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五章第三节聚落—人类的聚居地学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91126031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3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五章第三节聚落—人类的聚居地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五章第三节聚落—人类的聚居地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五章第三节聚落—人类的聚居地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五章第三节聚落—人类的聚居地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五章第三节聚落—人类的聚居地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五章第三节聚落—人类的聚居地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五章第三节聚落—人类的聚居地学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聚落聚落人类的聚居地人类的聚居地学案学案 一、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 1知道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 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2、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1重点: 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2难点: 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三、导学问题三、导学问题 1我们把人们的聚居地- 和 ,统称为聚落。 2乡村一般规模较小,主要有 、 、 等不同类型。居住在乡村 的人们一般从事 、 、 等生产活动。城市规模较大,居住在城市里的 人们主要从事 、 等工作。 3由于 的差异,乡村和城市的景观有较大的差异。 4观察图片,分组讨论城市和乡村的差别,可根据自己的经验从景

2、观、生活方式、污染、面 交通、经济、文化等方面比较并填表:(学生使用“学乐师生”APP 拍照,在“授课”中分享给 全班同学。 ) 聚落景观特征生活方式需要克服的不利生活的方面 城市 乡村 5聚落的形成与 密切相关。一般来讲,在 、 、 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 6目前,在一些河流地区或 、 地区, 比较发达,聚落分 布比较密集;在 、 地区,则少有或没有聚落。 7目前,在世界上有许多聚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例如,法国的 ,意大 利的 ,我国山西省的 、云南省的 、安微省 的 、澳门 。 四、参考资料四、参考资料 走在平遥与丽江之间走在平遥与丽江之间 到平遥已在下午四点多了。远远

3、就看到了雄伟的城墙。城北门口人很多,显得有些杂乱。刚 在西边的停车场下车,就有几个当地人围过来兜售古城地图,我向一中年妇女买了一份,但拒绝 了她带路的建议。一阵风来,停车场内尘土飞扬,同行的 MM 赶紧戴上了太阳镜和帽子。城头上彩 旗招展,城墙上也持着大幅的广告,是些牛肉和减速器之类的内容。停车场外有一个“政府旅游 接待处”的招牌,想必是五一期间游客太多,必须由政府出面提供信息,安排引导了。只是现场 秩序混乱,环境肮脏,感觉上管理工作做得很不好。我们一行打算在城门口留个影,以示到此一 游,可是门楼下立了一个铁塔,拉了好多钢丝,城墙又被巨幅广告遮盖,只好作罢。 五一的平遥游客实在很多,我们只得同

4、平遥的朋友打了电话,请求帮助联系房间。平遥与丽 江同时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清单,两地已结成友好城市,平遥方面曾访问过丽江,我们这次 来,算是私人的回访吧。 在平遥旅游局工作的朋友很快到城门口来接我们,带我们上到城墙上参观。平遥的城墙很完 整,完全是小时候看的三国演义等小人书里看的那种古代城池。朋友介绍说平遥古城已有 2700 年的历史,现存的城墙基本上是是明朝洪武年间重修的。城方方正正,周长有十二华里。这 是按封建的“礼”序对城市规模的规定建的,国都城方九里,诸候城与州郡城方七里或五里,象 平遥这样的县城,只能是城方三里。十二里长的城墙有七十二个堞楼,三千个垛口,据说是象征 孔子的三千弟子与

5、七十二贤人。看来这是一座很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站在城墙上俯看,城内 的巷陌交通整齐划一,民居大都是旧平房。天空,城墙,民居,基本上一种灰灰的色调,在落日 的余晖里,给人一种苍凉的感觉。 下了城墙,朋友带我们参观了明清街上的日升昌票号。这是一家很有代表性的北方汉族民居。 一进三院,百余间房子,很有气势,用料讲究但又不求奢华,建筑牢固实用。日升昌的名气不是 它的建筑,而是它作为中国第一家票号,是中国最早的银行业的开端。日升昌有一个相当优秀的 导游,由她详细而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日升昌的兴衰史。以日升昌为代表的平遥票号,在中国近 代经济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今天默默的躺在玻璃展柜里的票号帐簿,记载

