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物理-压强专题复习训练题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1122755 上传时间:2019-06-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0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中考物理-压强专题复习训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中考物理-压强专题复习训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中考物理-压强专题复习训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中考物理-压强专题复习训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中考物理-压强专题复习训练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压强 1下列有关压强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B)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液体内部有压强B利用托里拆利实验可以测出大气压的值C随着大气压的减小,水的沸点会升高D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2. 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挤压铅笔的两端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B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大于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C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小于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D实验表明可以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3有一个密度均匀的长方体铜块,被截成A、B两块,如图所示,已知LALB32,则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之比分别为(D)AFAFB23pApB32BFAFB32pAp

2、B23CFAFB23pApB11DFAFB32pApB114. 下列用矿泉水瓶所做的实验中,能验证大气压存在的是(C)5. 下列事例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D)A轮船漂浮在水面上B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C拦河坝修成“上窄下宽”D马德堡半球实验6. 高速列车运行速度可达380km/h。为避免候车乘客被“吸”向列车的事故发生,站台上设有安全线,如图所示,这是因为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A)A气体流速大,压强小B气体流速大,压强大C气体流速小,压强小D气体流速小,压强大7. 如图,甲、乙、丙是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量的水(水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A)A甲最大 B乙最大 C

3、丙最大 D一样大8. 下列四幅图片中,能说明气体压强与流速有关的是(C)9. 一辆轿车在水平平直公路上高速行驶,如图所示(B)A轿车上表面空气流速小压强大B轿车上表面空气流速大压强小C轿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D轿车行驶过快,可能飞离地面10. 下列各种现象与其涉及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中,正确的是(B)A坐在有椅垫的椅子上舒服一些,因为这样减小了臀部所受到的压力B拦河坝常常修成上窄下宽,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C利用注射器给病人注射时,药液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人体内D民航客机飞行时获得升力,因为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11. 如图装置可以用来研究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打开阀门,水流经该装置

4、时,可观察到a、b两管口均有水喷出,且_b_管口喷出的水柱更高,原因是_b管下方管径大,水流速小,压强大,水柱喷射高_。12. 如图所示是一款自动清洁地面机器人,它工作时内部的电动机带动风扇转动,把尘盒内的空气排除,利用_大气压(或内外的压强差)_将垃圾吸入尘盒内已知机器人的质量是2 kg,滚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10 cm2,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它对地面的压强为_2104_Pa.13. 三峡船闸实现了上下游船只的通航,如图所示船闸是根据_连通器_原理工作的当闸室内的水深为36米时,水对闸室底部产生的压强为_3.6105_Pa.(g取10 N/kg,水1.0103 kg/m3)14. 如图甲所示的

5、覆杯实验中:(1)硬纸片不会掉下的事实是_大气压_存在的证据。(2)有同学认为实验中是水粘住了纸片,老师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随着空气被抽出,纸片掉下了,排除了纸片是被水粘住的可能。若换用容积和高度均相同,而杯口更小的杯子进行实验,要使同一硬纸片掉下,相同情况下需要抽气的时间会_变短_(选填“变短”“变长”或“不变”)。15. 如图所示,平底茶壶的重量是8 N,底面积是80 cm2,内盛1.2 kg的开水,水深度12 cm,放置在面积为1 m2的水平桌面中央试求:(g10 N/kg)(1)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2)茶壶对桌面的压强解:(1)茶壶内水的深度:h12 cm0.12 m,水对壶底

6、的压强:p水水gh1.0103 kg/m310 N/kg0.12 m1.2103 Pa(2)水的重力:G水m水g1.2 kg10 N/kg12 N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G水G壶12 N8 N20 N水平桌面的受力面积:S80 cm280104 m2,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2.5103 Pa 第17讲 两次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课下达标练(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英国逐渐形成一种现象,工人工资水平高得惊人,而煤炭的价格却极为便宜。于是,各行各业都绞尽脑汁来开发尽可能多投入资本,多消耗煤炭,少雇用工人的新技术

