顺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逆向负迁移 【答案】C 【解析】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正迁移也叫“助 长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题干所述是后继学习对 先前学习的促进作用,属于逆向正迁移。 23.在学生动作技能形成的过程中,练习到一定阶段往往会出现进步暂时停 顿现象。这种现称为( ) A.扇贝现象 文档来源:准题库 APP B.蓄势现象 C.高原现象

15、 D.掩蔽现象 【答案】C 【解析】通常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停 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称为“高原现象”。 24.教师期望效应又称( ) A.晕轮效应 B.酸葡萄效应 C.马太效应 D.皮格马利翁效应 【答案】D 【解析】教师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教师的期 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会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25.教师发现班上有一名学生缺课,就会联想到该生缺课的各种可能性。这 种心理活动属于( ) A.集中思维 B.辐合思维 C.发散思维 D.直觉思维 【答案】C 文档来源:准题库 APP 【解析】发散思维,

16、也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人们解决 问题时,思路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发散思维的过程 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多种信息的过程。 26.“左手画圆,右手画方”描述的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注意的( ) A.广度 B.分散 C.分配 D.转移 【答案】C 【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 象的现象。生活中大量的“一心二用”现象,都属于注意的分配。 27.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趋势是从无律阶段、他律阶段到( ) A.超律阶段 B.节律阶段 C.纪律阶段 D.自律阶段 【答案】D 【解析】略 28.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能认识行动的社会意义,并使自己的 行为服从于社会的要求。这种意志品质被称为意志的( ) A.自制力 B.自觉性 文档来源:准题库 APP C.果断性 D.坚韧性 【答案】B 【解析】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一个人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 并且能够主动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既定目的的意志品质。 29.人们记自己感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