6、的却是日升昌当 时的兴盛发达。但日升昌的不平凡,重要的不只是它曾占有多少的财富,而是它创建了一种更具 有活力的经济形式,形成了一整套的经营管理策略,直到今天看来,还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平遥城内的住宿条件不是很好,我们住的政府招待所老楼已很旧了,应该是六七十年代的建 筑,让我想起小时候在云南一些山区住过的车站旅馆。房内摆设到了极点。三张床,一张桌子, 桌子上一台旧电视,天花板上吊了一只四十瓦的白炽灯。洗脸上厕所都得下楼。出去得用一把小 挂锁锁住,钥匙由服务员保管。房门外还订了一条破旧的毛毯做门帘。说实话在丽江,现在要找 到这样的客房已不可能了,但招待所的人说五一期间,平遥所有的房间都订满了,能

7、有这样的房 间已是很不错的了。 晚饭后的平遥古城,仍然是游人如织。街道上,汽车、摩托车、自行车、三轮车来回穿梭。 我很佩服摩托车手们的车技。他们轰着油门,在密集的人流当中左拐右转,游刃有余。每每擦着 行人的脚尖或鼻尖呼啸而过,让人胆颤心惊。车手们却安然若定,麻木不仁。 平遥大多数的街道没有路灯照明,好多街道看不清楚能不能走通。城西大街和南大街显得比 较热闹,其它地段却很冷清。平遥曾经是著名的金融城市,一度的繁荣富足,但现今的经济状况 显然大不如前。街道两边店铺装璜简陋,商品种类不多,日用品档次也不高。街上的行人表情呆 板,精神表貌不好。城内的卫生也不能让人满意,灰尘朴朴的。街道两边有些大户人家

8、的院落, 都挂了某某博物馆的牌子,得买票参观。有的还同时经营着客房,住店的可以免参观票。博物馆 的数量之多,可能也算是平遥一大特色了吧。 晚饭后的逛街使我们对平遥的印象并 不美好,认为不如家乡丽江好,决定明天一早就离开, 前往大同。我不太同意他们的看法,只用不到半天的时间看一个地方,肯定是不够的。比较两个 地方,只用好坏两字似乎太过笼统,有必要作深入的了解。但少数服从多数,只好多买了一些介 绍平遥的书回招待所,以便进一步了解平遥。 招待所的床很短,身体不得不作一定程度的弯曲,让我觉得顶天立地的感觉并不好受。我躺 在床上,胡思乱想,不住的把丽江古城与平遥作一个比较。这两座城市是同时列入联合国世界

9、文 化遗产清单的,各具特色但又不乏相似之处。 平遥最自豪的是保存完好的城墙,与丽江最显著的不同也正是这一城墙。丽江古城是没有城 墙的。我想这其实与这两座古城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历史背景有关。平遥地处平原大地,高 筑城墙,封闭自守,方利于防御。而一座一城池,又象一粒粒围棋子,控制着各自的势力范围。 而丽江深藏在高山峡谷间,四周的崇山峻岭皆是天然的屏障。只要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处驻兵 把守,外敌就难以进范。历史上群雄逐鹿中原,争战不断,坚固的城墙是至关 重要的。丽江则不 同,大段的历史是在和平当中走过。纳西王国处在周边比自身强大的民族之间,更多的采取了对 外开放、积极外交、发展经济的生存之道。虽

10、然纳西族很早就受到汉文化的影响,但在她最为强 大的时期也没有修筑象平遥这样的汉式城墙。而在相隔并不很远的大理,白族人却依汉人的方式, 修建了一 座坚固的城墙。 到处蜿蜒奔流的河水是丽江古城的灵性之源,而平遥缺的恰恰是水。接待我们的朋友介绍说 现在平遥周围的河流已基本干涸,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很可很再进若干年,平遥人喝水都困难了。 古时的平遥,自然不会如现在缺水,但地处北方平原,较南方终归是干旱的。丽江古城的设计布 局,重视对水的利用。丽江的街道,房屋的排列,关不讲究整齐划一,更多 的是依山就水,顺其 自然,不对原来的地形地势作过多的改变。基本上把河水引到了每一个街区,城内小街小巷,密 如蛛网,富

11、于变化,整个城市体现了一种灵活变通,人与自然和谐的设计思想。 平遥的城市布局,完全是在汉民族封建“礼制”指导之下的作品,方方正正,面南为尊,强 化中轴,突出中心,经纬分明,主次有序,讲究对称。我不知道平遥古城当初会不会是先设计后 施工,城墙建成之时,它的规模就已圈定。而丽江肯定没有一次性的设计规划,而是在不同的历 史时期,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适应不同的人口规模和城市功能,逐渐扩张发展起来的。 丽江的房子也讲究坐北朝南,但更多的是为了采光的实用,依不同的地势条件,并不强求。 所以有相当数量的民居,基至官府衙门,都不是坐北朝南的。其实这两座古城代表了两种不同的 文化。平遥是北方平原地区汉民族明清风