7、。这一现象反映了英国()A行业垄断的初始形成B近代化启动对煤炭的依赖C劳资矛盾的日渐尖锐D动力革命启动的独特条件解析:选D。材料中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英国逐渐形成了工人工资高得惊人、煤炭价格却极为便宜的现象,于是各行各业想方设法投资开发出多消耗煤炭、少雇佣工人的新技术,此后以煤炭为能源,以机器代替工人劳动的蒸汽机的发明应运而生,可见动力革命的启动有其独特的条件,故D项正确;A、C两项在材料中无体现,应排除;材料并未反映近代化的启动,故B项错误。2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骡机的发明者克伦普顿是个纺纱工兼织工,生产熟铁的搅拌法是工厂主科特和他的工头彼得奥尼恩斯发明的。这反映出工业革

8、命初期()A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B技术发明依赖于科学的新发现C手工工场主垄断了新技术D新技术传播进程缓慢而不平衡解析:选A。据材料“织工”“纺纱工兼织工”“工厂主科特和他的工头”等信息,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大都是技术娴熟的工人,反映了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故A项正确;据材料“织工”“纺纱工兼织工”“工厂主科特和他的工头”等信息,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反映了科学和技术并没有太直接的联系,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等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与新技术传播进程无关,故D项错误。31660年代至1760年代,英国东部地区发生了农业技术革命。其中一项新技术叫做“

9、四区轮作制”,即分别在农场的四块土地上种植芜菁、小麦、萝卜、大麦,四年里轮流更换,不让任何地块休闲,同时又能保持地力。这一革命()A推动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B促成英国实现粮食自给C导致英国东西部经济差距扩大D揭开英国圈地运动序幕解析:选A。材料中反映的是英国工业革命前的农业技术革命,这一做法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为英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故A项正确;材料并未说明英国的粮食自给,故B项错误;材料仅仅说明东部进行农业技术革命并不是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比较,故C项错误;英国的圈地运动是“羊吃人”的运动,它为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与题目中农业生产技术革命无关,故D项错误。 4英国人大卫兰德斯

10、曾说:“工厂是一种新的监狱,而时钟则成为新的狱卒。”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A工厂成了犯罪频发的地方B工厂模仿监狱的管理手段C批判垄断组织对个人的剥削D机器生产异化了工人生活解析:选D。A项与材料“工厂是一种新的监狱”意思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工厂是一种新的监狱,而时钟则成为新的狱卒”主要体现工厂对工人的剥削与压迫,而不是模仿监狱的管理手段,故B项错误;材料“工厂是一种新的监狱”还不能说明已出现垄断组织,故C项错误;据材料“监狱”“狱卒”可知,工厂制度下,机器生产异化了工人生活,故D项正确。5“资本主义与工业生产相当于一体的两面。这一全新的现代经济形态,由西欧推广,经过两个世纪,今日已席

11、卷全世界,无人能由其中脱身。”这一经济形态()A开始于19世纪晚期的欧美各国B使世界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使人类由分散发展走向统一整体D使人类历史进入到工业文明阶段解析:选D。材料反映的是工业化生产,开始于19世纪的英国,故A项错误;B项说法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是新航路的开辟,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这一全新的现代经济形态,由西欧推广,经过两个世纪,今日已席卷全世界,无人能由其中脱身”指的是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期,故D项正确。6某一历史时期“西欧国家在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率先实现了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据此,与这一时期相符的生产组织形式是()

12、A家庭作坊B手工工场C工厂制度 D垄断组织解析:选C。抓住“西欧国家在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率先实现了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可知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进入“蒸汽时代”。 家庭作坊主要动力是在动植物方面,故A项错误;手工工场没有体现这一转变,故B项错误;工厂制度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故C项正确;垄断组织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故D项错误。7斯皮瓦格尔在西方文明简史中指出:“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欧洲资本同样也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下列对该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工业革命是世界市场发展的根本动力B世界市场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C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到海外抢占市场D世界在走向整体化中人类生活得到改善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所强调是19世纪末经济的发展,其经济发展所体现的是因为工业革命的推动,故A项正确;19世纪末,欧洲早已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国家在海外强占市场是伴随新航路开辟开始的,故C项错误;材料所强调的是世界市场的形成以及西欧的崛起,至于人民生活的改善并未体现,故D项错误。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