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上传人:Q** 文档编号:91116185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2、感受女娲的神奇力量和纯美人性。3、启发学生想象,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二、教学重难点1、感受女娲的神通广大和纯美人性。2、启发学生想象,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三、教学准备:1、阅读女娲造人的故事2、认识、理解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3、PPT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初步感知女娲形象(出示插图)同学们,这位美丽的女神是谁啊?(女娲)课前我们已经初读了女娲造人和女娲补天这两个神话故事,你认为,女娲是一个怎样的神呢?(美丽善良,神通广大)(二)读想结合,体会女娲之“神通广大”

2、1、女娲做了哪些事,让你感受到她的神通广大呢?(指名说)相机板书:求雨造船、炼石补天2、你觉得哪件事写得最神奇?3、交流”补天”()补天是件容易的事吗?(不容易)你从哪句话读出来补天很不容易?出示句子: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指导朗读.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女娲?(勇敢)())“补天”这可是个大工程,纵然是神通广大的女娲,要补天,也非常不容易,女娲分几步进行的?(三步)哪三步?(找石、炼石、补天)()读想结合,体会”找石”之艰辛出示第三自然段,从哪些语句你感受到了女娲找五彩石很不容易?用“”划一划。交流(“忙了几天几夜”“又找啊找啊”“终于”)启发想象:为了寻找五彩石,女娲都去了哪些地方,

3、她是怎样寻找的呢?出示填空:女娲又找啊找啊,她来到()一无所获;她来到()仍是一无所获,她来到( )还是一无所获。此时的女娲已经几天几夜没合眼了,她感到()但一想到( ),她没有停下寻找的脚步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引读:寻找五彩石真是不容易啊,谁来读一读,读出寻找五彩石的艰辛过渡:找五彩石如此不易,炼五彩石更是艰难.()读想结合,体会”炼石”之艰难自读”炼石”部分,从哪里感受到”炼石”之难?(五天五夜)展开想象:这五天五夜中,在那熊熊燃烧的神火旁,女娲的身体和心灵都经历了怎样的煎熬?出示填空:因为连续很多天夜以继日地寻找五彩石,女娲累得筋疲力尽,眼睛都睁不动了,但一想到冶炼的好坏关系到

4、(补天的成败),关系到(人类的生死存亡),她丝毫不敢怠慢,一直守着神火中的五彩石,看着五彩石的变化女娲想到(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还不断有石块掉到人间,砸死人类),她更加(心急加焚)她在祈祷,(五彩石啊,你赶紧变成很稠的液体吧!)就这样,一天、两天、三天、四天、五天引读:终于,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此时,女娲心里会怎么想呢?(人类有希望了!)赏读:冶炼五彩石是多么不容易啊,谁来读一读?()读想结合,体会”补天”之神奇出示句子: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听师范读”补天”的句子,想想补天时的画面你感受到”补天”的神

5、奇了吗?赏析: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补天的神奇了?(对准、往上一泼、金光四射、立刻被补好了)“对准、往上一泼”,多准啊!“金光四射”多美啊!“立刻”多快啊!女娲补天,是多神啊!赏读:谁来读一读,读出“女娲补天”之准、之美、之快、之神!演一演、说一说想象说话:天补好了,人们也得救了!老百姓们刚刚也亲眼目睹了女娲补天的情景,他们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说:女娲真了不起!真是神通广大啊!真是人类的救世主啊!做:人们拍手称快,载歌载舞,很多老百姓跪在地上,感谢女娲的救命之恩)(三)读想结合,体会女娲之“纯美人性”、过渡:女娲真是了不起,真是神通广大啊!但女娲和人类一样也有喜怒哀乐,也有求助别人的时候.你从哪

6、里发现的?出示句子:女娲难过极了。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一下场雨,把天火熄灭。又造了船,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女娲为什么难过极了?(指名说)你能用“因为所以”这组关联词来说一说吗?、出示句子: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指名读一二两句,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情景吗?(天崩地裂)指名读三四两句,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人们的处境吗?(水深火热)你能用上这两个成语,用上“因为所以”这组关联词说说女娲为什么要求雨造船、找石补天吗?(因为天崩地裂,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女