12、格的县城,严格遵循封建“礼制”的思想,讲求方正端 正,中轴对称,经纬分明。而丽江城却是依从纳西人的东巴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信仰, 顺其自然,布局灵活。丽江受汉文化的影响很深,但纳西人对外来的文化,采用的是一种实用主 义的态度,并不会让其束缚自我。丽江人的房屋建筑,受到汉族和白族的影响,但有一个原则, 就是以讲究舒适为首要考虑。于是丽江的房子一般就有宽大的天井,宽敞的厦子,这是家人待客 休闲的主要场所,花鸟鱼虫等都是摆在室外,丽江人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开放的室外活动。平遥的 四合院,院子天井较小,房屋封闭严密,北方的 气候让人们大部分在室内活动。院内正房少有或 没有绿化,大户人家如巧家大院,

13、会有一个后花园。在丽江人们刻意绿化装点的是正房的院子, 如果有后园,那只会是菜园或果园了。 平遥有一怪,就是房子盖半边。确实有相当多的房子都只有朝院内的一半瓦檐,据说是为了 肥水不流外人田。这固然是一种说法,但我想会不会是因为平遥地区降水不多,才使雨水成了肥 水,不忍外流。丽江的房子却相反,很注意向外排水,一般院内的水平也要比周围高出许多。邻 里之间的矛盾常常就是因屋檐滴水沟的纠纷而起。城内的河道,还另有泄洪的功能。 历史上,平遥地处通商要道,商贾云集,通达三江四海。丽江在这一点上与之相似,丽江古 城的繁荣,也是得益于商业。古时候,丽江是茶马古道的一个重要驿站,一个商品的集散地,古 城内几乎家

14、家都是小手工业者或商人。特别是抗战时期,由于内地被封锁,至使途经丽江的这条 商业通道空前繁忙,小区域经济一度繁荣。当然丽江过去在商业上取得的成就远不能与平遥相比, 但从两个古城的历史可以看出商业对一个城市的发展具有什么样的意义。现在有许多人对丽江和 平遥(特别是丽江)颇多指责,认为商业化的气息太浓。我对这种说法很不以为然。试想如果没 有当初商业的发达,这两座古城会有今天这样的房子,这样的街道,这样的生活方式留下来吗? 现在说的世界文化遗产,有“产”是前提,才了“产”才有“遗”的可能。用现在的官话来说, 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这是有道理的。后来两座古城的萧条与落后,也正是因为对商业活 力的打

15、击,经济体制的改变,交通格局的改变等,使两座古城失去了区位优势,一度的默默无闻。 但今天从文化遗产的保存来讲,这几十年的冷落也并非不是好事了。祸兮?福兮?历史从来就是 很难说得清楚的。 从两座古城的现在的经济状况上看,丽江更给人以繁富足的印象。但实际上两地都属于经济 不发达的地区。据朋友介绍,平遥县有四十多万人口,年财政收入只有一亿多一点。丽江县也差 不多只是这个数,但考虑到丽江的人口只有三十多万,比平遥少了近十万,人均的收入丽江要稍 高。另外丽江每年在旅游门票上另有不菲的预算外收入。从政府财政来看,丽江的情况稍好一点。 至于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朋友没有介绍具体的数据。但从城内老百姓的住房、衣

16、着,商店 里的商品货色,物价等几个方面粗作比较,平遥的状况也不如丽江。看来旅游业还没有给平遥的 老百姓带来应有好处。以我的观察,平遥人给我的印象是内向的,少有表情流露,在他们脸上看 不到当年平遥商帮纵横天下时应有的自信和从容,精神面貌不是很好。当然这只是我个人很肤浅 的印象而已。 从我的印象来判断,平遥的旅游业还有好多该做而没做的事。其实平遥很有发展旅游的潜力 和必要。山西大地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平遥的古城是极具特色的。城墙与 城内民居保存完好,文化底蕴丰厚。是中国人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的好地方。地处中原,交通便 利,离北京,天津,太原等大城市的消费市场并不遥远,搞旅游是有条件的。旅游可以带动第三 产业, 调整产业结构,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的收入。另外,旅游还可以促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