7、娲求雨造船,找石补天,想要拯救人类)、想象女娲“求”雨的情景“求”你能给它组个词吗?(请求、恳求、哀求)你觉得在这里用哪个词更恰当?(恳求)女娲会怎样恳求雨神呢?请一位同学来扮演女娲,老师来扮演雨神。预设:女娲:尊贵的雨神,您看,现在天崩地裂,人们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求求您下一场雨,救救人类吧!雨神:女娲,我们神和人本来就是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你就不用管人类的闲事了,安心做你的神吧!女娲:尊贵的雨神,人类都是我的孩子啊!我怎么忍心看着我的孩子这样活活被火烧死呢,尊贵的雨神,求求您发发慈悲,下一场雨把火熄灭,救救我的孩子吧,只要您肯救救我的孩子,您要我做什么我都答应您。雨神:好吧,女娲,我就答

8、应你这一次吧,下不为例啊。小结:在女娲的努力下,雨神下了一场雨,熄灭了天火。同学们,女娲贵为天神,竟然委曲求全地求助于雨神,这都是为了谁啊?(板书:一心为民)出示插图:同学们看,这就是女娲。她的外形非常(美),美的仅仅是她的外形吗?(还有她的心灵)小结:美丽善良、勇敢坚持,一心为民,女娲就是美的化身。正是这些美好的品质使女娲拥有了更加神奇的力量,从而战胜自然界的一切灾难,变得无往不胜。(四)总结升华、同学们,读到这里,你想对女娲说什么呢?(真了不起!真是神通广大!您真不愧是人类的母亲!人类感激您!)、女娲补天的地方到底在哪里呢?读最后一段。“传说”“女娲补天”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是一个流传千古的

9、神话故事。、出示:神话,是古代劳动人民对社会和自然现象的美妙解释和奇特想象。、我们的祖先还创作了很多美丽的神话,想去读一读吗?(图片推荐阅读)(五)作业:(1)把“女娲补天”这一神话故事有声有色地讲给家长听(2)阅读“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等美丽的神话故事。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教后反思女娲补天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我国古代流传已久的神话故事。本文自然灾害场面描写生动逼真,全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想象奇特丰富。学习本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受到我国历史文化的熏陶,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感受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民大众不怕

10、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要求学生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边想象画面。了解女娲为什么要补天以及补天的过程,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劳苦大众,不怕危险、勇于奉献的精神。回忆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感慨颇多: 一、质疑问难,引出精彩在学生读课题后,我问他们想知道什么。学生的问题提的很好,提出了两个中心问题“女娲为什么补天”和“女娲怎样补天”。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就紧紧抓住神话故事的特点,以“女娲为什么要补天?”为主线展开教学,在引读、想象、体验中感受灾难来临前人们幸福的生活和灾难来临后可怕的情景。在学习灾难来临后的可怕这一自然段时,学生又出乎我意料地质疑“为什么天会塌下一个大窟窿”。这时,我正迟疑要不要给他们讲

11、讲共公怒触不周山的故事时,没想到班里又小手如林,“老师,我知道为什么天会塌下一个大窟窿,那时因为水神和火神打架时”“老师我也知道这个故事叫共公怒触不周山,我也看到过的。”我感叹孩子们丰富的课外知识,这是课外书给他们带来的知识,正是他们质疑问难的精神,才使他们的这一课外知识得以展示,也使课堂出现了精彩的亮点。二、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应该是阅读教学的永恒主题,“以读为本”应该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在这节课上,“读”贯穿始终,对学生读课文除了每次都有要求外,读的方式也有所不同:集体读,个别读;大声读、默读等等。不同形式的读也是有不同的功能。默读有利于对文字的揣摩

12、;出声朗读能加强感受、增强记忆;指名朗读可以给对文本有不同感悟的学生施展个性的空间;自由朗读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感受文本,品味语言。集体朗读有增强气势、激发共鸣的功能同时,为了更深入、准确地体验情感,我指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来做文章,通过细心揣摩,入情入境地朗读,使学生获得情感、升华情感。三、挖掘课文的空白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课文的文字浅显易懂,表现人物精神的关键语言文字也是不难理解的,但如何从浅显的文字中挖掘出深刻的情感来,确实需要利用想象挖掘文本的空白点,将文本再创造,以充实内容,使人物形象饱满,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丰富的想象力。所以在课堂上我设计了补白想象:让他们说说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说得很好。有的说:“我仿佛看到洪水冲来,房屋倒塌,人也被冲走。”有的说:“我仿佛看到孩子们在哭着寻找爸爸妈妈。”在这些补白想象中,进一步体会到神话的神奇,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积累并运用了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